坣娜罹肺腺癌病逝!醫曝「1致命關鍵」:罹癌風險更高
生活中心/張尚辰報導
歌手坣娜於10月中旬辭世,一度傳出死因是胰臟癌,今(31)日坣娜的美籍猶太裔丈夫薛智偉首度發聲,表示坣娜是因肺腺癌病逝,肺腺癌再度受關注。對此,醫師姜冠宇表示,紅斑性狼瘡患者本身免疫力就比較差,再加上感染風險增加及藥物副作用的問題,連免疫系統對癌變的偵測能力都會變差,整體罹癌風險比會較一般人高。
一開始傳出坣娜是因紅斑狼瘡離世,後來證實病逝原因為肺腺癌,姜冠宇指出,其實兩者並非完全沒有關聯,有多篇研究顯示,紅斑狼瘡的病人相較一般族群,整體罹癌風險比會上升約1.1-1.6,其中主要為淋巴癌、肺癌以及子宮頸癌。
姜冠宇說明,紅斑狼瘡病人自體免疫力本身就比較差,或者是因為自體免疫疾病,在控制時服用免疫抑制劑,除了感染風險增加,藥物副作用負擔,一併連免疫系統對癌變的偵測能力都變差了,女性子宮頸癌因為對HPV病毒防禦變脆弱而發生上升2-5倍,但這其實也不是紅斑狼瘡獨有的問題,最主要還是要喚起大眾注意自己所謂的「免疫抑制」要素。
姜冠宇提到,自身有自體免疫疾病,或是多重慢性病、多藥或是過胖過瘦代謝性症候群、肌少、失智,或是一場大病之後陷入長期後遺症、器官移植必須吃免疫抑制劑、處在環境汙染極為嚴重甚至影響到骨髓的,有以上情況不要說是致癌,連器官提早衰退都是常有的事。
但姜冠宇也說,不用覺得擔心或悲觀,就是因為有現代醫療,這些族群才得以避免過早結束壽命,反倒是品質如何盡可能追上一般人的生活,這些都是我們慢病時代的課題,這部分靠醫療是不足的,醫療只是救火,我們要的是防火和控火。
最後,姜冠宇提醒,當你察覺自己是這樣潛在風險族群,就要比一般人更要有自我照顧意識,儘可能遠離任何壓力,實踐針對自己最完善的生活習慣,才能維持功能保障一部分免疫力,將品質盡量延伸到終曲。
更多三立新聞網報導
59歲坣娜驚傳病逝!她長年與紅斑性狼瘡對抗 醫曝「高風險族群」
5旬女額頭「長硬塊」沒理!檢查才知竟是骨瘤 醫示警:見4症狀快就醫
「5大宵夜地雷」胃食道逆流還失眠!醫:睡前3小時絕不碰食物
南珉貞表演慘摔!腳踝腫到「整片發紫」 嚴重傷勢照曝光
其他人也在看

臺東守護弱勢族群與長者 帶狀疱疹疫苗補助明年起跑
為了守護弱勢族群與高風險長者健康,落實預防醫學理念,臺東縣長饒慶鈴今(31)日上午宣布,臺東縣正式從明(115)年起,啟動帶狀疱疹疫苗補助措施,展現公部門推動健康政策的決心。 臺東縣長饒慶鈴表示
國立教育廣播電台 ・ 21 小時前泰合向EMA提交申請TAH3311上市許可
【記者柯安聰台北報導】泰合生技(6467)30日宣布,已於中歐時間10月30日正式向歐洲藥品管理局(European Medicines Agency, EMA)提交TAH3311的歐洲上市許可申請(...
自立晚報 ・ 21 小時前藥華藥Ropeg申請美國ET藥證 拚2026取證
藥華藥(6446)31日宣布,正式向美國食品FDA申請新藥Ropeg治療原發性血小板過多症(ET)新增適應症,預計2026年取證,搶攻美國約15萬ET病患市場,並將成為公司第二成長引擎。
中時財經即時 ・ 21 小時前為何失去摯愛後焦慮又空虛?心理師為你解答,幫自己補上「最後一堂告別課」
失去摯愛,是人生最深的痛。無論是父母、伴侶、朋友,或陪伴多年的寵物,離別總讓人措手不及。當離別來臨時,我們如何度過這段難熬的時刻,陪伴自己安放悲傷和思念? 母親過世那天,林小姐忙了一整天,從醫院到殯儀館,再回家回覆訊息。直到夜深,她才發現自己一整天沒喝水。那晚,她沒有哭,只覺得世界靜得可怕,「我知道媽媽不會回來,也明白要學著過沒有她的生活,可是心裡還是好難過、好寂寞。」 接下來幾週,她睡不好、吃不下,半夜常被幻聽驚醒,以為聽見母親的腳步聲。長期照顧母親的她,心裡雖然有一種鬆了一口氣的感覺,卻又陷入深深的罪惡感。 「這是正常的,」諮商心理師公會全聯會媒體公關委員會委員黃薰緣說,悲傷是全身性的反應,會同時出現在情緒、身體、思考與行為上。有的人焦慮、空虛、罪惡,也有人失眠、胸悶、腸胃不適,甚至過度工作,「可以對自己說:『我想他,也覺得輕鬆一點,這沒關係。』」 面對生離死別,允許自己悲傷,不必急著好起來 面對親友離世,身邊常有人勸「要堅強」、「要放下」,但黃薰緣提醒,悲傷沒有時間表,也沒有標準答案。許多人壓抑情緒、強迫自己恢復正常,反而讓悲傷持續得更久,「與其逼自己快點好,不如先允許自己難過。
康健雜誌 ・ 20 小時前
坣娜肺腺癌離世 研究:高糖、高脂飲食恐成肺腺癌推手
歌手坣娜因肺腺癌病逝的消息引發各界關注。許多人原以為只要遠離污染環境、不吸菸就能避免肺腺癌,然而研究發現,錯誤的飲食習慣也可能是罹患肺腺癌的重要因素,尤其是高糖、高脂食物以及超加工食品。
中天新聞網 ・ 21 小時前
藥華藥新藥Ropeg新增適應症ET 送件美國FDA申請藥證
新藥公司藥華藥(6446)今(31)日宣布,正式向美國食品及藥物管理局﹙FDA﹚申請新藥Ropeg(即P1101)新增適應症,新增適應症為原發性血小板過多症(ET),預計2026年取證,搶攻美國約15萬ET病患市場,並將成為公司第二成長引擎。
自由時報 ・ 21 小時前
坣娜不敵「肺腺癌」辭世!醫:7成確診已是末期
知名歌手坣娜14日病逝,其丈夫薛智偉透露坣娜2021年演唱會後開始出現咳嗽症狀,同年12⽉確診為肺腺癌第4期。長安醫院指出,肺腺癌由於初期症狀不明顯,常被誤認為感冒,確診時超過7成的患者已是末期。
中天新聞網 ・ 1 天前
切除6公斤多囊腎 她捐腎移植救補教師姊!醫:出現這5症狀,可能腎病了
補教業陳老師,2016年健檢發現罹患多囊腎,長期於彰基腎臟內科追蹤,病情仍惡化,雙腎腫大至正常20倍、腎功能衰退。彰基醫學中心團隊以達文西手術切除雙腎後,再由陳老師妹妹捐贈活體腎臟成功移植,所幸手術相當順利,腎功能恢復良好,陳老師已於今年9月重返講台。腎臟內科蔡俊傑醫師提醒,若出現泡泡尿、高血壓、水腫、貧血或疲倦等症狀,可能是慢性腎臟病前兆,應及早就醫檢查。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21 小時前
坣娜最後一口氣「在摯愛身旁離世」 民歌天后不捨曝「最後見面」細節惹淚崩
被外界譽為「美聲歌后」的坣娜,唱紅《奢求》《自由》等代表作,但29日傳胰臟癌病逝,享年59歲。民歌天后鄭怡昨(29日)在臉書證實死訊,透露坣娜最後是在愛她的先生身旁過世,並曾要求常來探望的友人,要對外保守秘密。
鏡週刊Mirror Media ・ 1 天前
坣娜得肺癌病逝!醫曝生前罹「這病」有關:器官恐提早衰退
針對坣娜曾提及患有紅斑性狼瘡一事,醫師姜冠宇在臉書發文說明,紅斑性狼瘡患者相較一般人,罹癌機率明顯偏高。綜合多篇研究,SLE病患的整體罹癌風險比約為1.1至1.6,尤以淋巴癌、肺癌及女性須特別注意的子宮頸癌為主。姜冠宇指出,導致罹癌風險升高的原因,與紅斑性狼瘡本身...
CTWANT ・ 8 小時前
坣娜、顏正國皆因肺腺癌離世 醫曝「只能提早斷層檢查」
藝人坣娜和「好小子」顏正國今年先後因肺腺癌病逝,引發各界關注。台北市聯醫陽明院區胸腔內科醫師蘇一峰在臉書指出,坣娜雖然撐過胰臟癌和紅斑性狼瘡,最終仍未能逃過台灣女性癌症頭號殺手肺癌的威脅。
中天新聞網 ・ 5 小時前
坣娜病逝!鄭怡哽咽曝最後探望 「我是哭著從她家出來」
鄭怡感性分享,坣娜是一位堅強又溫暖的女子,過去她曾聲帶不適,坣娜竟主動教她呼吸與瑜伽來緩解狀況,「這樣的溫柔我永遠不會忘記」。」而施孝榮也沉痛表示:「這幾年演藝圈失去了太多朋友,鄭華娟、韓賢光、坣娜、大S等,都是非常優秀的人。」他感慨平時因忙碌少有機會相聚...
CTWANT ・ 18 小時前
「沉默殺手」肺腺癌2年奪走3星!除了坣娜還有他們 「起初以為感冒」終撒手
坣娜因肺腺癌在59歲時離世,丈夫薛智偉心痛發文表示,2021年演唱會後她出現咳嗽症狀,因疫情影響未能及時就醫,直到同年12月才確診為第四期肺腺癌。她以堅強意志與從容心態「陪我又多走了四年」,病程雖困難,但仍維持積極生活。肺腺癌被稱為沉默的殺手,許多人發現時已屬晚期,汪建民與顏正國也是發現即末期,在去年與今年去世。
鏡週刊Mirror Media ・ 1 天前

2025第六屆明新盃國際餐飲廚藝模擬賽 大葉餐旅系勇奪1金2銀
大葉大學餐旅管理學系彭建治教授指導學生參加「2025第六屆明新盃國際餐飲廚藝模擬賽」,在激烈的國際級競賽中表現亮眼,勇奪1金2銀,展現實作學習的豐碩成果。其中,選手鍾耀慶、鍾耀樂是兄弟,今年第三度參加賽事,同樣抱回好成績。彭建治教授指出,大葉大學以實作學習為教學特色,培養學生專業能力與創新思維,鼓勵學生參加競賽磨練專業技術,累積實戰經驗。「明新盃國際餐飲廚藝模擬賽」採用世界廚師聯盟(WACS)國際廚藝競賽標準,選手必須於限時內完成,肉類加熱時間只要相差幾十秒,熟度與口感就完全不同,相當考驗臨場反應與專業技術,餐旅系大三生鍾耀樂的羊肉料理榮獲西式主餐金牌,大四生鍾耀慶的海鮮料理獲頒西式主餐銀牌,大二生陳貴蓮的牛肉料理獲西式主餐銀牌。學生能在國際評審面前展現廚藝並獲得肯定,未來必定能在競爭激烈的餐飲產業中脫穎而出。哥哥鍾耀慶在中學就立定目標要往餐飲發展,弟弟鍾耀樂受到哥哥啟發,大學二年級下學期轉進餐旅系,從此兄弟一起練習、一起參賽,從首爾廚藝挑戰賽到2025 TCAC台灣國際廚藝美食挑戰賽,明新盃已經是兄弟檔第三次參加比賽。勇奪金牌的弟弟鍾耀樂說,因為缺乏實務經驗,剛開始練習時很難在比賽的
台灣好新聞 ・ 12 小時前

最毒蔬果排行曝!含4種以上農藥恐致癌 「第1名」餐桌上很常見
美國有機農業組織日前對市面上常見的農產品進行抽驗,結果顯示部分蔬果樣本中含有四種或以上的農藥殘留。根據這些數據,列出了「最髒蔬果」的前12名,其中96%的樣本檢測出農藥殘留。這次排名中,菠菜位居榜首,成為飯桌上最需注意清洗的蔬菜之一。如果不仔細清洗就食用,可能會攝入多種農藥,增加乳癌、糖尿病等健康風險。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8 小時前
年死2.3萬人!「護理系女神」謝侑芯心臟病驟逝「3大症狀」快就醫
網紅謝侑芯曾任護理師,因外貌亮眼被封「護理系女神」,近日她在海外工作期間,因健康因素驟逝,得年31歲。而據悉,她的死因為心臟病發作,「當下好像是未有急救的可能性」。醫師表示,心衰竭是常見的住院原因,因常與其他疾病有共病症狀,較難診斷,嚴重時恐有死亡危機。呼籲民眾一旦出現累、喘、腫症狀,就要到心臟內科進一步檢查。(記者:簡浩正)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23 小時前
海鮮控注意!台人愛吃的「2類水產」重金屬超標,吃錯部位恐加速罹癌
海鮮向來是國人餐桌上不可或缺的美味,富含豐富的蛋白質與多種營養素,深受大眾喜愛。然而,消費者權益保護基金會最新檢測發現,國人愛吃的旭蟹和丁香魚等水產存在重金屬超標問題,長期食用恐對健康造成威脅。對此,
食尚玩家 ・ 4 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