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發現:熱浪寒流都提高COPD發病死亡風險 尤其是長者與亞洲族群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奕寧報導】極端氣候影響下,全球各地天災不斷,民眾的健康也深受威脅,臺北醫學大學胸腔醫學研究中心莊校奇副主任率領研究團隊發現,極端高溫或低溫都會增加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患者1.16倍的發病與死亡風險,在極端高溫環境下,女性患者更是高風險群。這篇研究已發表於《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
極端溫度都會增加COPD發病與死亡 長者與亞洲族群更甚
莊校奇副主任率領研究團隊,蒐集全球2000年至2024年間25項相關觀察性研究逾三千筆資料,針對極端溫度環境對COPD患者造成的影響。結果發現,在極端高溫環境下,患者發病與死亡的風險會增加1.16倍,女性族群的風險又高於男性族群0.14倍;而極端低溫對健康威脅更大,COPD患者發病風險會提高1.47倍,死亡風險提高約1.32倍。
此項研究也指出,60歲以上的患者面對極端溫度變化,更容易發病甚至致死。而以區域來看,亞洲族群更容易受到極端氣候影響,發病及死亡風險會增加1.35倍,不過單以極端低溫來分析,歐洲族群發病及死亡風險也偏高達1.4倍。
患者於熱浪或寒流來襲時需提高警覺 也須提防空汙危險
莊校奇副主任表示,COPD為全球主要死因之一,也是國人十大死因之一,與長期吸菸或空氣污染等因素相關,尤其氣候劇烈變遷情形日益頻繁,醫療與公共衛生體系應針對不同地區及族群發展更精準的防護措施,協助維護民眾的健康。例如:政府相關單位在熱浪或寒流來襲前,及早發布健康警示,加強患者用藥與關,同時也提供適當的社區支持及醫療準備,可降低民眾非必要的發病與死亡風險。
外出戴口罩可保護自身 年長者留意早晚溫差大
莊校奇副主任強調,極熱或極冷的環境容易導致好發心肺疾病,因為氣候與溫度、濕度等變化相關,另外加上空氣污染、經濟發展等因素,皆與患者發病與死亡的風險相關。而民眾面臨氣候劇烈變化的情形,也要提高警覺,勿掉以輕心,無論夏季或冬季,外出戴口罩可避免曝露於PM2.5,年長者在冬季時也應留意早晚溫差大等情形,做好防護措施。
【延伸閱讀】
出現「咳、痰、喘」恐是罹COPD! 醫急籲「快改掉這1習慣」
國內研究:春秋季恐使COPD症狀較明顯! 日常這樣做減輕傷害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66574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www.healthnews.com.tw
其他人也在看

蘋果庫克親上抖音直播帶貨!直播教母KK老師:這是商業變現時代的「最高示範課」
蘋果執行長提姆.庫克(Tim Cook)近期訪華期間驚喜現身抖音直播間,親自為全新機型 iPhone Air「帶貨」。這場約40分鐘的直播吸引超過百萬人在線觀看,「庫克來抖音直播了」隨即衝上熱搜。短短數日後,iPhone Air於10月17日在蘋果中國官網預訂,短短5分鐘即預約完畢,造成許多門市取貨需延宕。
姊妹淘 ・ 1 天前
嘉縣追蹤非洲豬隻流向 無人畜共染疑慮、呼籲煮熟食用
農業部宣布台中市通報疑似非洲豬瘟案例,傳出有28頭豬隻已宰殺流入市面,嘉義縣衛生局接獲其中1頭豬(約96.5公斤)流入嘉縣某肉品加工業者通報後,隨即啟動稽查作業,經查該豬隻經分切後販售市場攤販,已全數賣出。衛生局將持續加強食品業者查核,嚴格要求業者遵守「食品安全衛生管理法」,若食品業者刻意使用病、斃死豬肉,該等肉品本質上即屬變質物品,不得供為食品原料使用。若以該等物品作為食品原料,屬於食安法第15條第1項第1款所稱之「變質」或腐敗者,得依同法第44條,處6萬元以上2億元以下罰鍰;情節重大者,並得命其歇業。衛生局提醒民眾,非洲豬瘟不是人畜共通傳染病,不會感染人類,請民眾不用恐慌,選購肉類及內臟製品時,應優先選擇具品牌、包裝完整、標示清楚且經檢驗合格的產品,避免購買來源不明或價格異常低廉的食品,以降低食安風險。若發現疑似不法食品或有衛生安全疑慮,請立即撥打嘉義縣衛生局食品藥物管理科專線05-3620613通報,共同維護食品安全與民眾健康。更多新聞推薦 ● 光復節連假第二日 高公局估國道19路段易壅塞
台灣好新聞 ・ 1 天前
走2千步可換衛生紙!全聯與北市聯醫推「健康處方箋」,讓長輩買菜也能防失智
長輩下雨天想散步但沒地方可去,販售各式生鮮雜貨的大賣場,其實也可以是選項之一。超市龍頭與台北市立聯合醫院首度合作,推出「健康處方箋」,讓長者在賣場購物時,也能散步社交顧健康。 不少長輩平時有外出散步或慢跑的習慣,但一到下雨天,想找個不會淋雨的地方散個步,有一定難度。考量高齡人口不斷增加,希望促進民眾多走路,同時也兼顧生活雜貨採買等目的,全聯與北市聯醫聯手,於大全聯推出「健康處方箋」計劃,讓長輩逛超市也能預防失智。 逛超市也顧健康?超市龍頭把買菜變運動 全聯實業(下稱全聯)執行長蔡篤昌表示,大全聯健康處方箋靈感來自過往北市聯醫與宜蘭傳藝園區舉辦的「藝文處方箋」。目前實施地點為大全聯內湖店,主要鎖定65歲以上長輩,只要每天在超市內走2,000步,就能累積點數兌換獎品。 全聯行銷部同仁鄭丞祐說明,這次健康處方箋主要聚焦於運動、藝文、飲食、互動、永續等面向,讓長輩邊買菜邊運動,希望形成社區共榮照顧圈。只要是65歲以上的長輩,在超市服務台掃描QR Code加入LINE好友,即可開始2,000步健康處方箋。 在超市3樓及2樓超市區域依序有10個關卡,分別坐落在五穀雜糧、堅果、肉品、乳製品及運動用品
康健雜誌 ・ 1 天前
80歲翁「主動脈弓部瘤」險猝死! 北榮「客製化支架」免開胸、繞道拆彈
心血管疾病發作往往在轉瞬間,兇猛又急。常見的「主動脈瘤」與「主動脈剝離」,雖然不是癌症,但死亡率卻相當高,因初期沒有明顯症狀,常被稱之為「不定時的體內炸彈」。其中,又以「主動脈弓部瘤」最為複雜,不僅有破裂危險,還會增加中風風險。醫師建議,可以客製化支架徹底根治,並依據每位患者量身訂做,適合高齡、曾接受相關手術和風險較高者。
優活健康網 ・ 1 天前從忘路到能指路,84歲阿公打新藥、玩遊戲延緩失智,醫師曝關鍵轉折
隨著能延緩阿茲海默症的新藥問世,治療方式正逐漸改變。藥物搭配非藥物介入受到重視,像遊戲化認知訓練、社會參與等,讓治療從醫院延伸到生活中,為病人與家屬帶來新的希望。 84歲周爸爸走進記者會現場,腳步穩健、精神飽滿,還揮手高聲和在場眾人打招呼。這樣的活力,很難讓人聯想到他是一位阿茲海默症患者。 5年前,周爸爸被診斷為輕度認知障礙,當時家人警覺到他開始忘記事情、方向感變差,因母親曾罹患重度失智,女兒周小姐便立刻帶父親就醫,即使確定診斷,他仍每天清晨規律散步,一天走上2萬步。周小姐說,「早期發現、早期治療真的差很多,相較媽媽,爸爸狀況穩定很多。」 半年前,周爸爸因妻子過世一度情緒低落、記憶退化,所幸經醫療團隊評估後,周爸爸可以使用阿茲海默症新藥,定期回診施打,並在治療期間由護理師陪同進行認知訓練遊戲。 打完藥休息後,護理師會陪他玩認知遊戲、聊天鼓勵,透過App還能看到每次訓練的數據變化,知道他哪裡進步、哪裡需要加強,「以前爸爸很抗拒去醫院,現在都很開心要去醫院治療,」周小姐說。 積極治療的效果,家屬很有感。周小姐觀察到,父親病況嚴重時,容易迷路,但現在方向感明顯改善,「以前走到巷口就會忘記路,
康健雜誌 ・ 1 天前
骨質疏鬆勿輕忽 跌一跤恐喪失行動力
【健康醫療網/記者陳靖安報導】「骨質疏鬆沒有明顯症狀,但常因一個小跌倒就造成骨折,尤其脊椎、髖關節、橈骨與肱骨最常見,嚴重者可能失去行動力甚至臥床。」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骨科主治陳昱彰醫師提醒,10月20日是世界衛生組織訂定的「國際骨質疏鬆日」,呼籲民眾正視這項被忽略的慢性疾病。 低骨密度應列入三高以外第四健康警訊 DXA檢測最準確 陳昱彰醫師指出,除了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外,「低骨質密度」應列為第四個健康警訊。骨骼會持續經歷「骨質重塑」,如同存摺一樣需保持進出平衡,但年齡增長後骨本流失加快,若未及時補充,就可能引發骨質疏鬆症。全球約每三名50歲以上成人,就有一人屬高風險族群,特別是長者與停經後婦女,更容易發生骨質流失。 骨質疏鬆的診斷可透過脊椎X光、超音波骨密儀(QUS)與雙能量X光吸收儀(DXA),其中DXA為最準確的檢測方式,也是量化骨質疏鬆的重要依據。T值低於-2.5表示骨質疏鬆,介於-1.0至-2.5為骨質缺乏。 陳昱彰醫師提醒,糖尿病患者的骨折風險比一般人高出約六成,尤其以髖關節骨折為主。這與糖尿病導致的骨質生成減少與骨代謝降低有關,需特別提高警覺。 儲存骨本從年輕開
健康醫療網 ・ 1 天前
以為閃到腰,竟是血癌潛伏2年!恐怖骨髓瘤初期5前兆腰痠背痛也在列
以為只是閃到腰,沒想到竟是血癌「多發性骨髓瘤」作祟!中部62歲的宋女士,兩年前在照顧母親時,彎腰時聽到「啪」一聲,以為只是閃到腰。起初只是下背部痠痛,沒想到在3...
早安健康 ・ 1 天前南投中寮鄉地震規模4.3 最大震度彰化、雲林3級
(中央社台北23日電)根據中央氣象署最新資訊,今天下午2時35分發生芮氏規模4.3地震,地震深度25公里,震央位於南投縣政府東南東方8.9公里(位於南投縣中寮鄉),最大震度彰化縣、雲林縣3級。1141023
中央社 ・ 1 天前迎風面水氣仍多 北市山區豪雨特報
中央氣象署指出,今天(24日)持續受東北季風影響,迎風面水氣仍多,台北市山區有局部大雨或豪雨,大台北及宜蘭地區有局部大雨發生的機會;桃園及花蓮地區有短暫陣雨,並可能有局部大雨發生;竹苗、台東地區及中南部山區有局部短暫陣雨,其他地區為多雲的天氣。連日降雨,山區嚴防坍方、落石及溪水暴漲,外出務必注意路況。氣溫方面,北部及東北部整天濕涼,氣溫介於攝氏22至26度左右,其他地區早晚也偏涼,低溫22至25度,白天高溫約29至31度。 離島天氣:澎湖為陰時多雲,氣溫24至26度;金門為多雲時陰,氣溫22至26度;馬祖為陰天,氣溫21至22度。 風浪方面,台南以北、宜蘭、台東及恆春半島沿海空曠及局部內陸地區,以及金門、馬祖、綠島、蘭嶼易有平均風6級以上或陣風8級以上的強風,而在澎湖局部地區有平均風9級以上或陣風11級以上發生的機會。基隆北海岸、東北部、東部沿海及馬祖有長浪發生的機會,海邊活動請注意安全。(編輯:宋皖媛)
中央廣播電台 ・ 15 小時前
住再久都看不膩!清新北歐 X 典雅日式,成就細緻雋永的優雅時光!
融合清新的北歐風格,以及典雅日式的質感,設計師以淡雅的色彩和自然木質,以及設計家具等元素細節,構築了簡約舒適的生活場景。隨著自然光影的灑落和蘊染,讓人完全地卸下心房,成就雋永而療癒的親子生活時光。
設計家 ・ 1 天前
ICE華埠旁運河街掃蕩 紐約客怒抗議:滾!
美國紐約市華埠旁的運河街(Canal Street),21日陷入混亂。聯邦特工以查緝假貨與抓非法移民為名,突襲街頭攤販,引發群眾恐慌,4名非洲裔攤商與美國公民還遭誤抓,當地眾議員怒斥這是「恐怖行動」。不僅各方痛批川普政府濫權,還有數百人聚集示威抗議,要求釋放被拘移民,以及要「ICE滾出紐約」。事後這條鄰近紐約華埠的街道,生意冷清,攤販們也說:覺得美國不再安全了。
TVBS新聞網 ・ 12 小時前

新北水利局展現強韌防洪 3天抽1986萬噸雨水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唐有為/台北報導 受風神颱風與東北季風雙重夾擊,新北市自20日起遭遇超大豪雨挑戰。市府水利局昨(23)日統計,為應對這場極端降雨,全市抽水站已累計抽排1986.7萬噸雨水,容量等同7946座標準游泳池,成功展現城市強韌的防洪效率。 水利局表示,此次降雨集中且延時長,全市84座抽水站中,已累計啟動64座,占比超過75%,總計更動員了22...
匯流新聞網 ・ 11 小時前
東海大學「AI辨識胸痛表情」等科研受肯定 「創博會」勇奪一金三銅及企業特別獎
【民眾網諸葛志一臺中報導】東海大學於「台灣創新技術博覽會」中再創佳績,以胸痛病患辨識系統、智慧詩詞生成系統、仿 […]
民眾日報 ・ 1 天前
國二少女得糖尿病!「3餐吃這些」營養師愣了 母淚喊:是我害了她
台灣兒童與青少年肥胖率呈近年關注焦點,引發健康隱憂。營養師高敏敏指出,曾有14歲少女因長期攝取過多精緻糖而罹患第二型糖尿病,凸顯家長忽視飲食管理的問題。她提醒,日常飲食中添加糖應控制在總熱量的10%以下,並建議家長選擇低糖、天然的點心,幫助孩子遠離肥胖與慢性病風險。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3 小時前
老公明明沒吃多少肚子卻很大?專家揭「真正元兇」:不是年紀 晚餐必吃這1蔬菜
「他根本沒吃多少,怎麼肚子還是越來越大?」這句話可能是很多媽媽們的心聲,每天只有一餐可以聚在一起吃飯,當然要豐盛的款待家中的支柱。可是看著老公越來越大的肚子,自責煮得太豐盛的同時,卻往往忽略了背後真正的元兇——壓力與生活型態!根據《Przegla̜d Gastroenterologiczny》2025年研究指出,下丘腦-垂體-腎上腺軸失調會讓皮質醇長期升高,促進腹部脂肪堆積與代謝症候群發展。當壓力沒有出口,身體會用「囤積脂肪」來自保,這也正是很多爸爸們不知不覺中肚子變大的原因。很多女性以為:「叫他少吃一點就好」,但實情是——壓力大、睡不好、沒有動,才是導致中廣身材與代謝症候群的真兇! 壓力型肥胖 根本不是「年紀大了」而已 當老公抱怨說「最近比較累」、「一吃就胖」、「晚上睡不好」嗎?這些不是單純年齡在作怪,而是壓力正在「悄悄改寫」他的身體代謝!根據《Obesity Reviews》在2019年的研究顯示,高壓男性罹患代謝症候群的風險比一般人高出45%。這種風險不是突然冒出來,而是長期慢性壓力影響內分泌系統,導致皮質醇過高、胰島素阻抗、三酸甘油脂升高與高血壓發生。更令人擔憂的是,《Meta
常春月刊 ・ 13 小時前
60歲高金素梅凍齡抗老靠3招!醫師、研究都稱讚:防癌、降血糖、抗失智
「一點也不科學!」60歲立委高金素梅最近在雙十國慶晚會久違登台開唱,沒想到一出場驚艷全部觀眾,民眾直呼怎麼還是這麼年輕。到底高金素梅怎麼保養出凍齡外貌? 高金素梅生病後調整生活習慣 高金素梅在
健康2.0 ・ 2 天前
下波東北風這天接力!低溫探20度 北部「雨再下1週」濕到崩潰
氣象署指出,明天(24日)東北季風影響,中部以北及東北部天氣稍涼,水氣偏多,基隆北海岸、東北部地區及新竹以北山區有陣雨,並有局部大雨或豪雨發生的機率,桃園以北及東部地區有短暫陣雨,並有局部大雨發生的機率,竹苗、東南部地區及中南部山區有局部短暫陣雨,其他地區...
CTWANT ・ 1 天前
超商就買得到!醫揭「3飲品」防大腸癌:每天1杯降低近20%風險
台灣大腸癌患者每年新增1.7萬人,且確診年齡明顯下降,過去多為50歲以上者,現在卻有越來越多的年輕人罹患大腸癌,那除了定期檢查外,還能怎樣預防大腸癌?對此,高雄馨語診所大腸直腸外科醫師黃郁純直言,答案其實就在你我身邊的超商裡,只要持續飲用3種飲品,就能有效降低罹患大腸癌風險。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3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