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與高市早苗「簽署美日聯盟」 就稀土、關鍵礦產供應達成協議
今(28)日川普參訪日本並與首相高市早苗面談,稍早白宮公布,美日雙方針對確保稀土等「關鍵礦產」及強化供應鏈韌性等議題,已進入簽署聯合文件的最終協調階段,共同應對中國日前宣布擴大的稀土出口管制措施。白宮表示,協議將幫助兩國加強經濟安全,促進經濟增長,向新黃金時代邁進。
以下是白宮聲明全文:
美利堅合眾國總統Donald J. Trump和日本首相高市早苗於2025年10月28日在日本東京會晤。
回顧美國和日本於2025年7月22日簽署的歷史性協議,隨後於2025年9月4日宣布的第14345號行政命令、關於該協議的聯合聲明以及有關戰略投資的諒解備忘錄,兩位領導人滿意地注意到兩國迅速和持續的努力,並確認了他們對實施這項偉大交易的堅定承諾。該協議將幫助兩國加強經濟安全,促進經濟增長,從而不斷引領全球繁榮。
兩位領導人指示相關部長和秘書採取進一步措施,為不斷發展的美日同盟的新黃金時代邁進。
另外,對於關鍵礦產和稀土供應鏈的彈性和安全,白宮也公布,美國和日本(統稱為「參與者」)就關鍵礦物和稀土開採和加工的共同政策框架達成了以下認可:
一、關鍵礦物和稀土
確保供應:參與者正在加強合作努力,通過利用美國和日本的金融支持機制、適當的貿易措施和關鍵礦產儲備系統等政策工具,加速支持國內產業所需的關鍵礦產和稀土的安全供應,包括先進技術及其各自的產業基礎。與會人員將加大力度促進上下游企業之間的對話,促進供應鏈多元化。
採礦和加工投資:參與者打算動員政府和私營部門的支持,包括通過贈款、擔保、貸款或股權的資本和運營支出;承購安排;保險;或監管便利化。
項目選擇: 參與者打算共同確定感興趣的項目,以解決關鍵礦物和稀土供應鏈的差距,包括永磁體、電池、催化劑和光學材料等衍生產品。
融資:除上述步驟外,在本框架之日起六個月內,參與者打算採取措施為選定的項目提供財政支持,以生產最終產品,並酌情交付給美國和日本以及志同道合的國家的買家。
投資支持:參與者打算共同努力開發新的或定制的機制,以動員私人資本並加強關鍵礦產和稀土供應鏈。
內閣的: 參與者決定在本框架發布之日起 180 天內召開雙邊礦業、礦產和金屬投資部長級會議,以促進採礦業投資,屆時將與相關利益相關者進行對話,以確定投資方法和優先事項,以實現我們的共同目標。
許可:參與者正在採取措施加快、簡化或放鬆許可時間表和流程,包括根據適用法律在各自國內監管體系內獲得關鍵礦物和稀土開採、分離和加工的許可。
公平競爭和定價機制: 參與者將努力通過解決非市場政策和不公平貿易行為來確保其關鍵礦產和稀土供應鏈的安全,包括建立反映關鍵礦物和稀土負責任開採、加工和貿易的實際成本的高標準市場,以及根據各自的政策工具支持替代項目和此類高標準市場的定價措施。參與者將與國際合作夥伴合作推進這些意圖。
資產出售:參與者承諾共同努力,根據各自的國內法律,制定新的當局或加強現有的當局和外交工具,以國家安全為由審查和阻止關鍵礦產和稀土資產的出售。
報廢:參與者承諾投資礦物回收技術,並共同努力確保關鍵礦物和稀土廢料的管理,從而支持供應鏈多元化。
第三方:參與者打算酌情與其他國際合作夥伴合作,確保供應鏈安全並利用現有的參與機制。
地質測繪: 參與者打算合作協助繪製美國、日本和其他地方共同確定的礦產資源圖,以支持多元化的關鍵礦產和稀土供應鏈。
快速反應: 參與者正在美國能源部長和日本經濟產業大臣的領導下成立美日關鍵礦產供應安全快速反應小組,以識別優先礦產和供應脆弱性,並制定協調計劃,以加快該框架下加工礦產的交付。
儲備: 參與者打算共同考慮一個相互補充的儲備安排,根據每個國家的法規利用現有的國家系統。
二、一般事項
參與者的有關當局打算監督和審查根據第一節第2款確定的項目。參與者將根據各自的國內法律制定項目審查的要素。
參與者計劃在收到請求後 10 天內應其他參與者的書面請求進行虛擬或面對面的會面。
任何參與者均可向另一參與者發出書面通知,以終止參與本框架。如果終止參與者沒有發出相反的通知,則該框架將在其他參與者收到書面通知之日起第三十天終止。
本框架制定了一項政策和綱領行動計劃,不構成或產生國內法或國際法規定的權利或義務,不產生任何法律程序,也不構成或產生任何明示或暗示的具有法律約束力或可執行的義務。
(封面圖/翻攝《Donald J. Trump》粉專)
更多東森財經新聞報導
其他人也在看

AI泡沫還沒來!半導體迎十年黃金期 這檔搭上勢頭笑看行情
今明兩年科技股仍是股市投資主軸,儘管美科技巨頭相繼出現AI永動機現象,雖造成市場一度擔憂,AI恐有泡沫化的隱憂,不過,根據高盛研究顯示,目前,AI資本支出遠未過熱,以美國目前AI投資僅佔GDP比重尚不足1%來看,與人類歷史技術革命時代(鐵路、電氣化、IT等)投資佔比高峰期有2%~5%相比,現階段AI仍屬早期階段,離過熱仍有明顯距離。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半導體》景碩Q3獲利近7季高 前3季增近2.2倍寫近3年高
【時報記者林資傑台北報導】IC載板廠景碩(3189)董事會通過2025年第三季財報,受惠本業獲利提升及業外顯著轉盈,歸屬母公司稅後淨利3.39億元、每股盈餘0.75元,雙創近7季高。前三季歸屬母公司稅後淨利9.53億元、年增達近2.2倍,每股盈餘2.1元,亦雙創近3年同期高。 為償還銀行借款,景碩董事會決議辦理現金增資發行新股,發行上限7萬張,其中5.25萬張由原股東按認股基準日股東名簿記載持股比例認購,1.05萬張保留由公司完工認購,剩餘10%的7千張則對外公開承銷。 景碩2025年第三季合併營收103.56億元,季增8.29%、年增26.34%,創近3年高、歷史第三高。營業利益6.27億元,季增1.29%、年增達48.77%,配合業外顯著轉盈,歸屬母公司稅後淨利3.39億元,季增0.34%、年增達83.16%,每股盈餘0.75元,均創近7季高。 累計景碩2025年前三季合併營收285.39億元、年增26.89%,創同期次高,營業利益17.49億元、年增達59.19%,為近3年同期高。歸屬母公司稅後淨利9.53億元、年增達近2.2倍,每股盈餘2.1元,亦雙創近3年同期高。 觀察景碩本
時報資訊 ・ 1 天前
稀土資源武器化! 「關鍵氣體」暴漲90% 記憶體回不去了
隨著中美在稀土、AI晶片領域的戰略角力,面對中國祭出稀土出口限制,連帶引發鎢價飆漲,根據韓媒《Thelec》報導引述消息人士說法,包括三星、SK海力士等韓國廠商正面臨六氟化鎢(WF6)漲價壓力,漲幅將高達70%~90%。
EBC東森財經新聞 ・ 1 天前
工研院:2026年台灣半導體產值將突破7兆!年增10%
工研院產科國際所今日(10/28)發布2026年半導體產業趨勢與展望。明年全球半導體市場在經濟好轉與AI驅動下,總產值將達7,997億美元,年增率達9.9%,逼近一成。工研院並預估今年台灣半導體產業產值將達到新台幣6.5兆元,年成長率22%,這股強勁動能將延續到明年,2026年產值將正式突破7兆元大關,達7.1兆元,年成長率為10%。
太報 ・ 1 天前
川普對中國發起稀土閃電戰 日本、加拿大、歐洲、非洲都加入戰隊
美國總統川普近日推動一項被白宮稱為「稀土交易的藝術」(Art of the Rare Earth Deal)的全球資源戰略,意在全面改寫稀土供應鏈版圖,削弱中國長年在全球稀土市場的壟斷地位。這場行動被外界形容為「礦產閃電戰」,川普政府正以經濟、外交與國安手段,從亞洲到澳洲、再延伸至歐洲與北美,積極締結新的開採與精煉合作協議,企圖重塑全球產業命脈。稀土元素被......
風傳媒 ・ 5 小時前
(影) 預知于朦朧死亡紀事? 「血月」與「私密日記」吻合墜樓時間 「獻祭邪說」起波瀾
[Newtalk新聞] 近期在 X 出現了更多針對中國藝人于朦朧墜樓案的猜測與陰謀論。X 帳號《真相傳媒》貼出于朦朧在今年 7 月於安徽岳西縣鄉間錄製〈山水間的家〉節目期間的影片,並表示當時于朦朧已相當消瘦,且花絮中表現得十分享受田間生活。他指稱 :「也許在遠離人煙的鄉間,簡單的勞作能讓他感到內心平靜吧」似是暗示于朦朧長期受到折磨。 于朦朧在該節目上體驗了採筊白筍、編織等田園活動。圖:翻攝自騰訊網《岳西网》 另一方面,X 帳號《新闻调查》轉引網友之說法,稱于朦朧生前參演的最後一部影集〈一傘煙雨〉的導演「麥田」於 9 月 8 日在微信朋友圈發文,由於當天正值月全食「血月」的天文現象期間,故發了一篇題為「血月亮」的短文。 流傳〈一傘煙雨〉導演麥田在微信朋友圈的貼文,被網友認為意有所指。圖:翻攝自 X《新闻调查》 該網友相信這篇貼文有所影射,稱之為「一場遊戲跟殺人遊戲」,《新闻调查》更聲稱這是在預告于朦朧死亡。該帳號進一步臆測道,血月是「獻祭」的最佳時機,所以這篇貼文驗證了于朦朧案中的「獻祭說」,即于朦朧遭遇某種活祭儀式,目的是為了帝王續命云云。 在另一則貼文中,該帳號貼出所謂「天娛高管」汪
新頭殼 ・ 1 天前美媒呼籲川普 勿出賣台灣
川普第二任期至今最受矚目的外交行程「川習會」30日將在韓國登場。英國《衛報》指出,台灣與關稅、稀土、俄烏衝突並列四項主要議題。美國《華爾街日報》則評論,考量台灣在地緣戰略的重要性,若川普真心追求世界和平,本周就不該在談判桌上出賣台灣。
中時新聞網 ・ 15 小時前
美中僵局好轉、稀土戰休兵?稀土股全跳水
MoneyDJ新聞 2025-10-28 08:44:25 黃智勤 發佈川習會將於本週登場,美中可望達成貿易協議,各界預期中國將暫緩稀土管制以避免高關稅,美國稀土股27日同步重挫。 綜合外媒報導,美國總統川普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預定於本週四(30日)在南韓APEC峰會上會晤,川普在從馬來西亞飛往日本的空軍一號上受訪時指出,美國和中國可望達成貿易協議。 美國財長貝森特週末也表示,美中已達成實質性協議框架,對中國課徵100%關稅的威脅「實質上已不存在」,他透露,中國預計將把稀土出口管制推遲一年,並恢復購買美國黃豆。 受美中貿易關係好轉的消息影響,MP Materials (MP.US)股價28日重挫7.4%,10月以來的漲幅全數回吐,USA Rare Earth (USAR.US)和Trilogy (TMQ.US)也分別暴跌8.36%、 川普政府致力降低對中國稀土供應的依賴,強化關鍵礦產的本土供應鏈,近幾個月相繼入股MP Materials (MP.US)、加拿大礦商Trilogy Metals、美洲鋰業公司(LAC.US),並也與USA Rare Earth接洽,帶動相關族群飆漲。 稀土
Moneydj理財網 ・ 1 天前土耳其發現1250萬公噸稀土 有望成全球第3大蘊藏量國
(中央社伊斯坦堡2025年10月28日綜合外電報導)土耳其總統艾爾段本月15日指出,土國西北部城市艾斯基瑟希可能有1250萬公噸的稀土蘊藏量。土國已向澳洲的礦石儲量聯合委員會(JORC)申請認證這項發現,並尋求外國技術合作夥伴。「日經亞洲」(Nikkei Asia)報導,如果此事獲得證實,根據美國地質調查所(USGS)的資料,土耳其將是繼中國、巴西之後全球第3大稀土蘊藏量國。艾爾段(Recep Tayyip Erdogan)表示,土國的目標在於躋身世界5大稀土元素生產國之列。土耳其官員談到,自艾斯基瑟希(Eskisehir)貝利科瓦(Beylikova)礦區310個不同地點採集到的樣本顯示,當地礦產資源總量達6億9400萬公噸。土國尚未公布這些礦產資源的確切稀土組成內容,但曾提及檢測到氧化鈰、氧化鑭、氧化釹、氧化鐠等10種稀土礦物,還有螢石、重晶石跟釷。土耳其國營礦業公司Eti Maden董事長暨總經理艾登(Yalcin Aydin)告訴日經亞洲,貝利科瓦礦區的礦石品位約為1.75%,即礦石所含有價值礦物的比例。根據伊斯坦堡大學塞拉帕薩分校(Istanbul University-Ce
中央社財經 ・ 20 小時前工研院:台灣半導體業明年產值估逾7兆元 看增10%
(中央社記者張建中台北28日電)工研院產科國際所經理王宣智今天表示,台灣半導體產業今年產值可望達新台幣6.48兆元,將成長22%,2026年將進一步突破7兆元,達7.13兆元,再成長10%。
中央社 ・ 1 天前
超過6成裁判涉簽賭! 土耳其足壇爆重大醜聞 還有10人投注超過上萬次
[Newtalk新聞] 土耳其足壇爆出驚天醜聞。土耳其足協官員今 ( 28 ) 在記者會上公佈了足協最近的自查結果—571 名現役裁判中,有 371 人擁有博彩帳戶,超過裁判總數的 6 成,其中 152 人曾進行投注。 據悉,土耳其足協最近進行了大範圍且深入的內部調查,這是他們改革決心的體現。今日淩晨,土耳其足協專門召開發佈會,對外公佈了近期調查的初步結果,而在本次自查的過程中,裁判是土耳其足協自查的重點。 土耳其足協主席哈西奧斯馬諾奧盧明確表示:「我們深知土耳其足球需要改革。我們首先從裁判群著手,這是我們陣痛的根源。」 經過調查,土耳其一共有 571 名裁判在職業聯賽執法,其中有 371 人在 6 家博彩公司中的一家或者多家擁有帳戶。 而在 371 個擁有博彩帳戶的裁判中,已經確認有 152 人曾對比賽進行下注,其中包含 7 個頂級裁判、15 個頂級助理裁判、36 個普通裁判、94 個普通助理裁判。 在 152 名投注的裁判中,有 10 人過去 5 年裡對超過 1 萬場的足球比賽進行了下注,有1人累計下注場次高達 18,227 場,有 42 人投注場次超過 1,000 場。 土耳其足
新頭殼 ・ 1 天前土耳其西部發生規模6.1地震 暫未傳出人員傷亡
(中央社安卡拉27日綜合外電報導)土耳其災害與應變管理署(AFAD)指出,國內西部地區今天晚間發生規模6.1地震,伊斯坦堡(Istanbul)和其他城市的民眾都能感受到搖晃。
中央社 ・ 1 天前
余祥銓挑戰米食味鑑定士 變成「爆汗達人」
記者周毓洵/臺北報導 《星二代很忙內》主持人余祥銓、徐新洋變身「米食味鑑定士」,挑戰從米粒外觀、香氣、含水量到煮飯口感的全方位評比,看似文靜的任務,卻意外成了
青年日報 ・ 1 天前中歐會談30日登場 聚焦稀土
歐盟與中國預計本周在布魯塞爾舉行高層會談,討論北京近期對稀土與關鍵礦物出口實施嚴格限制的問題。歐洲方面擔心,中國出口管制恐衝擊汽車與半導體產業供應鏈,進一步加劇雙方貿易緊張。
工商時報 ・ 15 小時前
大陸公安機關出手!決定對台獨頑固分子沈伯洋立案偵查
據《新華社》報導,中國重慶市公安局周二(28 日)發布警情通報,表示為堅決打擊沈伯洋通過發起、建立「台獨」分裂組織「黑熊學院」等方式從事分裂國家犯罪活動,決定對沈伯洋涉嫌分裂國家犯罪立案偵查。
鉅亨網 ・ 1 天前
2026年AI長牛啟動 半導體這幾檔有望展開「有積之彈」!
2026年AI成長動能強勁,AI基建投資熱浪滾燙,除百工百業重掀AI轉型浪潮外,未來還有各國主權AI崛起,半導體需求商機龐大,將帶動台廠半導體股錢途似錦,根據CMoney統計,今年以來台股在美股屢創新高下攀升,受惠台積電權王股價強勢,大盤再度攀歷史新高,連帶激勵5檔台股半導體ETF股價締新猶,包括新光00904與富邦00892皆創掛牌來新高;群益00927、兆豐00913及中信00891等3檔。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荷蘭接管安世半導體原因曝光,前CEO擬將設計機密轉移到中國
【財訊快報/陳孟朔】外電報導,荷蘭接管安世半導體(Nexperia)的關鍵原因浮上檯面,前執行長(CEO)張學政(Zhang Xuezheng)被指規劃拆解歐洲業務、將設計機密與設備轉移至中國,令歐洲車用晶片供應鏈風險升溫的同時,並擬在歐洲裁員與關閉研發據點。事件使本已緊俏的車用分離式元件、電源管理與標準邏輯再度亮起風險燈號。知情人士指出,張學政在10月1日被荷蘭法院暫停執行長職務之前,他已將公司位於英國曼徹斯特工廠的機密,轉移到聞泰科技(600745.SS)在中國的一家工廠,其中包括晶片設計和機器設定。市場人士表示,歐洲整車與Tier-1重新評估BOM彈性與原料件(Original Part)導入時程,通路端則調整配額與信用額度以降低單一供應商曝險。若歐洲生產、在地研發與中國封測之間的流程銜接受阻,短線恐帶動高壓MOSFET、肖特基二極體、車規邏輯IC的報價彈性上行。分析師指出,晶圓代工對標準品投片趨保守,具多據點的IDM與封測廠啟動備援產能與車規認證轉移,以確保PPAP與功能安全需求不斷鏈。中游分銷商提高庫存水位以對沖不確定性,終端客戶則拉長專案導入的緩衝期,避免關鍵模組斷料。
財訊快報 ・ 1 天前
川習會將登場! 美媒喊話川普「應拒絕出賣台灣」
《衛報》分析,本次會談的首要目標是為美中貿易關係尋求新突破。川普先前威脅,若中國不撤回稀土出口的嚴格限制,11月起加徵100%關稅。他在飛行途中表示,對與習會晤「抱持樂觀」,雙方有望在黃豆貿易與芬太尼管制等議題上取得共識。中方代表李成鋼也透露,兩國已在多項經貿...
CTWANT ・ 12 小時前荷蘭政府接管安世半導體 傳因憂歐洲業務遭拆解
(中央社阿姆斯特丹2025年10月27日綜合外電報導)荷蘭4名了解政府想法的消息人士今天說,荷蘭於9月決定接管晶片製造商安世半導體(Nexperia),是因擔憂安世半導體前執行長準備拆解歐洲業務,並將生產轉移至中國。路透社報導,中國與荷蘭因安世半導體陷入僵局一個月,促使歐洲、美國與日本的汽車製造商警告,晶片短缺可能引發生產問題。雖然安世半導體製造的晶片非常基礎,但大量用在汽車電子系統中。海牙消息人士表示,安世半導體前執行長張學政(Zhang Xuezheng)曾計劃裁減40%的歐洲人力,並關閉位於慕尼黑的研發設施。張學政同時也是安世半導體中國母公司聞泰科技(Wingtech)的創辦人。他們說,在張學政於10月1日遭荷蘭法院停職前,他已將位於英國曼徹斯特(Manchester)工廠的機密,包括晶片設計與機器設定資料等,轉移到聞泰科技在中國的工廠。消息人士又說,安世半導體漢堡生產廠的實體設備接下來也計劃被轉移。目前無法聯繫到張學政取得回應。荷蘭政府以公司治理出現疏失為由,於9月30日接管安世半導體。10月4日,中國商務部禁止安世半導體產品自中國出口。雖然安世半導體大多數晶片是在歐洲生產,但
中央社財經 ・ 1 天前
范姜彥豐黑底白字喊「婚內出軌」 與粿粿婚變傳聞加劇
姜彥豐與粿粿的婚變傳聞持續發酵。今(29日)范姜在Instagram限時動態貼出一張黑底白字圖,僅寫「道德淪喪,婚內出軌」八個字,引發關注。
鏡報 ・ 7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