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國際水週 AI領航實現流域管理智慧化
▲經濟部賴建信次長於「2025台灣國際水週—國際論壇」水領袖峰會致詞,強調臺灣有能力將智慧水利應用落實到產業與民生,並推向國際。
全球水治理正處於關鍵的轉型階段,極端氣候衝擊、區域水資源失衡與永續治理的挑戰已成為國際共同面對的重大議題。經濟部水利署於今(廿八)、明兩天在南港展覽館二館舉辦「2025臺灣國際水週—國際論壇」,主題為「智慧流域.AI領航」。活動包含水領袖峰會及水資源永續管理、水利青年、NbS等面向共八場分論壇,以創新為基礎,達成國內外產官學研界的深度跨界合作。
經濟部賴建信次長出席「2025臺灣國際水週—國際論壇」水領袖峰會致詞指出,極端氣候日益加劇,水管理不僅要延續與傳承過往的專業經驗,更需回應環境挑戰與資源分配的變革需求。如何善用AI以提升水領域管理效能,提供突破傳統的解決方案,已成為國際共同關注的方向。臺灣在AI算力、晶片製造及數據應用等方面的優勢,使我們有能力將智慧水利應用落實到產業與民生,並推向國際。經濟部將加強與國際的交流與合作,期待建構智慧水管理全球夥伴關係,攜手面對未來的氣候挑戰。
水利署林元鵬署長並以「智慧流域.AI領航」為題進行引言。他指出,水資源既是社會永續的根本,也是產業發展的命脈。近年來,極端氣候頻仍,臺灣更面臨旱澇交替、水利基礎設施老化與用水需求成長的挑戰。今年數場颱風豪雨造成部分地區積淹水災情,更加劇流域水環境的衝擊。面對臺灣未來人口老化、少子化、都市化的社會結構及產業集中,關於水資源管理、流域治理、防災應變刻正順應情勢與時俱進,以人為本並結合各項智慧技術,落實推動水利數位轉型策略,並透過循證治理原則結合系統性規劃推動,讓水利業務更精準即時且契合人民需求。
國際水協會Kalanithy Vairavamoorthy執行董事以「AI驅動的水資源管理」為題,探討AI在水資源使用管理、碳排放及永續發展的多元應用與相互影響;需藉由有效整合各項數位技術、推動機制有效協調決策,方能提高整體水資源的系統韌性,為全球各地區提供質優量足且不虞匱乏的永續水資源。
綜合座談部分,則由經濟部賴次長擔任主持人,與國立成功大學沈孟儒校長、AMD台灣區商用業務處資深業務副總經理林建誠及國際水協會執行董事Kalanithy Vairavamoorthy,共同討論「AI如何成為推動智慧流域治理新引擎」。沈孟儒校長表示,極端氣候下水資源的穩定供應對於公共健康的維繫至為重要;而醫學、水利與工程等跨領域的研究,可導入AI技術作為橋接的介面,以建構防災監測與健康防護的整合體系。隨後,林建誠副總則從運算基礎架構的角度,闡述先進運算技術在水領域的應用面向及發展。最後,Kalanithy Vairavamoorthy執行董事介紹目前國際推動智慧流域的相關案例,並期待今後AI在提升整體流域治理的各個面向都能扮演更關鍵的角色。
為期二天的「2025臺灣國際水週—國際論壇」,除召開水領袖峰會外,尚有八場論壇,分別由日本、荷蘭、立陶宛、西班牙、德國、新加坡及國內專家,探討包含「AI於水庫管理與安全監測之應用」、「流域系統性治水與智慧防災」及「水務行業的數位發展」等全球聚焦的重要水議題,歡迎產官學研各界蒞臨現場或透過直播線上參與,共同描繪智慧水管理的發展藍圖。
其他人也在看



數發部復健科技與智慧醫療產業AI化交流會(2) (圖)
數位發展部數位產業署28日在成功大學舉辦2025 DEMO DAY復健科技與智慧醫療產業AI化交流媒合會,數發部次長侯宜秀(前右2)參觀廠商展出攤位。
中央社 ・ 1 天前臺灣與美國佛州攜手推動經濟合作 深化夥伴關係
經濟部國際貿易署劉威亷署長日前會晤美國佛羅里達州務卿CordByrd及商務廳廳長J.AlexKelly,雙方就半導體、無人機、航太、醫療與生命科學等領域交流產業現況,雙方重申將以今年一月簽署之「臺灣與佛羅里達州經貿合作備忘錄」為基礎,持續推動雙邊經貿合作擴展。會中除盤點備忘錄簽署以來的進展,更就下一階段規畫交換意見,以深化夥伴關係,支持雙邊高科技產業發展。尤其,佛州的先進封裝與光子學能力,正好與臺灣在半導體優勢互補;同時,佛州享有之特殊產業應用場域,使佛州成為臺灣在航太與航空、國防軍事、交通運輸、先進空中運輸(包括無人機)、生命科學以及能源研發等領域的理想合作夥伴。劉署長表示,龔明鑫部長上任後,訂定多項包括在基礎設施韌性、無人機、資安等領域之重要施政方向;此與雙方在今年一 ...
台灣新生報 ・ 1 天前
輝達推CPO矽光子平台 三大台廠全面受惠!
輝達(NVIDIA)執行長黃仁勳日前發表首款CPO矽光子交換器Spectrum-X,正式宣告AI進入「光傳輸時代」。新產品主打透過矽光子技術(Silicon Photonics)提升AI工廠效率,解決傳統銅線網路在超大規模AI運算下的頻寬瓶頸。包括Oracle與Meta兩大雲端巨頭都傳出導入計畫,點燃市場對矽光子與CPO供應鏈的想像空間,相關台廠股價聞訊齊揚。
理財周刊 ・ 7 小時前
環宇-Ky連拉兩根紅K棒 今又大漲8.6% 這檔9月年增89.27%可布局
光通訊股延續昨日強勢,今(29)日持走強,受惠於AI算力需求強勁、輝達 (NVDA-US)GTC DC大會舉行,加上經濟部近日將向行政院報告矽光子(CPO) 國家隊規劃,目標 2028 年達成供應鏈自主,買盤集中湧入族群類股。包括環宇- KY(4991)繼昨日漲停後,今又大漲近9%,聯亞(3081)也拉尾盤大漲9.29%,逼近漲停。光聖(6442)也再一次挑戰千金關卡,9月的跌勢明顯是壓低吃貨。環宇- KY(4991)9月營收2億429萬元,月增率13.43%,年增率6.11%,是股價飆漲的底氣,除了環宇-KY、光聖、聯亞等光通訊股外,外溢效果還會到哪檔股票?
理財周刊 ・ 7 小時前川習會在望中國股市一度衝高 滬指4000大關得而復失
(中央社台北28日電)中國股市今天在美中吉隆坡談判平順落幕、進而使「川習會」在望下,盤中一度衝高,上證指數更一度突破4000點大關,攻上4010點,創10年來新高。但下午盤近關情怯且短線賣壓出籠,4000點得而復失,3大指數均由紅翻黑小跌作收,但中國法人仍普遍看好後市。
中央社 ・ 1 天前
〈奢求〉原唱坣娜驚傳病逝!享年59歲 紅斑性狼瘡舊疾惹疑
女歌手坣娜(原名唐娜)曾以〈奢求〉、〈自由〉等經典歌曲紅遍華語歌壇,今(29日)驚傳,已於10月16日病逝,享年59歲,消息曝光後,令演藝圈與粉絲震驚不已。
中時新聞網 ・ 2 小時前
「外交進校園,國際零距離」 暨大與對外關係協會簽署MOU共塑全球視野
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日前在暨大教育學院圓形劇場,與社團法人對外關係協會舉行合作備忘錄(MOU)簽署典禮,並同步舉辦「變動中的國際情勢與台灣的國際角色」專題講座。五位重量級講者齊聚一堂,從外交政策、國際安全、地緣戰略與區域合作等多重視角,剖析台灣在國際局勢中所面臨的挑戰與機會,現場氣氛熱烈,充分展現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推動國際化與深耕外交教育的決心。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校長武東星在致詞中指出,暨大雖位於中台灣,卻長期以「具國際行動、深耕在地」為發展核心。此次與對外關係協會簽署合作備忘錄,是外交實務與高等教育結合的重要里程碑。未來將透過合作,推動外交實務進入校園,強化全英授課與通識課程國際化,並進一步拓展暨大在全球舞台上的能見度。他也強調,當代大學不僅是知識傳遞的場所,更是培養具有國際視野、戰略思維與公共行動力公民的關鍵節點。這場簽署典禮不只是儀式,更是一扇打開國際對話的新門。對外關係協會理事長林永樂以「台灣的國際參與及合作」為題揭開講座序幕。他從國際組織與多邊合作的歷史脈絡切入,剖析 聯合國 以及各種政府間與非政府間國際機制的運作,強調台灣應在全球治理體系中尋求務實參與,透過積極外交與國際合作,在有
台灣好新聞 ・ 1 天前

燕子口堰塞湖壩體「幾乎潰決」湖水全數傾瀉而下
花蓮太魯閣燕子口堰塞湖前天啟動壩體降挖,因上游集水區密集降雨,造成壩體溢流水道水量擴大,今天中午發生壩體遭水流沖刷破壞壩體,引發立霧溪下游水位抬升,約40分鐘堰塞湖水位下降18公尺,下午最新消息,堰塞湖壩體已幾乎完全潰決,湖水全數傾瀉而下,立霧溪下游人員與設施均安。
中時新聞網 ・ 5 小時前
新颱風最快週末生成!最新路經出爐 週末低溫恐探17度以下
連2波東北季風影響台灣!氣象粉專「天氣風險」表示,明天水氣會比今天少,雨區縮減至「大台北、宜蘭、花蓮」,週四天氣明顯轉晴,不過週五迎來更強東北季風,到週末以及下週一、二白天高溫預估只剩下21至23度左右,夜晚清晨空曠地區低溫可能會降到17度或更低,市區低溫也將有機會挑戰20度以下。此外,週末開始到下週應該又會有新的熱帶低壓或颱風出現,預報資料看起來往西經過菲律賓進入南海的機會較高。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終於放晴!明東北季風減弱北部重返30度 未來天氣趨勢一次看
[Newtalk新聞] 下了快半個月的雨,明(30)天終於將迎來好天氣,氣象署指出,明天白天東北季風減弱,不只雨量較少,氣溫也將明顯回升,北台灣有機會重回30度左右,不過明晚又會有新一波東北季風增強,一路降溫至11月3日,但這次冷空氣水氣較少,僅迎風面北部、東半部有短暫陣雨。 氣象署指出,明日白天東北季風減弱,是接下來一週中降雨較少的一天,各地多雲到晴,僅基隆北海岸、大台北、宜蘭、花蓮可能有零星降雨出現,午後高屏地區、其他山區可能有零星午後陣雨,但雨量不多,且北部、宜蘭白天氣溫可達28至30度。 但明日晚間起,東北季風再度增強,並一路持續至下11月3日。31日北部、東半部、恆春半島地區轉涼,白天氣溫下滑至20至25度,夜間清晨氣溫維持22至25度,白天則約28至32度;11月1日至3日降雨較少,雨區主要分布於基隆北海岸、大台北、宜蘭、花蓮有局部短暫雨,北部山區、台東、恆春半島有零星降雨,其他地區多雲到晴,午後南部、中部山區有零星降雨。 預計11月4日這波東北季風減弱,環境轉為偏東風,隔天11月5日再有一波東北季風,北部、花蓮有局部短暫雨,台東、恆春半島有零星雨,其他地區多雲,且強度會比
新頭殼 ・ 3 小時前
今雨區擴大!這天冷空氣殺到「低溫剩1字頭」 本週降雨熱區曝光
受到東北季風影響,中央氣象署針對4縣市發布大雨特報,今(28)日基隆北海岸及大臺北、宜蘭山區有局部大雨發生的機率,請注意瞬間大雨,連日降雨,山區請慎防坍方、落石及溪水暴漲。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明天雨彈炸「這2地」 週末氣溫遽降「1字頭」、日夜溫差大
即時中心/徐子為報導未來1週台灣天氣受東北季風影響,氣溫較涼。氣象署預報,北部及宜蘭近日可能降至20度,明(28)天需留意局部豪雨,中南部日夜溫差多達10度;另外,這週五將會有新一波東北季風報到,北部及宜蘭氣溫下探「1字頭」,中南部日夜溫差可達9度。
民視 ・ 1 天前
周四短暫回暖 周五再一波東北季風南下 最低溫下探19度
天氣風險分析師歐宗學指出,今日受到東北季風持續影響,華南雲系帶來的水氣明顯減少,預估白天起桃園以南陸續都會轉為晴到多雲天氣,迎風面的大臺北、東半部地區則持續有較多雲量及局部短暫雨機會,中南部山區午後也會有短暫陣雨機會。
天氣多一典 ・ 6 小時前
東北季風持續發威!北部低溫驟降至19度 未來一週天氣一次看
[Newtalk新聞] 近日東北季風影響,北東降溫降雨,氣象署指出,未來一週持續受東北季風影響,明(29)日北部及宜蘭持續濕涼低溫20度,預計30日可短暫回溫至29度,但很快31日起新一波東北季風再度增強,各地再度降溫,預計11月3、4日會下探到19度,另外下週有熱帶擾動將形成,但實際情況仍需觀察。 氣象署指出,明日東北季風持續影響,北部及宜蘭天氣仍為持續濕涼天氣,低溫約20至25度,有局部較大雨勢機會,桃園以北、花東地區、竹苗山區及恆春半島有局部短暫雨,其他地區多雲到晴,午後中南部山區有局部短暫陣雨;30日後東北季風減弱,北部及宜蘭氣溫回升,台北市白天回升至28、29度。 31日起再有一波較強的東北季風報到,北部及宜蘭又開始降溫,其中11月3、4日北部下探19度,中南部21至23度,花東21至23度,白天北部及宜蘭約22至25度,中南部31、32度。另外,張承傳指出,關島一帶仍是低壓帶,下週有熱帶擾動形成機會,但各系統路徑預測差異性仍大,有的預測西進南海,有的預估北轉,會持續觀察。查看原文更多Newtalk新聞報導50至64歲公費對象注意!流感、新冠疫苗11/1開放第二階段接種連2波
新頭殼 ・ 1 天前
東北季風配合南方水氣北上!北部東北部防豪雨 氣象專家點出新颱風可能生成時間
[Newtalk新聞] 東北季風配合南方水氣北上,大台北今日再度轉回下雨天氣,今天溫度偏涼,天氣風險公司分析師吳聖宇指出,隨著中高層西風短波波槽逐漸往長江下游移動,配合底層較強東北季風,以及中高層沿著太平洋高壓邊緣自南海北上的水氣,自昨晚開始在南海北部到台灣附近逐漸有雲雨帶建立的情況。他也特別點出未來幾天在南海到菲律賓東南方海面陸續會有熱帶擾動活動的機會,又會有新的熱帶低壓或颱風出現。 吳聖宇指出,這波雨勢除了原本就一直有降雨的北部、宜蘭到花蓮一帶持續降雨之外,中部地區昨晚到今天清晨也陸續開始下起雨來,其中在大台北到宜蘭地區因為是底層東北季風的迎風面,地形的配合搭配上述天氣系統以及水氣增多等等條件,累積的雨量就比較明顯, 吳聖宇提到,今天中高層短波槽會逐漸東移進入黃海,要到深夜至明天才會繼續往日本方向東移出去,持續帶動南海北部的水氣往台灣方向移動,因此今天一整天受到短波槽相關的雲雨帶通過配合底層仍強的東北季風共同影響,中部、北部、東半部都將是有陣雨或短暫陣雨的天氣型態,雨勢沒有特別強,但是降雨的時間較長,尤其是在大台北、宜蘭以及中北部山區一帶,一整天累積下來的雨量應該也不小,不少地方這
新頭殼 ・ 1 天前
「新興污染物」成健康隱憂? 譚敦慈提醒:煮水前這一步別做錯!
現今水源中存在各種新興污染物,包括重金屬、塑膠微粒、藥物殘留和永久化學物質PFAS等,這些物質可能對人體健康造成嚴重威脅,特別是對孕婦和兒童的發育影響尤為明顯。專家建議民眾,除了將水煮沸外,也可以透過安裝合格認證的淨水器增加保障。若發現自來水出現異味、變色或有沉澱物,應檢查自家水塔與老舊管線是否為污染源,從日常細節把關,為飲水安全築起可靠防線。
TVBS新聞網 ・ 3 個月前
今晨低溫18.5度!北台灣繼續下雨 10月台北「下雨14天」快發霉
秋意漸濃!今(29)晨本島最低溫僅18.5度,在新北石碇區。而持續受東北季風影響,迎風面的基隆北海岸、宜蘭地區及大台北山區今天下雨時間仍較長,氣象專家林得恩統計10月份降雨天數,北北基幾乎半個月以上都
台視新聞網 ・ 13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