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的心頭好!研究揭「它」害人變笨:慘失智、巴金森氏症
記者施春美/台北報導
一般人自覺健忘、專注力下降,多歸咎於年紀問題,但營養師薛曉晶表示,一項研究發現,常吃超加工食品(UPF)的人,認知功能下降速度比低攝取組快28%,執行功能更下降25%。另一項研究也指出,吃大量超加工食品與失智症風險增加44%有關。此外,每天吃大量超加工食品的人出現巴金森氏症狀是少吃者的2.5倍。
現代生活講求快速,速食、微波餐等看似方便,但薛曉晶在其臉書表示,科學已證實,這些「超加工食品」(UPF)正逐步侵蝕人的認知功能與情緒迴路。
2019年《Public Health Nutrition》專文指出,UPF多為工業配方,富含高糖、高鹽、高油及添加物,而原型食材比例極低。
2023年《JAMA Neurology》研究追蹤逾萬名35~74歲成年人長達8年,結果發現,高UPF飲食組的認知功能下降速度比低攝取組快28%,執行功能也下降25%。這意味,長期依賴UPF會讓「腦力退化」提早報到。
另一項研究也證實,中年人每多攝取10% UPF,未來發生輕度認知障礙或失智的風險就會上升;若能以天然食物替代部分UPF,失智風險則顯著降低。
失智症不再是老年專屬 中年飲食習慣才是關鍵
薛曉晶表示,2024年《Journal of Neurology》統合分析超過50萬人數據,發現高UPF攝取與罹患失智症(含阿茲海默症、血管型失智)風險增加44%有關。2025年哈佛與復旦大學研究顯示,每日攝取約11份UPF的人,出現巴金森氏症早期非運動症狀(如便秘、睡眠障礙)的風險,是低攝取者的2.5倍。「這些都顯示UPF可能在無形中加速神經退化。」
至於UPF會如此傷腦,薛曉晶表示,研究者提出3大關鍵機制:
1. 慢性發炎:UPF的高糖、高脂、乳化劑及人工甜味劑等成分,會引發低度慢性發炎,進而導致神經發炎,加速阿茲海默與巴金森氏症的病理進展。
2. 氧化壓力:油炸與高溫加工產生自由基,會使腦細胞DNA與膜結構受損,導致腦萎縮。
3. 腸腦軸失衡:2025年《Nutrients》(營養素)研究指出,UPF會改變腸道菌群,減少益菌,增加腸道通透性,引發全身性發炎,進而透過「腸腦軸」影響情緒與認知。
她表示,超加工食品的危害不僅是體重增加,更是大腦功能的全面退化,涵括認知下降到失智症。民眾應從此刻起多吃原型食物、少吃超加工食品,大腦會用更清晰的思緒、更穩定的情緒,來回報自己。
更多三立新聞網報導
護駕主子!科學家想打開貓腦找失智藥 貓奴怒吼:要不先拿你當試驗?
全脂、低脂牛奶哪個比較好?哈佛營養學教授解答「最佳方案」
比添加糖恐怖!「1類食品」害大腦衰退62%、老化1.6年
中年發福、三高剋星!研究曝「1水果」是終極解方:防糖尿病、護肝腸
其他人也在看

從花生到烤肉!WHO點名6種生活致癌物 醫師揭最毒1物:我自己也不碰
家醫科醫師李思賢也在社群上發文,整理出6種生活中常見的確定致癌物,提醒民眾提高警覺,「雖然無法百分百避開,但從飲食與生活習慣做起,確實能有效降低癌症風險。」以下為他歸納的6種致癌物來源,以及對應的預防重點:1. 黃麴毒素主要來自受潮或變質的花生、玉米與堅果,是...
CTWANT ・ 10 小時前
醫生三餐只吃「這種魚」:3周後三酸甘油酯降一半!哪種魚最健康?
大家都聽過吃魚對身體很好,不過到底有多好?又該吃哪種魚才對健康有幫助?日本醫師曾以自身進行實驗,三餐不吃肉只吃魚,結果3周後進行檢查,發現三酸甘油酯指數少了一半! 魚類、蔬菜對健康很好 日本流
健康2.0 ・ 23 小時前
都錯了!吃太鹹未必傷身 研究揭「1物」才真害血壓飆
一般認為,吃太鹹會導致高血壓,但醫師魏士航表示,研究發現,對高血壓患者而言,高鈉鹽的攝取與心血管事件和死亡風險增加相關;但對非高血壓患者,鈉鹽的影響卻非常不明顯。而且,無論有無高血壓,過低的鈉鹽攝取會大幅提升死亡風險。他表示,高血壓患者除了要避免過多的鈉鹽外,更重要的是控制「碳水化合物」的攝取,若能改善高胰島素分泌的問題,高血壓就可望獲得真正解決。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3 小時前
豆類都是高蛋白?專家:多吃「這3種豆」有助增肌減脂
紅豆、綠豆、黃豆、黑豆等名稱雖都稱為豆,但營養比例大不同。營養師李婉萍表示,豆類可分為蛋白質豆、澱粉豆、油脂豆與蔬菜豆類。其中,蛋白質豆類包括黃豆、黑豆、毛豆,適合想增肌減脂的人;紅豆、綠豆、皇帝豆、鷹嘴豆,雖是澱粉豆,卻比白飯多出3倍蛋白質量、30倍的纖維量,適合糖尿病友食用。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1 小時前
他喝「這碗湯」後大出血!刺破腸胃黏膜險喪命 醫喊:大家都要小心
如廁排出黑便,通常代表消化道出血,鮮血色的血便則多為大腸或肛門出血。醫師錢政弘表示,他曾遇一名80多歲男子竟然大腸充滿黑便與鮮血,出血量達1000cc。原來是因男子喝了一碗土魠魚湯,誤吞魚刺,致胃腸道出血不止。因此,民眾吃或或喝魚湯,務必小心。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6 小時前
25歲男血壓飆163!少吃「1物」不藥而癒 還治好糖尿病
提及高血壓,一般會想到過量鈉鹽攝取,但醫師魏士航表示,一名25歲男子並非因吃太鹹而高血壓,而是因為體重高達125公斤,且患有嚴重胰島素阻抗,經過少吃「碳水化合物」後,男子的胰島素阻抗明顯改善,血壓也一路下降。5個月後,男子瘦了20公斤,此時已不需要血壓藥物,也能維持在理想狀態。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2 小時前
不輸薑黃!醫大讚「這甜湯」抗老化、控血糖還減重:要每天喝
提到澱粉、甜湯,難免讓人擔心肥胖等問題,但醫師蕭捷健表示,屬於高蛋白、低脂、高纖的紅豆雖然是澱粉,但卻是優質澱粉,升糖指數(GI)僅35,是地瓜的一半、麵包的1/3,能穩定血糖,還能抗氧化、抗老化、幫助減重。他並強調,紅豆最強大的是其紅豆皮,富含超級抗氧化的花青素,可有效抗發炎、對抗自由基。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8 小時前

維生素C多檸檬20倍!醫讚「1冷門水果」抗發炎、延緩慢性病
你吃過這款冷門水果嗎?泌尿科醫師呂謹亨表示,「油甘果」果實富含維生素C,約檸檬的20倍,同時具有極強的抗氧化與抗發炎能力,是泌尿道與攝護腺健康的守護者。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6 小時前
不是蔬果汁!研究證實:每天喝「這飲料」 肝癌風險明顯降低
每天喝黑咖啡對身體有益!國際健康媒體《Medical News Today》報導,一項發表在《Biochemical Pharmacology》期刊的新研究指出,經常喝咖啡與降低多種肝病風險有關,甚至可能幫助修復受損的肝臟。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小時前
柿子抗氧化力「比維生素E強20倍」 踩5大地雷就破功
秋季是柿子盛產的季節,這種水果富含多種植化素,有助控制血糖、降低血脂及抗發炎,但營養師薛曉晶指出,柿子含有單寧酸,若與高脂肪、高蛋白、高鐵質食品或酒精類飲品同時食用,甚至空腹食用,可能在腸胃形成不溶性沉澱物「柿石」,造成腸胃不適,嚴重時甚至引發腸阻塞。
中天新聞網 ・ 1 天前
上完廁所記得檢查!大便出現2症狀小心 營養師點7警訊:恐罹癌
大腸癌前期症狀與痔瘡類似,導致不少人難發現,錯過前期的黃金治療時機。營養師李婉萍就曾就提醒,大家上完廁所後可以回頭好好觀察自己的大便狀況,如果出現7大狀況,就建議早點就醫檢查。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狂嗑堅果杏仁小魚「她腸胃全失調」! 中醫師推「這些飲料」消脹氣、解便秘
小美趁休假大啖最愛的調味堅果、杏仁小魚,每天一大把一大把的抓來吃,幾天下來出現口乾舌燥、嘴破、便秘、脹氣等症狀,至傳統醫學科看診,經醫師問、望、聞診及把脈評估,診斷小美一下子食用大量燥熱油膩的食物,導致脾胃失調上火,以香砂六君子湯為主調劑治療,並衛教可適度按摩手腕第一條橫紋往手臂三指幅處的內關穴,消除脹氣不適感,在一周後回診,不適情況已大幅改善。 中醫治療腸胃不適 這樣調理效果佳 臺中榮總嘉義分院傳統醫學科主任醫師吳宗益表示,中醫在腸胃不適方面一直有良好的療效,中醫師通常以疏肝健脾的逍遙散、柴胡疏肝湯幫助患者通達肝氣,補強胃部功能,或用香砂六君子湯、補中益氣湯甘溫除熱增進腸胃消化功能,若有胃食道逆流症狀可用旋覆代赭石湯、半夏瀉心湯等來降逆和胃。 依下肚食物看解方 穴道按摩也有幫助 吳宗益說到,若吃了過多燥熱食物如油炸物、堅果,造成口破、口渴、胃脹氣,可適度喝茶葉或大麥茶緩解症狀;如果因吃了過量肉類造成便秘,可以泡具有疏理肝氣效果的牛蒡茶改善,也能降低血壓血糖;若因起居不慎,造成腸胃型感冒可選擇用薑、蔥煮水喝,並選擇按摩通條百病的足三里(位於小腿外側,膝蓋往下約四指幅寬處)、內關穴(手腕
常春月刊 ・ 1 天前
「日喝5杯綠茶」降心血管死亡風險 錯誤補充反釀肝毒性
綠茶因其抗氧化特性而被視為健康飲品,不過專家提醒正確飲用方式很重要。西園醫院婦產科主治醫師邱筱宸指出,日本一項追蹤超過4萬人、長達11年的大型前瞻性研究顯示,每天喝5杯以上綠茶的人,總死亡風險下降16%,心血管死亡風險更降低26%,但她也警告,過量補充綠茶萃取物保健品可能導致肝毒性。
中天新聞網 ・ 15 小時前
豬有3部位是地雷食物?名醫、營養師建議這樣選豬肉 吃得健康少負擔
豬五花是很多人的心頭好,有大陸醫師透過視頻指出豬有3部位是地雷食物,其中就包括豬五花,其他還有豬頸肉和腰子,最誇梅花肉、後腿肉和里肌是好肉。這番說法在台灣專家聽來,卻不這麼認為。只要把握黃金3原則,吃
健康2.0 ・ 23 小時前
跟著趙露思吃出仙女體態!「7日減重菜單」公開,營養師提醒1大關鍵點
有追陸劇《許我耀眼》的觀眾應該都注意到了——趙露思比以往更顯纖細。身高161公分的她,體態維持得相當勻稱,據傳長期控制在約39公斤。她曾分享一套自訂的「七日清淡菜單」,藉由控制飲食搭配運動,成功讓身形線條更緊實,就連同劇男主角陳偉霆都稱讚她「背部線條很好看」。
姊妹淘 ・ 1 天前
國二女罹糖尿病 母自責曝「三餐飲食」:害了她一輩子
糖尿病患者年齡層持續下降,一名14歲國二少女因長期攝取過量精緻糖,導致血糖飆高罹患第二型糖尿病。營養師高敏敏分享此案例時表示,少女的母親在得知診斷結果後激動痛哭,自責害了女兒一輩子。
中天新聞網 ・ 1 天前
白醋、烏醋誰健康?醫科學解答:光鈉含量就差18倍
醋是許多家庭必備的調味料,常見白醋、黑醋這2種,醫師傅裕翔表示,不只顏色不同,兩者的鈉含量差異極大。白醋是單純以糯米釀造而成,烏醋則還加入洋蔥、紅蘿蔔等蔬果,加上辛香料、鹽、糖等調味料釀造。驚人的是,以100公克而言,白醋的鈉含量僅81.4毫克,而烏醋的鈉含量高達1571毫克,是白醋的19倍。他建議,白醋鈉含量低、原料單純,是較健康的選擇。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21 小時前
醫師早餐必吃「3蛋白+1蛋黃」 膽固醇如何不超標?3關鍵判斷
美國肥胖專科醫師洪克特分享自身健康飲食經驗,52歲的他透過演算法測得生物年齡僅41歲。他的早餐習慣特別引人注目,每天會吃3顆水煮蛋,但只吃1個蛋黃。台灣新光醫院家醫科醫師柳朋馳則指出,蛋黃攝取量應依個人體質而定,需考量3項關鍵因素。
中天新聞網 ・ 22 小時前
愛吃冰塊「恐是身體在求救」 醫揭背後含意:不應忽視
醫師吳昌騰提醒,若出現「無法控制想吃冰塊」的情況,可能是缺鐵性貧血的警訊,這種「食冰癖」常見於體內鐵質不足者,當補鐵後症狀多能改善,應盡早就醫檢查。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