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理學家周泰廷專欄/入秋的疲倦警訊:如何改善代謝與提起精神?從「飲食+習慣」開始
每到換季時節,總有人會覺得「怎麼睡再多都還是累」,或是早上起床特別難提起勁,下午又容易昏昏欲睡。這種「入秋疲倦感」其實不只是天氣變化導致情緒低落,更可能是身體在提醒,你的代謝正悄悄變慢了。
當季節轉換,代謝也跟著「轉速下降」
隨著氣溫降低,身體為了適應環境,會自動調整能量消耗模式。新陳代謝速度放緩,加上白晝縮短、陽光照射減少,體內血清素與褪黑激素的分泌比例改變,容易讓人出現疲倦、專注力下降、甚至情緒低落的狀況。
如果再加上飲食油膩、活動量下降、睡眠不規律,就更容易形成「代謝性疲勞」的惡性循環,吃進去的能量轉不出去,人自然提不起精神。
當疲勞成為警訊:代謝卡關的身體信號
除了精神不濟外,代謝下降往往會伴隨以下幾個訊號:
體重上升或水腫感明顯:體液循環減慢、代謝廢物堆積。
肌膚蠟黃、氣色差:血液循環不佳導致養分輸送不足。
容易手腳冰冷:周邊血流下降,是代謝變慢的典型表現。
這些看似日常的小症狀,若長期忽視,可能讓身體的能量製造效率愈來愈低,導致整體免疫與健康狀況下滑。
從飲食開始,喚醒你的能量引擎
想要讓身體重新「開機」,首要關鍵是補足能量代謝所需的營養。
B群維生素:是能量代謝的催化劑,能幫助碳水化合物、脂肪與蛋白質轉化成能量,減少疲倦感。可從糙米、雞蛋、深綠色蔬菜中攝取。
鎂與鋅:參與超過300種體內酵素反應,對於穩定神經與肌肉功能、支持代謝循環相當重要。
蛋白質與膳食纖維:選擇豆魚蛋肉等高品質蛋白,搭配蔬果,有助維持血糖穩定,避免能量忽高忽低。
小習慣大轉變:啟動秋季代謝力
飲食之外,生活作息也是調整的關鍵。
規律活動:每天30分鐘的散步或伸展,就能促進血液流動與氧氣供應。
早晨曬太陽:陽光可刺激體內血清素分泌,讓大腦更清醒,也有助晚上睡得更深沉。
固定睡眠時間:穩定的生理時鐘能幫助荷爾蒙與代謝運作恢復節奏。
專家叮嚀:聆聽身體的節奏
秋天的步調應該是溫潤與平衡的,而非被疲倦牽著走。
若你近來常覺得沒精神、不易專注,別急著用咖啡或糖分刺激自己,不妨先檢視代謝是否出了小狀況。
適度補充營養、保持運動與規律作息,讓身體重新找回運行的節奏。當代謝重新啟動,精神自然回歸,生活也會再次充滿動力。
「疲勞」並非只是生活壓力的結果,它往往是身體試著對你說話,懂得傾聽才能讓健康回到最佳狀態。
延伸閱讀
其他人也在看

破除僵化制度!新北1輛長照特約車平均服務78人 市議員籲廣納民間代步業者
新北市有78萬餘位高齡人口、18.6萬餘位身心障礙人士,市議員陳世軒今(13)日市政總質詢指出,新北長照特約車一輛車要服務78人,復康巴士一輛車要服務376人,有自行行動能力的受照顧者因現行僵化制度,叫車侷限於市府簽約交通服務,有限資源比南韓巨星G-DRAGON演唱會門票還難搶,盼與民間代步平台合作
自由時報 ・ 4 小時前
研究:說話變慢、忘詞,哪個才是失智警報?多做一件事防腦退化
年紀愈大,說話愈容易忘詞,許多人認為這是認知能力下降的前兆,加拿大最新研究卻推翻這個想法:「說話忘詞」是正常老化現象,「語速變慢」才更是失智警報。 與朋友聊天聊到一半,突然停頓,想不起來「正確的用詞」是什麼?這樣的「忘詞」現象,被許多人認為是失智前兆。然而,一則最新研究卻推翻這項認知──比起說話忘詞,「講話語速變慢」是更精準的失智指標。 專長高齡研究的加拿大多倫多灣巒醫院(Baycrest)與多倫多大學共同研究,針對125名年齡介於18~90歲受試者,進行3種不同項目的評估,包括:圖片識別、圖片描述、以及認知能力評估。 在「圖片識別」環節中,受試者會一面看著圖片、回答關於圖片的問題,一面聽見耳機中播放著干擾性詞語。研究人員想透過打斷受試者思考,評估他們是否能維持資訊處理能力、精準辨識圖片內容。而「圖片描述」環節則請受試者描述自己看到的2張複雜圖片,再運用人工智慧軟體,針對受試者語速、停頓思考的程度,進行語言表現分析。 最後,研究再針對每個受試者進行大腦的「執行功能」評估。執行功能是了解大腦退化程度、失智風險的重要指標,一個人的專注程度、避免分心的能力、以及處理衝突性訊息的能力,都會影響
康健雜誌 ・ 1 天前
胃不舒服總當胃炎?幽門桿菌、飲食習慣都和胃癌風險有關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奕寧報導】現任衛福部常務次長莊人祥日前在臉書證實,於擔任疾管署署長期間即被診斷出胃癌,目前已完成治療,恢復狀況良好。此消息引起醫界與社會各界關注,也再次提醒大眾,應提升對胃癌的警覺與防治意識。 愛吃醃漬、鹹食或煙燻飲食 小心增加胃癌危險因子 根據衛福部統計,胃癌2024年共奪走約2,200條性命,長期位居國人十大癌症死因第8位;男性發生率約為女性的兩倍。 研究指出,感染幽門螺旋桿菌者罹患胃癌的風險約為未感染者的六倍,此外,高鹽、醃漬或煙燻飲食、吸菸、飲酒、家族史與慢性胃炎等,亦是重要的危險因子。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消化內科主任謝文斌提醒,日常飲食應減少攝取醃漬、鹹食、煙燻及加工食品,多攝取富含維生素C的新鮮蔬果,並養成不共餐具、使用公筷母匙的習慣,以降低幽門桿菌感染機率。同時戒菸、節制飲酒、維持良好生活作息,也都是守護胃部健康的重要步驟。 謝文斌醫師表示,隨著飲食習慣改善與幽門桿菌防治推動,國內胃癌的發生與死亡率已有下降趨勢,但仍不可掉以輕心。 早期胃癌沒感覺 公費篩檢幽門桿菌有助降低發生風險 為加強防治,衛福部國民健康署自115年起,將胃癌納入公費癌症篩檢體系
健康醫療網 ・ 1 天前
小容量、大策略!可口可樂推7.5盎司迷你罐攻「即飲」商機
2026年1月起,可口可樂在美國便利商店引進7.5盎司的單杯迷你罐版本,開放消費者以更小容量與價格體驗旗下經典汽水。(圖片來源:FOOD DIVE) 撰文=編輯部
食力 ・ 5 小時前
高三生熬夜吃炸物爆囊腫型痘痘,醫揭青春痘惡化元兇與黃金治療期
面臨學測壓力,一名許姓高三生因長期熬夜唸書、宵夜常吃炸物搭配手搖飲,近日臉頰兩側突然冒出大片又紅又痛的痘痘,就醫後竟被診斷為「囊腫型痤瘡」。經醫師建議使用外用藥、局部注射及口服A酸治療,並調整作息後,才終於讓他「有臉見人」。 八成以上的青少年都會長痘痘亞洲大學附屬醫院皮膚科醫師沈冠宇指出,「尋常性痤瘡」(acne vulgaris)俗稱青春痘,是青少年常見的發炎性皮膚疾病,約有八成以上的青少年曾經出現過。若控制不當,不僅容易留下痘疤,更會影響患者情緒與人際關係。 沈冠宇說明,痘痘的形成主要與四大因素有關,包括皮脂分泌過多、毛囊角化異常、細菌過度繁殖與發炎反應。此外,家族體質、藥物使用史、荷爾蒙失調等也是關鍵因素。若女性患者同時出現月經不規則、體重上升或多毛等症狀,應留意是否合併多囊性卵巢症候群(PCOS)。他提醒,熬夜、壓力大、抽菸、長期上妝等生活習慣都會使痤瘡惡化。 如何預防和治療?在飲食部分,沈冠宇強調應避免甜食、油炸物、奶製品及乳清蛋白等高升糖或高油脂食物,以免刺激皮脂分泌。保養方面,建議選擇清爽型防曬與保濕產品,避免厚重油膩質地阻塞毛孔;若需卸妝,卸妝水或卸妝乳較不易誘發痘痘。
常春月刊 ・ 1 天前
優雅回歸日常!開放式客餐廳與質感主臥,以對稱語彙與美型收納定義溫馨美式居所
屋主注重美感與生活品質,期望能有一個集「現代、溫馨、明亮」於一身的高質感生活空間,也需要有充足的收納,主臥要有一個寬敞的更衣區,在毛胚屋階段即以委託設計,設計師以美式風為主軸,妥善格局配置、多元異材質拼接、美型收納與色彩搭配,讓空間回歸生活的優雅與自在,實現理想的生活樣貌。
設計家 ・ 5 小時前
旋轉樓梯銜接夢想與實現!綵韻室內設計百坪複層辦公室展現品牌審美與理念
設計總部坐落於一座103坪的複層空間中。7.2米的挑高結構,帶來開闊而靈動的視覺感受。設計師以樓層界分待客與辦公區域,並以一座優雅的旋轉樓梯作為銜接的核心,讓空間在動線與氛圍之間取得完美平衡,展現舒適而高效的辦公美學。
設計家 ・ 5 小時前
美拉德穿搭進階版:巧克力丹寧是2025秋冬最時髦牛仔褲!怎麼選?五款推薦
你有沒有發現?除了那陣微微的秋涼,街上的顏色也開始變了?那些原本屬於夏天的明亮色,漸漸被柔和、溫潤的秋色取代。沒錯,這就是季節在轉場的信號。各大櫥窗、網路商城都換上了秋冬新裝,而那個紅了好幾季的「美拉德色系」依舊穩坐時尚關鍵字榜單。只是這一
marie claire 美麗佳人 ・ 2 天前
2026「川伯連線」綠地再現?鍾佳濱:任何市民都有權利挑戰
2026地方大選將至,民進台北市長和桃園市長人選備受關注,聯電創辦人曹興誠直接向總統賴清德喊話徵召綠委沈伯洋參選,媒體人黃揚明則進一步建議,台北沈伯洋和桃園王義川將組成川伯連線,屆時綠地再現。對此,民進團幹事長鍾佳濱表示,民進會挑出最適合的人選,來爭取兩個市市民的支持。
中天新聞網 ・ 6 小時前
中國「雙十一」購物潮降溫 消費者現疲態
中國一年一度的「雙十一」購物節落幕,消費者對頻繁促銷活動顯現疲態。上海有市民稱今年未購買任何商品,也有人指消費降級令購物慾減弱。
BBC NEWS 中文 ・ 19 小時前
新北八里一社區大樓14F傳火警 一女無生命跡象
晚間10點半左右,新北市八里區中華路一處社區大樓的14樓傳出火警。透過畫面可以看到熊熊火光不斷冒出,看起來相當駭人。而社區底下也停滿消防車,由於是高樓火警,消防人員獲報緊急出動搶救,第一時間社區管理室...
華視 ・ 7 小時前
「宇宙彌勒皇教」遭爆詛咒政治人物?內政部:整理具體事證後會移送檢調
國內新興宗教「宇宙彌勒皇教」教主陳金龍日前遭檢舉成立秘密詛咒群組,要求信徒集體以意念攻擊前總統蔡英文、現任正副總統賴清德、蕭美琴等政治人物。對此,內政部次長吳堂安今(13)日在立法院答詢時指出,該群組內確實有一些行為,警政署已整理相關具體事證,查完後就會移送給檢調機關偵辦。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5 小時前
聽「股利新招」健保可收4800億 石崇良眼都亮了:晚上好睡了!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衛福部長石崇良日前拋出要改革健保「補充保費」收取公式,大刀砍向存股族、定存族以及房東們,引發480萬人反彈,政策緊急喊卡,但面臨明年健保財務缺口將高達千億元,仍吐心聲「讓我睡不著」。國民立委賴士葆今(13)日質詢時建議,只需拿掉現行補充保費1000萬的課徵上限,得罪有錢人,就有4800億入袋,追問石崇良敢不敢?石崇...
匯流新聞網 ・ 2 小時前
「紫米VS黑米」哪個健康?醫揭答案 這1種最能減重、控血糖、護心血管
許多人聽到「澱粉」就立刻聯想到體重增加或血糖飆高,然而澱粉並非單一類型。家庭醫學科醫師李思賢表示,依照結構與消化速度,可區分為「快澱粉」與「慢澱粉」。快澱粉如白飯、白麵包,進入身體後迅速分解,使血糖短時間內上升。相對的,慢澱粉結構完整,含有較多纖維與抗氧化成分,能延緩能量釋放,對血糖調控及代謝更加友善。 黑米提供抗氧化功能 膳食纖維含量高 在眾多澱粉來源中,黑米值得特別推薦。李思賢醫師指出,黑米保留了外層糠皮與胚芽,因此膳食纖維含量明顯高於白米與紫米。這些纖維能延緩葡萄糖吸收,增加飽足感,對於體重控制者具有幫助。此外,黑米富含花青素,這是一種天然抗氧化物質,能對抗發炎反應並維護心血管健康。甚至黑米的抗氧化能力可超越藍莓。黑米在血糖反應上的表現相當突出,其血糖指數(GI)約落在42至50,屬於低GI食物。這對糖尿病患者或需要控制血糖的人特別重要。李思賢醫師解釋,原因在於黑米含有較多直鏈澱粉,其排列線性且不易被消化酵素分解,消化速度較慢。反之,紫米與糯米主要成分為支鏈澱粉,分解快、吸收快,因此血糖容易快速上升。這也解釋了為何部分人誤以為紫米健康,卻發現血糖控制不佳。 香氣與嚼勁 帶來額外飲
常春月刊 ・ 1 天前
250萬人福音!研究證實「1蔬菜」有效控血糖:不是苦瓜
台灣糖尿病患人數已超過250萬,營養師楊斯涵表示,動物研究顯示,秋葵萃取物能改善高血糖,被餵以高脂飲食致肥胖型代謝異常的小鼠,在使用秋葵萃取物後,其血糖數值降低,且胰島素阻抗問題獲得改善。人體實驗則顯示,吃秋葵有助於穩定血糖。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4 小時前
18歲高中女發育好!月經卻從未來過 醫檢查驚「沒有陰道」
孩子在發育期還未出現性徵,可能是身體有問題。婦產科醫師鄭丞傑分享,一名身材發育良好的18歲高三生,月經遲遲沒有來,被母親帶到醫院做檢查,發現她先天性無陰道,子宮也發育不全,雖然可透過手術建立人工陰道,但生育能力受到影響。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夜市中有「2寶藏蔬菜」能降低癌症風險、穩血糖!醫教你這樣吃夜市更健康
夜市常被貼上不健康標籤,但透過正確選擇,即使是夜市小吃,也能成為健康飲食的好去處,只要選擇得當,仍能兼顧健康與美味,甚至達到增肌減脂的效果。其中,隱藏在滷味中的花椰菜,能夠降低癌症風險約23%,苦瓜排
健康2.0 ・ 1 天前
柿子怎麼吃更健康?專家揭柿子三大「隱藏功能」
生活中心/尤乃妍報導11月後秋意漸濃,柿子除了是秋天盛產的水果之外,對身體也有許多好處。營養師薛曉晶在臉書發文分享,許多人以為柿子甜度高會導致血糖飆升,但其實柿子經過多項研究證實,不只能幫助人體抗氧化、對抗慢性發炎,更能穩定血糖並精準調節血脂。對於糖尿病、高血糖、代謝症候群來說,是秋冬「護心、護肝、抗發炎」的黃金選擇!
民視健康長照網 ・ 3 小時前
不是肥肚子!中年女「1身材」是肝壞了:慘得中度脂肪肝
當女性步入更年期,脂肪分布會逐漸由年輕時的「梨形身材」轉變為「蘋果身材」,即腹部肥胖的問題會更明顯。但醫師陳威龍表示,若更年期後的女性仍維持著「梨形身材」,且大腿與臀部脂肪囤積的問題更加嚴重,這暗示著肝臟代謝功能可能異常,亟需留意。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一半台灣人中鏢!喝酒臉紅恐「1體質」惹禍 大增7癌風險
現代人生活壓力大,偶爾小酌紓壓,但若喝酒容易臉紅,可能暗藏健康危機。馬偕醫大國際處與醫學系主辦的「精準醫療健康促進實踐」衛教活動指出,台灣的酒精不耐症高達近50%,酒精早在2007年已被世界衛生組織列為第一級致癌物,經常飲酒恐增加罹患消化道癌風險,飲酒後若出現臉紅、頭痛、嘔吐及宿醉等症狀,可能為酒精不耐症的警訊,呼籲民眾盡可能避免飲酒。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23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