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投縣衛生局加強稽查豬肉製品來源 嚴防非法豬肉流入市面
【記者 謝雅情/南投 報導】針對農業部公布臺中市疑似非洲豬瘟案例,據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下稱食藥署)表示,非洲豬瘟為豬隻專屬疾病,不屬人畜共通傳染病,對人體無感染風險,請民眾毋須恐慌。南投縣政府衛生局將持續加強稽查市售豬肉及其製品來源,確保民眾食用肉品安全無虞。
依據食藥署表示,非洲豬瘟病毒不耐高溫,加熱至56℃維持70分鐘、60℃加熱20分鐘或70℃加熱即可完全失活。國內屠宰場均設有駐場獸醫師,於屠宰前後逐隻檢查,肉品經檢驗合格後方可出場上市。只要購買來源清楚、標示完整且合法的豬肉產品,即可安心食用。
衛生局針對縣內製造業、超市、量販店、攤商、傳統市場及餐飲業等地販售的豬肉產品,進行產地來源標示查核及產品抽驗(見圖)。截至目前,114年共計查輔導797家業者(製造業36家、餐飲業701家、販售業60家),並抽驗65件豬肉及相關製品,檢驗項目包含動物用藥、乙型受體素及食品添加物等,檢驗結果全數符合規定。
縣府衛生局強調,若業者刻意使用病豬或斃死豬作為食品原料,依據《食品安全衛生管理法》第15條及第44條規定,最高可處新臺幣2億元以下罰鍰,情節重大者並得勒令停業或廢止登錄。另呼籲食品業者應確保肉品來源合法、標示清楚,民眾應選購信譽良好、包裝完整的產品,避免購買來路不明的豬肉或製品,共同守護食品安全。民眾如有食品衛生安全問題及消費疑義,可電洽縣府衛生局服務專線049-2231994。(照片記者朱達志【記者 謝雅情/南投 報導】翻攝)
其他人也在看

不是含糖飲料!他每天狂喝「這飲品」慘了 醫:終生洗腎
茶和咖啡這兩種飲品在台灣廣受歡迎。然而,隨著研究指出咖啡可能對腎臟有保護作用,有些民眾開始好奇是否可以用茶來替代咖啡。對此,腎臟科醫師江守山過去就曾在節目分享專業見解,提醒民眾在選擇飲品時需注意。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3 小時前
地瓜葉是減重、抗炎好幫手? 醫師提醒:「這2類人」不適合多吃
地瓜葉是日常常見的蔬菜之一,中醫師羅珮琳在臉書粉絲專頁分享,地瓜葉不僅助通便、低熱量,還含有豐富多酚、花青素與黃酮類,具備潤腸、抗發炎、防癌潛力。不過她也提醒,慢性腎臟病患者或需要低鉀飲食者不適合大量食用。
鏡週刊Mirror Media ・ 3 小時前
中國男童腹痛「開刀遭摘6器官」無法進食
[NOWnews今日新聞]真活摘器官?中國男童腹痛開刀「被切6器官」無法正常進食中國山東一名10歲男童因腹痛就醫,發現腹部有病變必須立即開刀,但術後家長發現兒子被摘除6個器官,從此無法正常進食,悲痛的...
今日新聞NOWNEWS ・ 23 小時前
坣娜證實肺腺癌病逝!丈夫曝臨終遺願:緊抱愛妻直到平靜離開…「居家安寧」6項護理服務圓善終
資深歌手坣娜(原名唐娜)病逝享年59歲,原本外界傳她是胰臟癌過世,但坣娜的丈夫薛智偉今(10/31)日發出聲明指出,證實妻子罹患肺腺癌,抗癌4年終不敵病魔,於10月14日離世。薛智偉說,坣娜在2021年演唱會後開始出現咳嗽症狀,當時因疫情影響不便就醫。她長期都有定期抽血檢查,檢查結果一直良好,沒想到同年12月確診為肺腺癌第四期。坣娜離世前3個月,身體明顯虛弱。她沒選擇在醫院病房治療,而是與丈夫商量,希望能以居家安寧的方式走完人生。薛智偉說,坣娜臨終當日,「我在床邊緊緊抱著她,直到她平靜地離開人世。」據衛福部統計,2023年逾4.2萬人接受安寧緩和醫療,其中約1.8萬人選擇「居家安寧」,但多數家屬因無照護經驗,仍傾向等待醫院安寧病床。其實目前安寧居家可提供的護理服務有6大項,除了醫療方面的協助,也提供心理、靈性諮詢與家屬的哀傷輔導,圓滿臨終病人「回家圓善終」的心願。
幸福熟齡 ・ 19 小時前
76歲翁體檢正常卻罹癌!醫揭「5大警訊」:身體早已透支
廖繼鼎醫師日前分享一名76歲患者的案例,一位長者平常生活規律、每天運動,且體檢報告也很正常,怎料,卻在某次手術後突然發高燒、器官衰竭,最後確診癌症。對此,廖繼鼎列出「5大警訊」,認為此狀況並非偶然,而是身體長期透支所致。
鏡報 ・ 5 小時前
「最帥展昭」驚傳猝逝!醫揭運動後心臟不適奪命2大元兇,冒冷汗是警訊
曾在《碧血青天楊家將》中飾演「展昭」一角、被封為「最帥展昭」的59歲前亞視小生甄志強,驚傳於上海猝逝,消息震驚演藝圈。據悉,他是在打球後突感心臟不適後離世。醫師警告,運動後出現的胸悶、冒冷汗,絕非只是
健康2.0 ・ 1 天前
地瓜葉穩血糖又抗癌 醫:2吃法是大忌
地瓜葉含有豐富的多酚、花青素等營養成分,具有穩定血糖和抗癌潛力,但中醫師提醒,由於其屬性偏涼,不適合涼拌或生食。此外,地瓜葉含有維生素K和高鉀,特定族群應謹慎食用。
中天新聞網 ・ 21 小時前
黴菌毒素爆表!醫示警「5類人」小心恐致癌 8種排毒法曝光
台灣溫暖又潮濕的氣候是黴菌生長的最佳環境,但如果家中黴菌不及時處理,不僅影響美觀,對人體也有極大的害處,有研究顯示,黴菌毒素和35種癌症息息相關,若想排除黴菌,一定要由體內到環境徹底排除,對此,醫師王偉全就列出8種排毒方法給民眾參考。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20 小時前
中醫師看診突見病患「耳垂一道溝」 驚喊:小心心血管疾病!
看耳垂就能知道心臟好不好?醫界近年常提到「冠心溝」現象,引發不少網友好奇。中醫師就在社群上分享親身趣事,提醒若耳垂出現一道摺痕,或許要多留意心血管健康。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21 小時前
手術前一刻被喊卡?只因「沒停藥」 醫:可能危及生命
桃園醫院骨科病房護理長王瓊玉指出,術前未依醫囑停藥是導致手術臨時取消或延期的主要原因之一。一名李姓女性病患經過長時間等待準備接受手術,卻在手術前一刻被告知必須取消或延期,原因是她忘記依醫囑停用特定藥物。
中天新聞網 ・ 1 天前

瘦瘦針讓他大減32公斤! 停藥恐復胖?醫師曝「逐漸減量」是關鍵
花蓮一名42歲王姓男主廚,體重曾高達125公斤,今年初因燙傷住院時意外發現罹患第二型糖尿病與嚴重脂肪肝,住院期間每日需施打4針約120單位胰島素控制血糖。透過連續性血糖監測器(CGM)即時數據結合每周一劑瘦瘦針,8個月後成功減至93公斤,甩肉32公斤並改善糖尿病狀況。
中天新聞網 ・ 1 天前
立冬怎麼吃?禁忌飲食、可多吃食物一次看
[NOWnews今日新聞]二十四節氣中的「立冬」是代表冬季正式開始,不少人會「補冬」。對此,欣悅中醫診所中醫師賴俊宏提醒,立冬常見咳嗽、氣喘等疾病;但建議,寒涼性質食物、刺激性、生冷物都要少碰,會咳嗽...
今日新聞NOWNEWS ・ 1 小時前痛風別怪豆製品!醫點名「番茄、鵝肉」才是真地雷
全台約有百萬名痛風患者,許多人深信豆製品會使其發作。腎臟科醫師江守山指出,這是一個長久以來的誤會,雖然黃豆本身的普林含量確實偏高,但研究顯示,大豆中的異黃酮具強力抗發炎作用,反而能降低痛風發作機率,「真正容易使其發作的,反而是番茄與鵝肉」。
聯合新聞網 ・ 15 小時前
身體正在「慢性燃燒」?名醫:必做5件事預防癌症
身體長期處於慢性發炎狀態,不僅會加速老化,還會提高罹患癌症的風險。營養醫學醫師劉博仁指出,慢性發炎就像星星之火,會逐漸傷害血管內皮、干擾胰島素與粒線體功能,不僅加速老化,還會增加糖尿病、癌症等疾病風險。他建議從「吃、補、睡、動、心」五個面向著手改善,這也是長壽的關鍵之道。
中天新聞網 ・ 1 天前
防心肌梗塞、腦中風!營養師推「3飲品」:可延緩血管老化
維持血管健康是預防慢性病的關鍵,但隨著年齡增長與作息失衡,血管逐漸失去彈性、愈來愈硬,導致「血管年齡上升」,也提高高血壓、心肌梗塞與腦中風風險。對此,營養師點名「3飲品」每天喝1杯,可有助於維持血管健康,並延緩血管老化。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Lisa愛用「泰國神物」出事了!鴻泰鼻通驚爆細菌超標下架!批號「000332」快丟
許多人赴泰國旅遊必買的伴手禮、連BLACKPINK成員Lisa也隨身攜帶的鴻泰(Hongthai)草藥「鼻通」,驚傳部分批次遭微生物污染!泰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Thai FDA)緊急公告,要求消費者
健康2.0 ・ 4 小時前
久坐害中風、糖尿病!研究曝「日做簡單1事」風險大降 心梗也少10%
你是否天天黏在椅子上呢?小心坐出糖尿病和中風!最新研究指出,每天只要少坐30分鐘,用來做簡單的家務,或是飯後快走,就能大幅降低罹患糖尿病與心血管疾病的風險。此外,如果所有成年人每天都少坐30分鐘,每年可望減少10%的心肌梗塞的新發病例。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6 小時前
只是「血糖高」而已?追蹤45萬人研究:「糖尿病前期」讓失智風險多54%…控血糖最簡單的3方法
據衛福部國健署統計,截至2022年全台糖尿病患者已超過256萬人,並以每年新增2.5萬人的速度持續增加,其中18歲以上成人盛行率達12%,男女患病比率分別為11.4%及8.9%;且每4人就1人處於糖尿病前期。許多人以為,僅是「血糖偏高」,又還沒被診斷為糖尿病,就不必太在意?其實這想法大錯特錯,「血糖過高,就像器官長期泡在糖水裡!」不僅可能造成心血管疾病、慢性腎病變、視網膜病變,現在更有研究顯示,即使血糖只是略高,都可能增加罹患失智症的風險!
幸福熟齡 ・ 1 天前
健保「補充保費」大變動 醫界支持喊:有錢人應助經濟弱勢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衛福部長石崇良拋出明年啟動《全民健康保險法》修法,改革「補充保費」收取公式,其中針對利息、股利、高額獎金三項,將改採年度結算,以杜絕民眾利用拆單來規避,預計影響480萬人,能讓健保多1至200億入帳。台灣醫務管理學會理事長洪子仁今(5)日表示,站在醫界立場是支持的,方向非常正確,回歸健保「有錢人幫助經濟弱勢」初衷,有...
匯流新聞網 ・ 19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