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型不同 兒捐肝救父重生
記者王正平∕高雄報導
從事倉儲管理的53歲李先生,在一次例行追蹤檢查中被診斷出罹患肝癌,雖然兒子願意捐肝救父,但兩人血型不同。面對艱鉅挑戰,高醫移植中心醫療團隊立即啟動跨科整合照護機制,憑藉豐富的肝癌降階治療、血型不相容移植術前、術後處理經驗與嫻熟的活體肝臟移植技術,成功完成手術。
術後父子倆恢復情況良好,李先生重獲新生,也讓一家人重拾笑容,為了感謝醫護團隊的全力守護,李先生和家屬特別捐贈600個保溫瓶給移植中心團隊,表達最誠摯的謝意。
高醫陳芳銘副院長表示,在醫療領域中,活體捐贈象徵著最深厚的情感連結,當一位家人願意忍受手術的危險及肉體的痛苦捐出自己的一部分器官,去延續摯愛親人的生命,那是一種超越言語的奉獻與勇氣,這份決定,往往來自家人之間無條件的愛,也展現人性中最柔軟而堅定的力量;高醫移植團隊以精湛技術與周全的術前評估,守護每一個家庭的希望;捐贈者與受贈者的勇氣與愛心,讓醫學的成就不再只是科學的進步,更是情感的延續。
李先生深深感念兒子的無私付出及醫療團隊的專業奉獻;這段跨越血型、克服器官體積限制的活體肝臟移植,不僅展現了醫學的突破,更成為生命延續與親情真諦的最佳見證。
高醫移植中心張文燦主任指出,在面對高風險、複雜度高的移植案例,如血型不相容的活體肝臟移植,高醫團隊能透過先進的術前評估系統與個別化治療策略,大幅提升手術成功率。術後更結合多專科團隊密切追蹤,確保病人能順利康復、恢復正常生活。這些突破性的醫療成果,讓無數肝病末期患者得以重獲新生。
其他人也在看

專訪/陳澤耀月底當爸!曾想自然懷孕「發現愛妻長瘤」 心疼她做試管
馬來西亞男星陳澤耀首次演出台劇《監所男子囚生記》,與台灣演員劉以豪、施名帥、張軒睿、邱以太與監製楊祐寧一同演出,近日即將升格爸爸的他接受《三立新聞網》專訪,除了宣傳戲劇之外也暢聊準爸爸心情,他透露太太預產期落在11月底,在台灣行程結束後立刻返馬陪伴待產。趙浩雲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2 小時前
【土象星座運勢】11/16 摩羯座解決問題、金牛座順勢而為、處女座避免為錢傷感情
★摩羯座:需要完成重要計劃,解決問題。容易有檯面下的溝通、行動和準備。 ★金牛座:順勢而為,成就關係。容易接觸共有財務、保險、醫療或秘密事宜。 ★處女座:容易處理居家環境,添購所需,解決重要的問題。避免為錢傷感情。
太報 ・ 3 小時前
罕病童玩魔方 轉出新生(1) (圖)
11歲王小弟(右)曾因罕見粒線體疾病MELAS症候群夢碎,黯然退出最愛的足球場,改用雙手轉出覺醒新人生,也讓一家人重新翻轉愛的定義,15日在媽媽陪同下,出席罕見疾病獎學金頒獎典禮。
中央社 ・ 13 小時前
網路交友盛行 金牌媒人婆嘆年輕人眼光高、媒合率低
台灣邁入少子女化社會,加上時代演變跟網路交友盛行,傳統媒人行業逐漸式微,台中市府近年曾開辦「媒人養成班」,海線大源建材行老闆娘林伍珠與大成五金行老闆娘顏楊來好,都是大甲與清水地區金牌媒人婆,她們坦言隨著時代演變,越來越少未婚男女上門媒合,條件與眼光也越來越高,媒合率大幅降低。
自由時報 ・ 13 小時前
疑轉彎輾電桿旁鋼索 「車翻90度」駕駛醉醺醺被拖出
花蓮縣 / 綜合報導 花蓮吉安鄉6日發生一起轎車側翻意外。當時駕駛開車行經一處路口準備左轉時,才開沒幾公尺就突然整台車側翻,巨大的聲響也嚇壞了附近的住戶,紛紛跑出來查看。警消到場後,初步研判駕駛疑似在轉彎時,沒有注意到電線桿旁放置的鋼索,壓到鋼索才會側翻,後續對駕駛實施酒測,沒想到酒測值高達0.46,馬上將他依法送辦。漆黑夜裡一輛轎車開在路上,左轉後進入巷子內,沒想到才開幾公尺,下一秒突然側翻倒地。警方VS.周遭住戶說:「人有沒有怎樣,在底下(蛤),在底下,車子。」因為擔心駕駛安危,員警緊張到結巴,住戶也回得哩哩落落,這起交通意外發生在6日晚上6點多,花蓮吉安鄉的南華八街與華興六街口,開車的張姓男子明明車速不快,車子卻翻了90度,一旁住戶聽到巨大聲響,趕緊跑出來查看,全都傻了眼,好奇車到底怎麼翻的。救護人員說:「伯伯先不要動,先不要動,來。」救護人員到場後,趕緊協助將男子脫困,警方發現路口旁的電線桿,有設置一條加固用的鋼索,研判轎車疑似下雨天天色比較黑,轉彎時一不小心壓到鋼索,才會導致側翻。救護人員VS.肇事男子說:「我扛山豬的啦,喔好(感謝你啦),可是還是要來一次啦,來啦,給你做個酒測一下。」不測還好一測嚇一跳,呼一下酒測值0.46,這下你要逃也逃不了。花蓮縣吉安警分局五組組長劉瑞年說:「(張男)酒測值超過法定的標準(0.46mg/L)。」花蓮縣吉安警分局五組組長劉瑞年說:「全案依公共危險罪嫌,移送花蓮地檢署偵辦。」幸好送醫後沒有生命危險,不過男子恐怕也沒想到,自己會栽在一條鋼索上,不僅車要修,人也要被移送。 原始連結
華視影音 ・ 16 小時前
冬盟》兄弟火力超兇猛! 賞日職投手史上首見慘紀錄
台灣山林隊的「中信兄弟組」大爆發,3局上打完落後4分,靠許庭綸、林吳晉瑋的2支2分打點安打扳平,4局下狂攻4分大局逆轉戰局,前5局打完取得8:4大幅領先。日職聯隊前3局就狂攻4分,包括陽柏翔1分打點的三壘安打,台灣山林隊從3局下反攻,張仁瑋敲安串聯何品室融四壞,2出局攻佔一、二壘,許庭綸擊出深遠二壘
自由時報 ・ 14 小時前
婦人出遊趕搭遊覽車丟包行李 計程車司機暖舉神救援
台中市一名66歲陳姓婦人12日與友人參加2天1夜的屏東之旅,卻在登上遊覽車時才發現行李袋遺忘在計程車上,趕緊聯繫司機,但仍來不及取回。梁姓司機為了讓婦人能安心出遊,將行李送交派出所,告訴婦人返程後再來領回,13日晚間婦人在派出所順利將行李取回。
中時新聞網 ・ 22 小時前
洪建堯第三回合持續維持好手感單獨領先 泰國選手艾克帕里特以一桿之差緊追在後
2025台玻台豐公開賽 (TAIWAN GLASS TAIFONG OPEN 2025) 今天(15日)在彰化台豐高爾夫球場進行第三回合賽程,在同組球員強大壓力下,台灣選手洪健
普羅國際行銷 ・ 11 小時前

雙城論壇又卡關?傳擬不准上海台辦副主任來台 陸委會:蔣市長帶隊去沒問題
國民副主席張榮恭昨在滬會晤上海市委書記陳吉寧,傳大陸委員會擬不核准上海市台辦副主任李驍東來台申請,以此做為反制動作。台北市政府擔憂預定12月在上海召開的雙城論壇恐有變數,陸委會今天表示,「蔣市長要帶隊去上海,目前看來不會有什麼問題」。
Yahoo奇摩(即時新聞) ・ 22 小時前
46歲健身教練天天運動飲食超自律竟得肺癌 醫揭1習慣破功,很多人都中
46歲的健身教練,體脂率僅12%、每天晨跑+重訓、食量控制嚴謹,卻在公司健康檢查中被診斷為早期肺腺癌。這位教練不解地問醫師:「我這麼努力維持健康,為什麼還會得癌?」林口長庚醫院血液腫瘤科醫師廖繼鼎表示
健康2.0 ・ 1 天前
台灣人注意!醫勸「市場超夯3種魚」別吃了 曝1關鍵:恐加速失智、罹癌
台灣四面環海,海鮮「尚青」又肥美好吃,成為不少家庭和外食族的心頭好。不過小心別亂吃太多,尤其不少飲食含有重金屬,會讓身體受損。有醫師警告,台灣人喜歡的3種魚「鮪魚、鯊魚肉、旗魚」等深海魚類因為重金屬成分含量高,需要盡量避免,否則可能會加速失智,還會增加罹癌風險!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9 小時前
芝麻醬「這樣放」小心變一級致癌物! 醫嚴厲警告:很多人每天都在吃毒
芝麻醬是許多家庭常備的調味品,但這類製品其實容易受到黃麴毒素污染。根據國際食品安全研究顯示,芝麻及其製品因為富含油脂和蛋白質,為黃麴菌提供良好的生長環境。這種被世界衛生組織列為一級致癌物的黃麴毒素,主要在溫暖潮濕的環境中產生,正好符合台灣的氣候條件。 正確儲存很重要 小心引發健康問題 嘉義大林慈濟醫院肝膽腸胃科李翔豐醫師在門診中發現,一位家庭主婦長期有輕微的肝功能異常,但一直找不到明確原因。經過仔細問診後發現,這位患者喜歡用芝麻醬拌麵食用,使用的是從傳統市場購買的散裝芝麻醬,通常一買就是大份量,放在室溫下保存數個月。因此,李醫師懷疑可能與長期接觸低劑量毒素有關,建議她改變食品保存習慣後,肝功能指數逐漸改善。此案例突顯慢性低劑量毒素暴露的風險,李翔豐醫師指出,黃麴毒素不需要大量攝入就可能對健康造成影響,長期累積在體內會對肝臟造成慢性損傷;即使是健康的人,如果經常食用保存不當的芝麻製品,也可能出現肝功能異常,若當毒素干擾肝臟的正常代謝功能,還會影響身體的解毒能力,長期下來可能增加各種肝臟疾病的風險。 使用保存都應注意 過期成分生風險 李翔豐醫師提醒,黃麴毒素主要由黃麴菌產生,這種真菌廣泛存
常春月刊 ・ 18 小時前
花生是糖尿病加速器?營養專家給正解 一錯誤吃法小心血糖失控
到底花生是好東西?還是如一則短影音說它是「糖尿病的加速器」?讓人一時不敢碰花生。專家表示,花生無罪,錯在把它油炸、裹糖來吃。吃得巧,它就是寶! 針對花生被網路謠言黑了的訊息,營養師趙函穎表示,從
健康2.0 ・ 2 小時前

網紅醫師蒼藍鴿告別眼鏡!不是近視雷射手術 用這招雙眼視力變1.5
網紅醫師蒼藍鴿近日接受新式植入式隱形眼鏡手術,他分享,從原本近視約400度、散光50度,術後隔天視力就恢復到1.2、雙眼1.5,可以如常上診工作,終於告別眼鏡人生。 蒼藍鴿戴眼鏡拍片困擾多 蒼
健康2.0 ・ 1 天前
「用隔夜飯炒飯」吃完險喪命!男子送醫呼吸困難休克 醫警告:再加熱也殺不死細菌
浙江省杭州市近日出現一起罕見的食物中毒案例,一名姚姓男子(化名)吃下用冰箱存放2天的剩飯炒成的炒飯後,突然出現劇烈腹痛、嘔吐等症狀,送醫時更已休克。所幸經搶救後脫離險境,院方診斷為由「蠟樣芽孢桿菌」感染引起的「炒飯症候群」。
姊妹淘 ・ 23 小時前
薑黃素增強免疫力卻非人人適合!「3類人」食用恐反傷身
星馬餐廳推出薑黃飯作為特色主食,讓消費者在品嚐異國風味的同時,也能獲得薑黃素的健康效益。專家表示,薑黃有增強免疫力、改善手腳冰冷等多種功效,但孕婦、膽石患者及腎臟功能不佳者應特別注意攝取量,以免造成身體負擔。營養師建議,民眾在食用薑黃前應清楚了解自己的目的,並遵循每日建議劑量,切勿盲目跟風或過量攝取,以免適得其反,反而傷害健康!
TVBS新聞網 ・ 1 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