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經濟有信心的CEO只剩不到70%,創下2021年以來最低!企業領袖都在想什麼?
全球經濟與地緣政治局勢持續動盪,根據《KPMG 2025全球CEO前瞻大調查》報告顯示,68%受訪CEO對未來全球經濟前景仍具信心,創下2021年以來最低比率。面對充滿不確定性的環境,全球企業領袖正調整策略,聚焦於AI技術、人力資源及風險韌性等關鍵領域,藉此推動未來成長。
本次《KPMG 全球CEO前瞻大調查》是於今年8月5日至9月10日期間,訪問全球1350位CEO,受訪企業年營收都超過5億美元,涵蓋 澳洲、加拿大、中國、法國、德國、印度、義大利、日本、西班牙、英國與美國等11處主要市場,以及資產管理、汽車、銀行、消費與零售、能源、醫療保健、基礎建設、保險、生命科學、製造、科技與電信等12個主要產業類別。
企業風險管理韌性 成為不可或缺的核心能力
調查結果指出,92%的CEO計畫在未來12個月內擴編人力,顯示企業在推動營收成長的同時,也將人才視為關鍵投資焦點。此外,40%的CEO預期未來一年營收將成長超過2.5%,而高達89%表示將啟動或參與併購活動,以尋求策略性擴張。
不過,企業成長同樣面臨多重挑戰。CEO認為,數位網路犯罪與資安風險(79%)、AI人才準備與技能提升(77%),以及AI整合至業務流程的難度(75%)仍是推動轉型的主要障礙。
經濟與地緣政治的動盪,迫使CEO重新思考領導方式與策略。72%的CEO重新調整成長計畫,尋求更具彈性的經營模式。面對快速變化的市場環境,企業領袖普遍認為未來具競爭力的關鍵能力,包含:更高的敏捷性與快速決策(26%)、透明溝通(24%),以及識別、優先排序與管理風險的能力(23%)。
KPMG安侯建業主席陳俊光指出,在多重風險衝擊下,企業風險管理韌性已成為不可或缺的核心能力。除了經濟不確定性,企業亦需積極回應包括資安、資料治理、AI倫理、人才斷層與ESG法規等多元挑戰,確保在日益嚴格的監管環境中維持永續競爭力。
71%CEO將AI列為2026年首要投資重點
根據調查顯示,69%的CEO計劃在未來12個月內,將10%至20%的預算投入AI技術,且有高達71%的CEO將AI列為2026年的首要投資重點。
KPMG安侯建業執行長施威銘表示,這波AI投資熱潮不僅源自對技術潛力的期待,更反映出AI已經逐步展現實際成效,企業不再只是觀望,而是加速推動AI應用落地,使其從探索邁向實踐階段。
與此同時,CEO也認知到「人」才是推動AI成功的關鍵。92%的CEO表示未來一年內計劃擴編人力,其中61%正積極招募具備AI與科技技能的人才。
然而,AI人才競爭壓力不容小覷,70%的CEO對AI人才爭奪表達擔憂,77%認為員工AI技能提升是一項重大挑戰,顯示「人力資本」將成為企業競爭力的核心。
施威銘指出,以人為本的員工價值主張至關重要,企業必須透過人性化的支持與關懷機制,吸引並留住跨世代人才,並在多元文化與世代間建立共鳴,這也是當前企業領袖與人資主管所面臨的重要挑戰之一。
AI倫理與治理成焦點 董事會角色日益重要
儘管AI投資持續升溫,CEO對AI落地過程中的治理與倫理風險仍保持高度警覺。
超過半數CEO表示對AI的倫理影響(59%)、資料準備度(52%)及監管框架不足(50%)感到憂慮,反映出健全治理機制將是AI長期發展的關鍵。
目前,領先企業已將AI納入核心業務策略,並同步強化資料品質、員工準備度與負責任AI治理架構,致力於在技術導入與企業價值之間取得平衡。
超過六成CEO有信心 2030 年前達成淨零排放目標
在永續發展方面,CEO對於達成淨零排放的信心明顯提升。61%的CEO表示有信心在2030年前達成淨零目標,較2024年顯著上升(51%),反映出企業對長期氣候承諾的可行性愈加堅定。
此外,51%的CEO將法規遵循與報告標準列為優先事項,44%更已將永續目標直接納入核心業務策略。CEO認為達成淨零的最大障礙包括,脫碳供應鏈的複雜性(25%,2024 年僅9%認為是最大障礙)、缺乏實施解決方案所需的技能與專業知識(21%)。
值得注意的是,在智慧應用世代,CEO認為可透過AI相關應用來強化企業永續影響力,包括提升永續相關資料品質與報告準確性(79%)、辨識資源使用效益提升的機會(79%)、減少排放並提升能源效率(78%)等。
更多風傳媒報導
其他人也在看
因應非洲豬瘟 陳其邁:加強監控、查驗肉品供應
(中央社記者林巧璉高雄23日電)台中一家養豬場疑爆非洲豬瘟,高雄市長陳其邁表示,高市除了加強邊境管制,也強化養豬場管制,包括人員進出、消毒,以及豬隻健康監測落實;此外也要求經發局監控肉品供應狀況。
中央社 ・ 1 天前【公告】碳基董事會核准資本支出預算案
日 期:2025年10月23日公司名稱:碳基(7719)主 旨:碳基董事會核准資本支出預算案發言人:游沛文說 明:1.董事會或股東會決議日期:114/10/232.投資計畫內容:增設廠房及設備建置。3.預計投資金額:新台幣6億元。4.預計投資日期:114年第四季起陸續投資。5.資金來源:自有資金及銀行融資。6.具體目的:因應未來業務拓展規劃之產能需求。7.其他應敘明事項:無。
中央社財經 ・ 1 天前評估堰塞湖無立即危險 中央災害應變中心撤除
(中央社記者劉建邦台北23日電)中央災害應變中心表示,立霧溪堰塞湖壩體監測依農業部報告無明顯變化,並經專業團隊評估無立即危險且降雨趨緩,災害應變中心今天撤除,各單位持續辦理花蓮復原工作。
中央社 ・ 1 天前
鄧白氏Q4企業樂觀指數調查 全球轉向內需成新趨勢
美商鄧白氏(Du轉向內需成n & Bradstreet)今(23)日發布「2025年第四季全球企業樂觀指數分析報告」(GBOI)及「台灣企業樂觀指數調查」(BOI)。報告顯示,全球企業信心在連續三季下滑後,本季跌幅收斂至1.0%,整體指數為104.5,顯示企業逐步適應成本壓力與地緣政治不確定性,並將重心轉向境內市場與營運效率。值得注意的是,全球有近67%的企......
風傳媒 ・ 1 天前
2025大稻埕秋穫季活動起跑 (圖)
2025大稻埕秋穫季活動22日在台北迪化街合勝堂舉行宣告記者會,會中宣布活動將於11月開跑,以美味、趣味、RUNWAY「三味一體」,讓民眾感受不同層面的大稻埕。圖為與會來賓於會後合影。
中央社 ・ 1 天前
麥肯錫:AI進逼,銀行業利潤恐縮水1,700億美元
MoneyDJ新聞 2025-10-23 14:44:57 賴宏昌 發佈彭博社週四(10月23日)報導,麥肯錫(McKinsey)表示,隨著客戶轉向使用人工智慧(AI)代理人,銀行業若未能調整其商業模式以應對此一趨勢、恐將面臨高達9%(相當於1,700億美元)的利潤衝擊。 摩根大通(JPMorgan Chase & Co., 小摩)執行長傑米戴蒙(Jamie Dimon)日前接受彭博電視台採訪時表示,小摩每年斥資20億美元開發AI技術,現在每年藉由AI省下的成本大約也是20億美元。彭博產業研究(Bloomberg Intelligence, BI)1月發表報告指出,隨著AI逐漸取代人類執行的任務,全球銀行業將在未來3-5年裁員多達20萬人。 華爾街日報9月報導,先鋒集團(Vanguard)資訊長Nitin Tandon表示,提供個人理財建議的AI助理人終將問世。劍橋大學研究員Bryan Zhang、Kieran Garvey 6月撰文指出,AI代理人功能可能很快就會達到臨界點、進而對銀行和金融服務產生深遠影響。 聯準會(FED)理事沃勒(Christopher J. Waller)10
Moneydj理財網 ・ 1 天前
堰塞湖災害應變中心今撤除 打破25年紀錄天數曝光
蕭署長在今在工作會報中指出,中央氣象署已於昨晚9時許終止「1020 豪雨事件加強作業」。考量降雨趨緩且經濟部評估後,1020 豪雨應變中心自今日 11 時解除開設。不過臺灣仍受東南方低壓影響,可能持續帶來降雨,經濟部仍需維持「1020 豪雨專案」機制運作,持續掌握氣象及災情...
CTWANT ・ 1 天前
雙城論壇持續卡關?林奕華證實:MOU內容遭陸委會大改
台北與上海「雙城論壇」原定9月底舉行卻臨時喊卡,台北市副市長林奕華今(23)日受訪透露,由於MOU內容遭到陸委會大改,因此目前雙方仍針對MOU內容在進行協調,所以論壇舉辦時間還尚未決定。
中天新聞網 ・ 1 天前四中全會閉幕 誓言強化製造業、推動科技自立
第20屆中央委員會第四次全體會議(簡稱四中全會)今天(23日)落幕,在中美角力日趨激烈之際,在會後發布的公報中簡述了中國下一個5年的發展規劃,誓言將建立現代化的工業體系,加速推動科技自立自強以提升競爭力。 路透社引述中國官媒新華社報導,公報中指出,未來5年中國將處於戰略機遇與風險挑戰並存的時期,不確定、難預料因素增多,因此中國應「保持製造業合理比重,構建以先進製造業為骨幹的現代化產業體系」。 報導指出,隨著美中貿易緊張升溫,中國過度依賴出口的經濟結構可能促使政府在未來幾年進一步調整政策,以平衡經濟發展。但分析家認為,這樣的改變只能緩慢實現。 此外,也承諾將努力改善人民福利和社會保險體系,但並未說明政府打算如何實現這些目標,或是從何處獲得所需資金。 報導最後指出,受到這類政策的時機、步伐、資金和規模不確定性影響,投資人與經濟學家可能因此擔憂中國的經濟無法再平衡。目前中國家庭消費的GDP佔比,已落後全球平均約20%。
中央廣播電台 ・ 1 天前
全台獨家首發!凱基證券登上LINE MINI App
[NOWnews今日新聞]凱基證券搶先同業,為全台獨家券商與通訊軟體龍頭LINE合作,提供投資人更即時的金融市場資訊服務。在「LINEMINIApp」平台上線首日,獨家推出「台美股晨訊」服務,以專業、...
今日新聞NOWNEWS ・ 1 天前
四中全會閉幕 軍方新第3號人物揭曉:火箭軍上將張升民
為期4天的第二十屆中央委員會第四次全體會議(四中全會)23日下午在北京閉幕,最受矚目的中國軍方第3號人物、中央軍事委員會副主席人事在會議公報揭曉,由中央軍委委員、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副書記兼中央軍事委員會紀律檢查委員會書記張升民,取代今年3月傳出落馬的何衛東。
太報 ・ 1 天前
疫豬樣本送驗快遞單曝光!「下班前才寄出」防疫慢半拍…台中市府回應了
台中養豬場爆出非洲豬瘟,成為防疫破口。立委林楚茵今日(23日)在《94要客訴》節目中曝光「台中動保處的快遞單據」,質疑動保處20日採檢後,直到下班前的下午5時3分才以快遞方式寄出檢體,根本是惡意拖延。台中市府回應,20日接獲特約獸醫通知豬隻異常死亡後,就派員到場進行疫調採樣,樣品以符合特殊包裝規定之宅配運送。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健喬引進日商口服新藥GnRH拮抗劑核准上市 明年Q1在台推出
健喬今日指出,引進由日本合作夥伴 Kissei 開發的創新口服新藥 GnRH 拮抗劑 Yselty(雅絲媞) 膜衣錠 100 毫克 (Linzagolix),已在 10 月取得台灣 TFDA 核准上市,預計 2026 年第一季在台推出。
鉅亨網 ・ 1 天前
連3貶!新台幣收30.815元 亞幣第3弱
[NOWnews今日新聞]美元走揚,美元指數站上99,加上台股下跌,新台幣兌美元今(23)日也貶破30.8元,終場收30.815元,貶值8.4分,單日貶值0.27%,貶幅在亞洲主要貨幣中排第3,僅次韓...
今日新聞NOWNEWS ・ 1 天前
豬瘟來襲!博恩逃過「1000碗滷肉飯之約」 網笑瘋:台中救了他錢包
台中梧棲豬場近日檢出非洲豬瘟陽性,引發全台高度關注。農業部緊急宣布全國禁宰、禁運5天,並封鎖相關流向,防堵疫情擴散。這場突如其來的「豬瘟風暴」不僅震撼畜牧業,也意外讓一則6年前的脫口秀片段再度被挖出、掀起熱議。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北市借問站新據點登場 「無飲永春店」、「大稻埕葉晋發商號」熱情迎旅客
【記者卓羽榛臺北報導】臺北市旅遊服務「借問站」迎來新夥伴!受年輕人喜愛的手作飲品店「無飲永春店」,以及昔日大稻埕最大的碾米工廠「大稻埕葉晋發商號」,即日起正式成為臺北市借問站,提供貼心的友善旅遊服務。...
自立晚報 ・ 1 天前
複製英特爾模式?傳川普政府擬入股量子運算企業 洽商IonQ、Rigetti等5家巨頭
美國量子運算企業正跟美國商務部展開密集磋商,打算透過「股權換資金」模式複製「英特爾式」政府投資,多家企業將允許政府以資金注入換取股權,此舉標誌著川普政府對經濟關鍵領域的干預進一步深化。 綜合《MarketWatch》、《華爾街日報》報導,參與洽談的包括 IonQ Inc(
鉅亨網 ・ 1 天前
記憶體蜜月行情加持!「這檔」漲幅飆44.69%登本週興櫃股王 法人看好:已打入輝達供應鏈
[FTNN新聞網]記者何亞軒/綜合報導受惠AI需求過高,記憶體市場近期股價揚起多頭攻勢,指標股華邦電(2344)、南亞科(2408)近一個月股價漲幅分別落在27%、35...
FTNN新聞網 ・ 20 小時前
普發一萬買基金錢滾錢!17檔年報酬逾4成 小資族5年翻3倍不是夢【普發一萬】
普發一萬元要來了!民眾若想「錢滾錢」該如何運用?在台股在科技股火力全開、指數站穩2萬7,000點之際,基金績效水漲船高,多達17檔基金一年報酬率突破4成,投資人若把普發的1萬元投入基金,甚至有機會在5年後滾成3萬元。
Yahoo奇摩股市 ・ 1 個月前
陶朱隱園破冰12億成交 吹響豪宅復甦號角/外資賣壓不減 台股震盪收黑周線仍紅/油價急漲四寶沸騰 00715L人氣爆棚|Yahoo財經掃描
美股周三受美中貿易新一輪出口限制傳聞拖累,市場傳出川普政府正考慮限制對中國出口多項產品,讓投資人對貿易戰升溫產生疑慮,避險情緒升高,四大指數全面收黑。道瓊工業指數下跌0.71%,標普500指數跌0.53%,那斯達克指數跌0.93%;費城半導體指數重挫2.36%。個股表現方面,Netflix第3季EPS不如市場預期,股價暴跌逾10%;蘋果則自歷史高點拉回1.64%;Meta維持平盤,輝達小跌0.49%。整體科技股承壓,台積電ADR同步下跌1.91%,收288.88美元。亞股方面,日股下挫1.35%;韓股走跌0.98%;港股與滬指同步收漲。台股今(23)日開低後一路震盪,盤中跌點緩步收斂,終場下跌116.65點、收27,532.26點,成交值4,217.13億元,跌破5日線但仍守穩10日線。周線仍上漲229.89點,收連9紅。台積電(2330)收1450元,小跌10元,聯發科(2454)跌2.63%、鴻海(2317)跌1.44%,權值股壓盤。盤面亮點集中在傳產與防禦族群,塑化四寶受惠川普制裁俄油全面上漲;被動元件族群國巨(2327)飆漲8.65%、華新科(2492)勁揚6.96%,北士科題材的士紙(1903)、新紡(1419)、台火(9902)均鎖漲停。整體盤勢雖受外資連續賣超影響,但傳產與題材股撐盤,使指數跌幅收斂。
Yahoo奇摩財經編輯室 ・ 1 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