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創心臟瓣膜手術關鍵QA,二尖瓣逆流術前要知道!心臟外科醫師圖文懶人包
「心臟有雜音,二尖瓣逆流該怎麼辦?」
「標準開胸手術、達文西機械手臂手術、導管心臟瓣膜手術該怎麼選?」
「微創手術是否比較好?」
當心臟瓣膜出問題時,大家都會很擔心,關於手術時機、手術方式也有很多疑問,請林口長庚醫院心臟血管外科主任陳紹緯教授來回答心臟瓣膜手術關鍵QA。
Q、請問心臟瓣膜疾病的手術時機?
我們的心臟瓣膜像閘門一樣,能夠隨著心跳適時開啟和關閉,幫助維持血液流動的方向。陳紹緯教授解釋,當心臟瓣膜無法完全開啟,讓血液無法順利通過,稱為瓣膜狹窄;當心臟瓣膜無法完全關閉,會造成血液逆流。心臟瓣膜狹窄或逆流可能影響心臟輸出量,並讓心臟功能漸漸惡化。
以最常見的心臟瓣膜疾病二尖瓣逆流為例,初期患者沒有明顯症狀,但隨著心臟功能漸漸惡化,患者會出現心悸、頭暈、呼吸急促、下肢水腫、運動耐受力下降等心臟衰竭的症狀。
「原發型二尖瓣逆流」屬於結構性的問題,包括瓣膜葉片組織太多造成脫垂、或用於懸吊瓣膜葉片的腱索太長或斷裂、瓣膜鈣化或感染,使二尖瓣無法完全閉合。「續發型二尖瓣逆流」是因為心臟變大,雖然二尖瓣的結構正常,但也無法完全閉合。
「原發型二尖瓣逆流」就像是閘門損壞,大多需要接受外科手術治療。陳紹緯教授說,「續發型二尖瓣逆流」的治療一般建議先採用藥物治療,或是經導管瓣膜夾合術,其次才是外科手術。
針對原發型二尖瓣逆流,建議在心臟功能還正常時便動手術治療,才有較佳的預後。如果拖到心臟擴大、心臟功能不全,狀況會較為棘手。
陳紹緯教授強調,「一旦檢查確認重度二尖瓣逆流,就是最佳治療時機!」
Q、請問原發性二尖瓣逆流的手術原則?
原發性二尖瓣逆流患者的心臟瓣膜大多可以修補,一般建議接受二尖瓣膜修補術,盡量保留患者的二尖瓣膜,進行生理性的結構重建。陳紹緯醫師說,二尖瓣修補術已是相當成熟的技術,經驗豐富的手術團隊一般可以達到9成以上的成功率。研究顯示,二尖瓣修補術的成功率高,且長期存活率高。使用患者自己的心臟瓣膜,耐用性較佳,術後也不需因為瓣膜因素而長期服用抗凝血藥物。
如果二尖瓣膜已嚴重鈣化、損壞,便須考慮接受心臟瓣膜置換手術。醫師會先切除損壞的心臟瓣膜,再植入人工瓣膜。
Q、我適合採用微創心臟瓣膜手術?
標準開胸心臟瓣膜手術需正中打開胸骨,以人工心肺機暫時取代心臟循環以及肺部換氧功能,使用心臟保護液讓心臟暫時停止跳動。
標準開胸心臟瓣膜手術的手術視野清楚,適合進行複雜性心臟修補,且能加速手術進行,盡量縮短心臟停止跳動的時間。針對許多重度心血管疾病,能夠達到較理想的長期結果。陳紹緯醫師說,目前很多緊急或複雜的心血管疾病,仍然只能以標準開胸手術來進行,例如急性A型主動脈剝離手術、主動脈瓣併根部置換術(班氏手術)、冠狀動脈繞道手術、感染性心內膜炎多重瓣膜感染等。
利用標準開胸進行二尖瓣手術,可執行複雜性修補,且能同時進行冠狀動脈繞道手術、或處理其他瓣膜問題及心房顫動。陳紹緯醫師說,許多重度二尖瓣逆流患者都會伴隨心房顫動或其他瓣膜問題,而需要採用標準開胸心臟瓣膜手術。
隨著科技進步,微創心臟手術快速發展,有利用導管進行的血管內導管治療,以及利用內視鏡或達文西機械手臂進行的微創(小傷口)手術。
血管內導管治療包括經導管心臟瓣膜置換手術及二尖瓣夾修補等。做法是從大腿腹股溝處穿刺,藉由先進影像系統進行導引定位,利用導管傳送系統,精準的置放人工瓣膜。
「血管內導管治療的侵襲性低,不須開胸、不須讓心臟停止跳動、幾乎沒有傷口,恢復期較短。」陳紹緯教授說,「需要注意的是,並非每一個患者的病情都適合使用經導管心臟瓣膜手術,也不是所有患者都能從導管治療得到長期理想的耐用性。」特別是針對原發性二尖瓣逆流,經導管二尖瓣膜修補手術長期效果並不如外科修補手術,萬一需二次傳統手術常需要置換人工瓣膜,除非病人身體狀況不好,手術風險高,目前國際治療指引並不建議。至於經導管二尖瓣置換術,目前技術比較成熟的是應用在之前外科手術後的生物瓣膜退化,應用並不廣泛。
至於微創心臟手術在本質上仍是開心手術,同樣需要人工心肺機,並使用心臟保護液讓心臟暫時停止跳動,差異在於藉助高科技器材來避免打開胸骨,讓傷口較小、術後疼痛較少,幫助縮短術後復原時間、維持較佳的美觀。
陳紹緯教授說,以臨床上最常見的微創心臟手術,二尖瓣修補術為例,主要的做法包括以內視鏡影像系統輔助,使用長器械經由小傷口進行手術,以及達文西機械手臂手術。
達文西機械手臂具有放大十倍的3D內視鏡,能夠呈現精細的影像;多軸活動的機器手臂相當靈活,可大幅提升動作穩定度,在狹小空間裡切割與縫合,完成精細的心臟瓣膜手術。
Q、哪些患者可以採用不停跳二尖瓣腱索植入修補手術?
不停跳二尖瓣腱索植入修補手術能夠治療「二尖瓣腱索斷裂造成的二尖瓣逆流」。
不停跳二尖瓣腱索植入修補手術是從左側乳頭下方第五肋間或第六肋間進入,傷口約5公分,然後在心臟跳動的狀態下,從心尖穿刺進入左心室及左心房。陳紹緯教授解釋,藉由3D重組超音波影像的導引,可定位出二尖瓣逆流的位置。心臟外科醫師會從心尖放入人工腱索植入器,夾住二尖瓣並植入3至4條人工腱索。最後在高解析心臟超音波的協助下,調整人工腱索的長度並固定,完成生理性修補。
不停跳二尖瓣腱索植入修補手術不須鋸開胸骨、不須讓心臟停止跳動、不使用人工心肺機、不用打開心臟。因為術中失血量較少、術後疼痛較少,恢復期較短。但是並非所有的二尖瓣逆流患者都適合使用不停跳二尖瓣腱索植入修補手術,術前必須經過完整的評估。
Q、微創手術是否比較好?
許多患者或家屬會偏好微創心臟瓣膜手術,不過心臟外科醫師更重視如何依據每位患者的「手術風險」、「病灶位置」、「嚴重程度」,給予最適合的治療。陳紹緯教授說,心臟瓣膜手術的考量重點首先是手術安全性,其次是耐用性,特別在相對年輕的病人,手術治療後較低的疾病復發風險更為重要,最後的考量才是傷口大小、手術的舒適度及美觀。
標準開胸手術、達文西機械手臂手術、經導管心臟瓣膜手術皆具有不同的特點,沒有絕對的好壞,患者要和醫師詳細討論,共同選擇合適的治療方式!
其他人也在看

心肌梗塞5成無症狀 胸悶痛10分鐘「打119才能保命」
氣溫將自今晚起下降,26日甚至僅剩14度,醫師提醒高血壓等高危險族群需特別留意心肌梗塞風險。根據國外資料顯示,心肌梗塞患者僅約五成在發病前有症狀,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心臟內科主治醫師徐千彝指出,若出現胸悶或疼痛往肩背放射等症狀超過10分鐘未改善,應立即撥打119,而非自行就醫,以把握黃金救命時間。
中天新聞網 ・ 17 小時前
健康橋梁──等長收縮運動 降血壓又練肌力
心臟跟血管如同一對好搭檔但我們都把重點放在心上其實血管的重要性不亞於心臟有健康的血管才能將血液跟養分輸送到全身各處來使用今天我們特別邀請台中慈濟醫院專長運動醫學的陳佳菁醫師教大家透過簡單運動讓血管...
大愛電視 ・ 21 小時前

近50%失智症是可以預防的!權威研究證實:2關鍵有效防失智
近50%失智症是可以預防的!2024年版的《Lancet》失智症委員會報告揭示了失智症14項可改變的風險因子,占整體失智症風險近50%,顯示有一半的失智症,其實可以預防或延後發生,並不是無能為力。
健康2.0 ・ 1 小時前
它是天然解憂劑! 研究:連喝4週就能降低18%壓力
健康意識普及,水的重要性為人所知,但許多人較無法接受白開水的味道,醫師陳欣湄建議,可用綠茶取代部分水。最新研究發現,服用綠茶萃取物,有助於改善憂鬱、焦慮症狀,連服4週後,壓力指數下降17.98%,也能睡得更沉。雖然在現實生活中,不可能喝到如文獻劑量般的天然綠茶量,但綠茶仍含有茶胺酸等抗氧化成分,適量飲用仍能為健康加分。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南市議員李宗霖大喜之日 「賴氏幽默」賀詞笑翻親友
台南市無籍市議員李宗霖與律師陳嘉伶昨天舉行婚禮,席開近百桌,現場貴賓雲集。總統賴清德也特別獻上祝福,恭喜他們有情人終成眷屬,並以過來人身份提醒倆人未來要相互包容、體諒,不要以質詢和辯論的方式對待對方,政治和法律需要講道理,但愛情和家庭最好不要,一翻「賴氏幽默」的賀詞,笑翻會場上千親友。
自由時報 ・ 1 天前
她「1動作」洗衣膠囊竟爆噴入眼 右眼化學性灼傷「視力剩0.06」險失明
日常用品用錯真的會出大事!大陸浙江一名王姓女子(化名)拿出家中放了很久的洗衣膠囊準備洗衣服,沒想到因為前陣子天氣高溫,膠囊外層被熱到融化、黏成一團。她試圖用力把膠囊扯開時,竟然「砰」一聲爆開,裡頭高濃度洗滌劑直接噴進右眼,當場劇痛、視線模糊,嚇得她立刻就醫。醫院診斷為角膜化學性灼傷,視力一度剩下 0.06,差點就此失明,所幸救治後成功恢復。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頭暈、拉肚子、睡不好...可能都是自律神經失調!能不吃藥改善?醫師曝4件事比吃藥更重要
🎧 通勤、做家事,【下載】Podcast 《健康問良醫》,讓您健康輕鬆聽 ❗胃不舒服先找腸胃科、胸悶去心臟科、胸腔內科,做了一輪檢查都「還好」,醫師說吃點藥、休息就好,你卻還是頭暈、心悸、拉肚子、睡不好…最後被貼上一句:「可能是自律神經失調。」到底什麼是自律神經失調?和焦慮、憂鬱有什麼關係?需要吃......詳全文
良醫健康網 ・ 32 分鐘前
普發小橘書!他揭賴清德盤算:比蔡英文高明
[NOWnews今日新聞]國防部花費逾6千萬總成本印製、發放的《台灣全民安全指引》日前展開家戶普發作業;對此,前立委邱毅今(24)日分析總統賴清德的盤算,直言「比起我所逮著的陳水扁,比起我所攻擊的蔡英...
今日新聞NOWNEWS ・ 5 小時前
低頭族易頸椎退化!中西醫教你遠離痠痛退化,做 2 運動降低退化機率
現代人使用 3C 的時間大幅增加,不論工作、通勤或休息,手機幾乎不離手,長期維持頭前傾姿勢,使頸椎負荷倍增,這時頸椎承受...
Heho健康網 ・ 10 小時前
相挺日本!蕭美琴下班逛日系超市大採購 見「這一幕」拿手機狂拍
即時中心/梁博超報導日本首相高市早苗日前提出「台灣有事論」,引發中國強烈反彈,北京當局甚至祭出日本水產品進口禁令反制;總統賴清德隨即在20日於社群平台曬出「來自鹿兒島的鰤魚和北海道的帆立貝」午餐照,以實際行動力挺日本。副總統蕭美琴昨(24)日也前往台北市南港知名日系超市採買,她在深夜貼出影片提到,已忍耐很久沒逛超市,趕在關門前來支持日本水產跟其他日本產品。
民視 ・ 1 小時前
蜜蜂鑽進安全帽 螫眼睛致蜂窩組織炎
高雄一位女騎士戴全罩式安全帽,有蜜蜂從極小空隙中鑽入,刺傷眼睛造成嚴重水腫、視力僅剩下0.5,眼球上下左右轉動都有問題,初步診斷為「眼眶型蜂窩性組織炎」,投藥後5天才恢復正常視力右眼皮刺痛、腫脹、...
大愛電視 ・ 2 小時前
得金鐘也救不了!方念華《看板人物》將收攤 工作態度龜毛被挖
根據消息人士透露,方念華對節目的專業與內容品質要求甚高,從來賓選擇、訪談流程到現場細節皆親自過問,甚至對來賓飲品選擇、麥克風別法等枝節也有所堅持。其作風雖展現專業,但也造成製作單位長期處於高度壓力狀態,被內部人員私下稱為「方老師」,敬重中亦帶有畏懼情緒。...
CTWANT ・ 1 小時前
民國75年前出生看過來 全台220萬人免費肝炎篩檢一次到位
【記者黃泓哲/台北報導】國健署宣布重大政策調整,凡民國75年(含)以前出生、年齡至79歲的民眾,即日起都能享有「終身一次免費B、C型肝炎篩檢」。國健署施預估可讓全台約220萬人受惠,協助更多國人提早掌握肝臟健康,降低肝病與肝癌帶來的威脅。
壹蘋新聞網 ・ 1 天前
沒吃甜食血糖還飆?營養師揭「隱藏炸彈」比糖更危險 無糖飲料也中招
有不少民眾認為只要「少吃糖」,身體就能保持健康,也能就此避免糖尿病的風險。事實上血糖升高的原因複雜,有時潛藏在每天攝取的「精製澱粉」裡,正在默默被你吃下肚而不自知!尤其有肥胖、代謝症候群或糖尿病問題的民眾,血糖數值本就容易不穩定,就算沒吃到甜食,攝取特定食物仍可能導致血糖飆高、危害健康。 4大「隱藏澱粉炸彈」 無糖飲料竟也出事 營養師張語希指出,以下4個常被忽略的精製澱粉「地雷食物」,不只一般民眾需要節制食用,若本身有血糖控制不佳問題者,更需要特別留心,避免攝取過量: 1、高GI主食:例如白飯、白吐司、麵條,被身體消化吸收的速度較快、血糖容易隨之上升,增加胰島素負擔。2、無糖手搖飲:若添加奶精與珍珠,糖分依舊相當可觀。其中奶精含有反式脂肪、珍珠則是精製澱粉來源。因此,即便是「無糖珍奶」平時也應少喝。3、油炸物:例如鹹酥雞與炸雞排,大多裹了一層粉漿下鍋油炸,外皮不僅含有大量精製澱粉,更有滿滿的油脂,一吃下肚容易造成血糖波動變大。4、各式醬料:例如甜辣醬、番茄醬、醬油膏,雖然大多為鹹香口感,事實上大多數醬料在製作過程都會添加大量的糖,即使小小一匙醬料也會增加糖分攝取量。 台人最愛宵夜是控糖
常春月刊 ・ 16 小時前
吃香蕉會咳嗽? 醫師解釋真正原因:不是每個人都會中
「感冒不要吃香蕉、會越咳越嚴重」這句古早流傳的說法,許多人從小聽到大。兒科醫師徐嘉賢指出,這種說法並非全然迷信,背後其實有科學根據,可能是香蕉與花粉、乳膠過敏有交叉反應,對香蕉的蛋白過敏,或是胃食道逆流,所以並不是每個人都會因為吃香蕉而咳嗽。
鏡週刊Mirror Media ・ 57 分鐘前

【土象星座運勢】11/25 摩羯座進展加速、金牛座舊情復燃、處女座著眼大處
★摩羯座:人際互動熱絡,得朋友、團體推力加速事情進展。須檢視財務狀況。 ★金牛座:與外國、遠距、專業有緣。容易遇老友、舊情人。合作有商議空間。 ★處女座:容易有反覆溝通、交通的傾向。做事精益求精,但要學習大處著眼。
太報 ・ 2 小時前
H5N5禽流感首度感染人類!台灣該擔心嗎? 專家急提醒:這些行為千萬不要做
美國華盛頓州衛生部門近日公布全球首例人類感染H5N5禽流感病毒之病例。該病毒過去僅曾在動物中出現,從未在人類身上偵測。個案為居住於華盛頓州格雷斯港郡的高齡民眾,患有慢性疾病,於今(114)年11月初住院治療,並於今年11月21日不幸過世。州政府在其後院飼養的家禽環境中檢出禽流感病毒,最可能的感染來源為家禽本身、其飼養環境或可能受野鳥污染之場所。曾接觸該後院禽鳥及環境者目前均列入健康監測;截至目前,無其他密切接觸者檢測陽性,亦無人傳人跡象。美國疾病管制與預防中心(CDC)與華盛頓州衛生機構皆評估,此案不會提升對一般民眾之整體健康風險,對公眾的風險仍屬低度。 新型A型流感 旅遊疫情建議等級暫不調整 疾管署指出,新型A型流感係指每年週期性於人類間流行的季節性流感H1N1及H3N2以外,偶發出現感染人類的其他動物流感病毒,這些病毒主要感染對象為雞等禽鳥類或豬等哺乳類動物,屬於A型流感病毒,一旦感染人類,即統稱為「新型A 型流感」病例。我國於今年4月已將美國華盛頓州列為「新型A型流感」第一級:注意(Watch)之旅遊疫情建議地區。本次個案並未出現人傳人情形,且未新增相關確診接觸者,對一般民眾之風
常春月刊 ・ 16 小時前
MSCI調權重生效》台股爆四驚奇
MSCI半年度調整權重於24日盤後生效,帶動台股寫四項驚人紀錄:外資24日買賣量合計高達9,445億元、成交占比63%為史上第一高;集中市場成交金額爆出7,491億元,創新冠疫情以來最大量能;尾盤爆量2,855.66億元創新高,超越去年5月31日MSCI調整時的尾盤量2,015.84億元;借券賣出餘額至1,522.03萬張,再創新高。分析師認為外資趁MSCI半年度調整,尾盤大量進行權值股的「技術性換手」,後續通膨數據將成台股多空關鍵。
工商時報 ・ 5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