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體豬回來了!農業部揭「恢復供應時間」 但這1事仍全面禁止
非洲豬瘟中央災害應變中心宣布11/6(四)12:00 恢復活豬運載、11/7(五)00:00恢復拍賣、屠宰、屠體運輸!
維持禁用廚餘養豬
在達成「查核要完全、監控要完備、法令要完備」之前,廚餘養豬仍維持禁用,在這段期間,政府也會提供飼料差額補助,協助養豬業者。此外,由於拍賣、運輸、屠宰皆需要一些時間準備,預計11/8(六)起,市場開始供應溫體豬!
恢復豬隻運輸及屠宰 不代表防疫可以鬆懈
非洲豬瘟中央災害應變中心也呼籲豬農朋友及屠宰、運豬、拍賣從業人車,仍要務必落實生物安全,注意環境清潔及消毒。
人吃了感染「非洲豬瘟」的豬肉會如何?
非洲豬瘟病毒存在於環境時間於冷藏豬肉 100 天、冷凍豬肉 1,000 天、豬舍 1 個月、糞便室溫 11 天。根據非洲豬瘟資訊專區指出,非洲豬瘟不會感染人,我國經屠宰衛生檢查合格的豬隻,豬皮均蓋有檢查合格標誌供消費者辨識,消費者在市場購買豬肉時,只要注意選擇蓋有合格印的豬肉,食用安全無虞。

人吃了染非洲豬瘟的豬肉,會不會藉由糞便傳播病源?
非洲豬瘟病毒能存活於大範圍酸鹼值中,根據研究,非洲豬瘟病毒於無蛋白質的環境中可存活於pH 3.9~11.5,超過此範圍將於數分鐘內被殺死。若於含蛋白質的情況下則可耐至pH 13.4(參考資料:WOAH網站)。 人體胃酸其pH值介於1.5~3.5(資料來源:人體解剖生理學),已超過非洲豬瘟病毒耐受酸鹼值範圍。又非洲豬瘟並不會感染人類,因此,人類吃入含有非洲豬瘟病毒的食物,病毒不會經消化道粘膜進入體內繁殖,在胃酸及消化道酵素作用下,非洲豬瘟病毒絕大多數會被殺死,很難在糞便中檢出非洲豬瘟病毒。
但豬是非洲豬瘟病毒的宿主動物,病毒會從口腔粘膜或扁桃腺進入豬隻體內,在豬隻體內複製後,會引起消化道粘膜出血,染病豬隻會出現血痢,病毒就會出現在豬糞便中。因此,非洲豬瘟病毒不會出現於人糞便中,但會出現於染病豬隻的糞便中。
(記者吳珮均、圖片來源:Dreamstime/典匠影像)
延伸閱讀:
·蹄膀不是最肥!1圖看「豬肉部位脂肪含量」 老饕最愛1部位也藏陷阱
·魚刺、骨頭一堆人都丟錯!1張圖秒懂「廚餘or一般垃圾」 生豬肉、豬內臟丟這邊才對
其他人也在看

台非洲豬瘟疫情未再擴散 應變中心:明午起開放活豬運輸、11/7解禁宰令
台中市梧棲區一間養豬場的斃死豬上,10月中被驗出台灣首例非洲豬瘟病毒陽性反應,若疫情進一步擴散,恐造成至少新台幣2千億元的經濟損失,且會嚴重打擊台灣畜牧養殖業、餐飲等相關市場。所幸截至目前疫情仍控制在該案場沒進一步擴散。由於全國豬隻禁運禁宰15天的措施將屆期,非洲豬瘟中央災害應變中心(後稱應變中心)稍早召開記者會宣布,預計明(6)日中午12時正式開放活豬運輸,11月7日(週五)凌晨0時解除豬隻禁宰與屠體。至於廚餘餵豬目前仍會禁止,等達成3大前提才會考慮解禁。農業部長陳駿季表示,由於發生非洲豬瘟的案例場在國軍進場協助清消後,經過檢測都是陰性,且無再增非洲豬瘟個案,顯示疫情無往外擴散。因此分成兩階段解禁,首先是從明(6)日中午12時起,正式開放活豬運輸;11月7日(週五)凌晨0時解除豬隻禁宰與屠體。由於此次非洲豬瘟疫情調查指出,此次疫情可能來自案發場豬農便宜行事,使用未落實蒸煮的廚餘飼豬所致。因此農業部目前仍禁止使用廚餘飼豬,等達成「廚餘查核落實、監控落實、法規修正」3大前提下,才會考慮解禁。更多新聞推薦 ● 豬瘟疫情檢討聲浪 盧秀燕鞠躬致歉:概括承受、引以為鑑
台灣好新聞 ・ 1 天前
來了來了!活豬上車囉 彰化肉品市場運豬車終於進場
非洲豬瘟疫情清零,今(6日)中午正式解除活豬禁運,明(7日)零時起恢復拍賣屠宰。不過,中午解禁後,彰化肉品市場仍一片靜悄悄,下午3點55分終於迎來首輛從雲林開來的運豬車,載運90頭豬,成為市場解禁後的第一批「上車豬」。午後氣溫炎熱,不少豬農擔心豬隻緊迫或發生意外,遲遲未出車。下午2點左右,一輛載有4
自由時報 ・ 44 分鐘前

擺脫失眠困擾!專家教你打造涼爽安靜臥室,睡前儀式助入眠
進入更年期後,不少女性會面臨失眠的問題。白天雖然感到疲累,晚上卻難以入睡,經常翻來覆去,甚至數羊、看時鐘仍等不到睡意。婦產科醫師嚴絢上表示,這種身心俱疲的狀態不僅影響生活品質,也可能進一步造成情緒低落與專注力下降。理解更年期失眠的原因與調整方式,對於維持健康至關重要。更年期荷爾蒙變化 情緒與心理皆受影響女性大約在45至55歲之間,會逐漸經歷卵巢功能衰退,雌激素與黃體素分泌量下降。嚴絢上醫師指出,這些荷爾蒙原本能幫助放鬆入睡,當濃度減少時,睡眠週期容易受到干擾。再加上夜間盜汗、熱潮紅及心悸等身體不適,常導致淺眠或頻繁中斷,讓夜晚休息品質大幅下降。除了生理變化外,更年期女性常同時面臨工作壓力、家庭責任與身分角色轉換。對健康衰退的焦慮與對未來的不安,可能進一步加劇失眠。嚴絢上醫師提到,焦慮與抑鬱症狀在更年期女性中發生率明顯升高,這些心理因素與荷爾蒙變化相互作用,使失眠問題更為複雜。打造涼爽安靜環境 建立睡前儀式感為了改善入睡困難,建議養成規律的睡前習慣。嚴絢上醫師建議,睡前一小時盡量避免使用手機或電腦,改以泡溫水澡、聆聽輕音樂或進行伸展運動,協助大腦與身體進入休息狀態。這些固定的「睡前儀式」
常春月刊 ・ 9 小時前
健保補充保費改革掀爭議 石崇良鬆口:研議讓小資族保有小確幸
針對健保補充保費調整計畫,衛福部長石崇良今日中午召開記者會進行說明。根據規劃,補充保費將最快於2027年進行調整,包括股利、利息、租金所得改採年度結算、單筆扣繳上限從1000萬提高到5000萬,以及高額獎金起徵門檻調整為最低工資的4倍。
中天新聞網 ・ 1 小時前
多元產品建功 紐時上季數位訂戶暴增 總訂戶首破1200萬
紐約時報(NYT)上季獲利與營收都優於華爾街預期,純數位與紙本訂戶也都超乎預期,主因為包裹方案和其他單一產品的訂戶成長,...
世界日報World Journal ・ 2 小時前
非洲豬溫禁令解除 肉品市場清消備戰開賣!
中部中心/綜合報導非洲豬瘟禁令解除,週四中午12點豬隻恢復運載,雲林肉品市場一早忙著清消,確保衛生安全無虞。另外彰化的阿璋肉圓以及阿泉爌肉飯,也預計在8日就有豬肉,可以開店販售,業者坦言相當期待。非洲豬溫禁令解除 肉品市場清消備戰開賣(圖/民視新聞)工作人員,全身包緊緊,進到雲林肉品市場的屠宰場、拍賣場仔細清消,不放過每個角落。外場區,也不能馬虎,車輛來回穿梭,噴灑消毒,確保衛生無虞,因為從6日中午12點開始,全國豬隻恢復運載,肉品市場動起來,消毒備戰。長達半個月的禁宰令即將解禁 阿璋肉圓業者已經預訂好豬肉預計8日恢復營業(圖/民視新聞)長達半個月的禁宰令即將解禁,也讓彰化肉圓、爌肉飯業者,坦言相當期待,像是名店阿璋肉圓,業者已經預訂好豬肉,預計8日恢復營業。阿泉爌肉飯也預計將在8日重新開張 準備迎接假日消費人潮(圖/民視新聞)另外像是阿泉爌肉飯,雖然在豬肉禁宰期間,改推雞腿飯,但還是不少民眾敲碗,期待爌肉飯回歸,也預計將在週六重新開張,不過擔心豬肉可能過肥過重,不僅影響口感,也會增加處理時間和成本。豬隻禁宰令終於解封,小吃業者看見曙光、磨刀霍霍,提前備戰,準備迎接假日消費人潮。原文出處:豬肉開賣啦! 中部爌肉飯與肉圓等名店霍霍迎接顧客 更多民視新聞報導溫體豬肉將回歸! 攤商開心 婆媽期待直呼:要買2千塊高雄加碼補助豬肉攤商1.5萬 每攤最高可領4.5萬非洲豬瘟解封 杜文珍:重回非疫國任務才結束
民視影音 ・ 2 小時前
韓國瑜接見駐聯合國常任代表訪問團(1) (圖)
立法院長韓國瑜(前右7)6日下午在立法院接見「駐聯合國常任代表訪問團」,與馬紹爾群島駐聯合國常任代表席克(John M. Silk)(左7)握手致意並合影。
中央社 ・ 1 小時前
「鳳凰變」12月將經典重現(2) (圖)
曾獲傳藝金曲獎肯定的新編歌仔戲「鳳凰變」2025年12月將啟動台北、嘉義巡演,秀琴歌劇團演員莊金梅(左)、張秀琴(右)6日在記者會中演出精彩片段。
中央社 ・ 1 小時前立冬補冬遵循三大忌、三守則
立冬將至,衛福部草屯療養院營養師表示,進補還是要依據個人健康狀況調整,才能達到「補對不補過」的效果,提醒掌握「三大原則」、避開「三大禁忌」。三大原則──1.冬令補品、聰明搭配:當正餐食用,選用低油脂肉品或魚類並搭配青菜,烹調時清除上面浮油再加佐料或藥材燉煮,減輕腸胃負擔。2.營養均衡,補對不補過:進補不等於大魚大肉,控制每次進食量,若烹煮或購買了較多的補品,宜分次吃或多人分食,以維持體重控制。3.依個人生理狀況調整補法:擔心怕胖或擔憂慢性病的影響,卻又想吃又不敢吃冬令補品,可以請教醫師或營養師,就可以多一份安心「補嘴空」。三大禁忌──1.忌過度油膩:高脂料理易導致腸胃不適、血脂上升與體重增加。2.忌忽視慢性病:糖尿病、高血壓、腎臟病患者建議專業諮詢,以安心「補嘴空」。3. ...
台灣新生報 ・ 1 天前瑀熙喜迎二胎!見驗孕棒兩條線激動落淚:我終於成功了
擁有亮眼外型與火辣身材的百萬網紅瑀熙,去年3月與圈外男友步入婚姻,誕下可愛兒子「小布」,升格當媽後不時在社群平台分享甜蜜家庭生活。今(5)日她開心宣布「成功懷上第二胎」,並上傳驗孕棒顯示兩條線的影片,真情流露的模樣感動大批粉絲。
中時新聞網 ・ 19 小時前
獨家/西班牙「一天五餐」很健康?名醫揭真相:「1狀態」比食物重要
健康飲食為人關注,不少人採用168斷食法,或一天只吃1、2餐,但近來有人注意到「西牙班牙人一天五餐反而很健康」。對此,林口長庚醫院前院長鄭明輝表示,由於西班牙人性格開朗、每餐份量少、不碰油炸物,即使進食多次,仍然健康。「一個人是否健康,除了飲食內容,心情是否愉悅也相當重要。」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6 小時前
北市特教生疑遭隨車員毆打 家長與議員開記者會 (圖)
台北某特教學校發生隨車員涉嫌毆打6歲學童案,陳姓家長(左)與民進台北市議員林延鳳(右)5日下午在議會開記者會。陳姓家長指出,小朋友案發後返家,腳上紅腫約30分鐘後仍有痕跡,至今已不願再搭校車。
中央社 ・ 1 天前
瘦不下來不是意志力差!醫師解析4大生理路徑 助找出「減重卡關點」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嫊雰報導】「為什麼努力了,還是瘦不下來?」許多人明明已經飲食控制、也有運動,減重卻仍卡關。內分泌新陳代謝科陳潔雯醫師表示,臨床上常見的原因是自律神經失調,讓身體進入「代謝防禦」與「能量保護」模式,她也從4條生理路徑為民眾解析,幫助大家了解背後機制。 1. 慢性壓力→皮質醇升高→腹部脂肪優先囤積 陳潔雯醫師說明,當交感神經長期過強時,腎上腺皮質分泌的皮質醇會升高,促進肝糖新生、提高胰島素訊號需求,並偏向在腹部內臟脂肪儲存能量,久而久之形成胰島素阻抗,與代謝症候群風險升高。 這個狀況的臨床常見表現包括睡不好、心悸緊繃、以及腹部脂肪堆積。陳醫師建議,應先穩定壓力源與睡眠時間;若懷疑為高皮質醇型肥胖,可評估晨昏作息、睡眠衛教,必要時安排皮質醇相關檢測。 2. 睡眠失衡→瘦體素下降、飢餓素上升→食慾與口慾增加 只要幾晚睡眠不足,就能測到瘦體素(Leptin)下降、飢餓素(Ghrelin)上升,陳潔雯醫師表示,此時主觀飢餓與對高熱量食物的慾望也會提高,這並非意志力不足,而是荷爾蒙被睡眠「改寫」了。 她提醒,應將睡眠視為「治療」而非奢侈,可以固定作息、睡前減少光線刺激、不在床上滑
健康醫療網 ・ 1 天前
不是含糖飲料!他每天狂喝「這飲品」慘了 醫:終生洗腎
茶和咖啡這兩種飲品在台灣廣受歡迎。然而,隨著研究指出咖啡可能對腎臟有保護作用,有些民眾開始好奇是否可以用茶來替代咖啡。對此,腎臟科醫師江守山過去就曾在節目分享專業見解,提醒民眾在選擇飲品時需注意。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9 小時前
地瓜葉超強功效!防癌、抗發炎又助排便 醫:2吃法恐傷身
地瓜葉低卡高纖,是排便及減重的好幫手。醫師指出,地瓜葉裡頭的多酚與花青素能抑制多種癌細胞增殖,因此想要抗發炎或預防癌症,地瓜葉是一個不錯的選擇。不過,地瓜葉為涼性,不宜涼拌或生食,很多人會用來打精力湯,記得葉菜最好要熟食。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23 小時前
地瓜葉是減重、抗炎好幫手? 醫師提醒:「這2類人」不適合多吃
地瓜葉是日常常見的蔬菜之一,中醫師羅珮琳在臉書粉絲專頁分享,地瓜葉不僅助通便、低熱量,還含有豐富多酚、花青素與黃酮類,具備潤腸、抗發炎、防癌潛力。不過她也提醒,慢性腎臟病患者或需要低鉀飲食者不適合大量食用。
鏡週刊Mirror Media ・ 10 小時前
股民「補充保費」收定了! 石崇良:謝謝高股息、 高股利者貢獻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衛福部擬明年啟動修法,改革健保「補充保費」收取公式,首當其衝就是存股族、定存族以及包租公們,480萬人荷包恐大失血,消息曝光一天,網路上滿滿民怨反彈,怒批政府是土匪搶錢,拿中產階級開刀。拋出政策的衛福部長石崇良今(6)日中午臨時召開記者會,親上火線,強調改革是為了健保的付費公平性,健保是全民最大的資產,「謝謝高股息、...
匯流新聞網 ・ 5 小時前
癌末患者家人求隱瞞病情 暖醫秒回3字!結局超動人
癌症為人恐懼,許多患者家屬會懇求醫師隱瞞患者病情。醫師蘇一峰表示,他日前發現一名患者有10公分肺部腫瘤,極可能是肺癌末期,但家屬請求隱瞞患者,他短暫沉默後回答「不可能」,因為病人有權得知自己病情。蘇一峰仍告知患者,患者最後決定回家過完人生最後的3個月,過程相當平和,讓人感受到病患自主的重要意義。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