腸病毒高峰在跨年前後! 羅一鈞:伊科11最兇、克沙奇也流行
〔記者蔡淑媛/台中報導〕腸病毒已正式進入流行期,造成多名新生兒重症死亡,疫情仍在上升。疾管署署長羅一鈞今天表示,預估這波流行會持續到明年1月中下旬,高峰可能落在跨年前後。今年上半年流行的是伊科病毒11型,容易造成新生兒感染及重症,目前已退居第 3、4 位;目前型別已轉換為主要流行的克沙奇病毒,會引起典型手足口症及咽峽炎,對 3 歲以上學齡前兒童較易造成感染及重症,必須特別注意。
台中市小兒科醫師施勝桓也說,過去流行腸病毒伊科病毒11型,主要發生在1歲以下的嬰兒,很難一眼就看出症狀,後這兩周以來則以就讀幼兒園幼生感染為主,為3歲到學齡前的幼兒,罹患型別為克沙奇病毒,出現手足口症及咽峽炎,但也有11個月大的嬰兒罹患,有典型的手足口出現水泡,甚至連屁股也長水泡,也有幼兒園一班裡已有3、4名幼兒群聚感染。
羅一鈞今天參加中山醫學大學圖書館週暨世界愛滋病日活動受訪指出,腸病毒進入流行期以後,大概每週就診人次在1萬1000人到1萬2000人之間,預計在11月底、12月初疫情還會再往上升,所以高峰可能會落在跨年前後,要注意這段期間可能有很多小朋友會出現腸病毒相關症狀,甚至重症案例,例如腦炎,或心肌炎的案子會發生。
羅一鈞說,今年統計腸病毒重症死亡個案,確實集中在出生未滿1個月的新生兒,是因為當時流行的是伊科病毒11型,對剛出生新生兒特別具有殺傷力。
目前腸病毒流行的型別是針對大小孩的克沙奇病毒,那類病毒會引起比較典型腸病毒症狀,如手腳會起水泡、紅疹,或是口腔有嚴重的潰瘍,已提醒醫師要特別注意這波腸病毒疫情、及早診治,也請家長特別注意,如果家中有這些症狀的小朋友,不要到學校上課,以免造成班級內的傳染。
更多自由時報報導
公費流感疫苗最快跨年前就會打完! 疾管署今宣布加購15萬劑
獨家》台積電擬加碼投資3座2奈米廠 地點傳將落這邊
健康網》長期吃5種藥 愈吃愈無力 醫:對「藥」下「營養素」很重要
黃志明驚傳泰國嚴重車禍身亡 家屬悲慟證實
其他人也在看

腸病毒專攻1族群 羅一鈞:跨年將達最高峰
[NOWnews今日新聞]國內腸病毒仍處流行期且疫情持續上升,疾管署長羅一鈞對此表示,腸病毒疫情已於上周正式進入流行高峰期,預估高峰將延續至明年1月中、下旬,並可能於跨年前後達到最高峰,提醒近期主要流...
今日新聞NOWNEWS ・ 1 天前
腸病毒疫情持續上升!上周門急診近1.2萬人就醫 3歲以下幼兒最需注意
疾管署長羅一鈞25日表示,腸病毒疫情已於上周正式進入流行高峰期,每周急、門診就診人次維持在1萬1000人,預估高峰將延續至明年1月中、下旬,並可能於跨年前後達到最高峰。他提醒,近期主要流行病毒株已從容易引發新生兒重症的伊科11型,轉變為更易造成3歲以下幼兒重症的克沙...
CTWANT ・ 1 天前
全台腸病毒增溫!急診破萬、重症6年最多 爸媽速看症狀
【健康醫療網/記者陳靖安報導】國內腸病毒疫情持續上升,腸病毒易於人口密集且互動密切場所傳播,例如家庭、校園、安親班、托嬰中心及室內兒童遊戲場等,疾病管制署呼籲,家長及教托育人員持續教導學幼童養成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加強學幼童以肥皂或洗手乳正確洗手、流行期間避免出入擁擠的公共場所,並落實生病在家休息。 本週急診突破1.1萬人次 重症創6年新高 依據疾管署監測資料顯示,目前處腸病毒流行期且疫情持續上升,第47週(11月16日至11月22日)門急診就診計11,893人次,較前一週(11,444人次)上升3.9%;近四週實驗室監測顯示社區腸病毒以克沙奇A16型為多,其次為克沙奇A6型及克沙奇A5型。今年累計19例腸病毒感染併發重症確定病例(含9例死亡),以感染伊科病毒11型(17例)為多、其次為克沙奇A16型及克沙奇B5型(各1例),為近6年同期最高;其中新生兒腸病毒感染併發重症確定病例累計15例;腸病毒疫情傳播風險持續,呼籲民眾留意新生兒及幼童腸病毒重症前兆病徵。 腸病毒超強傳染力 返家必做這些事防感染 疾管署提醒,腸病毒傳染力強,無論成人或小孩都有感染風險,提醒大人出外返家後,務必先更衣,
健康醫療網 ・ 1 天前
蔡依林認罹「1惡疾」醫示警:1年內中風機率急升131%
45歲天后蔡依林維持好身形,近來不只發行全新專輯、推出Podcast節目《Pleasure Talks》,年底將首次攻大巨蛋,門票一開賣就引爆搶票潮。她日前在Podcast中談及9點半睡覺的好處之後,並透露早睡的真實原因,證實曾得過「皮蛇」(帶狀皰疹)。醫師提醒,心血管疾病患者為帶狀疱疹高風險族群外,研究指出,45歲以上患者罹患帶狀皰疹後,一年內中風風險提高131% 。(記者:簡浩正)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9 小時前
早餐店「1類食材」易致癌!被世衛列一級致癌物等同菸草,卻有一堆人愛吃
加工肉品對健康的影響近年來備受關注,世界衛生組織早已將其列為一級致癌物,危險程度與菸草相當,像民眾在超商或早餐店購買的培根、火腿、香腸等常見食品,實際上都含有可能致癌的添加物。根據專家研究指出,長期攝
食尚玩家 ・ 1 天前
Joeman減重30kg!每天168斷食仍反彈復胖 揪出1關鍵問題:自己都沒意識到
YouTuber Joeman近年減肥有成,從原先超過100公斤,瘦到現在健康的71公斤,付出不少努力。他日前拍影片分享心得,坦言減重過程並非一帆風順,中間一度復胖,後來才發現除了運動、飲食之外,原來「壓力」對體重的影響也很大,若想減肥成功,也不能忽視心理上的健康!
姊妹淘 ・ 1 天前
更年期瘦不下來?努力運動反更胖? 營養師揭「體脂不降真相」:這個沒吃夠
你是不是也有這樣的困惑:明明每天努力跑步,體重計卻紋風不動,甚至體脂率還居高不下?這也是許多更年期女性都面臨的真實困境,究竟該如何透過正確方法,成功告別「越跑越胖」的魔咒? 跑步無效? 更年期體重停滯的秘密 營養師媽媽曉晶的生活筆記分享,C小姐的故事是個典型。50多歲的上市公司副總,工作忙碌卻堅持運動。她每週慢跑三次,堅持三年。然而,她的體脂率幾乎紋絲不動,體態也沒變。這背後有更年期特有原因。C小姐飲食清淡,卻因蛋白質不足,導致肌肉量低、基礎代謝率下降。偶爾進健身房,也僅限於輕型機械訓練,對增肌幫助有限。根據《Maturitas》在2025年的研究顯示,停經後女性若能持續進行阻力訓練,不僅體能活動水準能顯著提高,甚至能在兩年後維持效果 。這說明:跑步雖能提升心肺,但缺乏重量訓練,就難突破代謝低谷。 為何單靠跑步難以瘦身? 科學告訴你 運動研究證實:單一有氧運動無法顯著增加肌肉量。更年期後,荷爾蒙變化使脂肪易集中腹部,這就是許多女性「小腹難瘦」的原因。根據《Geroscience》在2025年的實驗,阻力訓練能讓女性肌肉蛋白質合成率增加47%,改善肌力與肌肉量,提升總瘦體重2%!想有效燃
常春月刊 ・ 12 小時前
日本研究證實!「1發酵物」能防失智:一週一次就見效
年紀越大,得失智症風險越高,但一項日本研究顯示,相較於完全不吃起司的老人,每週至少吃一次起司的老人罹患失智症的比例較低。日本學者認為,此項研究與過去觀察性研究的結果一致,都顯示吃乳製品有助於減緩老人的認知退化。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不是芭樂!每天一杯「超級水果」能抗三高和減脂:半年降心血管風險15%
隨著年齡增長,不少人開始面臨腰圍增加、血壓波動、血糖升高等「中年三高」問題,而這些症狀背後常隱藏著一個無聲的健康威脅。對此營養師建議,可以從選對食物下手,並最新研究顯示,指出酸甜可口的「藍莓」是超級水果,可能成為對抗代謝症候群的天然利器,且豐富的花青素與多酚成分,為健康提供多層次守護!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惡性腦瘤名醫」馬辛一驚傳病逝 三總:以家屬回應為主
三軍總醫院神經外科部腦腫瘤學科主任馬辛一驚傳病逝,震驚醫界。馬辛一為惡性腦瘤手術專家,本月初才獲頒腦中風學會終身成就獎,近期因車禍導致腰椎受傷住院,原本病情穩定,不料卻傳出病逝消息,引發醫界友人紛紛表達不捨與哀悼。
中天新聞網 ・ 4 小時前
慢性發炎恐致癌!醫推「多吃4類抗炎食物」 不讓癌細胞長大
若想遠離癌症,應從飲食著手。營養醫學醫師劉博仁指出,癌症並非突然發生,而是長年慢性發炎、老化加速所累積的結果,身體長期處於慢性發炎,會提高癌症發生率,建議日常多攝取「橄欖油、多酚、Omega-3、大量膳食纖維」,有助於降低多種癌症風險。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3 天前
雞蛋價差4倍有原因!研究:選錯恐讓身體慢性發炎
雞蛋價格從一顆不到5元到超過20元不等,價差懸殊讓消費者疑惑:貴的雞蛋真的比較好嗎?藥師蔡佩玲指出,研究顯示放牧蛋比籠養蛋含有高出3倍的Omega-3脂肪酸,且Omega-6含量較低,長期食用Omega-6過高的雞蛋可能導致身體陷入慢性發炎狀態,建議民眾優先選擇放牧蛋或有機蛋,以攝取更優質的營養。
中天新聞網 ・ 10 小時前
它被WHO列「一級致癌物」10年了!早餐店、賣場都還買得到
香腸、火腿、培根這類的加工肉品,在早餐店或賣場都能看到。日前食安專家韋恩在粉專「韋恩的食農生活」發文分享,世界衛生組織(WHO)2015年將加工肉品列為「第一類(級)致癌物」至今已有10年,許多學者提出,吃進亞硝酸鹽而產生的亞硝胺(nitrosamines)會損害DNA、加重氧化,不少國家如歐盟已著手減少這類添加劑的含量。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3 小時前
婦蹲整天馬桶罹大腸癌 醫:排便出現「7變化」有危險
台中市70多歲婦人近日出現排便習慣改變、糞便有血或黏液等症狀,甚至在家中蹲整天馬桶都無法排便,直到因身體虛弱無力,家人緊急將她送往大甲李綜合醫院急診,經檢查確診大腸癌。
中天新聞網 ・ 12 小時前
半年狂瘦7kg!58歲日本婦女不運動、不節食,只因改吃這些「減肥食物」瘦回年輕時的好身材!
隨著年紀增長,減肥這件事往往變得越來越不順利。許多 40+ 的女性都表示,年輕時少吃幾天、隨便動一動就能瘦,但進入中年後,代謝速度大幅下降,若營養攝取不夠,不只瘦不下來,還會讓身體更疲累、免疫力下降,
女人我最大 ・ 13 小時前
做檢驗才驚覺「長期營養不良」!藍心湄早餐改這樣吃,拯救掉髮+瘦回緊緻好身材!
吃對早餐,不只抗老,還能幫助瘦身。時尚教主藍心湄近期在《女人我最大》中分享,她因為改變飲食習慣,不僅頭髮重新長出來,原本「怎麼都瘦不下來」的臃腫感也明顯改善,整個人煥然一新! 營養不足,掉髮
女人我最大 ・ 6 天前
馬鈴薯發芽有毒! 營養師教你哪些「發芽食材」能安心吃
家中常見的馬鈴薯若冒出綠芽可別輕忽,營養師提醒「切掉不代表安全」,馬鈴薯發芽後會產生具毒性的龍葵鹼,即使削皮、挖除或煮熟仍無法完全去除,若誤食恐引發噁心、嘔吐、腹瀉等中毒症狀。不過,並非所有發芽食材都要丟棄,像生薑、地瓜、芋頭、紅蘿蔔與洋蔥等,雖然發芽後甜度與口感略有下降,但仍可安心食用。
TVBS新聞網 ・ 1 天前
研究揭「1能力」=心臟健康度 醫喊:現在練還得及
心臟是人體最重要的器官,一篇研究發現,握力強不強可能與心臟健康息息相關,握力越強,心血管越健康。此外,若能每週累積至少150分鐘的中度至劇烈身體活動,對於握力較弱或中等的人而言,可明顯降低死亡風險。心臟科醫師表示,民眾若無暇進行戶外運動,可多做「握力」運動,以訓練心臟功能。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羊肉爐配酒!她吃完隔天心悸 醫揭大地雷恐致內出血
天氣轉冷,不少民眾習慣進補暖身,一名女子日前食用羊肉爐並搭配2口米酒,當下感覺身心溫暖,未料隔天卻因頭暈、心悸就醫,整個人虛弱到無法站穩。內科醫師傅裕翔指出,進補對長輩容易造成身體負擔,特別是正在服用抗凝血劑等藥物的患者,可能增加瘀青、流血或內出血風險。
中天新聞網 ・ 1 天前
每天狂吃1萬大卡!健身網紅睡夢中「心臟驟停」猝死 享年30歲
恐怖!俄羅斯一名30歲的健身教練網紅努揚津(Dmitry Nuyanzin)為了推廣新的減肥計畫,因此連續數週每天攝取過1萬卡的卡路里,試圖增重50多磅(換算超過22公斤)。沒想到在增重過程中他感到身體不適,因心臟驟停在睡夢中過世。
鏡報 ・ 5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