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別換季過敏靠「10大寶藏營養素」!快避開2發炎地雷
「哈啾~」一聲響起,換季過敏又來報到!營養師高敏敏指出,除了用藥控制外,飲食上的營養補給也很重要。民眾可透過攝取蘋果多酚、葉綠素、番茄紅素等明星抗過敏營養素,搭配規律生活與良好作息,就能幫助免疫系統回到平衡,減少過敏帶來的不適感。
每天1顆蘋果助抗敏 海藻類植物補充膳食纖維
高敏敏表示,蘋果中的蘋果多酚可以改善換季過敏,建議每天吃一顆蘋果,一顆蘋果通常含有200至500毫克的蘋果多酚。除了蘋果,綠葉菜中也含有豐富的葉綠素,建議每天攝取一碗半的蔬菜,特別推薦海藻類植物,不僅能改善過敏症狀,還能補充每日所需膳食纖維。
番茄紅素能抗敏 優酪乳、優格減緩症狀
高敏敏指出,番茄中含有豐富的類胡蘿蔔素,如番茄紅素和β-胡蘿蔔素,以及多酚類物質,如類黃酮和酚酸都具有抗過敏功效,有助於提升生活品質。另外,優格也是不錯的抗過敏選擇,雖然益生菌無法完全根治鼻過敏,但能夠改善症狀,可透過優酪乳、優格等食物補充益生菌。至於是否需要額外使用營養補充品,則可視個人需求而定。
看更多:柚子禁忌:1食物同吃恐猝死 8種人別多吃 藥物交互作用一次看
大蒜洋蔥含有機硫化物、槲皮素 緩解季節性過敏
高敏敏提到,MSM有機硫化物能夠緩解季節性過敏,而大蒜、洋蔥、蘆筍、甘藍、蛋白質類食物中都含有這種營養素。另外這些食物也含有槲皮素,也是天然的抗組織胺,能有效抗過敏,除了能從洋蔥中獲得外,也可從莓果、秋葵中攝取到。
維生素C、D、E助增免疫力 減少過敏原入侵
高敏敏說明,除了特定營養素外,許多常見的維生素也能增強免疫力。維生素C能夠強化人體黏膜細胞,增加自身免疫力,減少過敏原入侵,可多攝取芭樂、奇異果、柑橘類等水果來補充維生素C;維生素D也能改善過敏症狀,除了多曬太陽外,也可透過吃魚類、牛奶、蛋黃、菇類等食物攝取;維生素E則有助於抗發炎、降低過敏情形,可從各種堅果種子食物中攝取到。
攝取共軛亞麻油酸 降低過敏症狀
高敏敏提醒,攝取適量的共軛亞麻油酸,除了能降低過敏症狀,也可以減少抗過敏藥物的使用量。建議從紅花籽油、葵花油、羊肉、牛肉、乳製品等食物中補充,但最重要的還是要遵循醫囑,飲食僅是輔助。
看更多:吃錯油比吃糖更可怕?醫揭秘Omega脂肪酸 聰明選防堵心血管風暴
避開加工食品、甜食 遠離發炎地雷
高敏敏強調,光是增加好食物還不夠,日常生活中也要避開會讓身體更容易發炎的地雷食物,包括添加物過多的加工食品、不新鮮的海產或易過敏食物、過量的咖啡因及甜食等。這些食物可能會造成慢性發炎、細菌分解產生組織胺、脫水導致黏膜保護力下降等問題,讓過敏更加嚴重。
看更多:一餐海鮮到底吃多少?海鮮蛋白質「黃金比例」公開:蝦仁8隻就夠
◎ 圖片來源/達志影像/shutterstock提供
◎ 資料來源/高敏敏營養師
更多健康2.0報導
「這樣喝紫菜湯」竟是日本醫療機構超推崇的養生法!防三高、減肥效果好
醫師揭露5種鹽巴真相!這款鹽能降低中風風險 但兩類人需避開
很多人愛用!名醫警告:4種油用太多恐害胰島素阻抗、血糖失控、變笨
本文由健康2.0授權報導,未經同意禁止轉載,點此查看原始文章
其他人也在看

過動症女童降低3C使用度 藥物治療搭配運動狀況好轉
【健康醫療網/記者陳靖安報導】女童小玉從小總是坐不住、多話、難以專心,也常忘東忘西,家長覺得小玉太好動,打罵教導也沒改善,五歲時進行心理衡鑑,經過嚴謹的量表檢測,確認小玉是「注意力不足過動症」(ADHD)。 衛生福利部彰化醫院復健科主任廖宜新與職能治療師陳玫鍈對此指出,在臨床上,規律運動有助於治療過動症孩童!以小玉而言,上小學後漸漸無法配合療育時間,為了讓小玉更專注於課業學習而開始用藥,搭配規律快走運動,降低手機及平板使用度,一年後過動狀況明顯好轉。 過動症是慢性且帶來長期影響 需要多元治療 廖宜新主任表示,過動症已被醫界認定是腦部神經疾病,主要是大腦前額葉區域發育異常,神經傳遞物質分泌失調,產生注意力不足、過動、衝動等行為,通常是慢性且長期影響個人、師生、同儕及親子關係,並造成負面效應,是一種需要多元治療的疾病。 對於過動症,家長可以簡單判斷,包括孩童難以專注在遊戲或工作、無法排隊等待、坐著的場合不適切的移動、話多、講不聽並持續原有的行為等,若有這些情況或對行為有疑問可至相關院所進行評估。 服藥、認知訓練與運動規劃 也能改善過動症症狀 由於小玉六歲要上小學了,比較難配合療育時間,廖宜
健康醫療網 ・ 1 天前
近5成國人失眠、3成年輕人沒長照準備!國人生活習慣有哪些驚人現實?
[Newtalk新聞] 生活中的小習慣,正一點一滴吃掉你的健康。為提升國人健康風險意識,南山人壽與工研院健康樂活與智慧醫療照護聯盟(工研院健康樂活聯盟)日前發布「2025永續健康白皮書」,揭示國人生活習慣趨勢調查結果,並爬梳醫學文獻探討生活習慣與疾病的關聯。 調查發現,今(2025)年失智症已躍升國人最擔憂的疾病之一,「睡不飽、吃不好」現象普遍,5成民眾曾受失眠困擾,且塑膠微粒充斥國人生活,超過4成年輕世代週週吃微波食品、喝瓶裝飲料;財務準備方面,國人平均未來長照準備金需求達新臺幣(下同)682萬元,現存缺口仍有329萬元,其中逾3成年輕世代對長照毫無準備。 南山人壽表示,連續二年追蹤「國人生活習慣趨勢」,發現國人的運動與睡眠習慣,表現與去年持平,依舊不愛動又晚睡,47%國人每週運動時數低於1小時;而晚睡又睡不飽的現象普遍,約4成受訪者半夜12點後才就寢,且28%睡不到5小時。南山人壽矢志成為「永續健康領航者」,積極讓保險從事後理賠,往前延伸至協助保戶促進健康,並且大力呼籲民眾透過良好生活習慣、妥善規劃保障,活得好、健康到老,及早為百歲人生做準備。 南山人壽表示,由於不良生活習慣逐漸侵
新頭殼 ・ 1 天前
北市男服藥頭暈駕車猛撞人行道! 機車倒整排、2人送醫
據了解,肇事駕駛為工人,上午開車去載3名同事上班,疑似是因為身體不適,吃下感冒藥物以後突然感到頭暈,導致車輛最終失去控制,往右偏移以後,開上了人行道,當場將停放在停車格中的5輛機車撞倒。而肇事者的車輛更是狀況慘烈,不僅車頭嚴重變形以及凹陷,得以想像當時撞擊...
CTWANT ・ 1 天前
「小酌怡情」寫在基因裡? 研究:黑猩猩愛發酵水果等同每天喝一瓶台啤
閒暇小酌,享受微醺——這個喜好可能不是現代社會的產物,而是3000萬年前靈長類祖先遺傳下來的喜好。一項在非洲進行的深度研究發現,黑猩猩每天從熟成水果攝取的酒精量,接近一瓶330毫升的台灣金牌啤酒...
環境資訊中心 ・ 1 天前醫療奉獻獎/生命之鏈 林芳郁帶台灣急診走出醫院
本屆醫療奉獻獎「特殊貢獻獎」頒給曾任台大醫院、台北榮總、亞東醫院3所醫學中心院長的林芳郁。林芳郁雖是台灣心臟外科權威,卻是台灣緊急醫療體系的先行者,他帶領醫師走向最前線,以行動連結醫療與消防,讓生命在最危急的瞬間抓住希望。 整形外科名醫林靜芸今年6月發表新書《謝謝你留下來陪我》,揭露自己的先生國內心臟外科權威林芳郁已罹患失智症5年,震撼各界。林芳郁在台灣醫療發展史上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對我國醫療體系影響深遠,他培養出的「種子」如今更是各自發光,為台灣醫療做出貢獻。 台灣緊急醫療與災難醫學的奠基者 1975年從台大醫學院畢業的林芳郁,投身當時正快速發展的心臟外科,喜歡挑戰的個性展露無遺。 林芳郁是台灣心臟外科的先驅之一,專攻心律不整及瓣膜整形手術,醫術精湛,30年前利用「迷宮手術」(Maze surgery)治療心房顫動,這項技術在當時極為先進,能透過手術阻斷心臟亂傳的電訊號,維持心臟規律跳動,治癒許多患者。 雖然林芳郁以心臟外科手術聞名,但他對台灣最重要的貢獻是推動緊急醫療救護制度與災難醫學系統。 現今救護車一到現場,緊急救護技術員(EMT)便立即評估傷患嚴重度,並施予電擊或CPR急救
中央廣播電台 ・ 1 天前
行醫30年名醫分享3方法有效緩解慢性蕁麻疹!治癒率9成以上
慢性蕁麻疹真的好煩,為什麼一直會發作?腎臟科醫師洪永祥根據30年行醫經驗,分享3招治療慢性蕁麻疹的方法,堅持3個月,治癒率超過9成。 洪永祥分享,根據台大醫院研究顯示,高達78%慢性蕁麻疹患者,
健康2.0 ・ 1 天前比亞迪及吉利召回汽車逾16萬輛 恐存安全隱患
大陸車企巨頭比亞迪和浙江吉利汽車根據「缺陷汽車產品召回管理條例」和「缺陷汽車產品召回管理條例實施辦法」要求,向大陸市監總局備案召回計劃,合共召回逾16.1萬輛汽車。
中時財經即時 ・ 1 天前
發錢囉!彰化市狂撒「7000萬敬老金」 10/16起陸續入袋
重陽節將至,彰化市公所為提前向長者賀節,16日起展開敬老禮金發放作業,全市73里共計30922位年滿70歲以上的長輩,每人可領取500元敬老禮金,總金額達1546萬1000元;同時,市公所也協助縣政府代發重陽敬老禮金,金額高達5345萬5000元。
中天新聞網 ・ 1 天前
候選人須「具結」沒中國戶籍和護照 2026年地方選舉就會實施
[Newtalk新聞] 內政部預告修正「公職人員選舉罷免法施行細則」,要求候選人登記申請調查表時,應「具結」未在中國設有戶籍與領用中國護照,以及沒有其他國家國籍。大陸委員會主委邱垂正今(17)天接受自由時報「官我什麼事」網路節目專訪時強調,現職民選公職人員共有1萬1136人,這些人未來登記參選寫申請表時,須「具結」沒有中國戶籍和申領中國護照,同時也要寫明沒有雙重國籍,將刊登在選舉公報上,2026年地方選舉就會實施。至於候選人若具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籍,未來登記領表時,就必須要放棄中國籍,不能參選?邱垂正說,這部分尊重內政部依「國籍法」處理。 邱垂正說,依照兩岸條例規範,國人如果擔任公職,還申領中國護照或中國戶籍是違法的。所謂的「戶籍」是指擁有中國身分證或定居證等,所以我們要求公務員都必須「具結」沒有申領對岸身分證、居住證或護照,這是任職公務人員的消極資格。 邱垂正指出,我們最近做了全體軍公教人員的清查工作,共有62萬7000名軍公教人員,其中有99.8%的公務人員都「具結」沒有申領這類證件,彰顯他們對國家的忠誠義務。現職的民選公職人員共有1萬1136人,包括縣市長、縣市議員、鄉鎮長、村里長
新頭殼 ・ 1 天前
餐前多「1小動作」3個月甩肉4.3公斤!醫教你2招解決便祕又能控體重
民眾常為減重嘗試各種方法,但往往忽略最簡單的祕密武器—水。三樹金鶯診所體重管理主治醫師蕭捷健指出,一項英國研究證實,「餐前喝水」不僅能幫助控制食量,還能顯著促進減重效果。研究顯示,肥胖成人
健康2.0 ・ 1 天前美國傳要求韓國增加大豆採購量
【財訊快報/劉敏夫】外電引述東亞日報的報導指出,美國方面要求韓國增加大豆採購量。東亞日報引述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韓國政府官員的消息指稱,美國在貿易談判中要求韓國增加大豆進口。美國大豆占韓國大豆進口總量的一半。正在美國參加G20峰會和關稅談判的韓國財長Koo Yun-cheol拒絕對該報導發表評論。
財訊快報 ・ 1 天前

遭控性騷大逆轉!女子改口稱「誤會」 邱臣遠:已和解選擇原諒
民眾新竹市代理市長邱臣遠在2023年的Me Too風波中,被點名性騷前民眾立委賴香伶的女性助理。邱一度提告但敗訴,未料案情近日發生重大逆轉,女子突然在臉書改口稱當時的指控內容「實屬誤會」,2人已於今年10月14日達成和解。對此邱臣遠表示他選擇原諒。
鏡週刊Mirror Media ・ 1 天前
天熱狂嗑冰品、灌冷飲?研究:氣溫每升1°C糖攝取增 1族群易面臨健康威脅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嫊雰外電報導】氣候變遷和全球暖化竟與罹患糖尿病、肥胖可能有關?CNN報導,炎熱天氣讓人對含糖飲料、冰淇淋等冰涼的甜食更加愛不釋手,而最新研究發現,氣溫升高可能因此導致民眾不知不覺吃下更多糖,而糖分攝取過量將帶來更多健康威脅,尤其弱勢族群更是首當其衝。 研究追蹤萬戶家庭 氣溫增1°C人均多吃下0.7公克糖 研究團隊分析了2004年至2019年間、4萬至6萬戶美國家庭的食品購買數據,追蹤同一批家庭長達十多年的消費模式,接著再將這些購買決策與各地區的氣象數據,包括溫度和濕度等進行比對。 研究結果顯示,隨著氣溫上升,民眾攝取的糖分也隨之增加,主要來自汽水、果汁等含糖飲料。特別是在12°C至30°C的區間,氣溫每升高1°C,每人每日的糖分攝取量就增加0.7公克,雖然看起來不多,但累積下來差異可觀,氣溫從12°C升到30°C,美國人每天攝取的添加糖就從約2公克暴增到超過15公克。 氣候變遷讓人愈吃愈甜?糖分超標恐引發多重疾病 研究作者之一、英國卡地夫大學環境科學與永續發展Pan He講師解釋,較熱的天氣會使身體流失更多水分,就有更多人可能選擇冷飲、汽水和冰淇淋等冰涼甜食來補充水
健康醫療網 ・ 1 天前
大家都吃錯!婦喝「這款無糖飲」半年暴肥險糖尿病 醫一看驚:根本喝糖水
不少人追求健康飲食,會自製早餐、甚至以挑選無糖食材作為健康準則,不過這樣的「健康習慣」卻可能變成隱藏版的陷阱。有一名60多歲的婦人因天天喝自製飲品體重增加、血糖更逼近糖尿病前期。(記者:簡浩正)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日本醫急勸:1健康飲品會毒害肝臟、傷害如「導彈」!這些食物最好少碰
喝酒對肝臟不好這件事相信大家都知道。不過日本肝臟專科醫師指出,除了酒精之外,還有1類飲品是「隱形殺手」,會在不知不覺間形成脂肪肝,卻常被誤以為是健康之選。 近年,隨著健康意識的提升,越來越多人開
健康2.0 ・ 23 小時前
吃錯比沒吃慘!台灣人愛「亂補B群」 醫:助長癌細胞繁殖
根據衛福部最新癌症登記資料,台灣癌症發生率已連續多年高居亞洲第一。內科醫師方識欽提醒,許多人熱衷補充保健品,以為「多吃就能更健康」,但事實上「吃錯比不吃還糟」。他指出,不少人把保健品當成萬靈丹,卻忽略了身體真正需要的基礎營養,更警告維他命B12若攝取過量,恐助長癌細胞繁殖,呼籲民眾別讓補品成為健康殺手。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小心「更年期」變健康大敵! 衛福部:2成女性因此罹代謝症候群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45至55歲、正值更年期的女性要注意了!國健署今(17)日發表統計指出,國內更年期女性約有2成罹患代謝症候群,而背後最大原因就是荷爾蒙變化,容易導致三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高)和腰圍過粗、好膽固醇不足,提醒女性要做到生活習慣「F4」守則:均衡飲食(Food)、規律運動(Fitness)、愉快心情(Feeling)及...
匯流新聞網 ・ 1 天前
橄欖油不能拿來炒菜?醫揭橄欖油「2大錯誤用法」 不注意效果都沒了
從炒菜到拌沙拉,油脂天天吃,卻鮮少人真正懂得如何挑對、用對。你以為只要用橄欖油就等於吃得健康嗎?事實上,吃錯方式不但沒幫助,還可能讓腸道發炎、好菌流失! 油吃對能顧腸又降膽固醇!醫點名「橄欖油」
健康2.0 ・ 23 小時前
入秋養生這樣吃!中醫揭「4種水果」潤肺護喉又顧腸胃
近期天氣逐漸明顯轉涼,入夜後更是明顯,不少人紛紛出現喉嚨乾、便秘等症狀,中醫師推薦4種秋天水果,不僅能止咳化痰、改善便秘,還能提升免疫力,邀請民眾一起顧好健康、迎接舒心的秋天。
鏡報 ・ 18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