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常忘東忘西怎麼辦?日本名醫曝「健腦關鍵」:做到2件事才重要
大腦是人體重要器官,許多人會透過保健品來健腦,但究竟什麼方法最有效?日本腦神經專科醫師岩立康男於《遺忘力 大腦最強本能》一書中,解析「記憶的本質」和「記憶被刪除的過程」,帶領讀者察覺能忘的記憶、不好的記憶,以及找到維持「不該忘記的記憶」方法,打造能夠遺忘的大腦。以下為原書摘文:
睡眠影響大腦壽命
「做一些不同的事情」是減輕大腦疲勞最有效的方法,但毫無疑問,睡眠對於「大腦的休息」極其重要。儘管存在被掠食者捕獲的風險,但所有擁有大腦的動物都沒有進化到無需睡眠就能生存。這是為什麼?
因為如果沒有睡眠,神經膠質細胞就無法維持大腦的運轉。神經膠質細胞負責為神經元提供營養和排泄廢物,來支撐大腦中的神經元,但它們只能在夜間睡眠時充分活動。為了讓維護大腦的神經膠質細胞發揮作用,睡眠是必不可少的。
睡眠也是「記憶維護」的時間。使記憶定型的工作,包括與記憶相關的蛋白質合成,都是在夜間睡眠期間進行的。蛋白質是記憶的主要組成部分,但它們都是通過在細胞內稱為內質網的地方正確折疊來發揮作用的。
當人睡眠不足時,內質網就無法正常工作,蛋白質折疊也無法順利進行,劣化的蛋白質會開始積累,使記憶的形成困難重重。另外,內質網壓力的加速也會導致神經元和神經膠質細胞死亡,這同樣會損害記憶的形成。
此外,已知以星形膠質細胞為中心的腦內廢物排出系統「膠狀淋巴系統」,也是在夜間睡眠期間活化。如果沒有這個系統,舊的、錯誤折疊的劣化蛋白質就會在大腦中聚集和積累,直接成為阿茲海默症的致病因子。這些劣化蛋白質等廢物的積累,與死去的細胞一樣,會引起慢性發炎,導致神經元細胞加速死亡。
睡眠可以說是維持大腦健康和記憶力的核心時間。所有哺乳動物都有充分的理由冒著被掠食者捕獲的風險,來獲得充足的睡眠。
3大營養素強健大腦
從保養大腦的角度來看,不僅是睡眠,「飲食」也很重要。也許是因為飲食的重要性已為人所知,只要搜尋「記憶力」這個關鍵字,就會跳出很多「對大腦有益的健康食品」、「提升記憶力的食物」等廣告。這些東西真的有效嗎? 想必許多人都抱持著期待和疑慮。
當然,這些產品能帶來的效果千差萬別,必須謹慎。那麼,為了接近本書所強調的「確保必要記憶的同時,逐漸消除可以遺忘的記憶」的理想狀態,我們應該透過飲食來補充什麼呢?
首先是「脂質」。大腦的細胞富含非常細小的突起,保持它們的形狀需要大量的脂質,而這些脂質是組成細胞膜的成分。雖然人們傾向用減肥等方式避免攝取脂質,但適量食用含有脂質的食物對維持大腦功能很有效果。
作為細胞膜的成分,脂質中的「omega-3 系列不飽和脂肪酸」尤其重要,服用這類補充劑有助於改善認知功能。當身體富含omega-3 系列不飽和脂肪酸時,細胞膜的靈活性和流動性就會提高。儘管還有許多未解之謎,根據報告指出,讓腦功能障礙患者和腦部成長階段的孩童攝取omega-3 系列不飽和脂肪酸,可以改善他們的認知功能。除非是非常極端的攝取方式,多吃一點omega-3 系列不飽和脂肪酸絕對不會有負面影響。
除了脂質之外,「蛋白質」也是必需元素,因為它是創造記憶的基礎。作為構成記憶的材料,我們必須攝取胺基酸,尤其是人體不能合成的「必需胺基酸」。肉、魚、蛋、乳製品和大豆等食物含有豐富的必需胺基酸,要好好攝取。
此外,作為神經元唯一能量來源的「葡萄糖」也需要適當補充。只有從葡萄糖中獲取能量,才能讓神經膠質細胞運作,支持神經元的電流活動。這就是為什麼大腦是一個超乎想像的大胃王,消耗了全身所用葡萄糖的25%。
所以,為了讓你的大腦發揮最佳狀態,最好適當攝取碳水化合物。最近很流行限醣飲食來減肥,但攝取量過少會對大腦造成嚴重影響,思考能力和記憶力也會下降,需要注意。碳水化合物只有在攝取「過量」時才會成為壞人。
目前為止提到的「脂質」、「蛋白質」和「醣類」(碳水化合物),被稱為三大營養素,是維持生命的基本營養素,也是記憶力極其重要的元素。所以無須採取特殊的飲食限制,要在日常飲食中均衡攝取。
順帶一提,少突膠質細胞的代謝負荷很大,需要龐大的能量,得適當攝取營養物質以保護少突膠質細胞。但為此所需的神經酰胺這種物質,很難從腸道吸收,幾乎不被腦內使用。少突膠質細胞消耗的神經酰胺,大多數是利用其自身細胞內的蛋白質和酶合成的。
也就是說,即使服用大量的神經酰胺補充劑,也完全沒有效用。就算服用膠原蛋白補充劑來保養皮膚和膝軟骨,很多時候都沒被吸收,毫無用處。重要的是,這些生物成分必須在真正需要的地方和需要的時候合成。
均衡飲食才能保護少突膠質細胞,包括脂質、蛋白質以及提供能量的碳水化合物。不僅神經酰胺,相較於過去,任何食材在現代社會都很容易取得,除非極度偏頗的飲食習慣,與其在飲食上加加減減,不如重視飲食平衡。補充劑終究只是輔助,改善飲食習慣的平衡才是首要。
(本文摘自/遺忘力 大腦最強本能:忘掉想忘的,記得該記的,重新校正腦力健康/高寶書版)
快加入《優活健康網》line好友,揪好友玩失智症小測驗,還可抽$5000 LINE POINTS!
看更多優活健康網相關報導
戀愛時大腦會產生什麼變化?醫揭「4激素」狂分泌:真愛出現在熱戀後
「健忘」代表大腦正在進步!日本醫教「2招健腦法」別回想過去經驗 | Uho優活健康網
本文授權轉載自《優活健康網》,原文為常常忘東忘西怎麼辦?日本名醫曝「健腦關鍵」:做到2件事才重要
其他人也在看

中國外交官揚言斬首高市早苗 外交部批:恣意妄為的霸權心態
中國駐大阪總領事薛劍近期在社群平台轉發日本首相高市早苗的備詢內容,並表示:「那種自己伸過來的骯髒頭顱,就應該毫不猶豫斬掉。你們做好覺悟了嗎?」對此,外交部發言人蕭光偉批評,中國外交人員戰狼般的言行舉止,令人大開眼界,更突顯了他們恣意妄為的霸權心態。
太報 ・ 14 小時前ByHeart奶粉致嬰兒肉毒桿菌中毒 10州發生13起 製造商召回
聯邦食品暨藥物管理局(FDA)8日表示,全美有10個州發生13起嬰兒配方奶粉導致幼童肉毒桿菌中毒事件,FDA已展開調查,...
世界日報World Journal ・ 1 天前
林口長庚邀早產兒回娘家 400克巴掌仙子克服挑戰穩定成長
林口長庚於本(11)月8日辦理一年一度的「早產兒回娘家」活動,桃園市衛生局長賈蔚及婦幼發展局長杜慈容亦親臨現場給予支持。活動特別邀請兒童內分泌暨遺傳科醫師邱巧凡主講「陪伴小腳丫長高、長大、長好——談巴掌仙子的生長發育旅程」,協助家長深入了解早產兒的生長發育歷程與醫療照護重點。 現場除了
桃園電子報 ・ 1 天前鳳凰颱風進逼 北市12里明停班課
鳳凰颱風持續進逼,台北市政府依據交通部中央氣象署最新天氣預報資料,宣布11月11日除士林區、北投區12里停止上班及上課外,其餘各機關學校照常上班及上課,目前陽明山國小已宣布停班課、格致國中則改遠距授課。
中時新聞網 ・ 1 天前
鳳凰颱風來襲 花蓮率先撤離 國軍3萬5千兵力待命
中央災害應變中心今(10)日針對鳳凰颱風召開第1次情資研判與跨部會工作會報,最新統計顯示,全台共開設12處收容安置所,收容人數659人,均集中於花蓮縣光復鄉、鳳林鎮、秀林鄉及萬榮鄉等地。內政部民政司指出,截至晚間8時止,花蓮秀林鄉已有535人完成撤離,全台共造冊保全戶超過9萬9千人,弱勢族群預防性撤離作業持續進行。
中時新聞網 ・ 1 天前
亞洲首例!台大團隊創新植入「雙長效心室輔助器」 等待換心新契機
46歲林先生因罹患擴張型心肌病變,心臟功能急遽惡化,8月起數度心臟驟停,先後接受多項手術治療,病情仍危急,出現嚴重心律不整。台大醫療團隊評估後,移除其壞死的心室,改以兩套長效型心室輔助器分別取代左、右心功能,在手術10多個小時期間,無心跳、無血壓,但人卻是活著,創下亞洲首例。
NOW健康 ・ 1 天前中職》加強執法品質 日籍資深裁判木内九二生加盟裁判團隊
為提升裁判專業度與執法品質,中華職棒大聯盟預計自明年起邀請日籍資深裁判加入聯盟執法團隊。聯盟今(10)日正式宣布,與日籍資深裁判木内九二生完成簽約,木內裁判將自明年球季起加入一軍裁判陣容,楊清瓏秘書長也轉達蔡其昌會長的期待,希望藉此提升台日裁判間的合作,促進專業技術交流,達成共同成長的目標。
自由時報 ・ 1 天前
美政府史上最長關門見轉機!參院兩達共識 川普:已接近尾聲
美國政府關門40天終於出現解危曙光,部分民主中間派議員轉為支持臨時撥款法案,將政府資金延長到明年1月30號,但民主死守的歐巴馬健保補貼延長必須另行投票,無法繼續藉由卡關預算逼迫共和讓步,這項重大
台視新聞網 ・ 1 天前冬季皮膚乾癢藏危機! 醫盤點保濕重點與3大錯誤習慣
隨著冬季來臨,氣溫驟降、空氣濕度降低,皮膚科門診觀察發現,許多民眾因長時間使用暖氣、熱水洗澡或過度清潔,導致皮脂膜受損、角質層含水量下降,出現乾燥、脫屑與搔癢等不適。皮膚乾癢看似小問題,但若長期忽視,可能進一步發展為慢性濕疹、異位性皮膚炎甚至感染性皮膚炎。
NOW健康 ・ 1 天前
中國外交官嗆高市早苗「斬首」 外交部:戰狼言行只會傷害自己國家形象
日本首相高市早苗自上任後延續前首相安倍晉三有台路線,強調「台灣有事就是日本有事」。這讓中國駐大阪總領事薛劍相當不滿,發文開嗆,「若日本敢插手台海的事,中方將毫不猶豫斬斷你們骯髒的脖子」。對於中國外交官出言威脅,日本提出強烈抗議。外交部發言人蕭光偉今(11)日表示,戰狼言行凸顯中國恣意妄為的霸權心態,中國外交人員的不當言行,只會傷害自己的國家形象。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6 小時前顛覆醫學常識! 研究發現每天1杯咖啡 可減少心房顫動風險
1項由美國和澳洲共同進行的研究發現,每天喝1杯咖啡可保護心臟免受心房顫動的侵害。心房顫動是1種可能導致中風和心臟衰竭的疾病。此實驗結果與醫學傳統觀點相悖,醫生與患者普遍認為咖啡會加重心律不整。根據《NEW ATLAS》報導,此研究發表於美國醫學會期刊上。美國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和澳洲阿德萊德(Adel
自由時報 ・ 1 天前
女教師靜脈曲張接受靜脈膠水治療 1個月後重新站上講台
50歲的高中周姓女老師因為雙腿靜脈曲張的關係,腿部皮膚很癢而抓到紅腫破皮,很害怕需要動手術治療,心情顯得忐忑不安,所以暫時揮別講台休息了一段時間。經過親友介紹到仁愛長庚合作聯盟醫院(大里仁愛醫院)胸腔暨心臟血管外科林宜右醫師的門診,由林宜右醫師親自執行超音波檢查,評估周老師的血管狀況後,最後選擇施以靜脈膠水治療,讓周老師終於放下心中的大石,1個月後高興地重新站上講台作育英才。林宜右醫師指出,靜脈曲張常發生於腿部,靜脈因為瓣膜受損或是血管壁變弱,造成血液滯留和血管擴張扭曲,是一種靜脈系統常見的疾病。症狀包括:晚上小腿常常抽筋、開始腫脹、走路或久站後覺得很不舒服。如果是有家族病史者、肥胖者會增加下肢壓力、懷孕者荷爾蒙改變會增加罹患風險、 以及長時間站立或坐姿不動者,都是屬於高危險族群。林宜右醫師指出,靜脈曲張不只是外觀的問題,更可能影響生活品質,甚至隱藏著更深層的血管疾病,需要專業醫師透過超音波等檢查,判斷病情輕重,再討論最合適的治療方式。靜脈曲張的治療不能僅靠外觀判斷,由醫師親自操作的完整血管檢查與診斷至關重要,不僅能判斷病變血管位置,更能同時擬定治療計畫。林宜右醫師表示,最新的微創手術
台灣好新聞 ・ 1 天前

英國爆「致命黴菌」蔓延72家醫院:90天內6成死亡 傳染力強、可潛伏多年
許多黴菌無色無味,卻會對身體帶來致命殺傷力,英國衛生安全局(UKHSA)一份機密文件顯示名為「耳念珠菌(Candidozyma auris)」的高致死黴菌正在悄悄擴散,醫院調查發現,這種真菌很難從物體表面清除,包括暖氣葉片、窗台和醫療設備上都有痕跡,且對多種抗真菌藥物逐漸產生抗藥性,對於免疫系統脆弱的病患恐有致命風險。
鏡報 ・ 1 天前
沉默殺手!每10人就有1人罹患 「這種病」躍升全球10大死因
一項最新發表在醫療期刊《刺胳針》(The Lancet)的研究指出,一種「通常在病情危急之前都沒有任何症狀」的疾病,已經躍升全球10大死因,這種病就是「慢性腎臟病」,目前全球約有7.88億人患有這種病,是30年前人數的2倍之多。
鏡報 ・ 1 天前
賴總統宣布組觀光國家隊 南投縣長許淑華建議扭轉國旅太貴觀感
針對總統賴清德日前出席台北國際旅展宣布將組「觀光國家隊」,推動台灣整體觀光發展,南投縣長許淑華今(10日)表示,許多民眾認為國旅太貴,紛紛跑到國外旅遊,但事實上國內也有許多平價實惠旅遊,政府要推動觀光產業,交通部觀光署第一件事應加強宣導扭轉國旅太貴觀感,並多編列預算支持各縣市的季節性觀光活動,加強振
自由時報 ・ 1 天前
痛啊!企業老闆尿尿咖啡色又卡1.8公分結石 險敗血症
尿色像咖啡可不是小事!70歲陳姓男子為中部知名塑膠射出工廠老闆,長年忙於事業忽略健康,近日發現排尿困難、尿味又臭又濃、顏色深如咖啡,驚覺異常緊急就醫,衛生福利部豐原醫院泌尿科主任林德祺指出,經檢查發現,陳先生左側輸尿管被一顆約1.8公分的結石卡住,造成嚴重腎水腫與輸尿管彎曲,若再拖延恐引發腎功能受損甚至敗血症,所幸透過軟式輸尿管鏡結石碎除手術,順利清除結石、保住腎臟功能。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15萬顆雞蛋檢出農藥芬普尼! 專家揭「3大汙染來源」
民眾日常飲食中少不了雞蛋,不過近期有15萬顆市售雞蛋被驗出農藥殘留「芬普尼」。至於對人體的影響部分,專家指出,芬普尼被美國環保署列為C級人體致癌物質,也可能與甲狀腺惡性或良性腫瘤有關。專家分析,雞蛋會
台視新聞網 ・ 1 天前人類遠古基因復活! 科學家用CRISPR成功逆轉痛風關鍵機制
痛風源於尿酸結晶在關節中累積,而尿酸本應由尿酸酶(uricase)分解。但人類與其他靈長類在約2000萬年前喪失了此基因。科學家推測,高尿酸在遠古時期能幫助靈長類將果糖轉化為脂肪、儲存能量,是一種「演化的幸運」,如今卻成了現代疾病的根源。據科學網站《SciTechDaily》網站報導,為挑戰此一演化
自由時報 ・ 1 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