坣娜胰臟癌逝⋯「9成患者1年內死亡」腹痛要注意 醫示警7大高風險族群
記者蔣季容/台北報導
歌手坣娜(本名蔡宜樺)於16日因胰臟癌辭世,享年59歲,消息一出震驚演藝圈與粉絲。坣娜約在2、3年前確診胰臟癌,病情惡化迅速。事實上,胰臟癌有「癌王」之稱,醫師提醒,高達85%的胰臟癌在初次診斷時就已無法開刀,而9成的患者會在一年之內會死亡。早期大部分都沒有症狀,腫瘤一般大到一定程度才會出現腹痛,甚至背痛,有7大族群是高風險,要特別留意。
三軍總醫院指出,約92%的胰臟癌為腺癌,它源自胰外分泌腺體,這種腺體會分泌胰消化酵素來幫助消化。胰臟癌主要長在胰臟頭部,佔60%,體部約15%,5%在尾部,其餘的20%則可能侵犯或經由淋巴轉移到周圍組織,例如小腸、十二指腸、膽管、胃、脾臟、大腸、腹膜等,也可以經由血管轉移到肝及肺部等。
胰臟癌有什麼症狀?
三軍總醫院說明,胰臟癌早期大部分都沒有症狀,腫瘤一般大到一定程度才會出現腹痛,甚至背痛。如果痛在左上腹,有時病變在胰臟尾部。因此如果病人有下列情形,有時要考慮胰臟癌的可能性。
1、長期(一般大於六個月)腹痛:疼痛通常與姿勢有關,病人平躺或伸張脊椎時會加劇,病人常使身體成屈縮狀,以緩解疼痛。
2、黃疸:腫瘤壓迫總膽管所造成。
3、不明原因體重減輕:可能與進食不佳以及消化、養分吸收異常有關。
4、合併急性膽囊炎:胰臟炎或者糖尿病,以及不明原因腹瀉。
胰臟癌高危險群?
1、年齡:胰臟癌發生的年齡通常較大,大部分發生在60歲以上,少低於40歲。
2、酒精:有報告指出喝酒與胰臟癌的發生有關。
3、化學藥品:長時間接觸化學藥品(超過10年以上),尤其是石油或其它溶劑。
4、曾接受胃部切除手術者:可能增加5至7倍的發生率。也許是因為接受胃部切除手術,改變了胃調節胰液的功能,或者胃切除後胃酸減少,使致癌的亞硝酸鹽產生增加。
5、慢性胰臟炎:常和胰臟癌合併出現,曾被認為是致癌因子,不過是否一定有關聯性,倒是仍未有定論。
6、糖尿病:有些研究認為糖尿病病人罹患胰臟癌的機會較高,但這未完全肯定證明。
7、某些日常生活飲食或習慣如香菸,是確定與胰臟癌最有關的危險因子,其機會大於比不抽煙者高2至3倍。另外也曾有研究報告指出喝咖啡似乎會增加罹患胰臟癌的機會,不過後來一些研究卻表示是否有關尚待進一步大規模研究。其他,日常飲食中如果攝取太多肉類或脂肪,發生胰臟癌比例較高。
2方法揪出早期胰臟癌
醫師許秉毅曾表示,研究顯示,高達85%的胰臟癌在初次診斷時就已無法開刀,而9成的患者會在一年之內會死亡。不過有2大方法可以揪出「早期胰臟癌」,包括每年作一次腹部超音波檢查,並抽血驗「胰臟癌指標—CA 19-9」、「胰臟發炎指數—澱粉酶」,若有異常,則作進一步檢查。
另一個則是每3年做一次「腹部磁振造影檢查」,由於腹部超音波檢查胰臟會受腸胃氣體的干擾,常有死角,磁振造影檢查可以精確的篩檢出0.5公分的胰臟腫瘤,且無輻射線。缺點是費用較昂貴,做一次約需1萬1000元。
更多三立新聞網報導
坣娜病逝!生前受「紅斑性狼瘡」所苦 醫嘆:恐引爆全身器官衰竭
粿粿、王子親密合照被挖出!他神預言「有故事」 千人朝聖:時空旅人
4生肖年底鹹魚翻身!升職又加薪 屬虎正財、偏財雙豐收
好市多「1水果」爆農藥超標!18公噸全銷毀 中國大閘蟹驗出禁藥
其他人也在看

白內障千萬別拖!醫揭「熟透」4慘況:恐永久失明
眼睛病變千萬別輕忽!眼科醫師粘靖旻在臉書粉專發布貼文,表示若白內障如果放任不管,不只會讓視力持續惡化,還可能引發一系列嚴重的眼部併發症,甚至威脅到整個眼球的健康。粘靖旻接著分享,白內障不治療的4大可怕後果。
鏡報 ・ 19 小時前
亞馬遜大裁員!《美洲新世界》宣布停止更新,伺服器只開到2026年
亞馬遜(Amazon)近日證實將進行 1.4 萬人的大規模裁員,包含旗下 Twitch、遊戲工作室等都受到波及。其中由 Amazon Games 在 2021 年推出的 MMORPG《美洲新世界》,直接宣佈停止未來刀內容更新,目前 Steam 商店已經關閉購買,預計伺服器會持續開放到 2026 年。
Yahoo奇摩遊戲編輯部 ・ 1 天前《興櫃股》凱鈿發表全新品牌識別 打造智能文件生態圈
【時報記者莊丙農台北報導】凱鈿(7737)宣布啟用全新品牌識別,整合旗下AI文件與技術服務,聚焦SDK/API模組化應用,推動數位賦能生態圈,以文件建立、自動化工作流程、電子簽章與數據分析等技術堆疊,協助企業建構智慧、安全、可自動化的文件基礎架構,並以「高毛利、高續訂、可出海」為三大成長引擎。 凱鈿以AI文件技術堆疊為核心,形塑企業智慧工作流,從文件生成到數據洞察的生態圈服務流程,提供三大核心價值:AI文件處理與PDF技術服務(LynxPDF、ComPDF)、電子簽章與數位工作流(點點簽DottedSign)以及數據與商業智慧(ADNEX)。企業可透過SDK/API模組自由組合功能,靈活導入現有工作流程或私有化部署環境,實現從「資訊治理」到「智能決策」的轉型。 凱鈿擁有「技術模組化」與「軟體元件化」的強項,營運架構具備三大優勢:首先,採用 AI驅動的智能化流程,結合光學字元辨識(OCR)、自然語言處理(NLP)與機器學習(ML)等技術,使文件能被理解、學習並持續優化;其次,採模組化與開放式架構,企業可透過 SDK/API將功能靈活嵌入自有系統;最後,提供靈活部署與合規保障,支援私有化部
時報資訊 ・ 1 天前
燕子口堰塞湖警戒解除 殘存土體.水體無致災風險
花蓮縣 / 綜合報導 立霧溪燕子口堰塞湖昨( 29)日上午 壩體潰決,湖水全數傾洩而下,造成立霧溪下游水位抬升。所幸洪峰過後,並沒有災情發生,堰塞湖水位也已經下降到原本的河道水位,雖然有少量殘存土石分布在河道,但對下游已經沒有致災風險。目前立霧溪水量已經逐步穩定, 警戒也在昨日下午4點20分正式解除 。滾滾河水直直往下衝,水質混濁且相當湍急,中間湧起還彷彿形成一座噴泉,這是燕子口堰塞湖昨日早上11點40壩體完全沖毀,經過工程人員不斷努力,警戒終於解除了。原先封閉的砂卡噹隧道,也在下午5點順利開放通行,不到15天順利讓堰塞湖拆彈成功,協助降挖的工程團隊,特地以怪手向立霧溪鞠躬致敬。6部挖土機在橋上排排站,舉起鏟斗表示對大自然的敬意與感謝,回顧立霧溪燕子口堰塞湖潰決過程。11點25分堰塞湖壩頂溢流,水量逐漸增大,現場人員撤離,11點30分沖刷情形加劇壩體逐步潰散,11點40分壩體幾乎完全沖毀,10分鐘後下游出現最大洪峰,錦文橋橋墩水面上升2公尺,民眾說:「很湍急了耶,你看水準備下來,聽到聲音,很大聲耶,對啊。」林保署第一時間通知東部電廠人員和秀林鄉民樂部落居民撤離,同時封閉錦文橋和清空下游河道,潰壩時下游水流,流量瞬間增加,原本清晰可見的橋墩被河水沖擊到完全看不見,下游水位明顯上升,至於堰塞湖水量,也退回到原本河道的水位。秀林鄉民政課長潘美蓮說:「每天在加強宣導這個河床,還有河床兩邊不要有村民下去,目前沒有(災情)因為我們的那個河堤是比較高一點的。」晶富營造有限公司現場負責人黃國寶說:「土石的崩落所以馬上通知所有人員機具,撤離到安全地點,現在水位已經降到,幾乎到了原有的河床底了。」林業及自然保育署,也透過臉書發文報平安,同時感謝所有全力投入,搶災的夥伴們,每一步都凝聚無數專業與汗水,讓這次的燕子口堰塞湖,在沒有傷亡的情況下,平安順利拆彈成功。 原始連結
華視影音 ・ 2 小時前
台中停車「比吃一頓飯還貴」 市府︰收費1小時破百要罰
吃個飯繳停車費,竟比餐費還貴!台中南屯民眾開車到餐廳附近,不到3小時停車費要245元,駕駛抱怨民營停車場漫天收費,沒有天花板限制,台中市交通局表示,民營停車場費率超過每小時100元,將依停車場法裁罰。「設備差又沒有管理員」,台中市南屯區議員朱暖英表示,民眾用餐時段根本找不到公有停車格,只能選擇民間停
自由時報 ・ 1 天前
吹楊受傷了!老鷹籃網「底線發球隔山打牛」鷹王右腿遭隊友壓傷退場
體育中心/黃崇超報導NBA老鷹今天(30日)作客布魯克林籃網,「鷹王」楊恩(Trae Young)在首節尾聲一次對手發底線球時,隊友遭到籃網球員推擠,在籃底下撞成一團,楊恩在混亂中右腿被自己人壓到,導致右膝扭傷提前傷退,這場比賽確定不會回歸。
FTV Sports ・ 3 小時前

19歲新娘婚後「娘家崩潰輕生」!婚禮當天遭公婆嫌婚紗「太暴露」:看起來像沒穿衣
亞塞拜然(Azerbaijan)近日發生一起震驚社會的悲劇,一名年僅19歲的少女新娘在婚後數日輕生身亡,而造成噩耗的導火線,竟是少女33歲的丈夫在婚禮結束當天,一家人就立刻前往女方家人的住處,痛罵她的婚紗「太暴露、太丟臉」,還當面辱罵她「看起來像沒穿衣服」。據了解,當地警方已介入調查,並考慮是否以「霸凌致死」立案。
鏡報 ・ 1 天前
無照翁超速撞死伸港小姊妹!喊冤「她們闖紅燈」至今未賠償…重判1年2月
去年2月,彰化伸港鄉發生重大車禍,陳家3姊弟放學走斑馬線時,遭一名無照的74歲蕭姓老翁開車撞飛,導致10歲姊姊、9歲妹妹重傷命危,經醫院搶救後相繼離世。但蕭男肇事後,始終否認有過失,還辯稱是小姊妹闖紅燈釀禍,法官認為蕭男超速行駛,又未禮讓行人,且至今仍未與家屬和解,依過失致死罪判處1年2月徒刑。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3 小時前
常常脹氣?小心「這種糖」 低發酵飲食法注意事項曝光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低發酵飲食的概念源於對微生物的了解。如果將一茶匙橄欖油放在桌上,細菌不會在油中生長,但如果將一茶匙糖(碳水化合物)混入橄欖油中,幾天之後細菌和真菌就會開始發酵並使油變質。碳水化合物是細菌的主要能量來源之一,當細菌發酵碳水化合物時,糖會轉化為氣體,導致小腸細菌過度生長引起脹氣和腹脹。小腸細菌過度生長症狀的主要驅動因素是糖。細菌需要糖,如果能戒除人體無法消化的糖分並限制纖維(難以消化)的攝取,就能減少小腸細菌過度生長的症狀並降低復發的機會。 低發酵飲食的兩大基本規則:一、限制含有高碳水化合物或人類無法消化的成分食物,因為這些成分會被細菌消化;二、間隔4到5小時用餐。 不可吸收的糖類要避免 但阿斯巴甜「給過」 首要避免的食物包括不可吸收的糖類,例如蔗糖素、山梨糖醇、乳糖醇、木糖醇和甘露醇。人類無法消化這些人工甜味劑,所以他們的熱量全部都會供給細菌。不可消化的糖類必然會導致腹脹。好消息是,可以食用含有人工甜味劑阿斯巴甜的產品,如Equal甜味劑。阿斯巴甜是一種胜肽而非糖類,可以被人體消化又帶有甜味。 一般來說,如果有腸躁症或小腸細菌過度生長,需要限制或避免高纖維食物。
健康醫療網 ・ 1 小時前
蚵仔補蛋白又補鋅!營養師:這樣煮最補 教你「1技巧」煮出不腥不濁蚵仔湯
蚵仔(又稱牡蠣)被譽為「海中牛奶」,營養密度極高。營養師黃雅鈺表示,每100公克蚵仔含有約9.4公克蛋白質,屬於優質蛋白質來源;同時熱量僅54大卡,相較於其他肉類,屬於低熱量高營養食材。且蛋白質是維持肌肉量、修復組織及製造酵素的重要成分,對兒童發育及長輩維持體力都十分關鍵。蚵仔質地柔軟、不需切割,特別適合牙口較差或吞嚥能力較弱的人食用。 富含鋅元素 維持免疫與皮膚健康 蚵仔中最具代表性的營養素便是「鋅」。每100公克蚵仔約含10.6毫克鋅,為所有常見貝類中含量最高。黃雅鈺營養師指出,鋅在人體中扮演多重角色:參與酵素反應、促進細胞再生、維持皮膚健康與免疫系統運作。缺鋅容易導致味覺下降、傷口癒合變慢及免疫力低下。對男性而言,鋅更與生殖機能密切相關,是不可或缺的微量元素。因此,適量食用蚵仔有助於提升整體代謝與健康防護力。 烹調技巧簡單 掌握鮮度是關鍵 想煮出一碗好喝的蚵仔湯,關鍵在於「鮮」。黃雅鈺營養師建議,選購時應挑選外觀飽滿、色澤潔白、有光澤的蚵仔。烹煮時避免久煮,待水滾後放入蚵仔,待湯呈乳白色即熄火,才能保留鮮甜原味與柔嫩口感。此外,蔥花與薑絲是最經典的配料,不僅能提香去腥,亦可促進血
常春月刊 ・ 20 小時前
2年看診20次↑!自行篩檢竟已腸癌第3期 她崩潰:醫生說太年輕不會罹癌
現年23歲女子罹患大腸癌,且癌細胞已擴散至淋巴結進入第3期,女子崩潰喊「我感覺自己快要瘋了」,因為在醫師診斷癌症之前,她已就醫、身體檢查至少20次,醫師還向她表示「太年輕」,可能是喝太多酒、痔瘡、腸易激症候群或月經問題造成不適,不太可能罹患可能致命的疾病。
鏡報 ・ 1 天前【公告】華通民國114年第三季財務報告董事會預計召開日期為114年11月6日
日 期:2025年10月29日公司名稱:華通(2313)主 旨:華通民國114年第三季財務報告董事會預計召開日期為114年11月6日發言人:呂 範說 明:1.董事會召集通知日:114/10/292.董事會預計召開日期:114/11/063.預計提報董事會或經董事會決議之財務報告或年度自結財務資訊年季:民國114年第三季財務報告4.其他應敘明事項:無
中央社財經 ・ 20 小時前
流感疫苗打氣史上最旺!羅一鈞:今年不開放全民公費
今年流感疫情提前來襲,帶動公費流感疫苗接種熱潮。疾管署長羅一鈞預計月底將達450萬人次,創下歷年10月最高紀錄。同時,他明確表示,今年公費疫苗確定不會開放全民施打,呼籲非公費對象民眾不必再觀望。
中天新聞網 ・ 1 天前
降稅換合作?喊話大陸管控芬太尼出口 傳川普將調降陸關稅10%
根據《華爾街日報》報導,美國總統川普與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預計明天(30日)在南韓舉行高峰會。這次會面焦點落在雙方可能達成的降稅協議,美方考慮將對中商品的關稅下調10%,作為中國大陸加強管控合成鴉片類藥
中廣新聞網 ・ 1 天前
台股創高後續航力足 國泰投信:不預設高點、行情雙重利多
台股加權指數近日突破28,000點大關,創下歷史新高,市場熱度持續升溫。國泰台灣高股息基金近期規模突破200億元大關,國泰投信表示,台股後市仍具備上攻動能,尤其明年上半年有望迎來「庫存回補+資金行情」的雙重利多,形成順風球格局。
太報 ・ 2 小時前《半導體》注意股:旺宏 近5日漲36.28%
【時報-台北電】旺宏(2337)於29日遭證交所列入注意股,原因為最近六個營業日累積收盤價漲幅達28.44%。且10月29日之成交量為最近六十個營業日日平均成交量之7.33倍﹝第三款﹞。且10月29日之週轉率為22.25%﹝第四款﹞。29日收盤價38.50元。 旺宏(2337)近3日股價漲27.69%,近5日漲36.28%,近5日成交均量18.59萬張,券資比32.90%。近5日三大法人買超14萬5640張,外資買超14萬7229張,投信賣超50張,自營商賣超1538張。(編輯:財經內容中心)
時報資訊 ・ 4 小時前40歲女臉唇腫麻、牙齦痛3個月 耳鼻喉科醫揪出罕見病例:乳癌轉移
一名40多歲女性因左臉頰與下唇出現麻木與牙齦刺痛感,輾轉多科求診卻始終找不到病因,最後經耳鼻喉科醫師以頸部超音波檢查,意外發現是乳癌轉移至下頷骨所致。
聯合新聞網 ・ 23 小時前
台達電上季每股賺7.16元 創單季新高
台達電(2308)29日公布第三季財報,除單季營收1,503.17億元創新高外,稅後純益186.06億元、每股稅後純益(EPS)達7.16元,更改寫單季新高,毛利率達34.87%;累計前三季EPS達16.47元,顯示AI伺服器與資料中心需求延續強勁動能。市場聚焦30日登場的法說會,預料AI伺服器電源、液冷散熱以及高壓直流(HVDC)新架構將成為主要關注議題。
工商時報 ・ 8 小時前
坣娜驚傳病逝生前「貴人」曝光!已故歌王薛岳曾仗義相助
在四、五、六年級,甚至七年級前段班民眾都相當熟悉的名歌手坣娜,驚爆已經離世2個禮拜,在娛樂圈人緣頗佳的她,最感謝的是已故歌王薛岳,在她被欺負的時候挺身而出。
中天新聞網 ・ 18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