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大高材生「早餐不吃1物」甩7公斤! 醫:吃對食物更健康
平時工作壓力大、生活步調快,很多上班族即使有運動習慣,體重還是容易上升。內分泌新陳代謝專科醫師蔡明劼就指出,減脂的第一步是做到均衡飲食,且關鍵在於「吃到足夠的蔬菜量」,就有一名台大學姐僅透過改變飲食習慣,成功瘦身7公斤,還帶著媽媽一起變健康。
蔡明劼日前在臉書粉專撰文道,減脂需要均衡飲食,特別是要注意「吃到足夠的蔬菜量」,但有些人困擾早餐不容易攝取蔬菜,他建議可選擇不必煮也能快速上桌的食材,像是小黃瓜、牛番茄、玉米筍等等。
蔡明劼提到,有位從台大財金系畢業的學姐,曾在香港、新加坡工作,由於金融業的高壓環境,加上長時間外食,即使有慢跑習慣,體重仍不自覺上升,後來學姐參加了他的線上瘦身課程,沒有用藥及保健食品,光靠改變飲食觀念,就瘦了7公斤,就連學姐的媽媽也成功一起減重。
蔡明劼指出,這名學姐分享,自己最大的改變就是「早餐不吃麵包」,改以豆腐、豆包、地瓜、無糖穀片、大豆蛋白粉替代,偶爾也會吃優格,再搭配大番茄,就能吃得營養又有飽足感。此外,學姐還提及,她會用巴薩米克醋取代傳統調味料。
對此,蔡明劼說明,醫學研究顯示,醋中的乙酸(acetic acid)有4種功效,包括「延緩澱粉分解」讓血糖上升變慢、「延緩胃排空」讓餐後血糖峰值更平緩、「提升肌肉對葡萄糖利用」能降低血糖濃度、「減少肝臟糖新生」減少內生性血糖來源;多篇回顧研究也指出,在餐前或餐中攝取10至30 mL 醋,可讓餐後血糖上升比較平緩。
蔡明劼也提醒,醋不是魔法,不可能取代血糖藥,也不會讓飲食隨便吃就沒事,醋更像是「搭配均衡飲食」時,錦上添花的輔助角色,「真正能長期維持的健康,往往來自小小的微調。把早餐的麵包,換成豆腐或優格;把空盤子,添上一份大番茄或玉米筍;把調味料,換成一匙巴薩米克醋。你會發現健康不是靠意志力硬撐,是讓生活默默長出了新的慣性。」
看更多 CTWANT 文章
渣中之王?謝薇安爆黃明志15年戀情真相 神秘女友多年陪伴
「裸體相擁照」被抓包!粿粿、王子吃定范姜1點不敢曝光 囂張同居3個月
謝侑芯猝逝案延燒!娃娃曾受邀遊大馬「對方提供違禁品」 發6聲明澄清
其他人也在看

醫院說是小手術!12歲男童撞肚動手術 醒來6器官竟全沒了
中國山東傳出駭人醫療事故,一名12歲男童兩年前因腹部撞傷就醫,本以為只是小手術,卻在手術後被切除了包括十二指腸、胰腺、大部分胃與小腸等6個器官,導致他終身無法進食,必須靠注射營養液維持生命。事件曝光後引起輿論譁然,家屬痛批醫院毫無交代,網友也怒問「這是救人還是害人?」。
鏡週刊Mirror Media ・ 1 天前
投資人看過來 00929迎三大變革
為持續優化追蹤指數表現,旗艦台股ETF指標之一的復華台灣科技優息(00929)將迎來自2023年6月掛牌以來最大的三項異動變革,預計11月底生效。
中時財經即時 ・ 8 小時前
不只暖身!「1辛香料」是內臟脂肪剋星 防糖尿病、脂肪肝
隨著天氣轉涼,不少人會喝薑茶暖身,最新研究發現,薑還能提升代謝。基因醫師張家銘指出,薑有助於啟動身體代謝,使脂聯素上升,降低體脂、胰島素變得更靈敏、血糖不容易亂飆,甚至減少發炎反應,代謝狀態一旦改善,體重自然會掉下來。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喝咖啡別碰12種藥物!藥師示警:恐引發災難性副作用
咖啡是許多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飲品,尤其早晨一杯咖啡能夠提神醒腦,幫助開啟一天的工作。然而,英國《每日郵報》報導,藥劑師警告,咖啡若與某些特定藥物一同服用,可能會產生危險的交互作用,甚至引發「災難性副作用」,對健康造成嚴重威脅。
中天新聞網 ・ 1 天前
「最帥展昭」驚傳猝逝!醫揭運動後心臟不適奪命2大元兇,冒冷汗是警訊
曾在《碧血青天楊家將》中飾演「展昭」一角、被封為「最帥展昭」的59歲前亞視小生甄志強,驚傳於上海猝逝,消息震驚演藝圈。據悉,他是在打球後突感心臟不適後離世。醫師警告,運動後出現的胸悶、冒冷汗,絕非只是
健康2.0 ・ 21 小時前
不是橄欖油!研究證實「這1種油」更能控血糖 醫提醒:千萬別再煮到冒煙
很多人只把芝麻油當調味料,但其實它的健康力道超乎想像!一項最近在BMC Nutrition 發表的新研究針對60位脂肪肝(MASLD)女性的臨床隨機試驗,把她們分成兩組:每天各吃30公克芝麻油或葵花油,並搭配低卡飲食,持續12週。兩組人都瘦了,但在血糖控制上,芝麻油組表現遠遠超過葵花油組。 在12 週後,芝麻油組的血糖相關指標有顯著進步: 1、空腹血糖(FBG):芝麻油組下降18.2 mg/dL,葵花油組僅下降4.3 mg/dL2、空腹胰島素(FSI):芝麻油組下降3.2 µIU/mL,葵花油組只降0.5 µIU/mL3、胰島素阻抗(HOMA-IR):芝麻油組下降1.4,葵花油組僅下降0.34、胰島β細胞功能(HOMA-β):芝麻油組提升15.6,葵花油組僅提升3.2 芝麻油不只是「減重時的佐料」,它能更有效降低血糖、改善胰島素效率,還能增強胰島 β 細胞功能,對延緩甚至預防糖尿病都有潛力。 為什麼芝麻油能降血糖? 芝麻油透過三大途徑幫助血糖控制: 1、代謝途徑:其中的單元不飽和脂肪酸(MUFA)能保護胰島β細胞、改善胰島素敏感度,並調節脂質代謝基因,減少胰島素阻抗。2、荷爾蒙途徑:M
常春月刊 ・ 19 小時前
豬肉禁宰,吃不到豬肉怎麼辦?營養師教你「飲食4招」不怕少吃蛋白質
近期國內爆發豬瘟疫情,因實施禁宰禁運令,導致豬肉供應量下滑,引發民眾關注飲食上蛋白質來源。營養師表示,這反而是重新檢視飲食習慣的好契機。營養攝取不應僅依賴單一食物,只要適度調整飲食結構、選擇多元蛋白質來源,不僅能維持身體所需營養,也能讓飲食更均衡、更健康。
優活健康網 ・ 1 天前
不用萬步!最新研究:日行「這步數」就能延緩失智症
阿茲海默症是長者失智的主因之一。一篇新發表在知名期刊的文章指出,對於大腦已經開始出現該疾病分子跡象但尚未出現任何認知症狀的老年人來說,每天走3千~5千步,就能幫助延緩認知能力下降,認知退化延後約3年,而每天走5000–7500步的人,延後幅度可達7年。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補充「5營養素」預防白髮提早報到!營養師教你調整飲食 找回烏黑秀髮
每天面對鏡子,發現白髮持續增加,不禁讓人感到焦慮。營養師提醒,白髮出現不僅與壓力有關,營養不足同樣是關鍵因素。當頭髮無法獲得足夠養分時,黑色素生成受阻,白髮就會提早報到。若想擁有烏黑亮麗的秀髮,除了心
健康2.0 ・ 21 小時前
這輩子財路注定「先苦後甘」的4生肖!屬牛早年缺乏貴人提攜,「這位」後半身財富水到渠成不愁錢
有些人天生勞碌命,年輕時明明肯拼又努力,卻總是財運不順、與好機會擦肩而過。不是遇人不淑、就是時機不對,好不容易有點積蓄又被突發狀況打回原點。命理上稱這類為財星藏、福報遲來的格局,雖然早期難見成果,但只
女人我最大 ・ 1 天前
「普利堤金飲食法」是什麼?醫生大推!有助心臟健康和減肥 | Women's Health
透過營養師介紹有助心臟健康的普利堤金飲食法(Pritikin Diet),包含其主要好處、潛在風險與建議食物清單。
Women's Health美力圈 ・ 3 小時前
不是含糖飲料!他每天狂喝「這飲品」慘了 醫:終生洗腎
茶和咖啡這兩種飲品在台灣廣受歡迎。然而,隨著研究指出咖啡可能對腎臟有保護作用,有些民眾開始好奇是否可以用茶來替代咖啡。對此,腎臟科醫師江守山過去就曾在節目分享專業見解,提醒民眾在選擇飲品時需注意。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6 小時前
黴菌毒素爆表!醫示警「5類人」小心恐致癌 8種排毒法曝光
台灣溫暖又潮濕的氣候是黴菌生長的最佳環境,但如果家中黴菌不及時處理,不僅影響美觀,對人體也有極大的害處,有研究顯示,黴菌毒素和35種癌症息息相關,若想排除黴菌,一定要由體內到環境徹底排除,對此,醫師王偉全就列出8種排毒方法給民眾參考。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4 小時前
資深法官周盈文腦出血搶救中!「1常見病」釀禍:500萬人小心
65歲的資深法官周盈文,昨(3日)下午被發現倒臥於辦公室內,疑似因腦部出血昏迷,緊急送往台大醫院搶救中,初步懷疑是因高血壓引發腦溢血。醫師表示,腦出血就是腦中風,最常見的原因就是高血壓。因此,高血壓病患者務必控制日常的血壓值。預估計,台灣約有500萬名高血壓患者。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52歲女咳嗽、大笑就尿失禁!醫曝原因喊很常見 3族群高風險
更年期到了,不少過去沒有的症狀都會跑出來,有時候還會發生令人尷尬的事。泌尿外科醫師曲元正就分享一起個案,有位52歲的林小姐只要咳嗽或大笑,就會不受控制地尿失禁,令她感到尷尬又煩躁,不敢參加聚會或外出運動。進一步了解才發現,她身上還發生許多更年期的症狀。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中醫師看診突見病患「耳垂一道溝」 驚喊:小心心血管疾病!
看耳垂就能知道心臟好不好?醫界近年常提到「冠心溝」現象,引發不少網友好奇。中醫師就在社群上分享親身趣事,提醒若耳垂出現一道摺痕,或許要多留意心血管健康。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5 小時前
手術前一刻被喊卡?只因「沒停藥」 醫:可能危及生命
桃園醫院骨科病房護理長王瓊玉指出,術前未依醫囑停藥是導致手術臨時取消或延期的主要原因之一。一名李姓女性病患經過長時間等待準備接受手術,卻在手術前一刻被告知必須取消或延期,原因是她忘記依醫囑停用特定藥物。
中天新聞網 ・ 1 天前

瘦瘦針讓他大減32公斤! 停藥恐復胖?醫師曝「逐漸減量」是關鍵
花蓮一名42歲王姓男主廚,體重曾高達125公斤,今年初因燙傷住院時意外發現罹患第二型糖尿病與嚴重脂肪肝,住院期間每日需施打4針約120單位胰島素控制血糖。透過連續性血糖監測器(CGM)即時數據結合每周一劑瘦瘦針,8個月後成功減至93公斤,甩肉32公斤並改善糖尿病狀況。
中天新聞網 ・ 18 小時前
身體正在「慢性燃燒」?名醫:必做5件事預防癌症
身體長期處於慢性發炎狀態,不僅會加速老化,還會提高罹患癌症的風險。營養醫學醫師劉博仁指出,慢性發炎就像星星之火,會逐漸傷害血管內皮、干擾胰島素與粒線體功能,不僅加速老化,還會增加糖尿病、癌症等疾病風險。他建議從「吃、補、睡、動、心」五個面向著手改善,這也是長壽的關鍵之道。
中天新聞網 ・ 1 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