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5成國人失眠、3成年輕人沒長照準備!國人生活習慣有哪些驚人現實?
[Newtalk新聞] 生活中的小習慣,正一點一滴吃掉你的健康。為提升國人健康風險意識,南山人壽與工研院健康樂活與智慧醫療照護聯盟(工研院健康樂活聯盟)日前發布「2025永續健康白皮書」,揭示國人生活習慣趨勢調查結果,並爬梳醫學文獻探討生活習慣與疾病的關聯。
調查發現,今(2025)年失智症已躍升國人最擔憂的疾病之一,「睡不飽、吃不好」現象普遍,5成民眾曾受失眠困擾,且塑膠微粒充斥國人生活,超過4成年輕世代週週吃微波食品、喝瓶裝飲料;財務準備方面,國人平均未來長照準備金需求達新臺幣(下同)682萬元,現存缺口仍有329萬元,其中逾3成年輕世代對長照毫無準備。
南山人壽表示,連續二年追蹤「國人生活習慣趨勢」,發現國人的運動與睡眠習慣,表現與去年持平,依舊不愛動又晚睡,47%國人每週運動時數低於1小時;而晚睡又睡不飽的現象普遍,約4成受訪者半夜12點後才就寢,且28%睡不到5小時。南山人壽矢志成為「永續健康領航者」,積極讓保險從事後理賠,往前延伸至協助保戶促進健康,並且大力呼籲民眾透過良好生活習慣、妥善規劃保障,活得好、健康到老,及早為百歲人生做準備。
南山人壽表示,由於不良生活習慣逐漸侵蝕國人健康,導致疾病發生風險上升,南山人壽攜手工研院健康樂活聯盟發布首份「2025永續健康白皮書」,以線上問卷形式進行大規模抽樣調查,深入了解國人的生活習慣及健康狀況,同時爬梳醫學研究、國際標竿經驗,並邀請專業的醫師分析調研結果,收攏各方專家建議,提出南山人壽的健康對策與建言,協助國人為長壽時代做好準備。
失智症躍升國人第二怕疾病 愈年輕愈擔憂
失智威脅正在加劇,塑膠微粒與睡眠不足都是失智危險因子,據研究指出,睡眠品質不佳,將會造成思考力認知功能下降、記憶力退化,有睡眠呼吸中止症者失智的風險增加約43%。今年調查發現,高達50%國人曾失眠,且21%國人依靠助眠藥物;不只睡眠品質差,塑膠微粒更充斥民眾日常,又以年輕世代(18-30歲)最嚴重,42%年輕世代週週吃微波食品、43%週週喝瓶裝水,並有超過60%每週使用1-2次以上免洗餐具,反觀熟齡世代(51歲以上)近半數習慣自備餐具。
而國人最擔憂的三種疾病,第一名是癌症,有75%的國人擔心罹癌,與「2024國人生活習慣趨勢大調查」的名次推持一樣;第二名是失智症,占比達67%,又以年輕世代的擔憂程度最高,對比2024年的調查,當時擔心自己失智的國人僅占44%,推估應是失智案例不斷增加,大眾對於失智症的了解日益加深;第三名才是心血管疾病。
運動習慣與年齡及收入有關?
國人運動飲食習慣大NG,有19%國人幾乎不運動,且女性運動量偏低,超過半數女性每週運動少於1小時;調查也發現,熟齡世代運動最勤勞又持之以恆,熟齡世代當中有36%每週運動超過3小時,且有35%已維持5年以上運動習慣。收入跟運動有關聯嗎?調查顯示為正相關,超過66%高收入者(月收入10萬元以上)每週運動達1至3小時以上,表現優於其他族群,運動習慣也維持得最好,34%高收入者已連續維持運動習慣超過5年。
飲食習慣方面,國人難擋「快樂熱量」魅力!49%國人每週至少吃一次甜食,每週五次以上者也有7%;另外,25%國人每週都吃油炸物,年輕世代更有4成週週都炸。然而少油炸、減少攝入精緻糖,有助控制膽固醇與血糖,目前國人飲食習慣恐與健康背道而馳。
中壯世代孤獨指數最高
維持社交生活是保持健康活力的關鍵,調查發現,中壯世代(31-50歲)社交頻率比年輕世代、熟齡世代低,15%中壯世代每月幾乎沒有和朋友或家人聚會,堪稱最孤獨的世代。而牙齒是身體健康的第一道門戶,逾5成國人沒有半年定期看牙醫的習慣,甚至25%國人牙齒出問題才就診,在熟齡世代中比例更高達28%,大幅增加高齡缺牙的風險。
每人預估長照準備金需求達682萬元
國人的生活習慣不良,擔心未來疾病找上門,預估未來每人所需的長照準備金高達682萬元,即便如此,國人的準備仍不足,平均長照準備金缺口仍有329萬元,且逾3成年輕世代尚未開始準備、年輕人長照準備缺口達447萬元;反觀有照顧經驗者對於長照準備最積極,高達86%有經驗者已開始準備,顯示照顧經驗幫助他們更早行動;在長照規劃工具方面,國人有55%選擇保險、40%選擇股票基金、24%選擇銀行定存。
失智症前期五病徵
南山人壽與工研院健康樂活聯盟合作整理醫學研究,針對國人擔憂的失智症,歸納出前期五病徵,即聽力變差、缺牙造成咀嚼不足、膽固醇血症(總膽固醇指數不正常)、睡眠呼吸中止症及語速變慢。為此,南山人壽提出守護記憶五大行動:規律運動、充足睡眠、健康飲食、良好社交、定期健康檢查。鼓勵民眾在每一天的生活中付諸行動,照顧好自己,也一同創建失智友善的社會。
工研院健康樂活聯盟胡紀平副秘書長表示,參考歐洲失智症照顧,臺灣需建立四項重點:第一,宣導以健康生活型態,降低失智風險;其次,及早篩檢與介入以延緩病程;第三,建立完善照護網絡,強化患者自主生活能力;最後,減低照護者負擔各項措施及科技。透過預防、早期介入、社會包容與資源支持的完整策略,以讓失智者與照顧者有更好的生活品質。
「永續健康白皮書」亦訪談南山人壽內部員工及業務夥伴照護失智親友與保戶的經驗,分享具體的失智態樣,強化國人對失智的了解;同時,邀請三位重量級醫學專家,提出因應失智症的專業建言。整形外科醫師林靜芸照顧罹患失智症的丈夫─前衛生署長林芳郁,倡議透過商業保險補強財務準備,並運用穿戴式裝置督促民眾日行7,500步,以延長健康餘命。
臺北榮民總醫院副院長王署君建議,應建立失智症的本土數據基礎,並以商業保險搭配健保制度支撐新藥應用,更要推動失智友善社區與家庭支持系統,減輕照護者負擔;臺北市立關渡醫院院長陳亮恭是高齡醫學權威,他提出五點建言,包括建立多元生活型態介入系統、實施系統性心血管風險管理、推動功能導向健康促進及精準評估、發展社區型支持照護網絡、導入成本效益導向的實施策略、建構保險業健康促進外溢機制。
更多Newtalk新聞報導
黃國昌稱不認識李麗娟! 四叉貓秀證據打臉:難怪你不敢認
爆「黃國昌老婆房東,就是凱思國際李麗娟」吳靜怡嗆:有種跟四叉貓打賭退出政壇?
其他人也在看

告別換季過敏靠「10大寶藏營養素」!快避開2發炎地雷
「哈啾~」一聲響起,換季過敏又來報到!營養師高敏敏指出,除了用藥控制外,飲食上的營養補給也很重要。民眾可透過攝取蘋果多酚、葉綠素、番茄紅素等明星抗過敏營養素,搭配規律生活與良好作息,就能幫助免疫系統回
健康2.0 ・ 1 天前

桃竹苗分署攜手北科附工參訪啟德機械公司 近距離體驗大型機械產業魅力
為協助青年深入了解產業趨勢與職涯方向,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桃竹苗分署17日攜手國立臺北科技大學附屬桃園農工高級中等學校動力機械科高三學生,前往啟德機械起重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實地參訪,引導青年瞭解重工程產業發展現況及設備技術應用,加強學生對自身專業興趣與未來方向進行自我探索。桃竹苗分署推動「賈桃樂青年企業實習計畫」,近來積極與大專院校及高中職合作,透過校外職場參訪與企業實習活動,讓青年在就學階段就能親身體驗真實產業環境。北科附工動力機械科所學即為工業用大型機具,本次特別安排參訪啟德重機,學生們在專業人員引導下近距離觀察吊掛作業,並由工程師與吊車師傅以深入淺出的方式,講解重機維修、智慧監控系統應用及操作安全要領,同時分享從學徒到專業技師、歷經十餘年磨練的職涯歷程。學生們透過現場互動,不僅能更清楚機械產業的就業樣貌,也體會到「書本知識」如何在職場轉化為「實務能力」,對未來升學與就業方向有了更具體的想像與信心。北科附工動力機械科學生表示,這次企業參訪讓他們第一次親眼見到重達數十噸的吊掛設備運作,感受到課堂上所學原理在實際工程中的應用,也更理解專業技能與安全意識的重要性。胡國紘主任指出,企業參訪活動
台灣好新聞 ・ 1 天前
失智講座深入淺出 分享照護實用知識
現在有什麼話題,能吸引長者注意,大概失智議題,是其中一個。馬來西亞,慈濟吉打分會舉辦醫療講座,多動腦筋,多社交,還有不要自己嚇自己,健忘與失智,並非絕對。慈濟人醫會醫師 何翊斌:「(失智症)它沒有...
大愛電視 ・ 1 天前7旬婦多處脊椎骨折竟因骨質疏鬆 手術治療不痛了
78歲陳女士3個月前因車禍導致下背疼痛,急診檢查為背部挫傷就返家休養,服藥不見好轉,還以為只是閃到腰,尋求傳統整脊療法未改善,就醫拍X光、核磁共振檢查,才發現第2腰椎及第8、第10胸椎出現壓迫性骨折,到聖馬爾定醫院就醫,骨科醫師黃立人診斷為骨質疏鬆壓迫性骨折,經接受飛梭椎體成形術治療改善疼痛,她直呼
自由時報 ・ 1 天前
腦部植入微晶片刺激神經!巴金森氏症婦人手抖僵硬全改善
巴金森氏症患者常因手抖、動作遲緩、肌肉僵硬而影響生活品質,長期服藥後又可能出現藥效波動、突然無法行動的困境。雙和醫院神經團隊透過深部腦刺激晶片植入手術(DBS),幫助患者改善動作障礙,術後不僅能自行如廁、做家事,甚至外出旅行,生活幾乎恢復正常。
鏡報 ・ 1 天前
昨傳中、美軍機互嗆 今共機21架次實施「聯合戰備警巡」
大陸軍方本月二度實施「聯合戰備警巡」,國軍今(17)日總共偵獲解放軍機21架次出海擾台,數量略少於上一次的「聯合戰備警巡」。此外,10月12至16日已連續5天,有大陸軍機環繞台灣南端飛行,同時北上飛到台東的東部外海。
中天新聞網 ・ 1 天前
老翁越來越「孤癖」家人疑憂鬱症 檢查竟是罹患失智症
80歲謝老先生越來越「孤癖」,不與人交談,對任何事都沒興趣,家人以為老人家可能是老年憂鬱症,就醫診斷卻是失智症,家人嚇了一大跳。衛福部彰化醫院精神科醫師陳羿行表示,臨床上很多失智症患者的外在表現就像憂鬱症,也可能並存,最好是就醫擬妥治療及因應之道。謝老先生的兒子說,爸爸近幾個月來總是鬱鬱寡歡,原本還喜歡去種種花草,結果花草都枯萎了也不再理會;過去常會到鄰居、社區走動或到宮廟拜拜,也變得不出門,最喜歡一個人縮在臥室,不說話,呆呆地坐著,眼神空洞,偶而說些「人生沒意義」之類的話。謝老先生的兒子指出,他們研判近幾年來,媽媽及爸爸的朋友一個接一個離世,讓爸爸心情越來越沈重,或許是因此而罹患憂鬱症,他們才帶爸爸就醫,沒想到卻是失智症,也因為爸爸變得不太講話,看不出失智的端倪,因此他們從沒想到可能是失智症。陳羿行表示,謝老先生的腦部出現萎縮,各種鑑定評量也顯示是失智症,外在顯露出憂鬱特性,才被家人誤解,而這類個案在臨床上很常見。家屬的反應通常是寧可是老年憂鬱症,也不要是失智症,畢竟,失智症幾乎不可能逆轉,情況會越來越糟。陳羿行說,在一般人的認知,失智症會變得時空混亂、出現語言及行為障礙等,其實,不
台灣好新聞 ・ 14 小時前新住民黃越紅在台積極進修 考取多張證照重拾自我價值
移民署北區事務大隊台北市服務站,舉辦「新住民家庭教育及法令宣導」課程,邀請來自越南的新住民、多元文化講師黃越紅,分享她在台灣積極進修研究所學位並投入推動臺越文化交流的故事。來到台灣10年的越紅,最初因語言隔閡面臨重重挑戰,憶起當時學習中文文字的艱難,讓她在過程中找到積極進修中文的動力,越紅說「在台灣
自由時報 ・ 1 天前

川普點名「瘦瘦筆」胰妥讚將大幅降價 談判仍在計劃中|#鏡新聞
除了進口家具,美國總統川普16日還宣布一項新的計畫,就是要讓體外人工受精的療程,更加平價。雖然有很多細節還沒有公布,外界還不清楚,這項計劃會帶來什麼改變,但川普保證價格會低很多。不過暴紅的瘦瘦筆胰妥讚,也被列入川普的降價名單。 加入頻道會員支持鏡新聞🩷: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4LjkybVKXCDlneVXlKAbmw/join 鏡電視綜合台YouTube👉http://pse.is/59enw2 鏡電視直播台YouTube👉https://pse.is/4w3gts
鏡新聞 ・ 1 天前
三峽人行道坑坑疤疤 廖宜琨要求捷運局全面修復三樹路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唐有為/台北報導 新北市議員廖宜琨日前接獲三峽區龍埔里里長陳椿瑩陳情,指稱三樹路因捷運施工與車輛臨停,導致人行道破損嚴重。當時考量捷運仍在動工,雖無法全面施作修復,但他仍要求捷運局先行臨時修補,暫保行人通行權益。 然而,隨著時間推進,人行道磁磚持續惡化,出現破裂、路面崎嶇、踏板鬆動等狀況,嚴重威脅行人安全。廖宜琨強調,三鶯捷運已進入完...
匯流新聞網 ・ 1 天前
議長兒籌備擬國賠 災民代表:逾百人連署抗縣府
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溢流,重創花蓮光復,國民立委傅崐萁,月初才大聲疾呼要國賠,但可能最後會由縣府承擔,後來就無消無息!現在,議長的兒子出面籌備受災戶自救會,也發出連署書,要統整災民的訴求和意見,作為聲...
華視 ・ 1 天前
全台首創 弘道老人福利基金會引進日本教材推「孟婆體驗」
為翻轉社會大眾對失智的刻板印象,弘道老人福利基金會推廣老化教育的品牌「老教室」,繼「彭祖體驗」、「鐵拐體驗」後,再度推出「孟婆體驗」全新課程,並於十六日首次在高雄舉辦工作坊;這也是全國首度引進日本issue+design《失智症世界的旅行指南》教材並獲授權認證的課程。「老教室」團隊進一步結合台灣文化與教學特色,打造沉浸式的學習旅程。(見圖)主辦單位今(十七)日說明,該課程推動的初心來自於失智症正快速成為台灣必須面對的重要課題,目前台灣六十五歲以上長者失智症盛行率達7.99%,等於每一百位長者就有八人罹患失智症,衛福部更推估未來二十年,平均每天將新增四十八位失智者,平均每三十分鐘增加一位失智者;這些數字顯示失智議題離我們越來越近,然而,仍有高達八成民眾對失智症抱有錯誤認知, ...
台灣新生報 ・ 1 天前
秋冬留意多重感染!疾管署籲:「左流右新」儘速接種 降低群聚風險
【健康醫療網/記者趙正瑋報導】疾管署於日前提醒,隨著十月份多個連續假期到來,民眾外出旅遊與聚餐機會增加,群聚感染風險相對上升。疾管署呼籲,民眾應落實基本防疫措施,包括以肥皂勤洗手、注意咳嗽禮節、有發燒或咳嗽症狀時配戴口罩並在家休息等良好習慣。同時,符合公費流感與新冠疫苗接種資格者,應盡早完成接種,以降低感染流感、新冠、腸病毒及病毒性腸胃炎的機會。 國內流感進入流行期 以A型H3N2為主 據疾管署的資料顯示,2025年第41週(10月5日至10月11日)類流感門急診就診人次超過13萬人次,雖較前一週下降約10.2%,但主要是受到連假門診休診影響。目前國內仍處於流感流行期。實驗室監測顯示,社區主要流行的呼吸道病毒為A型流感,其中以H3N2型為主,其次為A型H1N1與B型流感。 此外,第41週新冠相關門急診就診人次為1,659人次,較前週下降16.7%,主流變異株為NB.1.8.1。雖短期下降,但仍須防範季節轉換期間的交叉感染。 全球疫情概況 流感與新冠雙升溫 疾管署表示,全球近期流感疫情以A型為主流。日本於10月初宣布進入流感流行期,時間較去年提前5週;香港則處於疫情高峰期,主要流行型別為
健康醫療網 ・ 1 天前
快檢查!家中這2用品恐暗藏重金屬 長期用恐傷腎還致癌
在現代生活中,許多家庭重視健康飲食,卻可能無意間從日常家居用品中攝入重金屬,造成身體的危害,外媒就點名兩種家中常見的用品,看似光亮、方便,但如果選擇錯誤,可能成為潛在的健康隱患。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5 小時前
日本胃癌率是台灣4倍!醫揭「1習慣」釀禍:韓國也中鏢
日本是公認的長壽國,但他們的胃癌發生率,竟是台灣的4倍,主要與飲食習慣有關。胃腸肝膽科醫師蕭敦仁提到,飲食重鹹容易傷胃,例如日本人與韓國人都愛的醬菜,除了傷害胃黏膜外,也會讓幽門螺旋桿菌活得比較好,甚至促使致癌物亞硝胺形成。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大家都吃錯!婦喝「這款無糖飲」半年暴肥險糖尿病 醫一看驚:根本喝糖水
不少人追求健康飲食,會自製早餐、甚至以挑選無糖食材作為健康準則,不過這樣的「健康習慣」卻可能變成隱藏版的陷阱。有一名60多歲的婦人因天天喝自製飲品體重增加、血糖更逼近糖尿病前期。(記者:簡浩正)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八旬老翁原愛外出串門子 卻變孤癖、躲家中⋯原來得了這病
彰化縣一名80歲老先生原本喜歡種花草,會到社區、宮廟和鄰居親友閒聊,但家人發現近期他突然花枯了也不理,越來越孤僻,整天躲...
聯合新聞網 ・ 1 天前
日本醫急勸:1健康飲品會毒害肝臟、傷害如「導彈」!這些食物最好少碰
喝酒對肝臟不好這件事相信大家都知道。不過日本肝臟專科醫師指出,除了酒精之外,還有1類飲品是「隱形殺手」,會在不知不覺間形成脂肪肝,卻常被誤以為是健康之選。 近年,隨著健康意識的提升,越來越多人開
健康2.0 ・ 13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