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洗腎率全球第一!名醫揭「健康食品陷阱」 政府管理缺位、廠商良心才是關鍵
作者/KingNet國家網路醫藥 林招煌
台灣洗腎率居世界第一,慢性腎臟病健保支出高達592億元,洗腎人口突破10萬人。前衛生署副署長李龍騰指出,市面上標榜「護腎」、「保肝」、「降三高」的保健食品多為行銷話術,過度依賴恐延誤治療並增加腎臟負擔。專家建議選擇有信譽品牌、逐批檢驗、確認成分與劑量,並以均衡飲食、運動與定期檢查為健康核心,避免保健食品成為慢性病惡化的推手。
台灣洗腎率高居世界第一,根據健保署 2023 年統計,慢性腎臟病健保支出高達 592 億元,位居十大疾病醫療費用之首,全國洗腎人口更突破 10 萬人。這不僅是公共衛生的警訊,也反映出台灣飲食與健康意識背後的矛盾。
前衛生署副署長、台大醫學系名醫李龍騰近日在節目直言:「全世界沒有健康食品,只有商業操作。」這番話點出了一個長年被忽視的事實——許多標榜「護腎」、「保肝」、「降三高」的產品,背後更多是行銷話術,而非實證醫學。
過度依賴保健食品的風險
許多民眾誤以為只要吃了保健食品,就能「抵銷」三餐外食、運動不足、飲水量低等生活習慣問題,甚至在慢性病早期忽略就醫檢查,錯過治療時機。更嚴重的是,部分來路不明、成分不明確的保健食品,可能含有過量礦物質、重金屬、甚至非法添加的西藥成分,長期攝取恐對腎臟造成負擔。
制度缺口:政府管理不彰、廠商自律有限
台灣現行《食品安全衛生管理法》雖規範功能性食品須經功效認證與標示,但實務上,保健食品產業龐大、品項繁多,抽驗頻率有限,且多依賴業者自主管理。在缺乏強制性逐批檢驗的情況下,一旦廠商為了削價競爭而犧牲品質,消費者就成了最大的受害者。
消費者自保三原則
要在資訊混亂的市場中保護自己,專家建議民眾務必做到:
選擇有信譽的品牌與公司——有完整的研發背景、公開的檢驗報告與透明的原料來源。
確認產品有逐批第三方檢驗——檢驗單位應具備 ISO/IEC17025認證,並能查核批號對應的檢驗報告。
檢視成分與劑量——避免選購含有複雜配方卻未標示含量的產品,特別是腎臟病患者需謹慎評估礦物質與蛋白質攝取量。
專業提醒
保健食品不是萬靈丹,醫師強調:「健康的核心仍是均衡飲食、適度運動、定期檢查。」一旦有慢性病或腎功能異常,應先與醫師或營養師討論,確認產品安全性後再使用。
在一個政府管理仍有死角、產業競爭激烈的環境中,老闆的良心與消費者的警覺同等重要。別讓看似「護健康」的選擇,反成為慢性病惡化的推手。
【更多KingNet國家網路醫藥報導】
原文出自KingNet國家網路醫藥台灣洗腎率全球第一!名醫揭「健康食品陷阱」 政府管理缺位、廠商良心才是關鍵
其他人也在看

無業女誤信求職陷阱成詐團車手 新北母大義滅親報警逮人
新北市中和區1名無業的陳女,透過網路日前應徵上某公司負責收取款項的外務人員,陳母得知後認為是求職詐騙,但陳女卻執意接受該公司所派遣任務,準備前往公司所說的地點取款,陳母無奈只好前往警局求助。中和警方獲報埋伏逮捕陳女及陳姓監控手,詢後將2人詐欺及洗錢罪嫌送辦,檢察官複訊後交保限制住居。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2 小時前
駕駛注意!11/10起汽油調降0.2元、柴油不調整
台灣中油公司自明(10)日凌晨零時起汽油調降0.2元、柴油價格不調整,參考零售價格分別為92無鉛汽油每公升27.1元、95無鉛汽油每公升28.6元、98無鉛汽油每公升30.6元、超級柴油每公升25.7元。
中天新聞網 ・ 5 小時前
「沉默殺手」竄升全球十大死因! 這疾病首進榜每年奪150萬人命
根據英媒《太陽報(The Sun)》報導,一項研究由美國紐約大學朗格尼醫學中心(NYU Langone Health)、格拉斯哥大學與華盛頓大學健康指標與評估研究所(IHME)共同主導,分析了133個國家、共2230份研究與國家健康資料。結果顯示,慢性腎臟病的患者數在過去30年間增加一倍,並...
CTWANT ・ 8 小時前
想喝什麼自己調! 屏東自助式飲料店 均一價20元
民視新聞/綜合報導屏東萬巒,有一間自助式飲料店,想喝什麼飲料自己裝,還有珍珠、椰果等配料,也通通自己加,不管什麼飲料一律20元,吸引不少民眾好奇嘗鮮。
民視 ・ 7 小時前
營養師揭「忙裡偷瘦」8大秘訣 穩定血糖是關鍵!
現代人生活步調緊湊,常因忙碌而無暇顧及身材管理。營養師珊珊指出,減重並非單純的「意志力戰爭」,而是透過日常生活習慣的微調,逐漸養成健康模式,不僅能改善心情,也能讓體態自然而然變得輕盈。
中天新聞網 ・ 2 小時前這疾病首次入列全球10大死因排行榜!每年悄奪150萬人命
太陽報報導,醫學期刊「刺胳針」(The Lancet)一項最新研究指出,因早期幾乎沒有症狀而號稱「沉默殺手」的慢性腎臟病...
聯合新聞網 ・ 1 小時前
哎呀手滑了!韓男星誤PO「芳名錄價格表」捲桃色爭議 遭經紀公司宣布解約
綜合韓媒報導,日前金駿永在其個人社交帳號公開了數張背景為酒杯、打火機與菸灰缸的照片,然而近景卻是他以左手拿著一份寫有女性名字與價目的「花名錄」,疑似是拍照記錄後誤傳至社群平台。這則發文雖然很快遭到刪除,但已經被網友截圖下來,在南韓網路上傳播,質疑他涉及出...
CTWANT ・ 22 小時前
國營事業新進職員甄試 起薪4.6萬元 (圖)
經濟部所屬事業機構114年新進職員甄試於9日舉行初試,台糖、台電、台灣中油、台水等4家國營事業機構預計錄取616人,平均錄取率僅約7.21%,各公司起薪約新台幣4.6萬元。
中央社 ・ 5 小時前
富邦金控以支持田中馬拉松 打造永續賽事新典範
號稱台灣最富人情味、最好吃的「台灣米倉田中馬拉松」今(9)日於彰化縣田中鎮盛大登場,吸引國內外跑者熱情參與。富邦金控自2020年起贊助田中馬拉松至今已邁入第6年,持續結合Run For Gree...
聯合新聞網(運動) ・ 3 小時前
雪碧揭富商圈「包養價目表」 自己曾與企業家人夫未婚生女判賠45萬元
昔日被封為「情色教主」的網紅雪碧,日前才在社群揭露啦啦隊圈內的「黑幕傳聞」,一語道破部分成員將這份工作視為通往豪門的跳板,牽涉「包養名單」與「富商拍賣價」等驚人內情,自己更多次在夜店、酒吧、KTV、甚至應酬局上,都看到不少啦啦隊成員現身,「不管名氣大小,目的都超明確,一開始矜持,幾杯酒下肚就開始黏上來。」
鏡週刊Mirror Media ・ 1 天前
白沙鄉長之爭 再添1名競爭者表態
白沙鄉長宋萬富,因已連任2屆,繼任人選引發各界矚目,現任白沙鄉代會主席吳良添,率先宣布投入下屆白沙鄉長選舉,成為吹起澎湖下屆鄉市長選舉號角的第1人,今(9)日又有白沙鄉公所員工凃順清,在臉書發布參選白沙鄉長聲明。白沙鄉長之爭,逐漸白熱化。涂順清表示,長期服務於白沙,在基層工作與地方事務中深耕30餘年
自由時報 ・ 3 小時前
「孤獨死」亮紅燈!衛福部推「獨老普查」 兩年內完成
台北市 / 綜合報導 台灣即將邁入超高齡社會,獨居長者的問題也越來越嚴重!為了解決這個問題,衛福部長石崇良宣布,從明年開始,將要啟動全國性的獨老普查。事實上,台北市去年已經是超高齡社會,而且每年孤獨死的長者都突破百人,為了降低孤獨死的案件數,衛福部與內政部合作,從明年開啟獨居長者概況調查作業,將依照照顧需求分級,包含銜接問安、裝預警設備等服務,要在兩年內,完成約70萬名獨居長者的訪查。 原始連結
華視影音 ・ 2 小時前

咖啡抗憂鬱?喝奶茶午睡更好?幾件比睡覺更好的休息法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比睡覺更好的休息法有很多,其中三個爲:喝咖啡、午睡前喝奶茶、吃好吃的食物。 咖啡提升精神狀態 喝2杯可降四成輕生風險 咖啡因不僅能活化交感神經、提升注意力與專注力,也能擴張末梢血管、促進血液循環,還能刺激大腸的蠕動,幫助改善腸道環境。由此可知,咖啡對疲憊的身心有多種益處。 此外,它也能促進腸壁分泌俗稱幸福荷爾蒙的血清素,以及促進大腦分泌多巴胺,進而達到舒緩壓力的效果。 喝熱咖啡暖和腸道,促進幸福荷爾蒙分泌。最近的研究報告指出,一天喝2杯至3杯咖啡,可以降低45%的自殺風險,憂鬱症風險則可以降低13%。心情低落時,咖啡就像是一種提振情緒的能量飲料。還有研究指出,咖啡可能可以降低30%至60%罹患阿茲海默症或帕金森氏症等腦部疾病的風險。 咖啡別過量 熱咖啡取代並咖啡腸道不受涼 不過要注意,一天喝7杯以上就算是過量,可能導致咖啡因上癮或咖啡因中毒。根據歐盟食品科學專家委員會評估,咖啡因每日攝取量建議在300毫克以下,對健康不致造成影響。最後,為了不讓腸道受涼,建議選擇熱咖啡取代冰咖啡。 先喝奶茶再午睡?睡得更快、起來更清爽 鮮奶茶加30分鐘的午睡,能讓你神清氣爽。常
健康醫療網 ・ 1 天前
鳳凰來了!颱風假改中央決定?1.8萬人網路投票結果震撼出爐
隨著颱風鳳凰的逼近,台灣民眾對於颱風假是否應由中央政府決定的討論再度升溫。據最新網路民調顯示,有49.7%的網友表示「不贊成,維持地方政府決定」,另有38.3%的網友則表示「贊成,改為中央決定」,引發討論。
中天新聞網 ・ 5 小時前

假日喝酒狂歡?愛吃甜食又不愛動?醫提醒:不良習慣讓肝臟默默受傷!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嫊雰報導】別再讓壞習慣悄悄傷肝而不自知!秀傳醫療體系中部院區黃士維院長提醒,肝臟是人體最重要的解毒器官,但它的「沉默特性」讓許多人忽略了日常生活中對肝臟的傷害。現代生活充滿各種「傷肝陷阱」,像是一到週末就狂喝酒、過量服用止痛藥、愛吃甜食卻少運動,肝臟可能就這樣默默受損。 醫列傷肝6因素 每天小酌怡情一樣不行! 黃士維院長也列出常見的6大常見傷肝因素,幫助民眾建立正確的護肝觀念: 1. 突然大量飲酒衝擊最大: 許多人都知道酗酒傷肝,卻以為「小酌怡情」無礙,但即使長期適量飲酒也會累積傷害,即使只是每天一杯紅酒或啤酒,肝臟仍需不斷代謝酒精。更危險的是「假日狂歡」模式,也就是平時不喝酒、週末卻大量飲酒,暴飲行為對肝臟的衝擊比每日少量飲酒更大,容易導致肝細胞過勞甚至壞死。 2. 藥物濫用成隱形殺手: 常見的止痛藥、感冒藥也可以傷肝。特別是含有乙醯胺酚的藥物,若長期過量使用可能造成肝毒性。黃院長指出,不少人因為頭痛、生理痛頻繁服藥,無意間讓肝臟受到傷害。 3. 病毒性肝炎仍是威脅: 即使疫苗已普及,B、C型肝炎在台灣仍是健康威脅!B肝帶原者需定期追蹤,且部分民眾不知自己是帶原者
健康醫療網 ・ 1 小時前
「10大生活習慣」恐拖垮腎臟!醫示警 1杯飲料喝太久、邊吃飯滑手機都中
現代人生活中充斥著塑化劑的威脅,腎臟專科洪永祥醫師表示,近年多項研究更發現塑化劑與腎功能下降、蛋白尿等腎臟指標相關,不少國人習以為常的行為,包括:邊滑手機邊吃東西、使用錯誤容器微波加熱,以及熱湯、外帶食物直接裝入塑膠袋等,都可能讓塑化劑悄悄進入體內,造成腎功能慢性損傷。 台灣人體內塑化劑濃度高出歐美 研究揭傷腎疑慮 洪永祥醫師指出,塑化劑可能透過食入、吸入與皮膚吸收進入人體,長期低劑量、多路徑暴露,不僅影響內分泌、代謝、性別發育,甚至與癌症相關。台北醫學大學與國衛院研究顯示,台灣人體內的塑化劑濃度比歐美人高出2至7倍,推測與日常生活中頻繁接觸塑化劑有關。多項研究顯示,塑化劑可直接或間接讓腎臟功能受損。其中,尿中塑化劑代謝物濃度較高者,平均腎絲球過濾率(eGFR)較低、尿蛋白較高,也就是「接觸越多,腎功能惡化越嚴重」。塑化劑也可能引發氧化壓力導致發炎、誘導腎小管細胞凋亡,長期促進間質纖維化,也就是讓腎臟「硬化」,造成腎功能不可逆的喪失。此外,塑化劑被發現與肥胖、胰島素阻抗、高血壓等代謝異常有關,而這些本身就是慢性腎臟病的高危險因子。 塑化劑陷阱無所不在 手機保護殼、紓壓玩具也可能中鏢 洪
常春月刊 ・ 1 天前
感冒亂吃抗生素更慘!36歲男喉嚨「長滿雪花」超驚悚 醫生示警了
綜合陸媒報導,張先生從事銷售工作,經常熬夜、出差,生活作息不規律,近日出現喉嚨痛,他便自行購買阿奇黴素等藥品服用,然而病情不僅未改善,反而越來越嚴重,這才到寧波市北侖區第二人民醫院就診。耳鼻喉科主任鄔忠偉在喉鏡檢查中發現,他的咽喉後壁佈滿白茫茫斑點,猶如...
CTWANT ・ 21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