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地位的歷史迷霧:二戰遺留與美中臺話語權博弈/魯云湘
魯云湘(亞太安全與戰略研究人員)
在當今臺海地區緊張的局勢下,臺灣的法律與政治地位,又再次成為全球焦點。這得回到第二次世界大戰後關鍵文件:開羅宣言、波茨坦公告、舊金山和約與台北和約,並檢視它們,是如何被各方詮釋為話語權工具。
中國大陸強調,這些文件證明臺灣「回歸」為戰後秩序一部分;而美國與臺灣,則主張其僅為政治宣示,未決定最終主權。透過檢視最新研究與官方聲明,這場「三角敘事」的本質:中華人民共和國(PRC)、中華民國(ROC)與國際主流觀點,讓該議題的衝突,不僅是歷史遺留,更是當代地緣政治博弈的核心。
回溯至 2025 年 9 月,美國在臺協會(AIT)在當時發表聲明,指出開羅宣言、波茨坦公告與舊金山和約,均未決定臺灣最終地位,並批評中國大陸「試圖重塑二戰歷史」以施壓臺灣。此聲明反映美國長期政策,但 AIT 刻意忽略 1952 年中華民國與日本簽署的台北和約(中日和約),這一「選擇性省略」與臺灣內部部分否定該和約者的邏輯一致:「避免條約文本鎖死主權主張,保留外交彈性空間。」在戰後秩序敘事競逐中,「臺灣地位未定論」重新浮現,成為美中臺三方拉鋸的戰場。
開羅宣言(1943年)與波茨坦公告(1945年)兩份文件,被中國大陸視為臺灣「回歸」的法理基礎,但其性質僅為戰時同盟國的政治意圖宣示,無批准程序,無法自行達成主權移轉。真正的法律拘束力源於日本在《降伏文書》中接受波茨坦公告條款,確認放棄臺澎主權;然而,這並未產生將主權直接移轉給中國的法律效果。畢竟, 1945 年的「中國」,指的是中華民國,PRC 未參與二戰(當時尚未建國),國際法上無自動承繼戰勝國地位。 北京的敘事因此更偏政治性,而非嚴格法律延續。國際學者和分析家常強調,這些宣言「非條約」,僅為意圖聲明。
1951 年舊金山和約第二條規定,日本放棄臺灣、澎湖的一切權利,但未指明受領國,形成臺灣主權未指定的法律真空。中國(ROC / PRC)未受邀簽署,這是東亞戰後秩序的最大矛盾,導致臺北與北京各說各話。台北和約雖重申日本放棄,但其國際承認度因日本 1972 年承認 PRC 而下降。
由此可見,PRC 的邏輯為:中國為戰勝國、開羅 / 波茨坦確認回歸、PRC 為合法政府,故臺灣回歸戰後秩序一部分。然而,此論述存在三大法律灰色地帶:首先,PRC 並未參與二戰(1949 年 10 月成立);其次,戰勝國地位不等於領土主權的自動取得;最後,國家繼承並不等同於政府繼承。例如,PRC 常引用聯合國大會第 2758 號決議(1971 年)來強化其繼承地位,該決議承認 PRC 為中國在聯合國的唯一代表,但並未提及臺灣主權或領土歸屬,國際學者指出這是 PRC 對決議的擴張解釋。
因此,習近平主席於 11 月與川普總統的通話中,重申臺灣回歸為二戰後秩序關鍵,並強調中美的二戰合作。此策略將臺灣問題包裝為「未竟戰後安排」,讓美國道德難反駁。但此僅為政治宣傳,而非嚴格的國際法解釋。
而美國承認開羅 / 波茨坦角色、ROC 於 1945 年接管事實、PRC 為中國代表,但不承認臺灣屬 PRC 或二戰條款等同主權移轉。例如,美國的一中政策明確指出臺灣地位未定,且不承認 PRC 對臺灣的主權主張,這反映在 1979 年《臺灣關係法》中,強調美國對臺灣安全的承諾。AIT 不提台北和約,以維持一中政策模糊度,避免承認 ROC 主權。
此外,日本承認 PRC 為中國代表並放棄臺灣主權,但對臺灣的最終歸屬不予評論;尤其是 1972 年後,視《台北和約》失效,形成「法律有效但國際沉默」的尷尬局面。此種「策略性沉默」旨在避免激怒北京,同時維持與華府的協調。因為,日本永遠不會公開說出臺灣主權歸誰,因為那會立刻影響其對中、對美、對臺的三邊關係。
綜觀上述分析,臺灣地位在國際法上確立了三大事實:一、日本依和約放棄臺澎主權;二、主權歸屬在條文中未定,留有法律模糊空間;三、ROC 自 1945 年起行使有效統治,成為國際社會認知現狀的基礎。這第三點特別符合 1933 年蒙特維多公約的國家要素標準,包括永久人口、界定領土、政府及與他國交往能力,儘管臺灣的正式承認有限,但其事實國家地位廣受國際法學者肯定。
這種「法律未定」與「政治實控」的落差,恰恰為各方提供了各自表述的空間,形成了當前臺海問題的「三角敘事」博弈:
PRC 採取的是「繼承路徑」,主張從戰勝國地位連結至波茨坦公告,再延伸至主權繼承;ROC 則側重「統治路徑」,同樣基於戰勝國地位,但強調 1945 年後的有效管轄;而國際社會主流維持「未定路徑」,主張主權依和約未定,現狀不容片面改變。這三者在法理與政治現實間的激烈拉鋸,即是當前地緣政治僵局的根源。
總之,臺灣問題並非二戰的「定論」,而是戰後秩序的複雜「遺留」。北京試圖透過二戰敘事來正當化其統一目標,但回歸國際法層面,文件性質非主權移轉工具、中國缺席舊金山和會、以及美國維持的戰略模糊,皆是不爭的事實。這場延續八十年的敘事戰,正深刻地塑造著東亞的未來秩序。
然而,呼籲各方依國際法對話,或許只是理想。如今美中兩大強權,為了自身的政治與國家利益,究竟能將其他國家與政權犧牲至何種程度?這或許才是隱藏在歷史文件與法律條文背後,最值得深思的現實。
歸根究底,在這場話語權的爭奪戰中,臺灣必須清醒地認識到:在美中強權追求絕對利益的邏輯下,任何國家或政權都可能面臨被犧牲的風險。如何在歷史的迷霧與大國的夾縫中,確保自身不淪為強權交易的籌碼,才是臺灣真正的生存考驗。(照片示意圖,本報資料照)
其他人也在看

賴清德主持「守護民主台灣國安行動方案」記者會 強調以實力守護台海和平 以決心掌握國家命運
賴清德總統今(26)日上午召開「守護民主台灣國安行動方案」國安高層會議,並於會後主持記者會...
銳傳媒 ・ 1 天前

吳怡農嗆「這麼會選大罷免怎吞敗」慘挨轟!台派教授認了:很難過
即時中心/高睿鴻報導近期頻頻表態有意代表民進、出戰明(2026)年台北市長選舉的吳怡農,為駁斥外界質疑其選戰打法「太佛系」、導致先後兵敗蔣萬安及王鴻薇,他不惜開槓部分內人士及支持者,宣稱「若這些操盤手這麼會選,大罷免不會有這樣的結果」。他還嗆,內某些操盤手、名嘴根本不願看清台北市民結構,不曉得「佛系」打法有其優勢;此言一出,立即引發熱議,甚至招致同支持者批評。對此,旅美教授翁達瑞也回應了。
民視 ・ 4 小時前
新北市三腳督也不怕?吳子嘉斷言這人紅不讓
[NOWnews今日新聞]國民主席鄭麗文、民眾主席黃國昌上週進行會面,2026選戰是否藍白合?外界高度關注。尤其黃國昌早已表態投入新北市長選戰,台北市副市長李四川在輝達總部設址北士科落幕之後,預料...
今日新聞NOWNEWS ・ 6 小時前
揭北京2027年完成武統!總統宣布2行動方案
[NOWnews今日新聞]總統賴清德今(26)上午9時30召開「守護民主台灣國安行動方案」國安高層會議,並於11時30分舉行記者會時表示,北京當局以2027年完成「武統台灣」為目標,企圖「以武逼統」、...
今日新聞NOWNEWS ・ 1 天前
賴總統示警:中國全面推進2027武統台灣 2大行動方案應對威脅
賴清德總統投書外媒宣布將提出400億美元國防特別預算,今天也召開「守護民主台灣國安行動方案」國安高層會議,並召開記者會。賴總統示警,面對北京當局正以2027年完成武統台灣為目標,企圖把「民主台灣」變成「中國台灣」,我們已研擬兩大行動方案,具體因應中國併吞台灣、稱霸印太的野心。
自由時報 ・ 1 天前
黃國昌率團赴日 傳麻生太郎、小池百合子等親台大咖「全婉拒拜會」
台灣民眾主席黃國昌近日和台北市議員陳宥丞率青年團赴日本東京訪問,26日先後拜會立憲民主、國民民主等在野議員進行交流。然而有媒體報導,黃國昌原本想拜訪自民副總裁麻生太郎及東京都知事小池百合子等知名親台政治人物,但全都遭到婉拒。
鏡週刊Mirror Media ・ 9 小時前
若被攻擊絕不投降!黃暐瀚:我們準備越多「對岸動武越可能失敗」
中國近年來持續加大對台灣的文攻武嚇,不擇手段的想完成兩岸統一。媒體人黃暐瀚今(26)日說,只要我們準備越多,對岸動武越可能失敗,真的動武的可能性,也就隨之降低。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中國致函聯合國怒控日本 外媒:要各國站隊
[NOWnews今日新聞]日本首相高市早苗日前在國會上發表「台灣有事」言論,引發中國反彈,在約莫三個星期的時間裡,中國祭出經濟報復、民族主義抨擊和外交攻勢來表達強烈不滿。如今中國更將爭端升級,致函聯合...
今日新聞NOWNEWS ・ 1 天前
評賴清德方向正確!白宮前顧問:川普大勝利
[NOWnews今日新聞]總統賴清德昨(26)日投書《華盛頓郵報》,宣布將提出一項400億美元(約新台幣1.25兆)的追加國防預算,以強調捍衛台灣民主的承諾。對此,美國白宮前國家安全顧問歐布萊恩(Ro...
今日新聞NOWNEWS ・ 18 小時前
藍委批賴增加國防預算 媒體人質疑:難道要等死?
【論壇中心/綜合報導】總統賴清德投書《華盛頓郵報》,表示台灣明年將提升台灣國防預算到GDP 3.3%,並且目標在2030年前到5%,政府將提出一項歷史性的400億美元追加國防預算,凸顯捍衛台灣民主的承諾,這不僅將用於重大對美軍事採購,也會大幅強化台灣不對稱戰力。
民視 ・ 8 小時前
反制74人台獨名單!擬嚴懲在地協力者 最重可處7年以上重刑
賴清德總統昨(26日)召開國安高層會議,宣布「守護民主台灣國安行動方案」,除推出1.25兆元的國防特別預算草案外,另一核心重點為「全面建構民主防禦機制」。針對近期針對性地列出74人次的「台獨頑固份子」或發布通緝,總統表示將採取具體反制作為,建立受害者保護機制,並對協助進行跨境鎮壓的「在地協力者」依法嚴懲。
鏡新聞 ・ 7 小時前
重批賴政府成「無能凱子政府」 國民立院團:台灣不需要只會窮兵黷武的總統
總統賴清德宣布將編列1.25兆元新台幣國防特別預算,國民團今(27日)批,這為其窮兵黷武,逼迫台灣青年人走上戰場,敲起了警鐘;國民團書記長羅智強提醒賴清德,今日烏克蘭,明日台灣,現在烏克蘭面臨割地賠款,還入不了北約,賴清德看不到嗎?
鏡報 ・ 3 小時前
賴清德1.25兆國防預算 鄭麗文批玩火!黃國昌:強力把關
總統賴清德今(26日)宣布,面對中國威脅,預計未來8年內投入1兆2,500億元國防預算,對此,國民主席鄭麗文則喊「玩火」,批賴此舉讓台海變成火藥庫、台灣變成兵工廠;帶團到日本出訪的民眾主席黃國昌則表示,絕對支持合理增加國防預算,但民眾也會強力把關。
鏡新聞 ・ 23 小時前
北市長民調居冠! 王世堅賭100份雞排:中央不會徵召我
政治中心/綜合報導壯闊台灣創辦人吳怡農,今天公布台北市長民調,綠營人選互比的結果,立委王世堅第一,他自己排第二,吳怡農強調自己有底氣突破綠營基本盤,而遙遙領先的王世堅堅稱中央不會徵召自己,還跟名嘴打賭,如果民進徵召自己,他就發100份雞排。
民視 ・ 21 小時前
賴投書美媒宣布「追加1.25兆國防預算」 藍委轟:有必要阿諛諂媚到如此?
[Newtalk新聞] 總統賴清德投書美國媒體《華盛頓郵報》,提及政府將提高國防支出捍衛台灣民主的決心,包括將提出一項 400 億美元(約新台幣 1.25 兆)的追加國防預算,用於重大對美軍購、強化台灣不對稱作戰能力。對此,國民立委許宇甄今(26日)痛斥,如此巨額,足以重塑國家財政結構與戰略路線的重大決策,不在國內公開說明,卻繞過國會、台灣社會,以對外投書的方式優先讓美國知情。難道在賴清德心中,向美國交心比向台灣人民負責更重要?有必要阿諛諂媚到如此? 賴清德的投書內容,闡述台灣面對區域安全變局的核心戰略四大重點方向,包含:深化印太友盟與全球夥伴合作、現代史上最大規模的軍事投資、擴大國內國防軍工產業基礎、穩健堅定於守護國家主權。就軍事投資,台灣國防預算已近年翻倍,明年將提升至 GDP 的 3.3%,2030 年前目標達 5%。 許宇甄質疑,這筆軍購特別預算勢必要透過舉債籌措,但賴政府至今拿不出任何具體需求項目,更沒有國防改革的整體藍圖。既無新戰略、無新兵力結構,也沒有新戰術與採購配套,卻端出一個如天文數字般的金額。這究竟是國防預算,還是對美「過境外交」的政治投名狀?賴清德是在向美國總統
新頭殼 ・ 1 天前
川普與高市通話確認日美合作 涉台言論引爆日中緊張持續升溫
[Newtalk新聞] 日本首相高市早苗今(25)日與美國總統川普進行約 20 分鐘通話,雙方確認持續強化日美同盟,並就印太局勢及近期美中互動交換意見。這通電話由美方主動提出,也是近期因高市「台灣有事可能構成日本存亡危機事態」的國會答辯引發中國強烈反彈後,兩人首次直接對話。 高市僅表示,川普稱兩人是「關係親近的朋友」,她可隨時致電,但對談內容細節不便透露。 高市先前的涉台談話使東京與北京關係急速降溫,中國除口頭強烈抗議,還祭出反彈與抵制。北京批評,日本計劃在距離台灣最近的與那國島部署中程地對空飛彈部隊,並指責東京「製造緊張」。日本本週亦偵測到中國無人機在與那國與台灣之間活動,因而緊急派遣戰機升空應對。雖然高市並未收回相關發言,但日本政府強調,仍願透過多層級溝通與中方降低對立。 在美中關係方面,川普日前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通話,習近平重申「台灣回歸中國」是北京全球秩序願景的重要部分。然而川普在通話後僅於社群媒體表示美中關係「極為牢固」,未提及台灣議題,引發日本政府內部部分憂慮。日本官員長期擔心川普可能為劇烈追求貿易協議而淡化對台承諾,使區域局勢更加複雜。 美國總統川普(左)與中國國家主席
新頭殼 ・ 1 天前
2026地方選戰!鄭麗文拍板「提名特別辦法」 成立藍白工作小組對接
國民主席鄭麗文與民眾主席黃國昌上周會面,討論2026藍白合。鄭麗文今(26日)主持中常會時指出,今天將正式通過2026縣市長選舉提名特別辦法,針對國民、民眾合作成立工作小組、進行對接,並針對不同縣市提名進行討論。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23 小時前
北京2027目標武統台灣,賴清德:1.25兆打造台灣之盾「明年國防預算超過GDP 3%」,演說全文一次看
總統賴清德26日投書《華盛頓郵報》,宣布台灣政府將推出歷史性400億美元(約1.25兆新台幣)國防特別預算,彰顯捍衛民主決心。 賴清德上午召開記者會指出,北京當局以2027年完成「武統台灣」為目標,加速侵略台灣的軍事整備,國安團隊已經規劃兩大行動方案,全面應對迫切的國安威脅。 賴清德指出將會強化國防戰力,全方位打造國防關聯產業,2027年之前達成國軍聯戰部隊的高戰備能力,有效嚇阻中國威脅。 按照北約標準,明年度國防預算,將超過GDP 3%;並且在2030年前,達到GDP 5%。 賴清德進一步說,預計在未來8年(2026-2033年),投入1兆2千5百億元的經費,來建構包括打造「台灣之盾」,建構分層防禦、高度感知、有效攔截的先進防空系統。 對於史上最高國防預算,賴清德呼籲在野,或許朝野藍綠各有不同立場和期待,在守護中華民國台灣的民主自由,確保國家主權,反對破壞區域和平穩定現狀的前提下:守護「民主台灣」,不讓台灣被武力或其他強制性方式所併吞、淪為「中國台灣」,必須是政府、朝野以及全體台灣人共同的責任。
今周刊 ・ 10 小時前
賴清德投書《華郵》感謝川普總統,強調台灣以「史上最大投資」捍衛主權!2030年前國防開支將達GDP 5%,「台版鐵穹」正積極研發中
台灣總統賴清德在美東時間25日清晨,透過《華盛頓郵報》的版面正式對世人宣示「我將增加國防開支以保護我們的民主」。賴清德重申師承雷根「以實力求取和平」的國防哲學,更拋出了震撼性的政策承諾:國防預算佔GDP比例在2030年前將邁向5%的歷史新高。賴清德強調,「衝突的風險必須永遠大於和平的代價」,雖然他不會放棄對話的機會,但也「沒有任何國家會比我們自己更堅定地捍衛......
風傳媒 ・ 1 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