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斑性狼瘡自體免疫疾病 併發症含肺出血、中風常來勢洶洶
歌手坣娜(本名蔡宜樺)驚傳病逝,她過去曾受紅斑性狼瘡所苦。醫師指出,全身型紅斑性狼瘡(SLE)是一種棘手的自體免疫疾病,此病常見症狀含掉髮、臉頰有蝴蝶型紅斑,且併發症包含肺出血、中風等相當多樣,經常來勢洶洶!此病高達四成患者有狼瘡腎炎,造成蛋白尿、需要洗腎等。
根據健保署統計,至今年9月,全台有2萬5732人因全身性紅斑狼瘡領有重大傷病卡。高雄榮總免疫風濕科主治醫師、中華民國風濕病醫學會祕書長盧俊吉今天(29日)受訪表示,紅斑性狼瘡好發於20至40歲的育齡女性,在過往沒有生物製劑這個特效藥時,患者平均壽命會比一般人少10到20年,50多歲因紅斑性狼瘡病逝的女性,「臨床上滿常遇到的」。
盧俊吉說明,紅斑性狼瘡最常見症狀就是掉頭髮、皮膚變紅色,如曬完皮膚後,臉頰可能出現蝴蝶形狀的紅斑,手上也可能有,且特別的是不會癢、卻也好幾個月都不會退。此外,手指等小關節也會疼痛,睡醒後會痛半小時、一小時,活動一兩小時就會比較好,但隔天睡起來又會痛。
其他症狀還有持續高燒,盧俊吉說明,可能燒到攝氏38度、好幾個禮拜都不會好;口腔中比較偏前面有骨頭的位置,也會發生潰瘍,但並不會疼痛。
紅斑性狼瘡併發症相當多樣,盧俊吉解釋,這是因免疫系統可能攻擊各個器官,身體任何地方都可能遭受攻擊,而且經常來勢洶洶。若攻擊到肺部,可能會造成肺炎、肺部出血,白血球過低會造成感染,血小板異常造成血栓則可能引發中風、心血管組塞等;病高達4成患者有狼瘡腎炎,造成蛋白尿、需要洗腎等。
盧俊吉說,如果20到40歲女性突然有異常表現,都要把狼瘡列為可能診斷。東亞的漢民族是高危險族群;若二親等內有人罹患紅斑性狼瘡者,罹病的機率較一般人高5倍以上;三親等有人罹病者,風險則是一般人的兩倍左右。如今生物製劑已納入健保給付,雖然因時間不長尚難確認是否能延長患者壽命,但因其有助控制病情,應能降低因併發症過逝機率。
責任主編:于維寧
其他人也在看
台大研究揭「燃脂生髮」新發現! 登國際期刊全球瘋傳
頭皮竟然會「燃燒自己的脂肪」來長頭髮!台大醫院醫學研究部主任林頌然率領團隊揭開皮膚與毛囊間的神祕機制,團隊發現,當皮膚受到刺激時,皮下脂肪細胞會釋放脂肪酸,為毛囊幹細胞「充電」,喚醒休眠的毛囊重新長出新髮,研究成果近日登上國際權威期刊「Cell Metabolism(細胞代謝)」,外媒報導後掀起熱議
自由時報 ・ 1 天前
59歲坣娜病逝!紅斑性狼瘡「6大警訊」 恐釀腎衰竭
59歲藝人坣娜因「紅斑性狼瘡」復發病逝,引發粉絲不捨。紅斑性狼瘡是一種慢性全身性的自體免疫疾病,好發於20歲至40歲女性,一般徵象包括「胃口不佳、倦怠、輕微發燒、肌肉酸痛、消瘦、口腔潰瘍」,或出現皮膚疹、貧血、頭痛、落髮等症狀。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中年婦「暈到吐」竟是腦血流不足 醫:恐為中風前兆
一名50歲女性長期受到頭痛、頭暈與嘔吐困擾,起初僅以止痛藥應付,但半年來多次出現天旋地轉、嚴重嘔吐的情形,甚至曾因暈眩跌倒送醫,經檢查後確診為「脊椎腦底動脈循環不全」。
中天新聞網 ・ 1 天前
乳房硬塊非乳癌 竟是罕見肉癌
苗栗一位五十六歲的黃女士,幾個月來一直覺得左邊乳房觸摸起來有異狀,起初不以為意,但是近日開始明顯摸到硬塊而且會疼痛,因此到苗栗市大千綜合醫院就醫。外科部馮啟彥主任安排超音波檢查,發現在黃女士的左邊乳房有一個將近十公分大的腫瘤,原以為只是一般常見的乳腺癌,但是手術切除後,經病理報告發現,竟然是非常罕見的肉癌!馮啟彥主任表示,一般常見的乳癌是從乳房的腺體或是乳管長出來的腺癌,而肉癌則是因骨骼和軟組織病變而產生,例如:肌肉、脂肪、血管、神經、肌腱和關節內膜等。肉癌的發生率較罕見,可能出現在身體的任何部位,但以手臂、腿和腹部是較常見的部位,像此位病人長在乳房的更是少之又少。肉癌初期最常見的症狀是無痛感的腫塊,但若腫塊壓迫到神經,可能會有麻木、感覺異常或疼痛的狀況。目前肉癌發生的原 ...
台灣新生報 ・ 1 天前
不用植髮!台大團隊研究「20天生髮液」讓頭髮長回來 成果登國際期刊
掉髮在一定程度上屬正常情況,一般人每日約掉 50 至 100 根頭髮。但若大量或成片掉落,可能與壓力、癌症治療、缺鐵、甲狀腺異常、自體免疫疾病等相關。而禿頭的形成與基因與雄性荷爾蒙相關,毛囊會隨時間萎縮,使頭髮變短變細,最終停止生長,因此遺傳性掉髮會隨年齡逐漸加重。因此,若掉髮突然出現、呈現成片、伴隨頭皮搔癢灼熱或造成明顯心理困擾,應就醫諮詢。 台大團隊研發「可外用生髮精華」 小鼠實驗顯示有效 根據「dailymail」報導指出,臺大研究人員研發出一種可直接塗抹於皮膚、在小鼠身上能恢復毛髮生長的潛力精華液。在實驗中,這種精華液能刺激皮膚內的脂肪細胞,進而再生毛囊。研究團隊指出,精華液所含的脂肪酸為天然來源,且不會刺激皮膚。未來,它可能以一般外用保養品的形式上市供人使用。臺大醫院醫學研究部主任林誠然教授表示,他曾在自己的腿部使用過此產品的初期版本:「我將這些溶於酒精的脂肪酸塗在大腿上連續三週,結果確實促進了毛髮再生。」 皮膚受刺激 可啟動毛髮再生機制 林教授與研究團隊已知曉,皮膚表層受刺激或受傷會促進過度毛髮生長,這種現象稱為「多毛症」。儘管人類在演化過程中失去了身體大部分濃密毛髮,但證
常春月刊 ・ 1 天前
「坣娜病逝」紅斑性狼瘡致死率高 全身發炎易釀免疫風暴
藝人坣娜今日傳出因紅斑性狼瘡舊疾復發,已於10月16日病逝,享年59歲。紅斑性狼瘡是自體免疫性疾病中致死率最高者,由於無法治癒,只能症狀治療,因此又有「不死癌症」的封號。
中天新聞網 ・ 1 天前坣娜曾受紅斑性狼瘡苦 醫:併發症多樣、常來勢洶洶
(中央社記者曾以寧台北29日電)歌手坣娜(本名蔡宜樺)傳病逝,她曾受紅斑性狼瘡所苦。醫師指出,此病常見症狀包括掉髮、臉頰出現蝴蝶型紅斑,併發症如肺出血、中風等,相當多樣,且經常來勢洶洶。
中央社 ・ 1 天前坣娜因紅斑性狼瘡辭世…醫揭該疾病「好發女性」:症狀多變如千面女郎
根據TVBS報導,藝人坣娜因紅斑性狼瘡舊疾復發,已於10月16日病逝,享年59歲。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風濕免疫科主治醫師...
聯合新聞網 ・ 1 天前
坣娜長年受紅斑性狼瘡所擾!併發症多元 患病「高風險族群」曝光
根據中國醫藥大學附屬醫院提供資料,紅斑性狼瘡是一種慢性全身性的自體免疫疾病,其身體免疫反應會產生各式各樣的自體抗體,進而造成系統性的臨床症狀。病症好發於20歲~40歲的女性,病人鼻樑、臉頰會出現紅斑,像似狼的雙頰,因而得名。紅斑性狼瘡症狀表現因人而異,表現十...
CTWANT ・ 1 天前
(有影片)/3D列印+ALL-ON-X!18歲少女下顎腫瘤精準重建成功
(觀傳媒彰化新聞)【記者陳雅芳/彰化報導】彰化18歲少女黃小妹罹患罕見良性下顎腫瘤「牙骨質骨化纖維瘤」,從20 […]
觀傳媒 ・ 1 天前3D列印重建顎骨 讓18歲少女自信開口笑
一名年僅十八歲的黃小妹因下顎逐漸膨脹、臉部外觀改變且咬合功能異常,於二○二一年到彰化秀傳紀念醫院求診。經影像與病理切片檢查後,確診為罕見的良性齒源性腫瘤--牙骨質骨化纖維瘤。經過三年多跨科整合治療,現在黃小妹不僅恢復對稱的臉部,也能重拾自信開口微笑。秀傳口腔顎面外科林楠瑾醫師昨(二十九)日表示,牙骨質骨化纖維瘤多好發於二十至四十歲女性,此腫瘤雖屬良性,但若未及時治療,可能導致顎骨變形、臉部不對稱及咀嚼障礙。黃小妹十八歲即罹病的情形相當罕見,由於正值青春年華,秀傳顱顏中心醫療團隊除追求腫瘤完整切除外,更重視外觀與功能的重建,讓患者不僅痊癒,更能恢復笑容與自信。林楠瑾醫師表示,牙骨質骨化纖維瘤的邊界常與正常骨質交錯,若手術切除不夠精準,可能傷及下顎齒槽神經或造成顎骨變形。為提 ...
台灣新生報 ・ 1 天前
坊間「攝護腺按摩」竟能抓出癌症?醫揭真相:效果有限還可能感染!攝護腺保養攻略全解析
🎧 通勤、做家事,【下載】Podcast 《健康問良醫》,讓您健康輕鬆聽 ❗男性四、五十歲之後,發現上廁所尿流變細或夜尿次數頻繁,當心是攝護腺發出的警訊。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忠孝院區泌尿科醫師程威銘提醒,男性尿道細又長,任何一段出現阻塞,都可能導致排尿不順。他強調,男性下泌尿道症狀(LUTS)不一定全......詳全文
良醫健康網 ・ 2 小時前
芒果樹下做環保 勤耕福田利益人群
高雄右昌環保站,一位八十多歲的慈濟志工顏美德(師兄),做環保三十多年,他寡言,默默地付出,不管颳風下雨,都到環保站報到,而他行有餘力,還在環保站周圍種芒果樹,收成後,把販賣所得全數捐出去做慈善,除...
大愛電視 ・ 1 天前
譚敦慈曝親戚20多歲就大腸癌「愛吃1食物」她絕不碰 醫:1級致癌物很多人天天吃!
大腸癌不再是中老年人的專利!台灣每年新增1.7萬名患者,年齡層更有明顯下降的趨勢。有「無毒教母」之稱的長庚醫院資深護理師譚敦慈就分享,自己一位表妹婿,20多歲時就確診大腸癌。他的日常飲食除了重油重鹹,
健康2.0 ・ 3 小時前
坣娜胰臟癌逝!研究揭「1物」超毒:大增罹癌風險
歌手坣娜於16日因胰臟癌病逝,享年59歲,消息一出震驚演藝圈與粉絲。醫師錢政弘表示,一般提到胰臟癌,會先想到糖尿病,但一篇針對成年女性得胰臟癌的研究發現,有抽菸者的罹癌風險多1.5倍。兒童時期曾吸二手菸者多1.47倍;有抽菸且在生活中吸二手菸者多1.68倍;有抽菸且在兒童時期吸二手菸的人更多出2.8倍,相當驚人。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日本人胰臟癌發生率高!醫揭「1飲食習慣」釀禍
歌手坣娜罹胰臟癌辭世,享年59歲,胰臟癌再度受到關注。胃腸肝膽科醫師錢政弘表示,胰臟癌是國人癌症死因的第7名,而以鄰近的日本來看,其飲食雖常被認為養生,不過數據顯示,日本胰臟癌發生率也很高,主要與飲食有關,其「甜食」大多特別甜。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21 小時前
從85→55kg驚人變身!韓妞「吃飯改變1件事」輕鬆甩肉30公斤,還能喝可樂吃炸雞不復胖!
想減肥又不想放棄快樂人生?這位韓妞徐宥真(Seoyujin音譯)從85kg→55kg,狂甩30公斤,還能開心喝可樂、吃炸雞!她靠的不是節食,而是掌握「4個關鍵瘦身祕訣」,體脂一路掉、皮膚還變
女人我最大 ・ 3 小時前
坣娜傳不敵「癌王」!名醫曝8高危險群
玉女歌手坣娜驚傳早在本10月16日因胰臟癌病過世,享壽59歲,震驚演藝界。醫學專家指出,其實胰臟癌是難以對付的「癌王」,因為早期症狀相當不明顯,且被認為是腸胃疾病,到末期才發現,為時已晚。不過有醫師分享早期胰臟癌的「唯一明顯警訊」,另外強調「8類高風險群」也要當心!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番茄每天吃1顆,降血壓、抗發炎、護攝護腺!「這樣吃」效果翻倍 醫大推
「番茄紅了,醫生的臉就綠了」這句老話,其實背後藏著真相!在營養師與心臟科醫師眼中,番茄絕對不是普通蔬果,而是幫助穩定血壓、抗發炎、減緩老化的重要食療幫手。炎炎夏日,正是吃番茄的好時機,一碗番茄沙拉或一杯冰番茄汁,不只能解渴消暑,更能為全身健康加上一道盾牌。 吃番茄 血壓更穩、發炎更少 根據《European Journal of Preventive Cardiology》在2024年的研究指出,在7056名高心血管風險長者中發現,每日攝取110克以上番茄者,其罹患高血壓的風險比每週不到一次者低了36%。不只如此,血壓數值(特別是舒張壓)也有明顯下降,尤其對一級高血壓患者幫助顯著。此外,《Clinical Nutrition ESPEN》在2022年的系統回顧與統合分析指出,攝取番茄製品能顯著降低促發炎細胞激素TNF-α濃度,對現代人常見的慢性發炎問題,如肥胖、心血管病、胰島素阻抗等具有潛在益處。營養師媽媽曉晶的生活筆記總結,番茄不只是「補充維他命」,更是「降低發炎、守住血壓」的超級幫手! 連泌尿科醫師也愛番茄? 攝護腺保健的天然好幫手 番茄不只是「心臟科醫師的寶貝」,它也是許多泌尿科
常春月刊 ・ 1 小時前
中國10歲男童術後「消化系統被無故切除」 母崩潰求真相:靠注射營養液維生
山東菏澤一名12歲男童小燁(化名)原本健康活潑,卻因10歲時一場意外和一次手術,從此改變了一生。2023年10月26日,小燁在校園和同學玩耍時撞傷肚子,經醫院檢查竟被診斷出腹腔腫瘤,後續又於手術過程中切除胰腺、十二指腸、大部分胃與小腸。孩子母親崩貴表示,如今孩子無法正常進食,只能依靠靜脈注射營養液維生。
太報 ・ 20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