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每月存2萬,卻為父母貼錢養老,退休金泡湯…嘆:如果爸媽年輕時有規劃,我早就財富自由了
獨生女阿芸還在工作,爸爸六十多歲就提早退休,媽媽又沒工作,一家靠著微薄的勞保年金過生活。
她本來每個月可以存兩萬元當退休準備金,自從爸媽退休後,變成每月要貼補一萬多給家裡,還得負擔父母的醫療保費與雜支。幾年下來,她的退休帳戶不但沒增加,還時常需要動用緊急預備金。
她很坦白說:「如果爸媽年輕時有規劃,現在我應該早就達成財務自由了。」
一半收入被父母用來養老
這個故事的主角我姑且稱他為阿浩,今年四十歲,單身,沒小孩,父母都七十多歲,靠著每月大約六萬元的年金過生活。這筆錢若拿來支付吃飯、水電與基本醫療勉強夠用,但若出現突發狀況,例如住院、房屋維修或長照需求,就會馬上捉襟見肘。而現實是,這些突發支出幾乎每年都會發生。於是,補破網的責任自然就落到阿浩身上。
他形容,自己每個月的收入幾乎有一半都流向了父母。老屋年久失修,請人修理得花錢;父母三不五時身體不適,醫藥費不能省;生活上的基本開銷、水電費、甚至連孝親金的包紅包也不能少。
他不是不孝,也不是不愛父母,而是這樣的長期資金壓力,讓他完全無法為自己的未來做準備。他說:「我的存款愈來愈薄,有時候連自己的生活也快顧不了了。」
有一次,他想說不如送父母去住療養院,讓他們有更好的照護,也能讓自己喘口氣。結果一查,光入會費就要數十萬,月費還要兩三萬起跳,根本不是他能負擔的數字。去排政府的公共安養資源又得等好幾年,自己平常要上班,也無法全靠居家照護。這些看似有選擇,實際上卻是「無解的選項」,沒有一個真正能解決問題。
這是一個讓人看了很沉重卻也很現實的故事。你無法不去同情那位正在獨自面對年邁父母與未來生活的中年人,但你也同樣會忍不住去思考:「我會不會有一天也面臨同樣的困境?」這並不是個案,而是正在蔓延的集體現象。當退休金準備不足時,真正被推入壓力漩渦的,往往是下一代。
爸媽沒存退休金,老後壓垮獨生女
生活中的案例其實比比皆是。另一個案例叫阿芸,從小就是獨生女,爸爸六十多歲就提早退休,媽媽又沒工作,一家靠著微薄的勞保年金過生活。
她本來每個月可以存兩萬元當退休準備金,自從爸媽退休後,變成每月要貼補一萬多給家裡,還得負擔父母的醫療保費與雜支。幾年下來,她的退休帳戶不但沒增加,還時常需要動用緊急預備金。她很坦白說:「如果爸媽年輕時有規劃,現在我應該早就達成財務自由了。」
我們不能怪父母當年沒存退休金,畢竟那年代的資訊不透明、金融工具不普及,他們也許真的沒機會學習理財。但到了我們這一代,如果還不開始準備自己的退休規劃,那麼未來我們的孩子,也可能會像我們現在一樣,在兩代人的責任中夾縫求生。
延伸閱讀:
兒赴美深造「自費上名校,連維持呼吸都貴…」台商爸矛盾:該成全孩子,還是把夫妻養老金擺第一位?
別把不理財的代價,留給孩子
社會結構正在變化。家庭成員越來越少,未婚比例逐年升高,少子化成為常態。以前一個家庭有三四個孩子,平均分擔父母養老的壓力還能勉強應付,現在大多數家庭是「一個孩子對兩個老人」,甚至有的還加上一個需要照顧的祖父母,整體壓力直接加倍。
當我們在規劃自己的退休金時,不只是為了自己能過得好,而是為了不把壓力轉嫁給下一代。如果我們現在不做準備,到了七八十歲時,孩子若也正值事業壓力最大、房貸還款高峰期,還要替我們支付醫療、生活甚至安養費用,這不只是金錢壓力,更會造成親情的撕裂與心力的消耗。
可能你會想:「但我現在的收入就這麼多,還要顧小孩、還房貸、還能存什麼退休金?」這確實是大多數中產階級的共同痛點。不過,退休準備不是一筆巨額的投資,而是要從「長期規劃」的角度思考。
你不需要每個月存三萬元,一開始能先從五千、一萬開始,每年調整一次比例,並盡早建立「自己要為自己老後負責」的觀念。用指數化投資搭配定期定額策略,其實可以做到長期資產累積,也不需要太複雜的財務知識。
40歲別氣餒,現在就開始規劃退休金
如果你已經四十歲,還沒有開始準備退休金,也不需要氣餒。至少從現在開始,仍然有二十年可以規劃。問題是,你要不要從今天就開始?如果不開始,二十年後也許你會和故事裡的阿浩一樣,每天擔心的不只是父母,還有自己的晚年。
退休準備看起來像是一個人的事,其實是兩代甚至三代的事。父母不準備退休金,孩子會為他們承擔老後生活;而孩子沒準備退休金,可能也會讓下一代陷入一樣的困局。我們不想責怪誰,但我們更不能讓錯誤的模式一代代複製下去。
如果你希望下一代不用再為你的退休費用奔波,現在就是你該替未來負責的時候。選擇從今天開始,為自己存一筆退休金,就是為孩子贏得選擇權與喘息的空間,也是為自己打造一份更有尊嚴的老後人生。
點我加入幸福熟齡FB粉專,健康快樂每一天
?用新觀點活出成熟態度,點我追蹤幸福熟齡IG
(本文獲「雨果的投資理財生活觀」授權轉載,原文刊載於此)
更多幸福熟齡文章
吃爆豆腐、雞胸肉,為何還會「肌少症」?醫揪台灣人1習慣釀「蛋白赤字」:身體沒吸收,腎臟快累死
他50歲勞保一次領爽花光「還能工作有後路」…被資遣才驚覺4大國家補助全沒了:代價遠超過想像
遺憾「懷孕沒生下來」,72歲李昂不婚無子晚年怎規劃?她簽DNR、獨自就醫:自己站起來,比靠別人有用太多
其他人也在看

「爸」氣不再?超過四成父親憂鬱風險高!家庭經濟壓力成隱形炸彈
作者/KingNet國家網路醫藥 林招煌台灣超過四成爸爸出現中度以上憂鬱傾向,主要壓力來自經濟負擔與育兒壓力。傳統「男人要堅強」的觀念,使許多父親選擇隱忍情緒、忽略心理健康,導致憂鬱症未被發現。研究指出,父親憂鬱不僅影響自身情緒與生活品質,也可能對孩子的情緒發展與行為造成長期負面影響。專家呼籲,應建立父親心理健康篩檢與支持系統,推動友善家庭職場政策,破除男性就醫與表達情緒的禁忌,讓父親能被理解與支持,家庭健康才更完整。根據董氏基金會最新調查指出,超過四成台灣爸爸呈現中度以上憂鬱傾向,主要壓力來源來自於家庭經濟困難。尤其是在孩子出生之後,近八成父親坦言家庭開銷明顯增加,不少人難以應付突如其來的支出壓力;而今年受到美國對等關稅政策影響,更有高達23%的爸爸表示其工作、收入或投資受到明顯衝擊。父親的憂鬱,社會卻常選擇忽略傳統印象中,男性應堅強、抗壓,是「家庭支柱」。然而,這樣的社會期待反而讓許多父親選擇隱忍情緒,不主動尋求協助。一旦長期處於高壓狀態,又缺乏適當紓壓與支持,憂鬱症便悄然上身。董氏基金會引用《美國預防醫學期刊》(American Journal of Preventive Med
KingNet 國家網路醫藥 ・ 1 天前
夾心世代壓力解方:為子女規劃一輩子的現金流
身為35至64歲的父母,正處於人生中最為忙碌且充滿壓力的階段。身上肩負著事業發展的重任,同時也需要養育子女,從學齡前的教育費,到未來的大學學費,甚至是他們成年後的第一桶金,每一筆花費都牽動著父母的心。 在台灣許多父母仍習慣將子女的教育基金或未來準備金放在傳統的定存或儲蓄險中。然而,面對通膨的侵蝕與低利率環境,這些傳統方式的報酬率往往難以跟上物價上漲的速度。現在越來越多父母使用定期定額搭配ETF這類相對穩健的工具,為子女打造一份持續且穩定的財富,讓他們在未來能擁有更從容的選擇權。
理財周刊 ・ 1 天前
240萬高齡者年金在貧窮線下!為何立院先處理停砍公教年金?她全說了
當然不反對保障公教人員的退休權益。但是,高齡生活的經濟安全與基本保障,不應該隨著職業差別而有這麼巨大的差別。讓每個人都能跨過貧窮線,擁有基本的經濟安全,這不只是為了保障高齡者的尊嚴,更是為了減輕下一代的負擔,讓年輕人有能力為自己的未來打拼。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4 小時前陸再增42台胞證落地簽口岸 國台辦:促兩岸人員往來
大陸國台辦日前預告,為進一步擴大開放,促進兩岸人員往來和交流合作,將擴大台胞證落地簽口岸。大陸國家移民管理局昨日進一步宣...
聯合新聞網 ・ 1 天前
信義雙屍案警破解手機! 9億CEO是「買毒大戶」 3藥頭落網
台北信義區豪宅雙屍命案有了新進展!警方破解死者手機後發現,身價9億的「粉盒大王」富二代竟是「買毒大戶」,存有多筆毒品交易紀錄。警方已拘提3名涉案藥頭,包括1名女藥頭及2名男子,3人經複訊後以5萬至30萬元不等金額交保,並被限制出境出海。
TVBS新聞網 ・ 1 天前
存600萬以為能安享晚年! 69歲退休公務員遭投資詐騙「積蓄幾乎歸零」
根據日媒《THE GOLD ONLINE》報導,添田曾在地方政府工作近40年,退休後繼續兼職到65歲,而他不愛賭博,會將資金分成4個帳戶來管理,1個用在生活開支、2個儲蓄,最後1個則是緊急支出。不過,他平常只會使用生活費帳戶裡的錢,基本上不會動用其餘帳戶。某天添田使用手機看新聞...
CTWANT ・ 1 天前
69歲退休公務員遭詐!600萬存款全沒了 絕望喊:被甜言蜜語騙了
退休公務員誤信投資廣告,千萬積蓄全被騙光!一名69歲的添田浩一(化名)在地方政府工作近40年,退休後又以再任用職員身分工作至65歲。手頭約有3000萬日圓存款,每月並領取20萬日圓年金,夫妻倆原本計畫過著平穩的晚年生活,卻被詐騙廣告話術,隨著投資金額越來越高,最終存摺的積蓄全沒了,讓他十分崩潰。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普發銀行加碼一次看 「這家」抽輝達股票
[NOWnews今日新聞]普發現金1萬元今(5)日開放登記,由身分證尾數「0、1」優先登記,各大銀行也祭出各種「加碼」優惠,放大「普發現金」效果,包括抽iPhone17、日本沖繩雙人來回機票、現金11...
今日新聞NOWNEWS ・ 4 小時前
普發1萬放大12倍 銀行加碼抽輝達投資金
[NOWnews今日新聞]政府全民普發現金1萬元,11月5日起「登記入帳」開放預先登記,11月17日起可使用ATM領現,國內銀行包括台北富邦銀行、永豐銀行、LINEBank、玉山銀行、台新銀行、土地銀...
今日新聞NOWNEWS ・ 4 小時前
退休金不敵通膨,成熟世代該如何守住財富?
對於65歲以上的熟齡世代來說,退休後最關心的問題就是「錢夠不夠用」。多數人以為,只要把退休金存在銀行,就能安心度日,然而現實卻不如想像。隨著通膨侵蝕購買力、醫療與生活成本逐年上升,單純依賴存款的方式,往往讓退休金愈來愈薄,甚至不足以支撐長壽時代的財務需求。
理財周刊 ・ 1 天前
台幣升值!資產大風吹:你該如何把握這波換匯黃金期?
在當前的經濟環境下,新台幣的急速升值常引起廣泛討論。新台幣兌美元匯率在今年從年初的33強勢升值到29,又回升到近期的30.6。許多投資人會問:「台幣現在這麼強,是進場的好時機嗎?」。投資人不僅要看匯率的漲跌,更要理解其背後的意義與策略。台幣升值代表你的新台幣購買力變強,這是一個難得的機會,讓你用更低的成本進行海外資產配置,為資產增值創造空間。
理財周刊 ・ 1 天前
比普發1萬領更多! 8大銀行推加碼優惠 懶人包一次看
[FTNN新聞網]實習記者藍彥欣/綜合報導政府普發現金一萬元,自11月5日開放民眾登記,最快於11月17日入帳,符合申請條件的民眾,只要在115年4月30日前登記,即...
FTNN新聞網 ・ 1 天前
不必要的幫助,反而是種阻礙!父母改問孩子「這句話」培養自主能力
當大人為了圖快而順手幫孩子做事時,反而可能成為孩子成長的阻礙。全職媽媽崔銀雅於《法國媽媽的旁觀育兒》一書中,提供實用的旁觀育兒技巧,包括階梯椅、移動式工具箱、倒數計時器等,讓媽媽從崩潰瞎忙到悠閒育兒,只要媽媽好好生活,孩子就會好好長大。以下為原書摘文:
優活健康網 ・ 8 小時前范姜彥豐遭貼軟爛男標籤 前東家回應實情:粿粿很沒水準
31歲女星粿粿(江瑋琳)上週曬出近18分鐘影片,澄清婚變的來龍去脈,其中她指出自己負擔多數家用,連房子的頭期款8成也是她出的,讓外界對范姜彥豐貼上了「軟爛男」印象。對此,媒體報導范姜的前東家凱渥表示,原本范姜算是他們的首席男模,婚前工作穩定,反批評粿粿這番話很沒水準。
中時新聞網 ・ 8 小時前

準鳳凰威力挑戰強颱!「1原因」北轉機率增高 路徑曝光恐直撲台灣
原本在關島附近的熱帶擾動90W,於今(4)日增強為熱帶性低氣壓TD29,中央氣象署預估,可能在今明2天就會生成為今年第26號颱風「鳳凰」。對此,氣象粉專表示,準鳳凰強度不排除可能達到強颱,且在周遭環境及另一波冷高壓影響下,北轉機率增高,極有可能直撲台灣東部。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范姜彥豐被塑造成軟飯男!前東家看不下去 揭解約內幕:粿粿很沒水準
[FTNN新聞網]記者黃鈺晴/綜合報導范姜彥豐日前出面指控妻子粿粿婚內出軌王子(邱勝翊),對此,粿粿也發出17分鐘的長片回應,其中提到自己一肩扛起家計,家...
FTNN新聞網 ・ 9 小時前
父母留下的老家變夢魘!300萬換不回手足情,專家揭繼承房產殘酷選擇題
「父母留下的房子,反而成了兄弟之間的難題!」網友買房知識家求助,他與弟弟共同繼承老家透天厝,兩人各持有一半產權,同時也共同背負110萬房貸。如今他自己購買的預售屋已交屋,面臨雙重貸款壓力,希望將舊家的一半產權以300萬賣給弟弟,卻因弟弟無法負擔每月1.8萬還款而陷入僵局。 這間24年屋齡的透天厝,根據鄰居前年成交紀錄,市值約760萬,網友開價300萬出售一半產權,其實已低於市場行情。問題核心在於弟弟的還款能力,若貸款410萬分30年償還,每月1.8萬的還款額確實讓許多人卻步。
賣厝阿明 ・ 1 天前
影/詐騙45億!太子集團豪乳助理「15萬交保」露齒燦笑
柬埔寨「太子集團控股」因涉跨國詐騙洗錢遭美國檢調起訴,檢警昨天(4日)查扣集團在台資產,總額逾45億元,拘留25名人,其中有11人移送北檢複訊,檢方複訊後諭知主嫌王昱棠等9人交保,其中包括太子集團主席陳志的陸籍親信李添,在台灣的助理劉純妤,她以15萬交保開心離開北檢。
中天新聞網 ・ 6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