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制高市早苗挺台》中國再炒「琉球地位未定論」 挑撥沖繩與中央關係
首次上稿 11-16 23:38更新時間 11-17 06:26
〔國際新聞中心/綜合報導〕在日本首相高市早苗的「台灣有事」發言後,日中關係再次緊張,除官方呼籲民眾避免前往日本,中國媒體也大打輿論戰,從軍方發表殺氣騰騰的文章,到引述台灣政治人物和日本國內的反對言論,一直延伸到再度炒作「琉球地位未定論」,試圖以戰爭威脅,分化沖繩與中央政府的關係。
有「中國日報」背景的「起底工作室」14日發布影片,強調琉球曾與中國維持長達500年的宗藩關係,其後遭日本併吞,但「開羅宣言」、「波茨坦公告」等文件明確限定日本領土僅限4大島,「琉球法律地位一直都是未定狀態,根本不是日本人聲稱的固有領土。」
影片聲稱訪問1名沖繩人,該名受訪者聲稱,沖繩自古以來就是獨立國家,名為琉球,被中國、朝鮮、東南亞、美國、法國、荷蘭,甚至日本,都承認為主權獨立國家,但日本在1879年違背琉球人民意願,入侵併吞琉球,強行將其改名為沖繩縣,「這就是日本殖民琉球的開始」。
該名受訪者又說,2次世界大戰期間,日本在琉球部署軍事力量,導致沖繩戰役爆發,1945年有3分之1的原住民被殺害,「幾乎每個琉球家庭都在那一年失去了親人」。
對於高市關於台灣的言論,該名受訪者說,大多數沖繩人認為,高市的鷹派立場與前首相安倍晉三非常類似,她的台灣言論「幾乎等於對中國宣戰」,沖繩人對此非常擔心,因為一旦中日開戰,駐沖繩的日本軍力肯定成為首要打擊目標,將為沖繩再次帶來災難。
中國社群平台「微信」公眾號「華山穹劍」則在15日發布影片,翻出10月9日中國駐聯合國副代表孫磊在聯大會議上敦促日本「停止對沖繩人等原住民的偏見與歧視」,聲稱這是中國首次界定沖繩原住民,「琉球棋局下得太妙」,還說在當時「引發日本方面強烈反應」。
冲繩距離台灣不到750公里,境內有近3萬美國駐軍,預期將在「台灣有事」時,在日本自衛隊支援下扮演關鍵角色。「華山穹劍」12日發布的1篇文章還警告,若日本執意挑戰中國核心利益,中國完全有權利依據國際法,重新提出琉球地位問題。
英國「每日電訊報」(Daily Telegraph)今年1月曾報導,北京正試圖透過宣傳、外交行動等途徑「無聲入侵」冲繩,為未來可能的犯台行動,預先鋪陳有利的政治和軍事形勢,手段之一就是挑撥冲繩當地居民與日本中央政府的爭端,包括渲染在地經濟問題,以及炒作日本兼併琉球等歷史恩怨。中文社群媒體也出現許多宣傳影片,聲稱多數冲繩居民支持獨立。
更多自由時報報導
自由說新聞》日本網友進攻開戰!惡搞「中國聲明」嗆爆、十大劣跡瘋傳
北京示警無效!飛日航班櫃台現人龍 中國客喊「政治與我無關」
香港更新旅遊警示籲「赴日注意安全」 中國航空公司免費退改票
中國祭「禁日令」 汪浩:天上掉下來的旅遊紅利
其他人也在看
日本最新民調曝光!「台灣有事」行使集體自衛權 贊成超過反對
根據日本共同社自15至16日所做的全國電話民調,對首相高市早苗7日在日本眾議院答詢時表示,「台灣有事」可能構成日本的「存...
聯合新聞網 ・ 13 小時前「日睡2-4小時、凌晨3點開會」 高市早苗掀過勞疑慮
英國《衛報》報導,日本首相高市早苗近日透露,她每天僅靠2至4小時睡眠支撐繁重政務,引發外界強烈關注,也重新點燃日本社會對工作與生活失衡的討論。高市在國會質詢中指著自己眼下的黑眼圈表示,現在每天大約睡2小時,最長也只有4小時。她的習慣與其政治偶像、前英國首相柴契爾相似。上週高市曾在凌晨3點召集幕僚開會
自由時報 ・ 23 小時前陸日關係緊張 學者籲台灣低調
陸日關係近期陷入高度緊張。台灣學者分析,台灣此時應保持低調,日相高市早苗能當多久尚難推斷,如果台灣太過高調對外表態,對未來的兩岸關係與台日關係恐怕皆非好事。
中時新聞網 ・ 7 小時前
薛劍嗆「斬首」 矢板明夫曝高市政權陷兩難
[NOWnews今日新聞]日本首相高市早苗近日發表「台灣有事」相關言論,引起中國不滿,中國駐大阪總領事薛劍在社群平台上揚言「斬首」,引爆日本社會不滿,更將日中關係推向緊張。對此,日本資深媒體人、印太戰...
今日新聞NOWNEWS ・ 2 小時前高市內閣支持率69% 突破「慶祝行情」持續高漲
(中央社記者戴雅真東京16日專電)「朝日新聞」15、16日進行全國電話民調,顯示高市早苗內閣的支持率為69%,維持歷代內閣中罕見的高支持率,不支持率則從19%降至17%。
中央社 ・ 12 小時前
「台灣有事論」的弦外之音
日本首相高市早苗本(11)月7日在眾議院接受質詢時表示,如果「台灣有事」,伴隨對方使用武力的情況,有可能構成安全保障法制中,日本能夠行使集體自衛權的「存亡危機事態」。她還列舉了可能控制台灣的手段,如海上航道封鎖、使用武力,或是網路宣傳等。
美麗島電子報 ・ 1 天前高市早苗「台灣有事」引爭端 日本內部意見分歧
(中央社記者戴雅真東京16日專電)日本首相高市早苗在國會的「台灣有事」答詢,引發日中關係在短時間內急劇惡化。對此,日本國內反應兩極,一方認為高市「踩紅線」,另一方則認為不該對中態度軟弱。
中央社 ・ 12 小時前
高市早苗「台灣有事論」 日媒民調:近5成日人贊成
近期日本首相高市早苗發表「台灣有事」一說,她指出若中國對台灣武力攻擊「可能構成存立危機事態。」此言論引起中方強烈不滿。至於日本當地民眾的看法,《共同社》展開為期2天的電話調查,民調結果顯示,受訪者中,贊成與傾向贊成「台灣有事論」的有48.8%、反對的則有44.2%。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4 小時前

高雄運動中心夯 多區爭設
高雄市運動中心受歡迎,仁武區人口數突破10萬人,爭取設立運動中心,鳳山等3區人口數多,地方認為現有1座不敷使用,也爭設第2座運動中心。市府表示,澄清湖旁推動全國最大12公頃運動休閒園區,將採公辦都更開發帶動球場升級,提供鳥松、仁武一帶民眾使用,未來將視現有運動中心營運情形,依土地可行性、交通易達性、
自由時報 ・ 11 小時前
媒體自由退潮:從《Liberties 2025 媒體自由報告》看歐洲警訊與台灣的危機
歐洲 Civil Liberties Union for Europe(簡稱 Liberties)發佈的《Media Freedom Report 2025》報告讓我們看到歐洲民主的脆弱之處:記者被威脅、媒體被收編、公共資訊被遮蔽、政治人物繞過媒體、民主機制被侵蝕。台灣今天面對的,也是同樣的挑戰,只是呈現方式不同。台灣的危機不是制度倒退,而是政治人物利用新媒體技術削弱制度。直播政治變成政治人物的擴音器,而媒體卻被迫退到訊息鏈的末端。
鏡新聞 ・ 56 分鐘前
挺日相!美駐日大使PO川普、高市登美航艦照:美日同盟維護台海和平
日本首相高市早苗的「台灣有事論」引發風暴,中國接連祭出反制措施,16號發布對日留學警示,外交部發言人毛寧呼籲日本,遵守1972年的《中日聯合聲明》,甚至有媒體重炒「琉球地位未定論」,日本派出外務省亞洲
台視新聞網 ・ 2 小時前
日本鹿兒島火山再爆發 47架航班受阻
[NOWnews今日新聞]日本鹿兒島縣櫻島火山今(16日)發生連續噴發,火山灰最高直衝海拔4400公尺,造成往返鹿兒島的國內以及國際航班大受影響,已知至少47架次航班取消。根據南日本新聞社報導,16日...
今日新聞NOWNEWS ・ 11 小時前
解放軍報:若開戰日本全國淪戰場!他驚「前所未有的警告」 預言下一步
中日關係在「台灣有事」議題上持續緊繃之際,中國外交部領事司於14日晚間突發布一則措辭罕見的通告,提醒中國公民「近期暫勿前往日本」。現在中國又有新動作,中央軍委機關報《解放軍報》昨(16)日放話,「若武力介入台海,日本全國都有淪為戰場的風險」,前《環球時報》總編輯胡錫進就指出,這是「前所未有的警告」,並表示高市早苗若一意孤行,拒絕撤回錯誤言論,他相信中方還有進一步的施壓措施可以選擇,包括「實施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3 小時前
中國發圖卡要日本別玩火 日網友做梗圖嗆聲
[NOWnews今日新聞]日本首相高市早苗近日在國會備詢時,發表「台灣有事」恐構成日本存亡危機事態的言論,引爆中國強烈不滿。中國外交部在社群平台上發文,使用日文做成多張圖卡,警告日本「勿玩火自焚」。沒...
今日新聞NOWNEWS ・ 1 天前
放鳥沒發雞排!疑當事人道歉認「非台大大氣系學生」 網質疑真實性
一名自稱是台大大氣系學生的網友,日前發出「祭品文」,預測鳳凰颱風來襲,台北市至少會放2天颱風假,沒有的話就要發雞排和珍奶,不過真的到了約定發放的時間,卻遲遲沒有人出現,讓大批排隊等候的民眾撲空,引發眾
台視新聞網 ・ 1 小時前
瘦瘦針暗藏陷阱「啟動身體飢荒模式」 名醫:2條底線要守住
近期各式各樣的「瘦瘦針」在台灣非常流行,不管是醫院、一般診所、醫美,甚至於路邊的藥局,都能買到瘦瘦針,讓許多人趨之若鶩。有民眾就問醫生,只要打瘦瘦針就能減肥成功,為什麼還要做飲食控制?減重醫師蕭捷健表示,瘦瘦針的陷阱是「啟動了身體的饑荒模式」,最後反而壓不住食慾,而且有2條底線一定要守住,否則的話,施打瘦瘦針只會產生「溜溜球效應」而已。
鏡報 ・ 1 天前
美Fed「鷹鴿」大戰 12月降息機率下滑
[NOWnews今日新聞]隨著美國政府於14日公布因政府關門而延後發布的經濟數據計畫,3名美國聯準會(Fed)官員重申他們對通膨的擔憂,而聯準會最鴿派的決策者則表示,現有經濟數據支持再次降息。聯準會內...
今日新聞NOWNEWS ・ 4 小時前
毒蛋竟還流出再賣!「解除管制不同調」 芬普尼蛋外流現空窗
彰化縣文雅畜牧場遭驗出雞蛋含有芬普尼代謝物超標,縣府已於日前要求全面封存並禁止移動,然而仍有標示「11 月 6 日」的蛋品流入台中蛋行,引發社會譁然。由於中央早已要求該場所有蛋品「一律不得上架」,包括新產出的批次也必須全數留場,卻仍在市面見到問題蛋,顯示管制程序可能出現疏漏,衛福部與農業處已著手調查源頭並將依法處置。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