北門衛所與新營醫院合作中醫巡診場次擴增 偏鄉長者健康照護更有保障

▲北門衛生所與衛福部新營醫院合作中醫巡診十一月起加開場次,讓偏鄉長者健康照護更有保障。(記者李嘉祥攝)
北門區位於臺南沿海,總人口不到1萬人,但其中65歲以上長者佔24%,人口結構高度老化且醫療資源不足,北門衛生所自110年起與衛福部新營醫院合作推動「中醫多元醫療照護計畫」,每週二定期提供中醫巡診服務,迄今已服務超過6000人次,深受居民肯定;因民眾就醫需求熱烈,今年11月起加開每週五下午診次,成為全國首例每週提供兩診次的中醫巡診服務,讓偏鄉長者的健康照護更有保障。
北門衛生所診療空間完善,設有獨立診察室、診療室與藥局,服務品質媲美醫院,推動過程中也獲得社會各界熱心支持,友鋮公司捐贈二組遠紅外線儀,蚵寮保安宮主委洪明農捐贈10孔電針機,提升治療多元性與舒適度。
北門區衛生所表示,中醫巡診開辦以來雖歷經疫情與人力挑戰,但服務量穩定推進,其中女性約佔六成,以中高齡族群為主要服務對象;衛生所也積極推動「中西醫合併治療」模式,鼓勵慢性病患者配合中醫輔助治療,部分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明顯改善,糖化血色素由8.5降至7以下,展現整合醫療的成效。
南市衛生局指出,因民眾就醫需求攀升,每診次平均約30人次,今年4月並於有線電視專題報導中獲得好評,健保署南區業務組長現場視察讚許衛生所環境與服務品質,並建議增設診次,衛生所積極與新營醫院協調後9月正式提案,院長莊毓民及中醫科主任何裕鈞大力支持該案,經健保署10月核准同意備查後,於11月起新增週五下午診次,實現偏鄉醫療再升級。
北門衛生所感謝市府與健保署支持,強調未來將持續與新營醫院攜手守護偏鄉民眾健康,也鼓勵鄉親善用「藍4線小黃公車」預約接駁服務,透過線上APP或電話由專人協助預約就醫,讓偏鄉長者享有便利、有溫度的在地醫療照護。
其他人也在看

超辣正妹上身只裹一塊布!坐下「可愛腰間肉」炸出 竟是最懂事女友
(記者洪承恩/綜合報導)南韓網紅金奈見(Nahyun Kim)因一段「安慰心情不好男友」街訪片爆紅,被封為「最 […]
引新聞 ・ 1 天前
比特犬當街追咬浪浪「疑非首次」 飼主沒繫繩恐挨罰
高雄市 / 綜合報導 14日晚間九點多,高雄一名飼主,帶著愛犬比特犬外出,沒想到行經仁武文中一街時,愛犬竟然撲向一隻流浪犬,緊咬不放,儘管過程中,飼主及見狀民眾試圖要將犬隻分開,仍然沒效果,直到飼主用辣椒水、水桶等器具,才將兩隻犬隻分開,不過這過程附近民眾看傻眼,因為被列為危險性犬隻的比特犬,外出竟然沒繫狗鍊,如果有民眾因此受害,後果也不堪設想,現在農業局表示,最高將開罰十五萬元。 監視器畫面拍下,一隻黑犬走在道路上,沒多久後,繫著項圈的黑犬,卻奔跑而來,展開追咬,遭咬的黑犬奮力掙脫,但絲毫沒效果,騎乘機車飼主,眼看狀況不對,上前要將兩隻犬隻分開,卻沒效果,一旁住戶,更拿出水瓢,朝著兩隻犬隻灑水,但還是沒效,直到飼主拿起掃把水桶,奮力朝著犬隻一敲,才成功將兩犬分開。附近住戶說:「拖來這裡用水不行,再用水桶蓋住,我們不認識他也不知道他是誰住在哪,他都騎機車,狗綁在後面讓牠跑,像我們這裡也有一隻流浪狗,他也是用狗來咬。」事發地點就在,高雄仁武文中一街,14日晚間九點多,走在道路上的黑色流浪犬,無預警遭到,與飼主外出的比特犬緊咬不放,民眾見狀趕緊通報警方,因為這情況,疑似已經並非第一次,民眾說:「那種狗如果真的要牽出來的話,要牽繩跟嘴套。」高雄市動物保護處副處長段奇漢說:「比特犬為農業部公告危險性犬隻,依動保法第20條第二項規定出入公共場所,或公眾得出入場所,需要有成人伴同。」事發影像清楚顯示,當時比特犬外出就是沒繫狗鍊,現在還咬傷其他犬隻,農業局也將要開罰,最高金額上看15萬元,杜絕這危險又違規的情形再發生。 原始連結
華視影音 ・ 1 天前烏克蘭尋求恢復換俘行動 盼俄羅斯釋放1200人
(中央社基輔16日綜合外電報導)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和國家安全與國防事務委員會主席烏梅洛夫表示,他們正努力恢復跟俄羅斯之間的換俘作業,期望1200名烏克蘭人能獲釋。
中央社 ・ 1 天前
疫情下長期照顧的人倫悲歌! 石崇良表態支持總統特赦
2023年新冠疫情期間台北市一名79歲劉姓婦人向警方自首,自己殺了照顧50年,癱瘓在床的兒子。當時她染疫重症,在身心俱疲情況下,悶死多年來身心障礙的兒子,一審判刑2年6個月,而法官在判決書上寫「建請總統特赦」。衛福部長石崇良被問及此事,明確回應「我支持總統特赦」。
NOW健康 ・ 1 天前
季節交替易焦慮 中醫師圖示「吃好 心情好」
[NOWnews今日新聞]季節變化會影響情緒,尤其在秋冬交替時節,日照減少可能導致季節性情緒失調。台中市潭子區其澤中醫副院長李沛穎中醫師表示,近來常遇到情緒焦慮患者求診,詢問有無「食療」紓解法,他特別...
今日新聞NOWNEWS ・ 1 天前英內政大臣為收緊庇護政策辯護 稱非法移民撕裂國家
(中央社倫敦16日綜合外電報導)英國工政府計劃大幅縮減給予難民的保護,並停止讓尋求庇護者自動獲得福利,引來慈善團體批評。內政大臣馬穆德今天為相關計畫辯護,強調非法移民正在「撕裂我們的國家」。
中央社 ・ 1 天前
企排》林良黛攻11分自評攔網大進步 笑稱最該練的是「被採訪的勇氣」
企業 21 年甲級男女排球聯賽本週移師彰化師範大學,女子組衛冕軍臺北鯨華昨以 25:21、22:25、25:19、25:18(3:1)力退新北中纖,開季豪取三連勝、全取 9 分,展現衛冕隊氣勢。主攻(長攻)林良黛攻下 11 分,接發球表現同樣穩定,不過她笑說,自己本季最大的挑戰其實不是技術,而是「面對鏡頭」。
TSNA ・ 1 天前
丁噹牽手「無緣的男友」 遭正宮翻白眼急解釋
身穿一身白色西裝的阿弟牽著穿白紗的丁噹,直呼其實很不自在,而且小巨蛋外還有兩人勾手的照片,老婆Mei搞笑在一旁拍了翻白眼的照片,丁噹則解釋:「我們MV裡沒有在一起!」Mei笑回:「他(阿弟)滿好用的,借妳用!」除了〈可以是朋友〉,阿弟也跟丁噹合唱〈走火入魔〉。這...
CTWANT ・ 1 天前
再分析沈伯洋參選北市優勢!曹興誠指不須辭立委不存在折損:綠營立院劣勢,續留才會被無意義糟蹋、折損
對於沈伯洋收到中國威脅,曹興誠說,沈今天受到的恐嚇,是對台灣民主自由的嚴重威脅。如果今天我們不出來聲援沈伯洋,以後我們有什麼資格請美國、歐盟和日本來聲援我們呢?沈參選台北市長,我們可以高呼:投沈伯洋一票,就是投給民主自由一票,就是反抗極權、反對恐嚇的一聲怒吼。
放言 Fount Media ・ 1 天前
大腸癌盯上年輕人!醫曝45%患者「首個症狀」:不要拖
大腸癌有年輕化趨勢!胸腔暨重症科醫師黃軒近日說,醫學界發現,20~40歲的年輕人,大腸癌發生率暴增;他特別提到,有45%的年輕大腸癌患者首個症狀就是「便血」,民眾若發現症狀千萬不要拖。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小時前
愛喝茶快注意!哈佛醫驚揭「7糟糕習慣」:胃和肝慘了、糖尿病風險狂增
國人喜喝茶,無論是罐裝茶或手搖飲,甚至自行現泡,都很受歡迎,不過專家警告,如果喝茶的習慣不佳,就算是號稱健康的茶飲,恐怕也會傷害你的胃和肝臟,並指出「7種糟糕的喝茶習慣」!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6 小時前
奮力抗病魔/獨家!甲狀腺引發眼疾 高慧君動3次手術恐失明
高慧君2年多前因甲狀腺問題引發罕見的單眼斜視,手術後並未完全痊癒,眼睛只恢復8、9成,近日她連動3次手術,因為凸眼而做眼窩減壓手術,甚至全身麻醉、削骨,她也做好最壞的心理準備,如果無法修復,大不了回山上養雞種菜。
鏡週刊Mirror Media ・ 5 小時前
「使用瘦瘦針」大腸癌患者5年死亡率減半 BMI高者效果更顯著
被醫界稱為「瘦瘦針」的GLP-1類藥物,可能不僅有助減重,還與大腸癌死亡率下降有關聯。根據最新研究顯示,使用瘦瘦針的大腸癌患者,5年死亡率僅約15.5%,而未使用者則高達37.1%,差距超過一倍,此發現引發醫學界高度關注。
中天新聞網 ・ 21 小時前
以為普通感冒!大叔發燒送醫「雙眼化膿」失明 醫示警:1個月已5例
綜合陸媒報導,55歲的陳叔(化名)來自茂名,身體一向良好,沒有慢性疾病,上月出現喉嚨痛、發燒,以為是普通感冒,自行服用退燒藥,未及時就醫。豈料病情急轉直下,他開始氣促、意識模糊,後被診斷為化膿性腦膜炎,於10月4日轉入深圳三院ICU,入院時已昏迷,完全依賴呼吸機...
CTWANT ・ 1 天前
吃飯順序錯害血糖狂飆!學會這「三步驟」改善代謝 醫師警告勿輕忽!
台灣邁入超高齡社會,長者的健康維持也慢慢成為全民關注的焦點。您知道嗎?對於高齡者來說,「吃飯順序」其實也藏著保健的學問。過去我們常常聽到「先吃菜再吃肉」的建議,認為可以幫助穩定血糖、避免肥胖。不過,日本最新公布的《2025年日本人飲食攝取基準》指出,這項建議雖然沒有錯,但對於高齡者來說,真正需要優先補充的其實是「蛋白質」。研究顯示隨著年齡增加,基礎代謝量與活動量皆逐步下降,導致整體能量需求降低。同時,隨著年紀增加,身體的肌肉量也會逐漸流失。如果沒有足夠的蛋白質攝取,就容易出現「肌少症」。
TVBS新聞網 ・ 10 小時前
全球首例!男子吃漢堡4小時後猝死 蜱蟲引發過敏「無藥可解」
根據美國《福斯新聞網》報導,美國維吉尼亞大學健康中心(UVAHealth)證實,一名紐澤西州47歲男子在食用漢堡後4小時內死亡,成為全球首例因蜱蟲叮咬引發「α-半乳糖症候群」(AGS)致死案例。這種罕見的紅肉過敏症是由「孤星蜱」叮咬所引起,使患者在食用紅肉後出現嚴重過敏反應,最終可能導致致命後果。
中天新聞網 ・ 1 小時前
47歲蘇志燮為戲狠甩19公斤 深蹲與婉拒3食物 專家曝1關鍵不易復胖
以憂鬱眼神自成一格的47歲南韓歐巴蘇志燮(So Ji Sub),近期活躍在Neflix影集《無赦之仇》飾演報殺弟之仇的南基準一角。拍攝前他在短短幾個月內的時間,將原本95公斤的體重一路減掉19公斤,重
健康2.0 ・ 1 天前
「日常4毒」養出癌細胞!醫:少碰降50%罹癌風險 多聊天助排毒
罹患癌症並非偶然,除了基因因素外,飲食與生活習慣同樣決定風險。血液腫瘤科醫師廖繼鼎提到,台灣每3個人中有1人因癌症過世,多數人都很懼怕癌症,不過其實只要避開癌細胞最喜歡的4種養分,分別是糖毒、油毒、氧化毒與腸毒,有助於降低一半的罹癌風險。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21 小時前
13歲就胖到85kg!可藍自創「柳丁減肥法」狂減35kg 醫警告:種下易復胖因子
藝人可藍以模特兒身分出道,曾出書分享自己從85公斤成功瘦身的經歷,近日上節目《新聞挖挖哇》再度分享細節。她透露,當時使用的是自創的「柳丁減肥法」,花費4年順利地瘦下35公斤,看似相當有效,卻也被醫師指出「容易復胖」。
姊妹淘 ・ 14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