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特朗普關稅衝擊,印度與中國尋求重啟商業關係
印度總理莫迪(Narendra Modi)本週末將訪問中國,特朗普(Donald Trump,川普)的美國關稅政策仍是其關注的焦點。
自周三以來,印度輸美商品(如鑽石和蝦)的關稅已升至50%——美國總統稱,這是對印度繼續購買俄羅斯石油的懲罰。
專家表示,這些關稅可能會對印度蓬勃發展的出口產業及其雄心勃勃的成長目標造成持久的打擊。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也努力重振低迷的中國經濟,同時,值得注意的是,美國高昂的關稅可能會使其計畫脫軌。
在此背景下,世界上兩個人口最多的國家的領導人或許都在尋求重啟兩國關係。此前,兩國關係一直充滿不信任,邊界爭端是造成這種不信任的主要原因。
英國皇家國際事務研究所的奇蒂格·巴杰皮(Chietigj Bajpaee)和于潔(Yu Jie)在最近的一篇社論中寫道:「簡而言之,這種關係的走向對世界其他國家至關重要。」
「印度永遠不會像西方(尤其是美國)所想的那樣,成為對抗中國的堡壘……莫迪的中國之行標誌著一個潛在的轉折點。」
更牢固的關係意味著什麼?
印度和中國都是經濟強國,分別是世界第五和第二大經濟體。
但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數據,印度的經濟成長率預計將維持在6%以上,其經濟規模達4萬億美元,股市規模達5萬億美元,到2028年,印度可望升至世界第三。
「雖然世界傳統上關注的是世界上最重要的雙邊關係——中美關係,但現在是時候將更多注意力轉向第二大和第三大經濟體——中國和印度如何合作了,」北京地緣政治和商業諮詢公司「無所華諮詢」(Wusawa Advisory)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劉倩表示。
但兩國關係正面臨嚴峻挑戰。
雙方之間存在懸而未決的長期領土爭端,這意味著兩國之間的競爭範圍將更加廣泛,程度也更加深遠。
2020年6月,拉達克加勒萬河谷地區(Ladakh's Galwan Valley)爆發暴力衝突,這是兩國40多年來最嚴重的敵對時期。
其後果主要體現在經濟方面——恢復直航被取消,簽證和中國投資被擱置,導致基礎設施項目放緩,印度禁用了包括TikTok在內的200多個中國應用程式。
「雙方需要對話,以更好地管理其他大國的期望,這些大國將印中關係視為亞洲整體穩定的關鍵因素,」國際戰略研究所(IISS)南亞和中亞國防、戰略與外交高級研究員安托萬·勒韋斯克(Antoine Levesques)表示。
此外,還有其他一些問題,包括西藏問題、達賴喇嘛問題、中國計劃在兩國共有的河流上建設世界上最大的水力發電項目引發的水資源爭端,以及帕哈爾加姆(Pahalgam)襲擊事件後與巴基斯坦的緊張關係。
印度目前與南亞大多數鄰國的關係也並不良好,而中國是巴基斯坦、孟加拉、斯里蘭卡和阿富汗的重要貿易夥伴。
研究公司「解碼亞洲(Asia Decoded)的創始人兼首席經濟學家普裏揚卡·基肖爾(Priyanka Kishore)表示:「如果比亞迪在印度建廠,我會感到驚訝,但可能會帶來一些軟性的利好。」
目前雙方已經宣布將恢復直航,簽證方面可能會有更多放寬,以及其他經濟協議。
印度的立場已經改變
然而,基肖爾女士指出,德里與北京的關係「無疑是一種令人不安的聯盟」。
「別忘了,美國和印度曾經一度聯手製衡中國,」她補充道。
但印度對美國及其立場感到完全困惑:「所以這是明智之舉——也符合印度和中國都信奉的多極化敘事。」
莫迪此次訪華是為了參加上海合作組織(SCO)——一個旨在展現與西方世界觀不同的世界觀的區域組織。其成員國包括中國、印度、伊朗、巴基斯坦和俄羅斯。
過去,印度一直淡化該組織的重要性。批評人士表示,多年來該組織並未取得實質成果。
6月舉行的上合組織國防部長會議未能就聯合聲明達成協議。印度對聲明中未提及4月22日印控克什米爾地區印度教遊客遇襲事件表示異議,該事件引發了印巴之間數十年來最嚴重的衝突。
但專家表示,德里與華盛頓關係的下滑促使印度重新發現了上合組織的效用。
同時,在特朗普的關稅亂局中,中國將重視「全球南方」(Global South)國家團結的形象。
金磚國家集團(中國和印度也是其成員國)已引起特朗普的憤怒——他威脅要在成員國談判達成的關稅基礎上加徵關稅。
莫迪上一次與習近平和俄羅斯總統普京(Vladimir Putin)會面是在2024年10月於俄羅斯舉行的金磚國家高峰會。上週,俄羅斯大使館官員表示,莫斯科希望盡快與中國和印度舉行三邊會談。
「利用各自的優勢——中國的製造業實力、印度的服務業優勢以及俄羅斯的自然資源禀賦——他們可以努力減少對美國的依賴,實現出口市場多元化,並最終重塑全球貿易流向,」巴杰皮和于潔在社論中寫道。
印度政府也正在利用其他地區聯盟,莫迪在訪問中國途中也將訪問日本。
「東協和日本歡迎中印加強合作。這對供應鏈以及『亞洲製造,服務亞洲』的理念確實大有裨益,」基肖爾女士說。
中印如何進行經濟合作?
印度製造業繼續依賴中國,因為它從中國採購原材料和零件。在此基礎上,它可能會尋求降低商品進口關稅。
專家表示,印度嚴格的產業政策迄今阻礙了其從供應鏈從中國轉移到東南亞國家。
基肖爾女士表示,印度有充分的理由建立合作關係,而且這種合作非常有力,印度可以藉此爭取生產更多電子產品。
她指出,蘋果在越南生產蘋果耳機和頭戴式耳機,在印度生產蘋果手機,因此不會有產品重疊的情況。
「加快簽證審批速度對中國來說也是一件輕而易舉的事。中國希望直接或透過投資進入印度市場。中國正在應對美國市場的萎縮,大量中國應用已經湧入東協市場,許多中國應用,例如Shein和TikTok,在印度被禁,」基肖爾女士說。
「北京方面會歡迎這個向14.5億印度人銷售產品的機會。」
鑑於兩國關係的複雜性,一次會晤不太可能帶來太大改變。改善中印關係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但莫迪訪華或許能修復一些敵意,並向華盛頓發出一個非常明確的訊號:印度有選擇的餘地。
看更多相關新聞
川普關稅違法!美媒揭裁決藏1伏筆 中日韓歐可能下一步曝光
川普關稅「違法」將全數失效?阮慕驊曝最終戰場:這4類產品照樣課稅
「川普解語人」撐不住了?這國與美蜜月期快玩完 專家:只能聽話
台美貿易談判進行式 俞大㵢:包裹處理232關稅
「美國人理不直氣也壯!」劉大年揭與美交涉困境:沒一個國家覺得自己談判人才夠
其他人也在看

國民提前確定2028總統候選人「說不通」 郭正亮:盧秀燕沒經過中央級別考驗
[FTNN新聞網]記者孫偉倫/台北報導握有2028總統候選人提名權的準國民主席鄭麗文說出「問鼎2028者不只一位」,已讓內原先最看好台中市長盧秀燕的氛圍完全...
FTNN新聞網 ・ 8 小時前
《金融時報》長文報「鄭麗文當選國民主席」!曝這1件事:恐激怒美國
國民主席選舉結果出爐,前立委鄭麗文以壓倒性差距,擊敗前台北市長郝龍斌,成為國民新任主席,後續政壇變化備受各界討論。然而鄭麗文當選後除了回覆中央總書記習近平發來賀電,還稱願意去北京會習近平,《金融時報》就直言「鄭麗文對中國態度溫和,可能激怒美國」。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1 小時前
趙少康嘆「寧願收拾民進」太可怕!翁達瑞:我們終於有共識
[Newtalk新聞] 前中廣董事長趙少康指控中國網軍介入國民主席選舉、惡意攻擊他與落選的前台北市長郝龍斌。趙少康直言:「台灣有一小部分人因為太討厭民進或獨派了,被排斥感很高,寧願共來台灣收拾民進,這種想法太可怕,我完全不贊成!」對此,筆名「翁達瑞」的旅美學者陳時奮表示,他近日聽到趙少康的這段話產生共鳴,想跟趙少康聊聊,翁達瑞感嘆:「雖然我們的反共動機不盡相同,但我們終於有了共識」。 翁達瑞25日在臉書發文寫道,在台灣的藍綠政治光譜當中,他與趙少康分屬不同的陣營,兩人觀點沒有重疊,甚至經常會針鋒相對。不過,在這次國民主席選舉,趙少康的「台灣有一小部分人因為太討厭民進或獨派了,被排斥感很高,寧願共來台灣收拾民進,這種想法太可怕,我完全不贊成!」這段言論深得他的心,而這也讓他興起了「想跟趙少康聊聊」的念頭。 翁達瑞指出,根據趙少康的這段話,他有幾個議題想跟趙少康聊聊,首先是「為何台灣有一群人討厭民進?」台灣社會有一群討厭、仇視民進的民眾,趙少康也承認他們的存在,但趙少康並未追究為何會有這群人。民進尚未成立前,國民控制的媒體就一直醜化當時的外,因長期洗腦,民眾心
新頭殼 ・ 1 天前
副主席人事挨酸老藍男!藍委認「確實有意見」:全因鄭麗文缺乏務經驗
國民主席當選人鄭麗文日前公布部分務主管名單,遭外界質疑沒有世代交替,4名副主席平均年齡是70歲,挨酸是「老藍男」。對此,國民立委黃健豪今(27日)受訪表示,副主席名單公布後確實引發了一些意見,鄭麗文過去在務方面的經驗較為缺乏,而這次副主席人選多為歷任主席的得力幫手與大選老將,在鄭麗文剛接任主席的情況下,先穩住務運作,等到局勢穩定後,再採取開創性的做法。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8 小時前
川習會要續攤?川普可能訪中時間點曝光
[NOWnews今日新聞]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ScottBessent)表示,美國總統川普(DonaldTrump)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預計將達成協議,兩人很可能很快舉行面對面會談。他也透露,川普最快...
今日新聞NOWNEWS ・ 8 小時前
中美要握手了?川普喊話「非常全面協議」將成 預期北京延後稀土管制1年
[FTNN新聞網]記者黃詩雯/綜合報導中美經貿關係再現轉機!雙方第五輪經貿會談25日至26日在馬來西亞吉隆坡舉行,針對關稅、出口管制、芬太尼、301船舶收費等多...
FTNN新聞網 ・ 11 小時前
賴清德被稱「魯莽」外交部急回應!張競指先前不護蕭美琴:報應來得又快又猛
總統賴清德上任後,執政頻頻與中國隔空交鋒,使兩岸關係進一步緊張。美國《時代》雜誌23日連續刊登3篇關於台灣的文章,其中一篇甚至以「魯莽的領導人(Reckless Leader)」稱呼賴清德,並指出台灣已成為「最危險的引爆點」。我國外交部隨即回應,中國不斷進行文攻武嚇,才是真正破壞台海和平與穩定的根源。對此,中華戰略學會資深研究員張競在臉書提出對此事的看法。......
風傳媒 ・ 1 天前
獨家/民進第2波6縣市長人選擬年底拍板 新北蘇巧慧、基隆童子瑋可望出戰
為迎戰2026縣市長選舉,民進中執會日前拍板首波提名縣市,包含宜蘭縣、台中市、嘉義市、台東縣。據《鏡報》掌握,民進選舉對策委員會第2波提名人選,除了確認屏東周春米、澎湖陳光復續戰2026,另將討論基隆、新北、彰化、雲林等4縣市人選,其中綠委蘇巧慧出戰新北市長呼之欲出,基隆市議長童子瑋則有望出戰基隆市長。
鏡報 ・ 12 小時前
3名中國公民在喬治亞被捕 非法購買2公斤核原料「鈾」價值1230萬元
地跨歐亞兩洲的喬治亞,國家安全局10月25日表示,3名中國公民在首都第比利斯(Tbilisi)遭逮捕,涉嫌企圖非法購買2公斤鈾。國安局同時公布逮捕畫面,可見武裝人員突襲一輛車,拘留嫌犯的同時,在後車廂發現兩個玻璃罐,內裝黃色物質,經檢測證實為鈾。 當局指出,嫌犯打算以40萬美元(約新台幣1230萬元)購買鈾,並企圖透過俄羅斯運往中國。其中一人未持合法簽證入境喬治亞,並帶領「專家」前來尋找鈾來源。根據調查,整起計畫疑由身在中國的集團成員負責協調,但目前尚不清楚購買動機。 喬治亞為前蘇聯加盟共和國,1991年蘇聯解體後,境內仍留有大量核原料,其安全問題長期引發關注,鈾的非法交易時有所聞;今年7月,國家安全局也曾逮捕一名喬治亞公民與一名土耳其人,兩人涉嫌企圖販售價值300萬美元(約新台幣9225萬元)鈾,官方懷疑用來製造致命炸彈。
Yahoo奇摩(國際通) ・ 6 小時前
川普信心滿滿迎川習會 稱美中有望下週達成貿易協議
[Newtalk新聞] 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24 日表示,對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即將舉行的會談「充滿信心」,認為雙方有望在下週敲定貿易協議,這是雙方高層經濟官員在馬來西亞舉行為期兩天會談後傳出的最新進展。 《路透社》報導,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Scott Bessent)與貿易代表格里爾(Jamieson Greer)於東協(ASEAN)峰會期間,與中國副總理何立峰及商務部副部長李成鋼舉行自五月以來第 5 輪面對面談判。貝森特表示,會談成果「為兩國領導人週四的會晤建立了良好框架」。 川普當日抵達吉隆坡,展開為期 5 天的亞洲行,行程預計於 10 月 30 日在南韓與習近平會面。他受訪時語帶樂觀地說:「我認為我們會與中國達成協議。」並透露雙方已同意在中國及美國舉行後續會談,「我們會在中國見面,也會在美國見面,地點可能在華盛頓或海湖莊園(Mar—a—Lago)」。 外界分析指出,美中此輪談判重點在於避免貿易戰再升溫。川普先前威脅,自 11 月 1 日起將對中國商品加徵 100% 關稅,以回應北京近期擴大稀土磁體與關鍵礦物出口管制。根據協議,雙方此前達成的「關稅停火協定」將
新頭殼 ・ 1 天前
國內爆非洲豬瘟!民進批國民只會擾亂社會、鄭麗文只顧噴政治口水
國民主席當選人鄭麗文與國民立院團總召傅崐萁,昨日於花蓮行程中批評民進搞政治鬥爭。對此,民進發言人韓瑩今(27)日表示,中央執政團隊於花蓮光復災後重建以及非洲豬瘟防疫皆全力投入、解決問題,與人民站在一起。反觀鄭麗文只顧噴政治口水,傅崐萁只顧自己政治生命忙「垂直避難」令人遺憾。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8 小時前
亞洲行前不忘以哈停火!川普見卡達領導人討論協議 以色列同日又炸
美國總統川普26日將前往馬來西亞參加東協(ASEAN)峰會以及一系列的亞洲外交行程,265日中途過境卡達時,降落在該國美軍基地加油,同時也在空軍一號上接見卡達總理和總理。報導指,川普感謝卡達兩位領導人在中東和平上的努力,然而就在會面的同時,以色列又轟炸加薩釀1死4傷,聲稱是針對伊斯蘭聖戰組織(Islamic Jihad)武裝分子轟炸,顯現以哈停火之脆弱。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普丁高調宣布「末日飛彈」完成測試 暴風雪15小時橫越地球可直擊紐約
根據《紐約郵報》(The New York Post)報導,普丁在克里姆林宮發布的一段影片中,身穿軍裝對高層將領下達指令,要求立即展開部署準備「我們需要確定這款武器的可能用途,並開始為俄軍建立必要的基礎設施」,普丁在影片中說。他曾多次宣稱,暴風雪飛彈能躲避所有現有與未來的...
CTWANT ・ 11 小時前

嘉里大榮涉規避調查 高市府罰300萬元送法辦
(中央社記者蔡孟妤高雄26日電)嘉里大榮物流遭高市衛生局認定載運染疫豬肉卻規避調查,昨發聲明表示是誤會,將配合調查。但衛生局今天再強調業者延遲提供運送清單,將罰300萬元、營業所停業1週並移送法辦。
中央社 ・ 1 天前
新主席上任前花蓮搶先表態支持 傅崐萁辦活動團結挺鄭麗文
[FTNN新聞網]記者孫偉倫/花蓮報導新當選國民主席的鄭麗文即將在週六走馬上任,國民立院團總召傅崐萁今(26)日在花蓮為鄭麗文舉辦盛大團結大會,包括...
FTNN新聞網 ・ 1 天前
台南藍軍競爭!陳以信曝2022年原要徵召他 稱謝龍介選市長得票「未破基本盤」
國民不分區立委謝龍介2026年有意角逐台南市長,同前立委陳以信近日也宣布爭取初選,為地方藍營投下震撼彈;陳以信昨(25日)透露,其實上次市長選舉時,國民原要徵召他,謝龍介後來才要求初選,他選擇祝福才由謝出戰。他更點出,上次謝龍介選市長得到38萬票未破基本盤,顯示徵召並未爭取中間選民支持,因此盼此次透過初選,讓更多台南市民認同並支持國民。
鏡報 ・ 1 天前
鄭麗文4副主席平均近70歲!黃暐瀚解析她「布局關鍵」
國民準主席鄭麗文近日公布兩波新任務人事,不過其中4位副主席的平均年齡近70歲,遭質疑與選舉過程中喊出的「世代交替」背道而馳。媒體人黃暐瀚解析鄭麗文的人事布局,他說,團結的國民才有可能贏得勝選。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難民危機十年了 德國你還好嗎?
2015年的夏末秋初,大量中東難民湧向歐洲、湧向德國。重壓之下,時任德國總理Merkel做出了一個影響深遠的決定:向難民敞開大門。當時的民意也支持這項決定。然而,十年後的今天,陸續接納了數百萬難民的德國,其民意早已逆轉;反對移民和難民的右翼民粹政獲得的選票越來越多,主流政也紛紛開始收緊相關政策。德國,是否能彌合因難民問題而撕裂的社會?德國,又能否通過吸納移民來填補勞動力不足的缺口?
德國之聲 ・ 1 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