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人罹腦瘤右眼被摘除⋯竟要求換新眼鏡?醫從患者身上學到的生命課
當生命來到最後階段,病人最想要的是什麼?醫師維多莉亞.史薇特(Victoria Sweet)於《上帝的旅館》一書中,寫下在深池醫院的所見所聞,包括患者與醫生面對病痛或生死時的心情轉折,以及身心靈照護的本質、代價和價值等真實寫照,她深切體會到,醫生並不需要做很多事,往往只是最簡單的處方,病人就會好轉,醫療或許可以「無為而治」。以下為原書摘文:
我答應梅潔醫師暫待的2個月早就過了,她也沒追問我下一步的打算。我和拉荷嫚醫師、蘿梅洛醫師、芬特娜醫師一起在入院病房區服務病患,感覺很自在。我開始從病患身上學到特別的東西,那就是身為病人的經驗。不過我在深池醫院待了多年之後才理解這個道理。
我能有這樣的體悟,是因為每天都會探看病人2次,甚至3次,通常持續好幾個月。我逐漸認識他們,當然,他們也逐漸認識我。我在深池醫院服務第一階段接近尾聲時,遇到一位特別的病患,一位令人難以面對的病患。
她甚至不是我負責的,而是蘿梅洛醫師的患者,但她的病床就在我負責的兩位患者之間,所以每天我都會經過她床邊。她罹患了可怕的疾病,在深池醫院稱得上可怕的疾病,那真的就是很可怕了。
病患想要的只是新眼鏡
托德小姐35歲,是癌症患者,罹患的是腦瘤。她的病之所以可怕,是因為腦瘤正好長在右眼後方,即使動了手術,做了放射治療,腫瘤仍持續往眼睛外面長。其實醫生已摘除她的右眼,將眼瞼拉下來縫合,蓋住腫瘤,但它仍不斷成長。
托德小姐原本就不是美人胚子,放療使她落髮,服用類固醇導致她臉部腫脹,再加上縫合的眼皮開始隆起,此時的樣貌更讓人不忍正視。不過她總是態度親切,也很安靜。我經過時,她總是對我微笑,後來我們偶爾會聊一下,彼此簡單打個招呼,問候一聲。我已習慣她臉部的變形,儘管如此,從某個角度來說,我刻意不去多想她的感受。
有一天,我終於拋開遲疑,在她床邊停了下來,完全停下腳步。我們看著對方。她看著穿白袍、來去匆匆、頭髮有點蓬亂的我,我只看著她的左眼。我們稍微聊了一下,然後我問她:「有什麼需要我幫忙的嗎?」
「有,」她回答:「我真的不喜歡他們給我的食物,都切得碎碎的,淡而無味,你覺得那可能改變嗎?還有另一件事,你可以幫我安排眼科醫生嗎?我需要一副新的眼鏡。」
她的回應令我震驚,迄今依舊難忘,她的泰然自若也令我佩服至今。她想要的不是安樂死或萬靈丹,也不是藥效更強的止痛藥或其他醫生的意見,而是更換食物、更換眼鏡。
她完全沒提到自己的不幸,只是一派平靜,據實以告。無論是什麼原因讓她全然接受了自己的命運,此時對她而言,重要的都是些日常生活裡的小事。
後來我們的確幫她調整了膳食,也幫她配了一副新的眼鏡。不久,她搬到另一個病房,1年半後在那裡安詳辭世。儘管如此,她為我帶來的啟示,就像我從許多病患身上一再學到的,我花了較長的時間才徹底理解。大無畏。回歸本質,堅定自我,源源不絕的勇氣。
重要的往往不是大事
那是大多數年輕醫生甚或大多數中年醫生都無法瞭解的特質,因為我們都很幸運,不曾身為病患,至少不曾像托德小姐那樣。醫生畢竟都是從年輕學子開始起步的,那時都很健康,充滿好奇,用功勤奮。我們對於不幸和無可避免的天意能理解多少?
有一所醫學院以入學前的活動來解決這個問題。他們要求醫學院的學生偽裝成病人,到未來工作的醫院裡就醫,希望他們藉此瞭解身為病人的感受——你必須交出手錶和皮帶,穿上裸露出背部的病袍,在候診廳裡躺在輪床上等候,感覺暴露又脆弱,只是一個籍籍無名的不幸者。
那是個不錯的主意,但效果不太好。每年6月,這些年輕俊秀的年輕人在區域醫院就醫時,頭髮、表情、眼睛看起來都很正常,醫生和護士當然一眼就看出他們是什麼身分。他們眨眨眼,微笑,甚至和這些因「腹痛就醫」的「病患」眉來眼去。
儘管如此,那還是不錯的點子,不錯的想法。托德小姐為我在深池醫院最初幾年留下最深刻的印象。她為我那幾年的學習做了總結,也隱約指出了我未來即將學習的方向。
即使在我們已經無法再為病患多做什麼的時候,找不到癌症也好,量不到奇異脈也好,總還是有些事情值得我們去做。那不見得是救人一命、偉大或英勇的事,而可能只是像換一副眼鏡、調整膳食那麼簡單。事實上,通常都是如此。
托德小姐讓我明白,我不需擔心自己會因病患的厄運而受到影響,他們會好好打理自己,我需要做的,只是問問自己能幫忙什麼,如果能幫上忙,就去做。至於那些無法自己回答的病患,還有其他方法可以得知他們的需求:詢問他們身旁的其他患者、護士、護理佐理員、志工⋯⋯等。我來到深池醫院以前,深信科學醫療的重要,但托德小姐讓我體認到日常小事的重要。
她也讓我有了這樣的推論:重要的往往不是大事。天意與命運那樣的大事是可以認命接受的,或許因為那些事太大,而且是命中注定的,終究無法改變。然而,只要有人在意,小事是可以改變或應該改變的。每天難以下嚥的三餐、破損的眼鏡⋯⋯等,這些時時刻刻提醒著我們切莫輕忽細節。
或許我們可以接受,我們面對考驗,是因為上帝自有其道理,或因為某些我們自己十分清楚的原因(深池醫院的病患就是如此),不過,無法改變膳食或更換眼鏡,卻只是因為身邊的人不夠關心。
這也是為什麼那些俊俏的醫學院學生偽裝成病人就醫,在候診廳等候,交出手錶、皮帶、衣服,甚至躺在輪床上等電梯,也不可能學到這些真實而細瑣的事。因為醫護人員的眨眼、輕碰、眉來眼去,都讓他們相信自己是值得關照的,也確實受到了關照。
(本文摘自/上帝的旅館:一間不只治病、更創造奇蹟的醫院/漫遊者文化)
歡迎加入《優活健康網》line好友,更多醫療新知搶先看!
看更多優活健康網相關報導
住安寧病房是等死嗎?平均住多久?護理長親揭「真相」跟你想的不一樣
老奶奶患失智症,只記得美好回憶!醫揭「美麗型失智症」讓人幸福
本文授權轉載自《優活健康網》,原文為病人罹腦瘤右眼被摘除⋯竟要求換新眼鏡?醫從患者身上學到的生命課
其他人也在看


日本人三餐吃白飯!「為何不會得糖尿病?」 醫曝2大關鍵解答了
糖尿病是以持續性高血糖為特點的代謝性疾病,也是台灣常見的慢性病之一。就有網友好奇,為何日本人三餐都吃白飯,卻不會得糖尿病?對此,醫師蒼藍鴿(吳其穎)列出2大關鍵,表示其實日本受到飲食西化的影響,糖尿病盛行率漸增,只不過放眼全世界依然是「中等偏低」的程度。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20 小時前
吃了非洲豬瘟會怎麼樣?營養師解答4大疑問
[NOWnews今日新聞]今(22)日傳出台中市出現非洲豬瘟案例,農業部上午在農業部一樓大廳舉辦「疑似法定動物傳染病說明記者會」,部分民眾擔心會吃到瘟豬肉,對此,營養師宋明樺在臉書發文指出,非洲豬瘟對...
今日新聞NOWNEWS ・ 7 小時前
台東7連霸議員驟逝!疑大腸鏡切息肉 醫揭大腸鏡「2種息肉」千萬別亂切!
寫下台東政壇7次參選、7次全勝傳奇的前台東縣議員黃瑞華,驚傳於已於10/11病逝,享壽73歲。 這位才剛在3年前告別28年政壇生涯、期許要當個「快樂老人」的政壇長青樹驟然離世,據傳,他是因為進行
健康2.0 ・ 11 小時前
排骨飯打開秒蓋回!非洲豬瘟爆台中 民眾怕中毒?專家說重話了
台灣防疫防線再度面臨重大考驗!農業部今(22)日上午召開記者會,證實台中市梧棲區一處養豬場發現非洲豬瘟疑似案例,經檢驗後呈現陽性反應。截至目前,相關單位已撲殺195頭豬隻,並啟動回溯調查。這是自2005年以來,台灣首度出現非洲豬瘟疑似案例,對於防疫成果與養豬產業構成重大挑戰。消息一出,立刻在網路上掀起熱議,許多民眾擔憂非洲豬瘟是否會影響人體健康。對此,專家與各國防疫機構皆強調,非洲豬瘟「不會感染人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5 小時前
比含糖飲料更恐怖!每天喝「1無糖飲料」 脂肪肝風險增60%
代糖飲料真的比較健康嗎?近日食安專家韋恩(楊世煒)在臉書發布貼文,表示含糖飲料早就被認為會引發新陳代謝的問題,但最新研究顯示,代糖飲料雖然沒有糖分,但還是可能會損害肝臟代謝,甚至風險還會比含糖飲料高。
鏡報 ・ 3 小時前
減肥都失敗胖到102公斤 醫教5招50歲男45天狂瘦10公斤,血壓也變正常
50歲的李先生變胖以後,20年來試遍各種減重方法不但沒成功,中年後更是難減重,近年體重更達102.5公斤。日前因為到診所量血壓時,順便看了「減肥門診」,使用瘦瘦針等5種方法,一個半月就甩肉10公斤,血
健康2.0 ・ 1 天前
七旬翁血糖值飆300,服中藥3月降到正常值!中醫師大推「1藥膳」有效降血糖:全家大小都能吃
糖尿病高居台灣十大死因第5名,更是國人洗腎的主因。糖尿病會引發眾多併發症,如心臟病、腦中風、慢性腎病變、糖尿病足、視網膜病變、神經病變等,嚴重的甚至危及性命,是近年來不容忽視的健康議題。許多人罹患糖尿病之後,不願長期服用西藥,但僅靠飲食控制又很難穩定控制血糖。其實研究證實許多中藥材具有降血糖的功效,不過因藥性屬性不同,仍須依體質辨證用藥,使用上尋求專業中醫師意見,避免適得其反。
幸福熟齡 ・ 1 天前
她愛喝1常見湯品竟腦出血亡!專家示警多重風險:恐致癌養出癌症
不少人愛喝老火湯,美味之餘更是滋補養生,但原來喝老火湯要適可而止。中國一名47歲女子突然感到頭痛、脹痛劇烈難忍,並有多次嘔吐,到醫院求診,證實是腦出血中風,經搶救後不治。醫生指出,女子本身患有高血壓,
健康2.0 ・ 1 天前
趙露思《許我耀眼》身材登熱搜!曝靠4招保持「名品級身材」,中醫解析:有些風險要注意
中國女星趙露思因主演《許我耀眼》再度爆紅,「名品級身材」成為話題焦點,讓不少網友驚呼「根本像換了一個人!」過去她曾分享瘦身秘訣,「早、午兩餐」搭配充足水分攝取為核心,並以7天固定食物攝取,同時搭配「經期減肥法」,生理期前後進行溫和拉伸與體態調整,引起許多粉絲關注甚至模仿。
姊妹淘 ・ 1 天前
台灣首例非洲豬瘟!「越南重組病毒株」疑源頭 專家警告:勿使用來路不明疫苗
[Newtalk新聞] 農業部今 (22)日針對台中養豬場檢出非洲豬瘟病毒核酸召開記者會,證實這是我國首例本土豬隻確診,並向全國民眾及養豬戶信心喊話,強調防疫是全民的責任。農業部指出,台灣養豬產業的生物安全機制其實做得很好,此刻唯一的方式就是「啟動並落實生物安全的機制來對抗這一次的戰役」。農業部特別提醒,目前全世界尚無有效疫苗能抵抗非洲豬瘟,切勿相信坊間任何不明來源的疫苗。 農業部表示,雖然目前為「疑似案例」,已啟動最高防疫措施,包含撲殺該場豬隻、清查上下游關聯場,並宣布全國豬隻禁運禁宰5天,全面禁止廚餘養豬。專家指出,非洲豬瘟僅感染豬隻,不會傳染給人,經屠宰衛生檢查合格的豬肉可安心食用,並將調動冷凍豬肉穩定市場供應。 農業部杜文珍次長表示,雖然此次在國內養豬場檢出非洲豬瘟病毒核酸為事實,但依世界動物衛生組織(WAH)規定,首發案例需進行病毒分離確診,然而為確保防疫時效,已立即撲殺該場豬隻並清除,並進行上下游關聯場檢測,初步結果均為陰性,仍需密切追蹤。 農業部指出,全台禁運禁宰5天是為進行疫情調查,確保豬隻活動路徑掌握;全面禁止廚餘養豬是阻斷病毒傳播的關鍵措施。由於廚餘系統是高風險傳播
新頭殼 ・ 3 小時前
他吃蛋黃酥後急性胰臟炎!醫曝「1原因」害的 尤其這3種人最危險
一名50多歲男性,可能因食用過多中秋節禮盒的蛋黃酥,導致其三酸甘油脂濃度飆升至800 mg/dL,伴隨劇烈腹痛及嘔吐,經診斷為急性胰臟炎,須立即住院治療。 三酸甘油脂升高恐致命 與這些因素息息相關 安南醫院家庭醫學科醫師顏廷旭指出,三酸甘油脂的升高通常與飲食不當、肥胖及糖尿病等因素相關,危險性不容忽視。一旦濃度超過500 mg/dL時,罹患急性胰臟炎的風險便大幅增加,容易出現劇烈腹痛、噁心和嘔吐,嚴重者需立即住院治療;若未及時處理,急性胰臟炎甚至可能導致多器官衰竭,進而增加死亡風險。此外,長期未受控制的高三酸甘油脂血症,還可能引發心臟病、中風及動脈硬化等心血管疾病。 治療高三酸甘油脂血症 常見3種治療藥物 目前治療高三酸甘油脂血症的常見藥物包括:纖維酸類藥物、菸鹼酸及Omega-3脂肪酸補充劑。顏廷旭醫師說明,常用的纖維酸類藥物能夠有效降低三酸甘油脂,但偶爾會產生副作用如肌肉疼痛及影響肝功能;菸鹼酸能降低血脂,卻可能伴隨皮膚潮紅、胃部不適及血糖波動。若無法耐受上述健保藥物,則建議考慮Omega-3脂肪酸補充劑,也就是常見的魚油產品。顏廷旭醫師補充,臨床研究顯示,高濃度Omega-3脂肪
常春月刊 ・ 1 天前
打完流感疫苗「不能吃海鮮」?網傳就連麻醉也禁止 專家一次說清楚
隨著秋冬季節來臨,病毒與細菌感染風險增加,國內自10月1日起開放第一階段公費流感疫苗施打,但近日網路上卻流傳「打完流感疫苗不能接受麻醉、不能吃海鮮」等說法。對此,感染症專家指出,流感疫苗與麻醉並無相關,也沒有「打完不能麻醉」的禁忌;至於海鮮、酒精或辛辣食物,可能引起過敏或腸胃不適,這與疫苗本身也無關。社群平台近期流傳多則訊息,例如「打完疫苗2天看牙、局部麻醉......
風傳媒 ・ 17 小時前
人吃到非洲豬瘟的豬肉會怎麼樣?農業部解答!
國內疑爆發非洲豬瘟,農業部今(22)日表示,21日接獲台中市動保處送來的一處養豬場死亡豬隻檢體,經檢驗,檢體對非洲豬瘟病毒核酸呈陽性反應。針對非洲豬瘟會否對人體造成影響,農業部表示,人體胃酸的酸度已超過非洲豬瘟病毒的耐受酸鹼值範圍,因此非洲豬瘟不會感染給人類,且人吃入含有該病毒的食物,病毒不會經消化道粘膜進入人體內繁殖。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7 小時前
50歲後才得糖尿病要小心!醫:胰臟癌風險是一般人8倍
一名55歲男性因頻繁腹瀉及右側腰背發酸就醫,原以為只是腸胃問題,但檢查後發現黃疸與胰臟發炎,進一步斷層掃描顯示胰臟頭部腫瘤已侵犯膽管並轉移至肝臟,確診為第4期胰臟癌。
中天新聞網 ・ 3 小時前
吃到染疫「非洲豬瘟」肉品怎辦?醫2點說明
[NOWnews今日新聞]農業部今(22)日在記者會上,證實台中梧棲養豬場死亡豬隻驗出非洲豬瘟,引發國人擔憂是否會被傳染,對此,衛福部疾管署表示,非洲豬瘟不是人畜共通傳染疾病,不會造成人類感染,中國醫...
今日新聞NOWNEWS ・ 5 小時前
守20年破防!「非洲豬瘟」會傳人、吃下肚會發病?食藥署7大QA一次看懂
農業部今(22)日上午召開緊急臨時記者會,證實台中養豬場驗到非洲豬瘟陽性,已預防性撲殺場內豬隻195頭。並自今日起全國豬隻禁運禁宰5天。不過外界憂心民眾會不會吃到、吃到會對身體造成問題嗎?除了毒物科醫師顏宗海表示非洲豬瘟「非人畜共通傳染病」,只會在豬隻之間互相傳播,不會造成人的發病外,食藥署也說非洲豬瘟不會感染人。(記者:簡浩正)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4 小時前
到醫院血壓就飆高?醫曝「白袍高血壓」警訊 有3症狀要小心:恐損害器官
看到穿著白袍的醫師血壓就飆高?一名50多歲女性因血壓偏高前往書田診所就診,測量血壓值為170/100 mmHg,休息5分鐘再量,血壓更升到180/108 mmHg。根據患者自述,數月前因血壓偏高,服用了兩藥物,之後常感頭暈無力,此時在家量測血壓又發現血偏低106/62 mmHg(正常血壓值120/80 mmHg),認為自己是「白袍高血壓」而自行停藥。什麼是「......
風傳媒 ・ 4 小時前
流感季必看!正妹營養師教你「對症補營養」 快恢復不拖病
【記者黃泓哲/台北報導】流感季來臨,許多人都有「一人中標、全家遭殃」的慘痛經驗。正妹營養師高敏敏在臉書提醒,喉嚨痛、發燒、全身痠痛等症狀,其實是免疫系統在努力對抗病毒的訊號。除了多休息,最重要的是針對不同症狀補對營養,才能幫身體恢復體力、提升抵抗力。
壹蘋新聞網 ・ 1 天前
不插管不氣切!80歲獨居阿姨做好善終準備 每天1杯蔬果汁手腳靈活
年過八旬的慧心阿姨,身手俐落、氣色紅潤,一點也看不出她已高齡80歲。4年前丈夫過世後,她開始獨居生活,不僅沒有被孤單擊倒,反而過得更加充實規律。靠著健康飲食與持續運動,她以實際行動證明,老年生活也能活
健康2.0 ・ 1 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