旁觀歐盟、油國僵持 中國暫不當氣候領頭羊
脫離化石燃料路線圖是COP30延會主因,以歐盟為首的國家與沙烏地阿拉伯等產油國陷入僵持,外界預期中國大陸能出面化解僵局,但談判代表、歐洲議會議員埃卡特(Bas Eickhout)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透露,「中國一直保持沉默」。種種跡象顯示,中國還沒有打算搶當氣候政治領頭羊。
埃卡特說,過去氣候談判,美國在尋求折衷方案上確實是強大參與者,但美國總統川普擁抱化石燃料的態度,「他們這次不參與或許是好事」,這次峰會每個國家都想證明即使沒有美國,世界也能繼續前進。
至於中國,不管最終結果如何,看起來都是在中國可承擔的範圍,「中國選擇旁觀歐洲和沙烏地阿拉伯的鬥爭」。
台灣氣候行動網絡研究中心總監趙家緯觀察,中國過去較習慣和美國跳「雙人舞」,二○一五年的巴黎協定,以及兩年前杜拜峰會能順利通過逐步脫離化石燃料,都是靠美中聯手,如今美國缺席,不只沙烏地阿拉伯等國變得肆無忌憚,中國看起來也是希望守住發展中國家角色,避免成為氣候資金出資方。
台大風險中心主任周桂田則分析,中國一直積極宣示其在溫室氣體減量和能源轉型上的巨大成就,表面上似乎引領新的氣候地緣政治優勢,但其作為全球最大的溫室氣體排放者,「仍然無法受到肯認」,全球氣候政治是否進入新競賽仍需觀察。
趙家緯認為,這次峰會傳遞出幾個可留意的訊號,一是巴西將開始推動與化石燃料和森林砍伐有關的兩項路線圖,這是在聯合國框架外的運作,台灣可以積極爭取參與機會;這次峰會也提出全球調適目標(GGA)指標,對明年要訂定下一階段國家氣候變遷調適行動計畫的台灣而言是很好參考。
此次峰會已將氣候貿易議題正式搬上談判桌,透過貿易談判促進減碳,將是未來各國可能採取的氣候工具,台灣產業高度依賴進出口,「我們需要開始準備這一題」。
更多udn報導
明顯溫度差?高市熱情擁抱義總理 與李強疑「眼神交會」
失業男撿提款卡6小時爽領18萬 失主報案他下場慘了
普發1萬變9千 ATM直接「吃掉1千」銀行回覆讓他崩潰
毀容式演技?宋茜只會瞪眼、情緒生硬 男主角慘成路人
其他人也在看
中國信託奪ESG for Culture四項大獎
中信金控長期投入藝文公益近30年,21日榮獲文化內容策進院主辦第一屆「ESG for Culture影響力獎」頒發「資源協助獎」、「多元合作獎」、「跨界共榮獎」及「文化投資獎」共計囊括四項大獎,獲獎數為金融業第一,彰顯中國信託推廣藝文、力挺台灣文創產業備受肯定。
工商時報 ・ 13 小時前中日關係持續緊張,多家中國郵輪改道避開日本直航韓國
【財訊快報/陳孟朔】路透報導,在中日關係持續緊繃的背景下,多家中國郵輪公司近期密集通知旅遊代理與乘客,原定12月停靠日本港口的韓國航線將調整行程,改為不再停靠日本,直接往返中國與韓國港口,相關動向引發區內旅遊與航運市場關注。據旅遊業者透露,此輪調整涵蓋部分熱門東北亞航線,原本安排「中國港口-日本港口-韓國港口」的行程,已陸續改為「中國港口-韓國港口」點對點模式,部分航次甚至延長在韓國靠港時間,以補償乘客行程變動。業者表示,近期不少乘客對前往日本旅遊的意願轉趨保守,也是郵輪公司願意「順勢調整」的考量之一。業內人士指出,改道避開日本港口,一方面被視為對兩國政治關係緊張的「風險管理」,可降低突發外交事件對行程造成臨時變更甚至取消的概率;另一方面,也反映郵輪公司在當前敏感氛圍下,傾向優先選擇爭議較小、合作溝通相對順暢的韓國港口,以穩住明年旺季前的訂位與收益。對區內旅遊版圖而言,日本部分依賴郵輪觀光的港口與周邊商圈,短期內恐面臨陸客消費驟減的壓力;與此同時,釜山、濟州等韓國港口則有望承接部分轉向的郵輪與旅客流量。旅行社指出,近期詢問韓國郵輪產品與自由行方案的客戶明顯增加,顯示在政治與情緒因素交織
財訊快報 ・ 8 小時前《大陸經濟》陸啟動衛星物聯網商用試驗
【時報-台北電】大陸在衛星通信與低空經濟兩大領域同步釋出政策利多。大陸工信部於22日在「2025中國5G+工業互聯網大會」上宣布啟動為期兩年的衛星物聯網商用試驗計畫,帶動天地一體化網路建設進入新階段。 綜合陸媒報導,衛星物聯網是透過衛星通信將物聯網終端設備接入網路,範圍涵蓋海洋、山區、沙漠等地面網路無法觸及的區域,為穿戴式裝置、農業監測設備、汽車與船舶等交通工具,提供低速、廣域的連接能力。工信部指出,商用試驗將支持符合條件的企業依法開展相關業務,旨在豐富衛星通信供給、激發經營主體活力,並建立安全監管體系,為未來大規模商用奠定基礎。 報導稱,大陸衛星通信產業在2025年按下了快速鍵。工信部8月份公布「關於優化業務准入促進衛星通信產業發展的指導意見」,提出到2030年將衛星通信使用者規模推升至千萬目標,隨後再公布19條推動措施,明確要求擴大市場開放、強化產業生態、拓展應用場景。此次商用試驗啟動,被視為政策執行的重要里程碑。 銀河證券指出,衛星物聯網已成為串聯商業航太與低空經濟的關鍵紐帶,推動二者實現深度融合與協同發力,產業鏈上下游相關企業迎接更多商機。 此外,全球衛星通信市場也處於快速擴張
時報資訊 ・ 9 小時前中國低空經濟今年規模上看1.5兆元人民幣,2030年拚突破2兆元人民幣
【財訊快報/陳孟朔】中媒報導,在2025中國(江西)航空產業大會上,與會機構預估,今年中國低空經濟市場規模可望達到約人民幣1.5兆元(下同),並有望在2030年前突破2兆元關卡,成為繼數據中心與新能源車之後另一個被重點押注的戰略新興產業。觀察近年地方政府競相推出相關規劃與示範區,不難看出低空經濟正從概念階段加速走向產業化與場景落地。所謂低空經濟,涵蓋通用航空、載人和貨運無人機、低空旅遊、城市空中交通等多元應用場景,既牽動機體製造、導航與通訊設備,也延伸至物流、文旅及城市治理等領域,被視為有望打通「天空+地面+數據」的新型基礎設施。產業界指出,若相關標準體系與監管框架逐步完善,低空經濟有機會成為帶動裝備製造升級與服務業創新的重要抓手。不過,大會也直言,低空經濟要從「風口」變「長坡」,仍有幾道關卡必須跨越。當前通用機場與起降點佈局仍明顯不足,空域分類與管理尚待細化,運營安全標準與保險機制有待健全,專業飛行與維保人才儲備也難以完全匹配產業預期擴張速度,導致不少場景仍停留在示範與試點階段,距離大規模商業化尚有距離。
財訊快報 ・ 8 小時前東南亞首例!美菲成立聯合工作小組 強化應對中國南海脅迫
美國與菲律賓宣布成立1支編制約60人的聯合工作小組,旨在進一步嚇阻美國戰爭部長(國防部長)赫格塞斯(Pete Hegseth)所謂中國在南海的「脅迫」行徑,成為東南亞首例。「國防新聞」(Defense News)22日報導,南海爭端不僅涉及菲律賓,汶萊、印尼、馬來西亞與越南等東南亞國家,也都在這條重
自由時報 ・ 11 小時前「G20關鍵礦產協議」劍指中國 李強籲各國互惠合作
正在南非出席二十國集團(G20)領導人峰會的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強最新表示,G20要促進關鍵礦產的互惠合作與和平利用;要推動優化產供鏈各環節利益分配,維護發展中國家利益,並審慎對待軍事等用途,防範安全風險。他還提到,要推進人工智能(AI)普及應用與有效治理。
工商時報 ・ 13 小時前
桃園仙草嘉年華浪漫紫爆+酷洛米 首週假日攬客逾60萬人次
有「台版普羅旺斯」之稱的2025桃園仙草嘉年華,以「花開紫境.相遇楊梅」為主題,昨(22)日揭幕至12月7日,展期共16天,今年種植仙草1、2號品種將接力開花,仙草花田廣達2公頃,還引入全球知名IP「酷洛米」(Kuromi、クロミ),打造9個主題裝置藝術,花海北邊約4公里就是富岡鐵道藝術生活節,2天
自由時報 ・ 18 小時前
換瓦斯出包5支瓦斯筒猛燒 北屯知名居酒屋火警1員工燙傷、2受困獲救
台中市北屯區某家居酒屋昨天晚間驚傳火警,疑因員工更換瓦斯桶時操作不慎,引發戶外瓦斯瞬間起火,濃煙竄升,隨即因屋外5支瓦斯筒起火燃燒,火勢迅速蔓延;警消搶救過程,1名員工臉部燙傷送醫,另有2人受困二樓,最後經由消防以雙節梯救下,3人均無性命危險。
鏡報 ・ 14 小時前中國出資建港蓋運河 柬埔寨恐成中國南海影響力跳板
(中央社記者曾婷瑄河內特稿)由中國出資升級的柬埔寨雲壤海軍基地今年完工,加上由中企BOT的德崇扶南運河,令美國及越南等鄰國擔心,中國將增加對柬國影響力與在南海的軍事力量。學者告訴中央社,中國目標如一,即犧牲鄰國利益為代價來確保霸權地位。
中央社 ・ 10 小時前
台灣如何反制中國武器化「反歧視」
中國最近幾年國際聲望直落,美國選民以及兩大支持者對於中國都是負面態度大於正面,美國國會對中國議題也是負面居多。在美國對中投資下降以及美國學生不再去中國留學之後,中國的魅力攻勢對美國影響力下滑。但在這樣的情況下,中國這幾年找到一個新的國際宣傳策略來反制美國、同時牽制台灣,就是大打「反歧視」──而且這張牌是一魚三吃。
思想坦克Voicettank ・ 10 小時前
中國研究指用1000到2000架無人機 可封鎖台灣使用星鏈
《南華早報》週日(23日)報導,中國最近發表的研究指出,台海開戰時可以部署1000到2000架空中電戰無人機,徹底封鎖台灣使用星鏈(Starlink)維持通訊。
太報 ・ 19 小時前
熊爸估狗/柴犬散步眼無神 晨晨、翎翎苦惱狗狗講不聽
前AKB48 Team TP Unit Peek A Boo成員高硯晨(晨晨)跟妹妹翎翎養了一隻7歲的柴犬,熊爸來到她們的家,姐妹帶著愛犬熊熊出現,熊熊面對陌生人顯得很緊張,散步時明顯不安,熊爸更發現熊熊家居生活品質有點混亂,也提出建議,幫助她們讓熊熊過得更快樂!
鏡週刊Mirror Media ・ 12 小時前經濟學家:Fed下月會降息 延續脆弱的經濟復甦
美國聯準會(Fed)決策官員最近的發言顯示對12月決策立場嚴重分歧,促使Fed觀察家「數人頭」,計算12月會議的可能投票...
聯合新聞網 ・ 12 小時前
產業當紅炸子雞! 無人機前十月出口額增11.4倍
無人機成為當紅產業,財政部最新內部統計表示,近年各國競相發展無人機產業,2024年全球無人機出口金額58.2億美元,年增36.1%;台灣前十月無人機出口金額5,475萬美元,相較2024年全年的441萬美元更大幅成長11.4倍。
工商時報 ・ 13 小時前
這波冷空氣來真的!氣象署示警下週三氣溫大跳水 最冷時間曝
[Newtalk新聞] 今(22)日受東北季風影響,北部及東北部有雨,氣象署指出,明(23)日起水氣減少,各地天氣轉乾,氣溫回升。不過好天氣持續不久,下週二(11/25)起另一波東北季風南下,北台灣將再度轉濕冷,週三(11/26)低溫恐下探16度,民眾應留意氣溫劇烈變化。 根據未來降雨趨勢圖顯示,今(22)日東北季風增強,迎風面的北部、東半部地區有局部短暫雨,其中基隆北海岸及宜蘭降雨較明顯,中南部則維持多雲到晴。到了週日(11/23),環境轉乾,東北季風減弱,全台降雨顯著減少,僅東半部有零星雨勢,是未來一週天氣最穩定的一天。週一(11/24)水氣稍增,東半部降雨機率略微提高,但整體仍屬舒適。 氣象署進一步強調,天氣轉折將出現在下週二(11/25)。屆時另一波東北季風增強,影響時間預計持續至週五(11/28)。這波冷空氣伴隨水氣較多,北部及東半部地區將轉為陰雨天氣,降雨範圍擴大,中南部雲量也會增多。 今(22)日北台灣整天濕涼,氣象署表示,未來一週溫度趨勢低溫約18至20度,高溫僅22度左右;中南部早晚亦涼。隨著週日(11/23)至週一(11/24)東北季風減弱,各地氣溫將明顯回升,北部
新頭殼 ・ 1 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