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李四川延後宣布參選是對的!凌濤曝川伯特質:北北桃3都可一起選
新北市長侯友宜明年底任滿卸任,誰將代表國民參選2026新北市長,台北市副市長李四川被視為是最佳人選,他本人也回應,等的制度出來再決定怎麼做,若要參與選舉,也許明年春節後宣布。對此,國民桃園市議員凌濤認為,川伯延後宣布參選是對的,而且「北北桃甚至可以一起選」。
李四川昨日接受網路節目專訪,主持人問到何時決定參選新北市長?李四川說,國民的提名辦法還沒出來,現在談太早。不過,根據《中央社》報導,李四川在出席「台北市道路交通安全會報」後表示,「如果有選舉,也許到明年春節後」。
對此,凌濤今(25)日上中天新聞政論節目《大新聞大爆卦》,對於李四川昨天透露,宣布參選新北市長的時間點,可能會在明年農曆春節後,他表示完全贊成,尤其完全認同川伯所說的「不用急」。
凌濤觀察,以現在的情況來看,李四川是民調上最具眾望的人,他的確不用急,因為他現在每天在做的事情,市民都看在眼裡,這些都是政績。有人說李四川只是為了台北市,但他卻不這麼認為,「不是啊!雙北是共同生活圈」,以川伯在台北市的經驗與政績,新北市會不需要他嗎?
凌濤指出,倘若未來的新北市長,是現在台北市的副市長,這人瞭解台北的運作,未來能否多推出一個「雙城」的政策,因為無論是交通或是生活品質、房價,還有建設都是一體的,是不是可以讓全世界看到雙北的呈現。
綜合以上情況,凌濤認為,在這樣的節奏上,李四川延後宣布是對的,但這並非不積極或是沒氣魄,事實上川伯每天都在展現他的氣魄,每天把事情做好,也說自己沒有不選,甚至可以承擔,他也願意為未來北北基桃,承擔更多的想像和建設的空間,這就是川伯。
最後凌濤想給台北市長蔣萬安和李四川一個建議,其實不用限縮在雙北,北北桃甚至可以一起選。畢竟蔣和李的關係沒話說,川伯給人的形象就是一個穩健、踏實和理性的理工男,恰好桃園市長張善政也是理工男,特質正好符合雙北,以及台灣最大多數中間選民的喜愛,那就是好選的。
延伸閱讀
民進打川伯歧視!李四川:「穿著漂亮」不是指蘇巧慧
李四川促成輝達案新壽解約 沈政男:新北市長十拿九穩
川伯表態了!何時宣布參選新北市長?李四川:也許春節後
其他人也在看

把城市寫進故事裡!彰化最美8條路線《半線走讀》孵1年出來了
不讓記憶消失!彰化縣文化局推出彰化城市之書系列,預計分3輯出版,第1輯《半線走讀散步策Ⅰ:走走彰化三00邑》今(26)日正式發布。這本書從企劃、資料蒐集到成書耗時1年多,由6位作家以文字、照片與手繪插圖,設計8條風格各異的散步路線,帶讀者以「慢行」步調重新感受這座300年老城市的魅力。
自由時報 ・ 5 小時前
影/女警所長攔查超載白牌車 拔電擊槍活逮5逃逸移工
新北市警方破獲逃逸移工案,一名女所長昨日執勤時發現一輛自小客車疑似超載,攔停後見另有5名外籍人士擠在車內,遂拔出電擊槍控制場面,待支援警力到場後查出逃逸移工身分。
中天新聞網 ・ 4 小時前
王薀「降下神蹟」他信了!精舍命案作證 李威揭入教原因:演藝圈找不到平靜
藝人李威涉及精舍命案,檢方指控他參與由王薀(本名王江鎮)領導的宗教團體,協助虐死信眾蔡姓女子,事後還教導眾人如何應付檢警調查。李威於偵查中供出關鍵案情轉為汙點證人,但因否認犯罪,上次開庭遭家屬律師狂轟。他今日出庭作證,認了受王薀指示與信眾討論案情,也揭露當時入教原因,就是因為演藝圈五光十色的生活,讓他找不到平靜,也提到自己是真的相信王薀降下神蹟。
太報 ・ 3 小時前
要試算表! 藍白擋院版財劃法 卓榮泰:「雙標」
立法院程序委員會上演表決大戰,在野立委以人數優勢,擋下行政院版本的財劃法,暫緩列入周五院會議程,對此行政院長卓榮泰痛批是「雙重標準為難政府」,但國民團書記長羅智強反嗆,要政院「先把試算表拿出來」,賴士葆也透露,原先財政部答應今天(25號)要公布各縣市試算數字,卻臨時跳票。
TVBS新聞網 ・ 2 小時前國民2026不是沒風險 蔡正元點名這些縣市:不能大意
2026年九合一選舉即將登場,民進10月底提名立委陳瑩、律師林國漳、立委王美惠與何欣純等人,分別參選台東縣、宜蘭縣、嘉義市與台中市,並在本月初正式徵召立委蘇巧慧出征新北市長,在野陣營方面,藍白合相關話題也備受熱議。而針對明年選舉相關話題,國民前立委蔡正元提醒,國民在明年選舉不是沒有風險,尤其在要換新人的地方不能大意。
中時新聞網 ・ 4 小時前
「飛官參議員」凱利籲美軍拒絕無理命令 傳川普施壓要軍法審判
美國退役海軍上校兼民主參議員凱利(Mark Kelly)等6人,最近參與拍攝1段「提醒」現役軍人有義務「不服從非法命令」的影片,傳川普施壓究責,凱利恐將面臨軍法審判。
中天新聞網 ・ 2 小時前
美AIT處長拜會盧秀燕 議員肯定台中成美商投資焦點
台中市議會今25日進行市政總質詢,國民議員賴順仁(見圖),針對美國在台協會(AIT)處長谷立言優先率團拜會市長盧秀燕並由盧秀燕親自接待表達關切,而台中成為美商投資的重點,他問盧秀燕的看法。盧秀燕表示,雙方就經貿合作、文化交流、產業發展及城市建設等多元議題交換意見,會談氣氛熱絡,也期盼持續共同促進台中與美國的合作夥伴關係。盧秀燕說,她也邀請谷立言處長多多回訪臺中,體驗城市豐富文化多元魅力及品嚐在地特色美食。 ...
台灣新生報 ・ 10 小時前吳怡農明開記者會公布北市長「5潛在人選」民調 籲中央做徵召考量
壯闊台灣理事長吳怡農日前表態爭取2026批綠袍參選台北市長,更積極走入街頭、接受專訪闡述理念。吳怡農辦公室也發布採訪通知...
聯合新聞網 ・ 2 小時前
勞動部新規上路 部長洪申翰誓言:終結抱病上班文化
勞工請病假還能領全勤獎金嗎?勞動部長洪申翰今(24)日接受廣播專訪時明確指出,為防止企業以全勤獎金「全有全無」的制度壓制勞工健康權,勞動部已修正規定,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陸就「台灣有事」告狀聯合國!日本正式回函駁斥「與事實不符」
彭博資訊報導,日本首相高市早苗日前拋出「台灣有事」國會答詢,引發中國大陸強烈不滿並致函聯合國要求撤回言論。對此,日本駐聯...
聯合新聞網 ・ 2 小時前斷言韓國瑜是「明年選舉最大母雞」 學者曝2關鍵
2026年九合一選舉備受各界關注,文化大學廣告系教授鈕則勳提出2點原因,認為相較於台中市長盧秀燕和台北市長蔣萬安,目前仍然以立法院長韓國瑜為明年選舉的最大母雞,因為韓的造勢能力、議題操作及語言使用,仍比盧與蔣強一些。
中時新聞網 ・ 2 小時前
明年若稅收超徵還能再還稅於民? 卓榮泰:依國家需要作全盤考量
立法院會今天繼續進行總質詢,吳琪銘質詢時表示,我國出口已都創新高,財政部最新公布的10月份出口金額已達到618億美元,不僅是史上新高,也突破600億美元大關,創下近15年來最大的漲幅,累計1至10月出口達到5144億美元,也提前刷新了歷史紀錄。吳琪銘詢問,賴清德總統在演講...
CTWANT ・ 2 小時前
霸凌輕生+空姐猝逝!勞動部長洪申翰上任周年親揭「拆彈」幕後
社運出身的青年政治人物、勞動部長洪申翰,今(25)日晚間透過YouTube 直播,與網友分享他上任一年來的心得與政策推進幕後。洪申翰回憶,他在去年11月25日「臨危上任」,當時正值勞動部公務員吳姓同仁(即謝宜容案)因職場霸凌不幸離世的風波。他坦言當時社會對勞動部充滿不信任,他上任後最重要的工作便是「仔細調查,並把士氣擬具起來再往前走」。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2 小時前政院版《財劃法》遭暫緩列案 卓榮泰質疑雙重標準為難政府
行政院版《財政收支劃分法》修正草案於上周送到立法院,但在今天(25日)的程序委員會中,在野以人數優勢「暫緩列案」,國民立委賴士葆質疑財政部未提出各縣市的試算表。對此,行政院長卓榮泰今天出席農業部「114年全國十大績優農業產銷班頒獎及表揚活動」時批這是雙重標準。 卓榮泰說:『(原音)(記者:院長,怎麼看財劃法被暫緩列案?財政部還沒算出最新金額嗎?)立法院1年來3次修財政收支劃分法,哪一次他們在付委前有提出任何數字版本?所以這是雙重標準,為難政府。』
中央廣播電台 ・ 9 小時前
日本防相衝前線談保衛島嶼 美日熱線展示「緊密關係」
日本首相高市早苗的台灣有事言論發酵後,台灣時間週二收到美國總統川普來電。高市早苗通話後表示,川普闡述了當前的美中關係,是否提及台灣有事言論引發的效應,高市早苗沒有透露。不過大陸官媒最近採訪,距離台灣很靠近的沖繩先島群島居民,當地人很焦慮會被迫捲入戰爭。
TVBS新聞網 ・ 1 小時前
洪申翰直播談政績! 網友問「周休三日」沒回
勞動部長洪申翰上任一周年,難得開直播跟網友聊天,但聊到去年北分署的罷凌案,洪申翰更是一度微哽咽,強調這是他想努力修法的動力,不過面對網友提問"周休三日"他怎麼看,洪申翰沒有正面回應,而台北產業工會理事長鄭力嘉認為,或許部長還在整合各方意見。
TVBS新聞網 ・ 1 小時前

藍擬修「國籍法」保障陸配 鍾佳濱:公投決定
針對陸配參政爭議,國民團擬修國籍法,保障陸配的參政權利,對此民進團幹事長鍾佳濱就批評,這是要為中國開大門、破壞台灣選制,更說要訴諸公投,讓全民來決定,讓國民團首席副書記長林沛祥反嗆,當年鍾佳濱是把公投關進鳥籠的幫兇,怎麼還敢說要付諸公投。
TVBS新聞網 ・ 1 小時前
國際友誼連線認證 台南有「土浦街」、日本土浦設「台南通」
國際友好升級,「土浦」路名到台南,「台南」街道進日本!台南市與日本茨城縣土浦市締盟後交流密切。今年初土浦市長安藤真理子訪台南時,得知市長黃偉哲把歸仁區一條新設道路命名為「土浦街」,相當驚喜又感動。為回應台南的友誼,土浦市也宣布,將霞浦總合公園附近一條長約兩公里的道路命名為「台南通」,並在22日舉行命
自由時報 ・ 1 小時前
客座評論:習近平特朗普通話,中方真正想傳遞的信號是什麼?
中國官媒稱,習近平11月24日晚在與美國總統特朗普通電話時闡明了在台灣問題上的原則立場。特朗普之後發文雖未提台灣,但隨即便與日本首相高市早苗通電話。政治評論員鄧聿文認為,中方是在向美國傳遞一種事實性警告,而非「央求美國施壓日本」。
德國之聲 ・ 2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