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雅康健開幕 攜手訊聯集團打造健康管理
商傳媒|記者張瑞珊/台北報導
梵雅康健預防醫學診所位於台北松山區,於今(11/18)正式開幕。診所由 董事長 葉威杰 與 營運長 林明萱 領軍,集結臨床醫師、再生醫學專家與健康管理團隊,並與 訊聯集團 策略合作,整合預防醫學、基因檢測與再生醫學三大核心,打造個人化健康管理新模式,期望引領全民邁向主動健康的新時代。
梵雅康健診所秉持「預防勝於治療」理念,透過基因檢測與再生醫學技術,精準分析個人體質與健康傾向,提供早期健康風險預測、個人化營養與生活策略建議,協助民眾從根本強化體內機能,延緩老化與疾病發生,將健康管理從被動治療轉化為主動預防。
董事長 葉威杰 表示:「現代醫學不僅是治療疾病,更應主動維護健康。梵雅康健希望成為連結臨床醫療、再生科技與日常生活管理的橋樑,讓每個人都能掌握自身健康自主權。」
營運長 林明萱 表示:「憑藉國際再生醫學研究訓練及醫療集團管理經驗,診所將建立系統化、專業化的健康管理平台,提供民眾以證據為基礎、個人化的預防醫學解決方案。」
開幕活動邀請多位醫療產業、再生醫學及健康管理領域代表共同見證。診所同步推出體驗服務,包括個人基因特質檢測、健康風險分析及專業醫師一對一健康諮詢,讓民眾親身感受精準健康帶來的實際價值。
訊聯集團表示,未來將持續與梵雅康健診所深化合作,推動基因與再生醫學臨床應用,實踐「從實驗室到生活」的整合照護理念,打造全齡化健康管理的新里程碑。
其他人也在看

別讓追星變傷心!原子少年帶頭反詐 露粉絲搶票常見陷阱
▲首圖:買演唱會門票,如果要你加Line客服、驗證金流,就是詐騙!(圖/警政署刑事警察局)商傳媒|記者馬兆麟/綜合報導近期刑事局推出反詐宣導影片《反詐騙宣導_新世代冠軍男團F.F.O─追星詐騙》,以粉絲搶票過程中遭遇「假客服」、「帳號凍結」等橋段為開場,提醒民眾追星應保持理性、網路交易務必謹慎。隨著大型演唱會與偶像活動不斷登場,粉絲搶票熱潮再起,相關詐騙案件也隨之攀升,刑事局呼籲民眾提高警覺,別讓追星熱情成為詐騙集團的獵物。好心讓票未必真粉絲 熱心留言恐藏陷阱「臨時有事退票一張,原價釋出」——這類留言常出現在社群社團或二手交易平台,看似粉絲互助,其實有不少是詐騙集團假扮的「佛心粉」。對方多半會主動加好友,要求匯款保留票,等錢一到手人就消失無蹤。刑事局提醒,購票或讓票務必透過官方平台,不要輕信私下交易。如果對方催促付款、用「只剩最後一張」等話術施壓,這種急著成交的態度本身就很可疑。假冒官方網站 連網址都能作假詐騙集團經常複製官方售票網站,設計得幾乎一模一樣,還能仿造品牌LOGO、客服頁面與付款介面。粉絲一旦在假網站輸入個資或信用卡資料,帳號與金錢都可能被竊取。粉絲在購票或應援前,務必認明
商傳媒 ・ 3 小時前
林口就服站成立 積極創造30分鐘就業服務網絡
新北市勞工局今(18)日舉行「林口就業服務站成立暨揭牌儀式」,勞工局長陳瑞嘉偕同北分署副分署長李燕玲,以及在地議員、里長、工會理事長等貴賓,共同完成揭牌儀式,場面熱鬧隆重。勞工局積極建構便民的「30分鐘就業服務網絡」,隨著林口站的加入,完整了五泰林區域就服能量。陳瑞嘉表示,林口近年人口增加到 14 萬,工商業快速發展,設置在地就服站是長期民意所需,未來林口民眾申請失業給付及各項就業服務,不再需要舟車勞頓往返市中心。因應超高齡社會的到來,此次林口站也整合「銀髮人才據點」及「婦女及中高齡者職場續航中心」,新的1+2服務與團隊,協助中高齡及婦女就業。議員蔡淑君說,大家期盼就服站很久了,以後在地廠商缺工、勞工找工作,都能獲得更好的協助,讓一切的美好從今天開始。曾在北分署就業促進科任職的李宇翔議員表示,感謝中央經費支持林口台升格為站,讓林口地區的勞工朋友,不必凡事跑新莊才能夠辦理,這是林口勞工朋友的大喜事。近年就服據點陸續布建已完成8個就服站,林口站啟用後成為第9站,目前桃園、台中及台南三縣市加起來僅8站,新北遙遙領先維持「就服站數量全國最多」目標。林口站的成立,不僅象徵服務量能的提升,更代表新
台灣好新聞 ・ 5 小時前
納豆紅麴功效完整解析|納豆激酶是什麼?功效與挑選重點一次搞懂
納豆紅麴是許多中高齡族群與上班族關注的熱門保健品。納豆和紅麴搭配,其中的納豆激脢及紅麴菌素不僅能雙效降血脂、清血管,若再...
Heho健康網 ・ 19 小時前
涉洩漏研究結果牟利 教授夫妻檔遭訴求重刑
(中央社記者林長順台北18日電)台大副教授林泰元、北醫教授黃彥華夫妻檔,涉嫌洩漏「北醫再生醫學計畫」研發成果給民間公司向美國申請專利,造成台大、北醫損失。北檢今天起訴林、黃等4人,並對林、黃求處重刑。
中央社 ・ 5 小時前
高市環局火速清理月世界垃圾 檢警掌控嫌疑人並擴大偵察
高市府環保局十七日清除月世界山坡地垃圾,經破袋檢查發現包含台南等地區今年十月下旬產生之垃圾,研判為今年十一月上旬遭人棄置,十七日立即調派各式車輛到場清除,漏夜完成坡面主要垃圾清理,今日將再加派人力機具,預計中午前完成環境復原。(見圖)環保局今(十八)日表示,影像相關資料已向鄰近民宅調閱,並由警察局協助偵辦,目前已掌握數台可疑清運車輛,全案已報請橋檢指揮,檢警正積極偵辦中。環保局強調,該案將於今日中午前完成現場清理,後續將持續配合檢警追查不法來源,並向行為人求償代履行費用,以捍衛環境正義。 ...
台灣新生報 ・ 3 小時前
館長遭爆性醜聞 前格鬥選手又揭蔡衍明批他「一張嘴整天亂講」
即時中心/潘柏廷報導網紅館長陳之漢日前被元老級前員工「大師兄」李慶元等人指控拿中國資金、性騷、逼迫員工與館嫂發生關係等毀滅式爆料。儘管館長開直播澄清,但話題仍持續燃燒,甚至現在又出現新爆料;前格鬥選手「金鋼刀」張景雄今(17)日晚間在臉書透露,他與旺中董事長蔡衍明吃飯時,蔡衍明曾說「陳之漢一張嘴整天亂講,不可往來。」
民視 ・ 11 小時前
館長錄音外流:我當然有病!公司虧破億、隨時會中風
娛樂中心/饒婉馨報導館長(陳之漢)近日被元老級員工「大師兄」李慶元、高階主管小偉在直播指控多項爭議,再度陷入風波。然而,李慶元上傳多部錄音檔,其中還有館長向他們提及公司財務問題,虧損嚴重高達好幾個億,並表示自己健檢問題很嚴重,隨時會倒。
民視 ・ 1 天前植田對高市表示,日銀正循序調整寬鬆政策,暗示將漸進式升息
【財訊快報/劉敏夫】外電報導指出,日本央行行長植田和男對日本首相高市早苗表示,央行正在逐步調整寬鬆政策,暗示仍將循序漸進地提高利率。植田和男在與高市早苗會晤後向媒體做出上述表態。植田和男表示,兩人討論了國內外經濟、貨幣政策和外匯問題。植田和男指出,匯率穩定波動、反映基本面是理想狀態。同時,他表示央行將與政府合作,密切關注匯率走勢及其對經濟的影響,並將根據數據做出合適決斷。植田和男表示,首相高市早苗並沒有提任何具體要求。
財訊快報 ・ 3 小時前
大腸癌盯上年輕人!醫曝45%患者「首個症狀」:不要拖
大腸癌有年輕化趨勢!胸腔暨重症科醫師黃軒近日說,醫學界發現,20~40歲的年輕人,大腸癌發生率暴增;他特別提到,有45%的年輕大腸癌患者首個症狀就是「便血」,民眾若發現症狀千萬不要拖。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0 小時前
醫生提醒:肺癌早期不是咳嗽,這6大異常才是真正的「早期警報」
肺癌早期症狀常被誤解為咳嗽或咳血,但醫界一再強調,真正讓肺癌難纏的,是它在初期幾乎「無聲無息」的特性。專家提醒,肺癌早期的 6 大異常往往不是咳嗽,而是細微卻明確的身體訊號,若被忽略,等咳嗽出現時通常已經錯過黃金治療期。(記者唐家興)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53 分鐘前
愛喝茶快注意!哈佛醫驚揭「7糟糕習慣」:胃和肝慘了、糖尿病風險狂增
國人喜喝茶,無論是罐裝茶或手搖飲,甚至自行現泡,都很受歡迎,不過專家警告,如果喝茶的習慣不佳,就算是號稱健康的茶飲,恐怕也會傷害你的胃和肝臟,並指出「7種糟糕的喝茶習慣」!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40歲男不菸酒竟大腸癌!醫揪「4行為」養出癌細胞:一堆人天天做
許多人不菸不酒仍罹患癌,非常不解原因。醫師黃軒表示,很多人都以為,癌症只會找上菸酒、生活放縱的人,但一名40歲男性從不碰菸、酒,還自認飲食清淡,卻因外食、熬夜、手搖飲、久坐,而罹患早期大腸癌。黃軒表示,其實癌症是慢慢累積所致,4種慢性致癌物包括糖、油、熬夜、腸道壞菌太多,導致人在年輕時就罹癌。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9 小時前

每天都在餵養癌細胞?避開「4種毒」可降50%罹癌風險
台灣每2人就有1人一生中會罹癌,每3人中有1人因癌症過世。腫瘤科醫師廖繼鼎強調,防癌關鍵不在於亂補,而是避開癌細胞最喜愛的4種養分:糖毒、油毒、氧化毒與腸毒,如此可降低一半罹癌風險。
中天新聞網 ・ 1 天前
小雪將至! 「4生肖」健康亮紅燈 開運養生禁忌一次看
24節氣之一「小雪」,將於2025年11月22日(六)早上9時36分正式到來。社團法人台中市名門命理教育協會創會理事長楊登嵙教授指出,小雪意味著天氣轉冷、雨水逐漸轉為雪,但因地氣尚未完全冰寒,降雪量仍不大。《群芳譜》亦記載:「小雪氣寒而將雪矣,地寒未甚而雪未大也。」楊登嵙提醒,進入小雪後的半個月內,「4生肖」健康運勢將轉弱,特別要留意身體保養。
EBC東森財經新聞 ・ 4 小時前
吃飯順序錯害血糖狂飆!學會這「三步驟」改善代謝 醫師警告勿輕忽!
台灣邁入超高齡社會,長者的健康維持也慢慢成為全民關注的焦點。您知道嗎?對於高齡者來說,「吃飯順序」其實也藏著保健的學問。過去我們常常聽到「先吃菜再吃肉」的建議,認為可以幫助穩定血糖、避免肥胖。不過,日本最新公布的《2025年日本人飲食攝取基準》指出,這項建議雖然沒有錯,但對於高齡者來說,真正需要優先補充的其實是「蛋白質」。研究顯示隨著年齡增加,基礎代謝量與活動量皆逐步下降,導致整體能量需求降低。同時,隨著年紀增加,身體的肌肉量也會逐漸流失。如果沒有足夠的蛋白質攝取,就容易出現「肌少症」。
TVBS新聞網 ・ 18 小時前
47歲蘇志燮為戲狠甩19公斤 深蹲與婉拒3食物 專家曝1關鍵不易復胖
以憂鬱眼神自成一格的47歲南韓歐巴蘇志燮(So Ji Sub),近期活躍在Neflix影集《無赦之仇》飾演報殺弟之仇的南基準一角。拍攝前他在短短幾個月內的時間,將原本95公斤的體重一路減掉19公斤,重
健康2.0 ・ 1 天前
實測曝光!瘦瘦針停打1年「體重回彈14%」 醫:不可能一勞永逸
瘦瘦針減重藥物「猛健樂」雖然效果顯著,但許多人關心停藥後體重是否會快速反彈。根據一項刊登於國際頂尖醫學期刊《JAMA》的大型臨床試驗,停藥一年後體重平均反彈14%,雖然未完全回到治療前狀態,但也證實減重如同馬拉松,沒有任何減重方法能「一勞永逸」。
中天新聞網 ・ 6 小時前
「日常4毒」養出癌細胞!醫:少碰降50%罹癌風險 多聊天助排毒
罹患癌症並非偶然,除了基因因素外,飲食與生活習慣同樣決定風險。血液腫瘤科醫師廖繼鼎提到,台灣每3個人中有1人因癌症過世,多數人都很懼怕癌症,不過其實只要避開癌細胞最喜歡的4種養分,分別是糖毒、油毒、氧化毒與腸毒,有助於降低一半的罹癌風險。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