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50%失智症是可以預防的!權威研究證實:2關鍵有效防失智
近50%失智症是可以預防的!2024年版的《Lancet》失智症委員會報告揭示了失智症14項可改變的風險因子,占整體失智症風險近50%,顯示有一半的失智症,其實可以預防或延後發生,並不是無能為力。
低密度脂蛋白正式被列為失智症危險因子
復健科醫師王思恒指出,這份權威報告確認了14項可改變的風險因子,其中「壞膽固醇」(LDL)與運動習慣扮演關鍵角色,為全球失智症防治策略提供了嶄新方向。
最新研究正式將低密度脂蛋白LDL(俗稱壞膽固醇)列為失智症的危險因子。當壞膽固醇數值超過116mg/dL時,失智風險會顯著升高,風險比值達1.33倍。王思恒強調,膽固醇控制不應等到老年才開始,建議民眾從40歲起就定期追蹤並妥善管理LDL數值,特別是合併糖尿病或吸菸等其他風險因子的人士,控制膽固醇的重要性更為突出。
看更多:日本近百歲奶奶健康長壽祕訣!持續50年早上必做1件事 活化大腦
科學研究證實運動能降低失智風險
除了控制膽固醇外,科學研究也一致證實,運動能有效降低失智風險,不僅因為改善心血管功能,更能直接促進大腦健康。王思恒解釋,運動可提升腦源性神經滋養因子(BDNF)分泌,幫助神經修復與建立新連結。同時,運動還能改善胰島素敏感性與腦部葡萄糖利用效率,減少腦部慢性發炎反應,並促進神經新生與突觸可塑性。
看更多:這食物每周吃1次失智風險少47%!8大養腦食物 對抗健忘、防大腦老化
每周150分鐘中強度運動降失智風險
王思恒建議,只要維持每周150分鐘的中等強度運動,就能顯著降低未來罹患失智症的風險,快走、跑步、游泳等多種運動形式都有效,關鍵在於持之以恆。這項發現為忙碌的現代人提供了明確的運動目標,有助於制定可行的預防計劃。
◎ 圖片來源/翻攝自王思恒臉書.達志影像/shutterstock提供
◎ 資料來源/王思恒醫師
更多健康2.0報導
中醫博士早餐都吃它抗衰老!飯粥+1湯品增強腎功能、身體變好
怎樣都睡不夠?醫揭「健康亮紅燈」警訊 4原因讓你每天都好累
走路「這姿勢」失智風險飆3倍!研究:走路「多做1事」逆轉大腦退化
本文由健康2.0授權報導,未經同意禁止轉載,點此查看原始文章
其他人也在看

日本近百歲奶奶健康長壽祕訣!持續50年早上必做1件事 活化大腦
日本奶奶玉置泰子近百歲仍身體十分健康,甚至還在公司上班!她曾分享自己健康百歲祕訣,除了均衡飲食外,每天早上必做1件事,以下是她的說明: 玉置泰子連續50年每天早上做瑜伽 我每天早晨練習瑜伽,至
健康2.0 ・ 1 小時前
1常見零食竟能降壞膽固醇、改善便祕、顧心血管!醫揭選購關鍵
當你嘴饞想吃點零食時,會選擇什麼?餅乾、洋芋片,還是堅果?醫師推薦一款零食,富含膳食纖維與抗發炎成分,日常適量攝取,有助降膽固醇及保養心血管,還能改善便祕、降低腸道發炎風險,替腸道打造一道天然防線。
健康2.0 ・ 1 小時前
ELLA陳嘉樺根本減肥之神!「深蹲+1秘訣」長年維持44公斤,衝刺減肥菜單公開全網瘋傳
ELLA最近在小紅書上公開她的「衝刺減肥菜單」,掀起全網熱議!她靠著「深蹲+核心訓練」打造緊實線條,展現驚人自律力。啞鈴飛鳥、保加利亞分腿蹲、高腳杯深蹲到登山者式,每個動作都超實用。網友狂讚:「女神根
女人我最大 ・ 1 小時前

不是運動!日做「1事」就能降血壓、血糖、血脂:還保護大腦
走路不只是移動,醫師黃軒表示,人是一個高度依賴「步行」的生物,越走越健康,當人快走,血管會放鬆,進能預防硬化,且快走能護心。此外,快走能明顯降低血壓、血糖與低密度膽固醇(LDL)。另有研究發現,日行3,000~7,500 步是阻止大腦退化的黃金區間。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22 小時前
早餐要喝豆漿、米漿、牛奶或燕麥奶?營養師大推「它」穩血糖
早餐要喝豆漿、米漿,還是牛奶、燕麥奶?營養師吳映澄分析,4種常見的早餐飲品,建議想補充蛋白質的人可以喝牛奶、豆漿,若想補充膳食纖維則選擇燕麥奶。 豆漿營養有哪些?補蛋白質、大豆異黃酮、卵磷脂
健康2.0 ・ 1 小時前
減肥別再不吃飯!營養師籲「每天一碗白飯」穩定血糖 精緻澱粉才是敵人
高敏敏指出,白飯常遭到誤解,被貼上「澱粉等於肥胖」的標籤,但事實上,適量攝取白飯有助於維持血糖穩定,減少飢餓感,也能提升飽足感、降低飯後進食欲望,同時促進腸胃蠕動、幫助排便,更是大腦獲取熱量的重要來源,有助於提升精神狀態。她建議民眾可透過「白飯搭配糙米或...
CTWANT ・ 3 小時前
沒吃甜食血糖還飆?營養師揭「隱藏炸彈」比糖更危險 無糖飲料也中招
有不少民眾認為只要「少吃糖」,身體就能保持健康,也能就此避免糖尿病的風險。事實上血糖升高的原因複雜,有時潛藏在每天攝取的「精製澱粉」裡,正在默默被你吃下肚而不自知!尤其有肥胖、代謝症候群或糖尿病問題的民眾,血糖數值本就容易不穩定,就算沒吃到甜食,攝取特定食物仍可能導致血糖飆高、危害健康。 4大「隱藏澱粉炸彈」 無糖飲料竟也出事 營養師張語希指出,以下4個常被忽略的精製澱粉「地雷食物」,不只一般民眾需要節制食用,若本身有血糖控制不佳問題者,更需要特別留心,避免攝取過量: 1、高GI主食:例如白飯、白吐司、麵條,被身體消化吸收的速度較快、血糖容易隨之上升,增加胰島素負擔。2、無糖手搖飲:若添加奶精與珍珠,糖分依舊相當可觀。其中奶精含有反式脂肪、珍珠則是精製澱粉來源。因此,即便是「無糖珍奶」平時也應少喝。3、油炸物:例如鹹酥雞與炸雞排,大多裹了一層粉漿下鍋油炸,外皮不僅含有大量精製澱粉,更有滿滿的油脂,一吃下肚容易造成血糖波動變大。4、各式醬料:例如甜辣醬、番茄醬、醬油膏,雖然大多為鹹香口感,事實上大多數醬料在製作過程都會添加大量的糖,即使小小一匙醬料也會增加糖分攝取量。 台人最愛宵夜是控糖
常春月刊 ・ 16 小時前
記憶力變強又抗老化!抗腦霧神食材每天吃「這一色」 醫師也在吃
你是否常在工作一整天後覺得腦袋卡卡、記憶力變差,甚至有時像「當機」一樣無法思考?這種狀況,不只是疲勞使然,背後可能與大腦慢性發炎、氧化壓力有關。醫師建議,多補充「1顏色」天然食材,讓腦袋清醒不卡關!
健康2.0 ・ 1 天前
妝化得真好,差點沒認出你⸺7種必須遠離的「偽讚美」,陰陽怪氣和這類話最消耗!
你有沒有遇過一種讚美,明明是在誇你,卻又覺得好像有那裡不對勁?比如你今天用心打扮赴約,對方說:「你今天的妝化得好好,差點沒認出你耶!」這種陰陽怪氣的讚美真的讓人開心不起來!小編整理出7種必須遠離的「偽讚美」,表面上看起來像在稱讚你,實際上其實藏有批評或框架你行為的意味,有時候比明目張膽的批評更危險!
BEAUTY美人圈 ・ 23 小時前
出國不用再崩潰!公開超實用日本旅遊 APP 大補帖 翻譯、比價、導航一次搞定
MOOK玩什麼,日本旅遊,YT頻道,攻略,APP,出國,懶人包 第一次出國最怕什麼?不是迷路、不是地鐵換乘,而是——語言完全聽不懂!許多旅客分享,每次到東京或大阪,看到全日文菜單腦袋直接一片空白、藥妝店比價比到崩潰、東京車站迷宮模式一啟動就想直接原地躺平…!阿墨這次帶來超強旅遊懶人包,只要帶著 iPhone + 幾個必備 APP,保證你在日本自由行時不再手忙腳亂,買東西省錢、搭車輕鬆、翻譯免緊張!
景點+ ・ 16 小時前
新北板橋府中遊龍保留部分舊結構 活化為遮陽設施
新北市板橋區府中捷運站前陸橋「府中遊龍」使用率低,又曾發生電梯故障事故導致2位民眾重傷,市府決議將其拆除,拆除工程日前已經完工,不過仍有部分結構留在原地。工務局表示,市府將保留部分結構活化為遮陽設施,預計12月中旬完工亮相。工務局指出,市府未將府中遊龍舊結構完全拆除,而是保留部分結構活化再利用,將它
自由時報 ・ 1 小時前
低頭族易頸椎退化!中西醫教你遠離痠痛退化,做 2 運動降低退化機率
現代人使用 3C 的時間大幅增加,不論工作、通勤或休息,手機幾乎不離手,長期維持頭前傾姿勢,使頸椎負荷倍增,這時頸椎承受...
Heho健康網 ・ 10 小時前
慢性發炎恐致癌!醫推「多吃4類抗炎食物」 不讓癌細胞長大
若想遠離癌症,應從飲食著手。營養醫學醫師劉博仁指出,癌症並非突然發生,而是長年慢性發炎、老化加速所累積的結果,身體長期處於慢性發炎,會提高癌症發生率,建議日常多攝取「橄欖油、多酚、Omega-3、大量膳食纖維」,有助於降低多種癌症風險。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22 小時前
「2類蔬菜」最髒!醫揭「除農藥秘訣」:吃香蕉、龍眼要先洗
不少人擔心蔬果洗不乾淨,農藥殘留可能危害健康。長庚醫院腎臟科醫師顏宗海提醒,蔬果營養豐富,富含維生素C與抗氧化物,有助於解毒,但若未清洗乾淨,可能吃下農藥,建議選擇當季蔬果、以流動水清洗、向可靠通路購買、高溫烹煮,有助於避免攝入農藥。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4 天前
走路能防失智!哈佛研究揭「最佳區間步數」:超過好處也遞減
走路不只是動腿,還會影響大腦健康。醫師黃軒表示,人走路時其實要搖醒大腦,最神奇的是不同步數,大腦的變化完全不同。研究發現,每天步行3,000~7,500步,是阻止大腦退化的黃金區間,而且規律步行最重要,比暴走更有效。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20 小時前中市規劃「糖果主題特色遊戲場」 各種糖果意象遊具及尿布鞦韆等各式鞦韆
台中市在各行政區興建很多特色公園,將在人口數最多的北屯區的廍子公園,興建「糖果主題特色遊戲場」,將棉花糖、牛奶糖、棒棒糖、軟糖等糖果意象轉化為具有地方特色的遊戲主題,並建置全國最多鞦韆數的遊戲場如尿布鞦韆,預計完成規劃設計後,明年度辦理地方說明會。
自由時報 ・ 2 小時前
中職/旅外最大關鍵是家人 徐若熙:隊友叫我快滾
味全龍投手徐若熙在味全感謝祭受訪時坦言,旅外與否的最關鍵因素在於家庭,尤其是年幼的小孩能否一同前往。他表示,希望未來無論在哪個國家發展,都能盡量帶著家人一起生活,但也不排除家人無法同行的可能性,所有決定都仍在評估中。
中天新聞網 ・ 1 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