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雜誌刊文揭潛艦困境 陳菁徽:嘴砲治國讓台灣更危險
美國知名軍事政治雜誌《國家利益》(The National Interest)3日刊出華府台美關係研究中心研究員孫廷禎發表的專文〈台灣潛艦困境的教訓〉(Lessons of Taiwan’s Submarine Woes),直指台灣潛艦國造計畫陷入管理不善、資源不足與合約內鬥,導致戰力堪憂,這項台灣最雄心勃勃的國防自主計畫,正因內部問題面臨嚴重威脅,對華府而言並非好消息。國民立委陳菁徽抨擊,嘴砲治國的作法,只會讓台灣更危險。
孫廷禎認為,潛艦國造(IDS)計畫長期受內部混亂困擾,連國防部長顧立雄都承認首艘潛艦的完成目標過於樂觀。文中批評,合約商與海軍顧問郭璽因爭奪後續合約利益爆發內鬥,導致台船被迫公開澄清,甚至總統府層級召集人黃曙光也於關鍵階段辭職,引發外界對潛艦最終戰力的質疑。
該文指出,海鯤號造價遠高於日本「大鯨級」與韓國「島山安昌浩級」潛艦,讓外界懷疑此種建軍模式是否合理。孤立不能成為醜聞與失敗的藉口,若台灣堅持推動高風險軍備計畫,就必須根本強化專案管理與技術授權能力,「拼湊式」造艦終將損害戰力。
國民立委陳菁徽對此表示,《國家利益》的警示並非孤例,近來德國之聲、外交事務、外交政策、華爾街日報與金融時報等國際主流媒體,紛紛點名賴清德總統激進立場與強勢作風,使兩岸風險不斷升高,國際間普遍認為賴清德控管能力幾乎是零。
陳菁徽指出,她陪同立法院正副院長接待外國政要及智庫學者時,多方皆對台海局勢表達憂心,甚至有法國媒體在立法院採訪時質疑,為何台灣不專注強化備戰,反而陷入內部政治鬥爭?廢核政策更削弱防衛韌性,民進政府統治下的台灣越來越不安全。
陳菁徽說,賴政府建軍備戰屢屢出包,軍購案延宕、刺針飛彈與魚雷採購不順,如今潛艦國造又陷混亂,國際直接點名批評,顯示國防管理能力嚴重失能,美方普遍期待台灣能專注自身防衛與國防能力,如此才能降低美國介入成本,也更有助於國際支持。
陳菁徽強調,台灣人民反對北京文攻武嚇,但更需要一個能確保安全、非製造危機的政府。她痛批,賴政府面對外界質疑,只會推責,連軍人加薪都不願意,這種嘴砲治國的作法,只會讓台灣更危險。
其他人也在看

外媒刊文揭潛艦困境 陳菁徽:賴政府激進引戰又備戰不足
美國知名軍事政治雜誌《國家利益》(The National Interest)刊登專文,深入剖析台灣的國造潛艦(IDS)計畫。文章指出,這項台灣最雄心勃勃的國防自主計畫,正因內部的管理不善、資源有限與合約商內鬥,而面臨嚴重威脅,這對華府而言並非好消息。對此,國民立委陳菁徽3日批評說,賴政府激進引戰又備戰不足,勿用「嘴砲」治國。
中天新聞網 ・ 1 天前
機上乘客要求空姐「脫掉」 全網炸鍋砲轟:必須禁飛
空服員工作不易,除了有時差問題,遇到怪乘客時也很麻煩。曾有美國空姐自拍影片透露,飛機上有乘客覺得冷,要求她拿毯子,空姐解釋,這是49分鐘短程航班沒有提供毛毯,沒想到對方竟要她脫下制服外套給自己,空姐感到尷尬,但仍裝鎮定繼續服務其他人。這起荒唐事件引發網友熱烈討論,不少人直言該乘客應被禁飛才是。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23 小時前
國防部證實:F-16V等5大武器採購延宕 4軍事工程履約爭議
近年國軍各項軍事工程及軍備採購,屢傳延宕無法準時交貨。立院外交國防委員會明天邀請國防部長顧立雄進行專案報告,書面報告今天...
聯合新聞網 ・ 1 天前列鄭麗文全代會4金句 黃暐瀚讚「多了台灣味」:靈活度是歷任主席之最
國民1日舉行第22屆第1次全代會,新任主席鄭麗文演說時強調國民一定會在台灣人民最苦的時候、在台灣人民最危險的時候、在台灣最需要國民的時候,「永遠跟台灣人民堅定站在一起」。資深媒體人黃暐瀚列出4大金句,並認為鄭的發言明顯多了「台灣味」,其靈活度恐將是國民歷任主席之最。
中時新聞網 ・ 4 小時前
賴清德修理林岱樺夠聰明,也夠狠心
綜觀整起民進高雄市長初選,會發現賴清德對林岱樺的處置,可謂手術刀一般鋒利,其刀法之精準,下刀之猛烈,都堪稱政壇一絕,可謂夠聰明,也夠狠心。 筆者這樣的評論,有許多人可能不以為然。在非綠色輿論圈內,對高雄市長這一局的評論往往是「林岱樺造勢規模大,民進這下麻煩了」、「民進基層整合困難」等論點,比方台灣民意基金會董事長游盈隆就po文說:「林岱樺為高雄市長初選投下超級變數」。
奔騰思潮 ・ 6 小時前潛艦海鯤號卡關「系統整合不易」 廖宏祥:台灣須執行IV&V
潛艦國造原型艦「海鯤號」海測延宕,確定今年無法完成,更面臨首次造艦「系統整合不易」困境。曾任台灣戰爭學院榮譽講座的廖宏祥近日投書《National Defense》(國家防衛月刊)建議,由於台灣缺乏潛艦研造經驗,外界對其信心下滑,若美方認為這只是「面子工程」,恐將削弱支持。要避免此局面,台灣須立即聘
自由時報 ・ 4 小時前

遭寶佳「禿鷹掠奪」吃下1成股權! 中工反擊:依法採取必要行動捍衛權益
中工日前以12億元賣出「陶朱隱園」一戶,帶動股價上周大漲,短短6天勁揚約40.3%。中工今天(3日)發聲明指出,中工遭到建商寶佳集團以禿鷹式襲擊,吃下一成股權。中工強調,此舉已引發市場與公司治理之疑慮
中廣新聞網 ・ 19 小時前因庇護涉政變前總理,秘魯宣布與墨西哥斷絕外交關係
【財訊快報/劉敏夫】外電報導指出,秘魯宣布將與墨西哥斷絕外交關係。秘魯外交部長Hugo de Zela透過網路直播表示,秘魯將與墨西哥斷絕外交關係。De Zela表示,此舉源於墨西哥政府將前總理Betsy Chavez安置在利馬的一處外交官邸。Chavez因在2022年為時任總統Pedro Castillo工作期間涉嫌參與政變而被起訴。
財訊快報 ・ 6 小時前打造核潛艦 南韓:為因應北韓潛艦計畫、無意引發軍備競賽
路透社報導,南韓今天(3日)表示,首爾推進核動力潛艦的計畫無意引發更廣泛的軍備競賽,並已向華盛頓和北京保證,這些核潛艦是針對北韓的潛艦計畫做出因應。 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10月30日表示,他已批准首爾建造核動力潛艇。這項重大舉措將使南韓加入擁有核動力潛艦的少數國家之列。 南韓總統李在明的幕僚長姜勳植(Kang Hoon-sik)對記者表示:「這並非為了引發更大的軍備競賽……而是因說服中國和美國,北韓已宣布其核潛艇計劃所帶來的結果,我們需要對此做出相應的準備。」 南韓國安顧問魏聖洛(Wi Sung-lac)1日表示,由於涉及軍事用途,首爾已請求美國的協助,讓這些未來將打造的核動力潛艇可使用所需的燃料,而美國已批准了這項請求。 當被問及這是否意味著美國將為首爾的核動力潛艇提供燃料,或者南韓是否可以出於軍事目的製造濃縮鈾時,南韓國防部發言人今天表示,華府和首爾之間需要就此問題進行更多討論。(編輯:楊翎)
中央廣播電台 ・ 20 小時前

不只是外交失言?她曝:鄭麗文揭開國民的地緣幻覺症!
國民主席鄭麗文接受外媒採訪時,稱俄羅斯總統普丁非獨裁者,引發議論,有媒體報導,鄭這番言論已惹怒歐洲各國,傳多個歐洲國家駐台機構「封殺」國民中央。鄭麗文今(3)日回應,「這完全是子虛烏有的事,在我當選主席後,有來自歐洲的代表處跟我積極聯繫,希望能安排會面,我都將相關行程安排在正式上任後」。政治評論員吳靜怡則說,從「普丁不是獨裁者」到「北約該負責」,鄭麗文揭開國民的地緣幻覺症!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日媒爆料台灣在愛沙尼亞設處卡關2年!因命名「台北或台灣」喬不攏
日經亞洲3日報導,台灣在愛沙尼亞首都塔林設立代表處陷入僵局,雙方談判兩年以來,因代表處欲使用「台灣」或「台北」一事上喬不...
聯合新聞網 ・ 1 天前
科學家新視野-非洲豬瘟在台現蹤 防疫新考驗
你或許也曾有過這樣的經驗:剛下飛機,就在入境走廊上排起長長的隊伍等待手提行李檢查;但有時又能拿到一張「分流識別卡」快速通關。這張小卡的背後,其實正是台灣長年守護養豬產業、防範非洲豬瘟跨境入侵的重要防線,然而這道防線近日受到考驗。
工商時報 ・ 9 小時前
從燒光經費到世界第一 拓凱董座回饋母校
[NOWnews今日新聞]「那時候沈文振幾乎燒掉所有錢、花了一年研究,才讓拓凱成為網球拍的世界第一」,天下文化總編輯李桂芬分享《以5微米連結世界》一書的片段,解釋拓凱實業董事長沈文振如何從零開始,破解...
今日新聞NOWNEWS ・ 3 小時前台孤立無援 非潛艦管理不善藉口
美國《國家利益》雜誌2日刊登「華府台美關係研究中心」研究員孫廷禎發表的專文〈台灣潛艦困境的教訓〉,剖析台灣的國造潛艦(IDS)計畫。文章揭露台灣在推進雄心勃勃的國防自主計畫過程中,正因內部管理不善、資源匱乏與合約商內鬥,而面臨嚴重威脅。作者強調,允許台灣「拼湊式」造艦,恐非最佳選擇。
中時新聞網 ・ 9 小時前
影/巴西大豆「坐地起價」惹怒大陸!蔡正元:阿根廷賺到了
巴西的大豆價格近坐地起價,引發大陸不滿,部分訂單轉向阿根廷與美國,前立委蔡正元表示,中國大陸的大豆與植物油需求龐大,「阿根廷算是賺到了」。
中天新聞網 ・ 23 小時前台塑四寶機會來了!謝金河點名最先翻身黑馬:搭上缺貨熱潮
台塑四寶近年市值從高峰滑落,多次對台塑集團提出警訊的財信傳媒董事長謝金河,在臉書以「南亞的新轉捩點」為題發文指出,南亞歷經四年低潮,如今終於迎來轉機。
中時財經即時 ・ 21 小時前《大陸政治》毛寧:恢復赴加拿大團體旅遊
【時報-台北電】證券時報訊,今日發言人毛寧在外交部例行記者會表示,考慮大陸遊客出境需求,以及當地旅遊環境等各方面綜合情況,決議恢復旅行社經營大陸人民赴加拿大團體旅遊業務。 毛寧指出,此舉將近一步促進大陸與加拿大人民來往,相信能夠增進兩國情誼。(編輯:邱致馨)
時報資訊 ・ 22 小時前
顧立雄立法院受訪 (圖)
針對潛艦國造原型艦海鯤號恐無法依約在11月交船,國防部長顧立雄提到,由於是首艘國造潛艦,仍要肯定台船與海軍的辛勞,並希望能以品質為重完成交運,而依約計罰(每日新台幣19萬元、上限約40億元)台船是督促完成合約的一個手段而非目的,完成建造才是最大期待。圖為顧立雄3日於立法院接受媒體聯訪。
中央社 ・ 1 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