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貴!阿茲海默新藥「年花150萬」 醫:初期患者延緩失智4年
阿茲海默症治療出現重大突破,全球已有兩款新型單株抗體藥物獲得藥證,能清除腦部類澱粉蛋白沉積,延緩早期患者認知功能退化。台北榮總一般神經科主任王嚴鋒表示,若及早使用這類新藥,可能延後病情惡化約4至5年,但一年療程費用高達150萬元,價格相當昂貴。
根據《健康2.0》報導,王嚴鋒指出,過去藥物治療效果不彰,常因病患確診時機過晚所致。這類新藥必須在病情初期使用才能發揮效果。成大醫院失智症中心主任白明奇提醒,僅限輕度認知障礙或輕度失智症患者才能用藥,還需排除大腦結構異常,須透過MRI檢查確認是否有多處微血管出血。
高醫岡山醫院醫師周秉松說明,確認類澱粉蛋白沉積是用藥前的必要條件,需透過正子攝影或腦脊髓液檢查才能判定。竹山秀傳醫院神經內科主治醫師林瑞榮補充,新藥主要機轉為清除腦內導致病變的類澱粉蛋白堆積,進而延緩神經退化過程。
儘管新藥療效令人期待,健保是否給付仍是關鍵問題。衛福部長石崇良之前曾表示,目前全球多個健康技術評估機構,包括英國、加拿大及澳洲,尚未建議將此類藥物納入給付,主要考量其成本效益與長期療效。他指出,目前追蹤資料顯示,新藥可延緩進入嚴重失能階段約3年,但因研究時間有限,是否納入健保給付須審慎評估。
專家提醒,並非所有患者都適用新藥治療。東元醫院神經內科主任陳錫銘強調,新藥需挑選合適族群,密切觀察副作用,一旦出現不良反應就需立即停藥。王嚴鋒補充,若未經過嚴謹診斷與篩選,可能導致健保財政過大壓力,病患也無法真正獲益。
延伸閱讀
花蓮堰塞湖受災地區明疏散撤離實兵演練 期間車輛只出不進
光復連假上國道注意!高公局公布國道預估尖峰時段
于朦朧2段影片流出!目擊者:疑似遭控制、哀號聲太心碎
其他人也在看

鄭麗文當選國民主席 馬英九期勉堅守「九二共識」反對台獨
針對國民主席選舉結果,馬英九基金會執行長蕭旭岑今晚說,前總統馬英九對於當選人鄭麗文表達恭賀,勉勵她就任後堅守「九二共識」,反對台獨,促進兩岸關係,並推動藍白合作,明年贏得2026縣市長及地方選舉,2028帶領國民重返執政。蕭旭岑轉述馬英九的話說,希望鄭麗文致力內團結,世代既已接棒,老幹新枝一定
自由時報 ・ 15 小時前
金鐘60星光 柯佳嬿盛裝登紅毯 (圖)
第60屆電視金鐘獎18日來到第2天戲劇類頒獎典禮,傍晚同樣先由星光大道打頭陣,演員柯佳嬿(圖)盛裝出席,她將再度與楊謹華爭搶影后寶座,成今年頒獎亮點之一。
中央社 ・ 16 小時前
女性更容易失智!阿茲海默症風險激增 研究:大腦發炎基因是男性2倍
台灣失智症人口持續攀升,根據衛福部最新統計,65歲以上長者的失智症盛行率約7.99%,其中阿茲海默症佔比高達56.88%,是最常見的失智類型。隨著人口老化,預估2030年台灣65歲以上的失智人口將接近68萬人。值得注意的是,女性罹患阿茲海默症的機率明顯高於男性,最新研究揭示,這並非僅因壽命較長,而是源於生物學上的基因差異。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9 小時前
分析/鄭麗文「我是中國人」靠攏紅統?與馬英九「九二共識」路線拉鋸
55歲的國民主席當選人鄭麗文出身民進,早年參與野百合學運,是唯一女性候選人。2005年前主席連戰拉攏轉入國民,曾任兩屆不分區立委、發言人與行政院發言人。她以戰鬥形象、對抗路線著稱。因跨背景,被視為非典型主席。鄭麗文當選後將主導國民兩岸關係走向,重中之重。
太報 ・ 16 小時前
「老娘我還很好喔!」 92歲素珠阿姨曬近照狀態超級Chill
高齡92歲的資深藝人素珠阿姨(吳素珠)出道多年,曾出演過多部經典影視作品,但年事已高的她近年鮮少公開露面,日前,她透過臉書向粉絲報平安,霸氣喊「老娘我還很好喔!」逗樂一票粉絲。
鏡週刊Mirror Media ・ 1 天前
X染色體內藏基因密碼! 女性失智風險多2倍
女性比較容易罹患阿茲海默症嗎?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最新研究發現,X染色體上帶有一種基因會促進腦部發炎反應,進而形成腦部病變,而女性帶有兩條X染色體,因此罹患阿茲海默症的風險是男性的兩倍!X染色體特殊基因
台視新聞網 ・ 13 小時前
年輕人9成從加味菸入門!民團急喊:衛福部應立即公告全面禁止
加味加熱菸上市,民團指出,加熱菸透過加熱方式產生氣溶膠,常被誤導或誤認只是無害的水蒸氣,但德國研究證實,它會產生PM0.3(比PM2.5更微小的懸浮微粒),深入肺部及血管,長期下來將導致癌症或死亡。世界衛生組織(WHO)指出,9成吸菸年輕人,都從加味菸品入門,衛福部要有擔當,亡羊補牢,別讓菸商予取予求,應立即公告禁止加味菸,並依《菸害防制法》第47條,在政院公告後1個月將加味加熱菸及所有的加味菸品下架停售。
中時新聞網 ・ 1 天前颱風、東北季風共伴 下週3地防豪雨等級以上降雨
(中央社記者黃巧雯台北18日電)氣象署表示,今晚東北季風增強,將與颱風風神外圍環流產生共伴效應,20、21日基隆北海岸、東北部及東部山區須慎防豪雨等級以上降雨;氣溫將轉涼,19至21日北部高溫估僅剩25、26度。
中央社 ・ 18 小時前颱風共伴東北季風「北花蓮雨量紫爆」 今晚天氣轉秋開始涼
今晚東北季風增強,將一夜從夏季轉為秋季天氣,北部及東北部感受濕涼,其他地區早晚亦涼。中央氣象署預報,颱風「風神」及東北季風共伴效應影響,明起至週三迎風面及山區防範豪大雨,北花蓮週一至週三慎防局部豪雨以上等級降雨,防止災害二度發生,未來一週基隆北海岸、北部山區、東半部地區留意雨勢。
自由時報 ・ 1 天前
日本音樂人也懂!秋山黄色登台南浪人祭 笑喊「這邊食物偏甜」
2025年浪人祭10月17日至19日於台南安平盛大開唱,首日卡司群星雲集,從創作歌手宋柏緯 Edisong、金曲新人someshiit山姆,到樂團麋先生MIXER、美秀集團及來自日本的秋山黄色,接力登台帶來滿滿能量與感動。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2 小時前

正式入秋!氣象粉專:共伴效應 今起涼意與濕氣同步來襲
[Newtalk新聞] 氣象專家林得恩今(19)日在臉書粉專「林老師氣象站」指出,第24號颱風「風神」(Fengshen)受環境駛流場導引影響,正朝西北方向移動,預計將橫越菲律賓中部陸地後進入南海,對台灣本島直接影響的機率明顯降低。不過,隨著外圍環流與東北季風共同影響,今起至週二(10月21日)全台天氣將明顯轉變,降雨機率上升、氣溫下滑,宣告正式進入秋季天氣型態。 林得恩提醒,北部、東北部與東部地區位處迎風面,將有大雨或豪雨發生的機會,沿海風浪也會顯著增強,海邊活動及漁船作業務必提高警覺。與前兩週穩定晴熱的氣候相比,本週天氣型態將「渾然迴異」,涼意與濕氣同步來襲。 他進一步指出,明(20)日起東北季風將再度增強,迎風面地區水氣持續增多、降雨更為明顯。各地氣溫也將明顯下降,桃園以北、東北部及東半部高溫約26至30度,新竹以南則仍有30至34度,外島澎湖、金門與馬祖約28至32度。林老師提醒民眾,週一、週二外出務必攜帶雨具並注意早晚保暖,「正式換季,秋意濃濃,別被冷氣團偷襲喔!」查看原文更多Newtalk新聞報導快訊》3縣市大雷雨狂炸!氣象署示警慎防雷擊積水風神颱風生成!氣象專家示警北東部
新頭殼 ・ 3 小時前
舒淇素顏扮農婦才做完映後 《尋她》積壓兩年上映3小時突遭撤檔
影后舒淇主演的電影《尋她》原定於17日在中國正式上映,不料過程卻急轉直下。該片在上映僅僅約3小時後,片商便緊急發出聲明宣布撤檔,震驚業界。據悉,在撤檔前3小時內,《尋她》累積票房為人民幣17.3萬元(約新台幣74萬元)。
鏡報 ・ 23 小時前

OpenAI釋出Sora 2更新 Pro用戶可用25秒長影片
【記者趙筱文/台北報導】OpenAI影像生成平台Sora 2近日宣布兩項重大更新,正式開放「故事板(Storyboard)」功能給Pro用戶,讓使用者能以更精準的方式控制鏡頭、角色動作與場景變化,打造電影級AI影片;同時,影片生成時間也全面延長,一般用戶可生成長達15秒影片,專業用戶最高可達25秒。惟目前仍僅限美國與加拿大地區開放,台灣尚未上架。
壹蘋新聞網 ・ 19 小時前
陽明交大科研火箭發射升空(1) (圖)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機械工程系跨實驗室團隊研製的科研探空火箭「Asfaloth-2025」,18日發射升空,由國科會與國家太空中心(TASA)指導,是旭海科研火箭發射場第10個科研火箭發射任務。
中央社 ・ 20 小時前
控八卦山溜滑梯害手骨折腳傷 傷者怒:花6萬多開刀|#鏡新聞
國慶日才開啟用的彰化八卦山天空遊樂場,園區內的溜滑梯卻發生遊客受傷意外,不只一名27歲的劉小姐手骨折,得花六萬多元手術,另外還有14歲的國中生右腳腳踝也受傷。城觀處說會主動跟傷者聯繫,針對游具安全也會進行改善。 加入頻道會員支持鏡新聞🩷: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4LjkybVKXCDlneVXlKAbmw/join 鏡電視綜合台YouTube👉http://pse.is/59enw2 鏡電視直播台YouTube👉https://pse.is/4w3gts
鏡新聞 ・ 1 天前
家中中藥材藏變質危機!中醫警告:黴菌毒素吃下肚恐致命
現代人注重養生保健,許多家庭會備有中藥材用於煲湯燉補或料理調味,但保存不當的中藥材可能暗藏健康風險。中醫師余雅雯提醒,中藥材若出現發霉、長蟲、泛油、變色、味道酸敗或變苦等6種異狀,務必全數丟棄,因為黴菌毒素可能已擴散整批藥材。
中天新聞網 ・ 1 天前台灣大學追思楊振寧 開創物理與數學歷史新頁 對人類文明貢獻極巨
諾貝爾物理獎得主、臺灣大學名譽博士楊振寧院士於2025年10月18日辭世,享嵩壽103歲。台灣大學追思楊振寧,認為他啟發無數後代物理學家,開創物理與數學歷史新頁,對人類文明貢獻極巨。
中時新聞網 ・ 12 小時前
地球變暗了!NASA揭恐怖後果「北半球首當其衝」
NASA最新研究指出,地球「變暗」、反射太陽光的能力正逐年下降,2001年至2024年間吸收量每十年增加0.83瓦/平方公尺,北半球吸收更明顯。專家警告,冰雪融化可能加速全球暖化,引發極端天氣、氣候升溫。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