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花蕊常設展曝光公文 「四季紅」曾列禁歌清單
(中央社記者趙靜瑜台北24日電)從「四季紅」到「今天不回家」,這些流行歌曲當年都是國防部公告的禁歌清單。中正紀念堂「自由花蕊」常設展展出這些公文,提醒著人們台灣也曾經歷「連唱歌都不自由」的年代。
中正紀念堂「自由花蕊」常設展今天正式開展,展覽名稱以自由花蕊為寓意,取自於舉世爭取自由的抗爭裡,常可見自由如花朵的隱喻,台灣文學作品中賴和的「自由花」、楊逵「壓不扁的玫瑰花」;街頭運動中有野百合與太陽花學運等等,花之象徵從不缺席。
「自由花蕊」常設展展覽內容包括5大單元,第1單元「世界浪潮」,回顧二次世界大戰後,全球爭取民主化與人權的重要事件,並對照台灣民主大事記,介紹台灣言論自由重要人物鄭南榕,一生追求台灣成為一個自由國度的契機。
第2單元「噤聲年代」,具象化台灣在戒嚴時期統治者採取各種社會控制手段,包括禁歌、禁母語、宵禁管制、山地及海防管制、審訊室場景模擬等。
第3單元「台灣言論自由之路」,述說1945年至今,台灣從長達47年的威權統治、人權黑暗期,在一群不分省籍族群的先行者們前仆後繼,不計生死地衝撞對抗威權體制的努力下,終於開創民主自由新篇章的歷史。
第4單元「創傷」,透過白色恐怖政治受難者的生命劇場及家書、遺書,理解國家機器迫害人權,對於個人、家庭、社會所造成的創傷;第5單元「綻放光華」,邀請民眾閱覽當代民主人權議題的書籍、漫畫、繪本、影視音作品,看見台灣對於歷史的反思,也歡迎寫下心得,分享對於展覽的看法。
中正紀念堂管理處處長張惠君今天在記者會上表示,自由是花蕊,守護花蕊就象徵守護自由,許多公民運動都以花當隱喻,包括突尼西亞的茉莉花革命,葡萄牙的康乃馨革命等等,「中正紀念堂每年除了觀光客之外還接待三百團學生校外參觀,透過自由花蕊常設展,可以變成學生們民主的第一課。」
新北市立忠山實驗小學教導主任羅芮敏分享第一線教學經驗表示,小學高年級課程就有「民主之路」課程安排,過去學校曾帶孩子到國家人權博物館,讓孩子親身看到與體會白色恐怖時期真實發生在台灣的故事,「今日來到中正紀念堂,特別的是從世界的視角,看到台灣在民主與人權道路上的努力。」
「自由花蕊」常設展從即日開展,地點在中正紀念堂1樓常設展廳。(編輯:李亨山)1141124
其他人也在看

南市新任及卸任家長會長感恩聯誼會溪南場登場 感謝各學校及家長會為教育付出
臺南市公私立中小學114學年度新任及卸任家長會長感恩聯誼會溪南場於大灣高中活動中心登場,共計有159所公私立高中職、國中小113及114學年度家長會長、校長、家長會總幹事等數百人與會,其中54所學校家長會長順利連任;市長黃偉哲向新任家長會長表達祝賀,也感謝卸任家長會長為教育無私付出。黃偉哲市長感謝校長及教師團隊合作為學生打造優質的教育學習環境,讓孩子無論在課業、品格、閱讀、科技競爭力等面向都能站上全國及國際舞台,期盼未來在六都評比及各項客觀指標中,臺南能繼續名列前茅。黃偉哲市長表示,市府持續投注資源提升教育品質,今年沙崙國際高中完成改制,成為全台首創K-12公立學校;善化蓮潭國中小國中部校舍完工啟用,象徵臺南教育體系朝國際化與多元發展邁出關鍵一步;市府也持續打造安全的通學 ...
台灣新生報 ・ 15 小時前蔡博丞全新創作 舞作「網」登2026台灣國際藝術節
(中央社記者趙靜瑜台北24日電)台法文化獎得主、B.DANCE藝術總監蔡博丞全新創作「網」,以舞作探討人在制度、關係與歷史之網中所承受的拉扯與失語,將受邀在2026台灣國際藝術節(TIFA)首演。
中央社 ・ 14 小時前「自由花蕊」常設展開展 為下一代上一堂民主課
(中央社記者趙靜瑜台北24日電)中正紀念堂「自由花蕊」常設展今天開展,帶民眾認識台灣民主化歷程,也為下一代上一堂台灣的民主課。展覽盡現史實,帶入藝術氛圍,為中正紀念堂落實民主教育園區再跨一步。
中央社 ・ 16 小時前
從「嗡嗡社」到VR課堂 臺南防蚊教育全臺領航!
在臺南,登革熱防治不只是衛生工作,更是「教育行動」。臺南市政府教育局自106年起與國家衛生研究院國家蚊媒中心合作推動「校園病媒蚊蟲在地生活教育深耕計畫」,將防疫教育從課本帶入生活,以科學實驗、社團學習與社區行動建立學生的防蚊能力;114年更推出全臺首創的「登革熱防治互動VR課程」,由和順國中率先協作開發,讓學生在虛擬實境中化身防疫戰士,完成「巡、倒、清、刷」任務,真正做到寓教於樂。校園深耕-從蚊媒社團到國小創意行動市長黃偉哲表示,臺南在歷年登革熱防治成績優異,即使今(114)年10月出現本土病例,仍能迅速控制疫情,顯示持續推動防疫教育的必要與成果;教育局持續推動校園病媒蚊蟲生活教育,透過成立蚊媒社團規劃蚊蟲生態、科學實驗與防疫宣導課程,並設計「蚊蚊你要選哪邊」等實驗,讓學 ...
台灣新生報 ・ 14 小時前東北季風挾境外污染物 全台空品25日亮橘燈
(中央社記者張雄風台北24日電)環境部表示,內蒙古地區今天出現沙塵現象,山東半島至上海一帶出現霾害現象,研判明天東北季風伴隨境外霾害及沙塵影響台灣空氣品質,全台多為橘色提醒等級,籲盡量減少外出。
中央社 ・ 15 小時前諾貝爾獎得主奎洛茲談教育 應助學生學會提問
(中央社記者許秩維台北24日電)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奎洛茲(Didier Queloz)今天在台師大演講表示,真正的教育應幫助學生學會提問、勇於探索,而科學是連結人類與未來的橋梁,教育則是這座橋的根基。
中央社 ・ 15 小時前
高科大學生餐廳天花板突崩塌!校方拉封鎖線:無學生受傷
高雄有民眾在網路上PO文,指高科大學生餐廳天花板突然塌下來,並附上一張案發現場拉起封鎖線的照片,引起熱議,底下也有該校學生留言指出,2019年曾看過教室天花板崩落,質疑學校天花板內裝老舊需更新;校方經查,第一校區學餐本月22日上午確實發生局部掉落,當時無學生在場,明日將做初步整理。
中時新聞網 ・ 15 小時前台北市北投社宅「稻香安居」動土 估2029年竣工
(中央社記者高華謙台北24日電)台北市北投區社宅「稻香安居」今天舉行動土典禮,國家住都中心說,規劃468戶社宅與8間店鋪空間,距離捷運復興崗站步行5分鐘,生活機能優異,也將取得節能標章,成為綠建築典範,品質不亞於民間豪宅,全案預計2029年竣工。
中央社 ・ 15 小時前

健康橋梁──等長收縮運動 降血壓又練肌力
心臟跟血管如同一對好搭檔但我們都把重點放在心上其實血管的重要性不亞於心臟有健康的血管才能將血液跟養分輸送到全身各處來使用今天我們特別邀請台中慈濟醫院專長運動醫學的陳佳菁醫師教大家透過簡單運動讓血管...
大愛電視 ・ 21 小時前
自由花蕊常設展 呈現台灣民主化歷程(1) (圖)
展示台灣人民追求民主自由歷程的「自由花蕊」常設展24日在中正紀念堂1樓展廳開幕,展區入口處一座大型裝置彷彿監視著每一位參觀者,呈現過去人民遭威權體制監控的意象。
中央社 ・ 18 小時前
「自由花蕊」常設展 呈現臺灣追求民主自由歷程
記者劉昕翊/臺北報導 「自由花蕊」常設展即日起在中正紀念堂1樓常設展廳登場,規劃5大單元,陳展家書、畫作、文物及繪本等豐富內容,展示自1945年至今,臺灣人民
青年日報 ・ 1 天前

國教署助沉浸式教學增能 共創本土語文學習
為了落實臺灣台語/閩東語結合國中小教育階段課程模式,鼓勵師生在自然的情境脈絡下使用本土語文,教育部國教署持續推動「國民中小學臺灣台語/閩東語沉浸式教學計畫」,114學年度挹注2,000萬元,支持124
國立教育廣播電台 ・ 16 小時前台博館特展揭密蝶蛾生存術 黃鳳蝶標本展出
(中央社記者王寶兒台北24日電)能自然偽裝成綠葉或鳥糞,也能展現鮮豔色彩擊退天敵,台博館以台灣蝶蛾為主角推出特展,透過蝶蛾標本讓觀眾一探蝶蛾當代生存術,目前推測滅絕的黃鳳蝶台灣亞種也在其中展出。
中央社 ・ 17 小時前



少吃卻愈餓愈胖?營養師揪真兇 改吃這10樣食物救回來
減重最怕的就是「吃不飽」、「挨餓」!餓肚子不僅容易讓減重過程半途而廢,飢餓感的反噬更可能使減重者吃下過多的熱量。到最後肥肉不但一點都沒消,體重數字反而爆漲、使人欲哭無淚!其實減肥並不一定需要挨餓,只要選對食物,不但有機會吃飽,也能輕鬆控制體重、減輕身體的負擔。 不必挨餓也能輕鬆享瘦 減重者必知「低GI飲食」3大好處 營養師張語希表示,當談到適合減重期間攝取的食物,就不能不提「低GI飲食」了。GI值即為升糖指數值,是衡量食物影響血糖的數據。高GI食物如白飯、蛋糕、麵包等,會使血糖迅速飆升,之後再快速下降,這也是為什麼吃完不久就容易有飢餓感;低GI食物則使血糖緩慢吸收與釋放,因此血糖穩定度佳,也不容易發生進食過量的狀況。總的來說,低GI食物擁有以下3種好處: 1、穩定血糖數值:低GI食物讓血糖穩定上升,幫助穩定血糖波動。2、輕鬆控制體重:低GI食物經人體消化後,釋放能量的速度較慢,有助於保持較長時間的飽足感,減少飢餓感受並避免過度飲食。3、支持心臟健康:先前研究顯示,低GI飲食有助於降低血脂,進一步保護心臟,或許有降低心血管疾病風險的益處。 減重從糙米取代白米飯開始 揭「10大低GI食物」
常春月刊 ・ 16 小時前
師勸導4次遭學生「踹+打」無奈:能告嗎? 北市教育局:持續與家長溝通
國民立委葉元之透露近日收到北市國中老師求助訊息,引發社會關注教師在校園中面臨的安全與管教困境。該名教師指出因多次規勸學生,竟遭到學生毆打,無奈提問「老師能告學生嗎?」更透露對校內支持系統薄弱的焦慮。事件持續延燒,葉元之今(24)日再度發聲,強調問題不是法律見解,而是反映教師生存環境的無奈,呼籲教育部與學校端正視教師的管教權與校園安全。台北市教育局則回應,學校已在第一時間掌握情況並啟動處置程序,持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5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