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哲偉專欄】「台灣病」是一場源自外部視角的誤診
鄧哲偉/台北國際商會理事長
英國《經濟學人》最新一期以「台灣病」為封面,指稱新台幣長期被低估,出口奇蹟乃是以犧牲薪資、房價與金融穩定為代價。這樣的論述雖吸睛,卻建立在過度簡化的假設上,把台灣長年累積的科技優勢、產業結構與地緣風險一併忽視,反而造成外界對台灣經濟的不必要誤解。
事實上,《經濟學人》對台灣的「診斷」,至少有三大核心偏誤。
一、台灣不是荷蘭,半導體並非天然氣
報導把台灣比擬成 1970 年代的荷蘭,暗示台灣出口太強、匯率本應升值,但被政府刻意壓低。問題在於,荷蘭依賴的是天然氣收入,而台灣出口的核心是高技術製造能力。
半導體與伺服器產業的競爭力,來自製程創新、供應鏈效率與高門檻技術。這類產品從來不是靠貶值取勝。即便新台幣短期升值 3% 至 5%,台積電與台灣供應鏈依然是全球唯一能穩定量產高階製程的體系。把科技競爭力誤讀成匯率補貼,輕忽了台灣三十年累積的完整技術基礎。
二、房價與薪資問題不能用匯率簡化
《經濟學人》將房價飆升與薪資停滯,全部歸因於偏低匯率。但台灣房市問題的結構原因,主要是因為土地供給受限、都市集中雙北囤房成本長期偏低、房地合一重稅制度尚未完全落實、科技業高薪集中北部,推升都會需求等。這些因素在紐約、倫敦、溫哥華均可找到類似案例,與匯率並非直接因果。
至於薪資停滯,原因更與產業結構相關:服務業生產力偏低、企業投資集中在設備而非人力、內需市場規模有限等問題,均不是升值能解決。若把這些深層議題簡單歸因於匯率,只會模糊真正的改革方向。
三、外匯存底不是操控證據,是地緣風險的必要保險
報導以「外匯存底高達 6,000 億美元」為由,質疑台灣長期干預市場。然而,台灣是全球地緣風險最高的經濟體之一,擁有高額外匯存底,是維持能源糧食進口、保障國際支付能力、對抗資本快速進出波動的重要工具。
新加坡、瑞士、日本的外匯存底占 GDP 比重也極高,目的同樣是金融防衛,而非操縱匯率。若台灣像報導建議那樣「快速升值」,真正倒下的將不是科技業,而是中小企業與傳統外銷工廠,進一步影響南部與中部製造業的就業結構。
台灣的金融體質確實需要調整,例如壽險公司美元資產配置偏高等,這些都應由監理工具處理,而非強迫整體匯率大幅變動。
真正需要改革的,是內需體質
《經濟學人》把台灣的所有經濟問題,統一歸因於匯率,雖然方便,卻不符合現實。台灣真正需要面對的,是強化房地稅制提高囤房成本、提升服務業生產力、改善人力投資結構、強化金融監理,縮小壽險資產負債缺口等。這些問題都與匯率本身無關,也不會因為新台幣升值而自動改善。
反之,若匯率波動過大,將可能重演日本的教訓:產業外移、投資遲滯,對台灣而言並非可承受之路。
冠上台灣病,是外界誤診
台灣確實面臨房價、薪資、內需疲弱等結構挑戰,但這些不是「匯率壓低」造成的,更不能用一句「台灣病」蓋過所有努力與成就。台灣需要的是更強的內需改革、更穩健的金融監理與更均衡的區域發展,而不是被迫成為國際輿論的貨幣實驗。
台灣並沒有生病,而是被外界從錯誤角度診斷。要讓人民共享經濟成果,靠的是結構改革,而不是升值或貶值的單一處方。
【以上言論為第三人投書,不代表本刊立場,讀者請本於客觀事證自行評價】
照片來源:unsplash示意圖
《更多CNEWS匯流新聞網報導》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其他人也在看

丹麥發展新綠能 電子甲醇供航運燃料
在全球加速減碳並尋找替代燃料的趨勢下,北歐丹麥南部小鎮卡索坐落著全球規模最大的電子甲醇工廠,利用再生能源、水與二氧化碳生產可取代傳統化石燃料甲醇的綠色替代品。同時在腓特烈西亞,歐洲少數的低碳氫能廠也已經啟用,它是透過太陽能與風能製造氫氣,持續推動清潔能源發展。
公視新聞網 ・ 1 天前
Appier 營收獲利雙創新高!電商業務滲透新市場驅動成長動能
Appier今年第三季營收獲利同步走高,排除匯率影響後營業利益率達到雙位數,看好結合強勁的季節性高峰,帶動年底的樂觀展望。Appier 執行長暨共同創辦人游直翰表示,結合智慧、記憶與自主能力的 Agentic 功能與介面,將從根本上改變現有軟體的運作模式,並加速推動所有軟體應用邁向下一階段的進化。
太報 ・ 1 天前
加油族等等 下週油價擬降0.1元
加油族等等!下週油價可能要降,受到國際下跌影響,加上中油公司啟動平穩措施,預估下週國內的汽油不調整或調降0.1元、柴油調降0.1到0.2元。國際油價因北半球進入秋天用油淡季,美國商用原油庫存持續增加而下跌。中油累算至11月13日的調價指標7D3B週均價為64.28美元,較上週下跌0.93美元。本週新
自由時報 ・ 1 天前

最新/檢方再起訴閃兵藝人!修杰楷、謝坤達、陳柏霖等12人遭「從重求刑」
即時中心/黃于庭報導演藝圈閃兵連環爆!新北地檢署日前發動第3波搜索,拘提藝人修杰楷、陳柏霖、棒棒堂成員廖允杰、Energy成員書偉及坤達,5人訊後以35萬至50萬不等交保,目前涉案藝人已達17人。繼王大陸等9人先起訴後,檢方今(14)日依《妨害兵役治罪條例》,再起訴修杰楷、謝坤達、陳柏霖等12人。
民視 ・ 1 天前央行5點說明回應經濟學人 駁匯率被低估衍生台灣病
(中央社記者潘姿羽台北14日電)經濟學人(The Economist)撰文論述台灣榮景的潛藏風險,一大因素是央行長期壓低新台幣匯率衍生諸多問題。央行晚間發布新聞稿作出5點說明,強調大麥克指數有缺陷,iPhone指數就與其結果落差甚大,所以以此為基礎的推論並不成立,且美國財政部從未要求新台幣升值。
中央社 ・ 19 小時前《金融》股市菜鳥颱風假險變違約戶 網驚稀有
【時報-台北電】許多人期盼颱風假,但事實上,突如其來的假日打亂不少投資人的交易節奏。一名網友13日在PTT上分享「颱風假驚魂」,直呼「颱風假真的不能亂放,股市菜鳥差點變成板上違約戶之一。」原以為又是一樁「少年股神」當沖違約的老梗,沒想到看完詳情後,不少網友驚呼,這次事件堪稱「稀有但寶貴的知識課」。 原PO表示,本月10日確認帳戶餘額為11萬5千元,並用其中10萬元買進股票,預計12日會再有10萬元入帳。未料12日颱風假上午11時查看帳戶仍顯示11萬5千元,並圈存11萬元。不料到13日早上8時,證券公司來電通知需補款,打開APP顯示淨收款項為0元。 起初他以為是詐騙集團來電,「左耳進右耳出」,但越想越不對勁,再次登入APP並致電證券公司確認後,才得知真的要補錢。原來雖然台北市未放假,但其所在地因放颱風假未進行交割,營業員也未上班,因此昨日未能扣款,預計入帳的資金也未到位。 原PO驚呼「真是一場驚魂」,慶幸金額不大,湊一湊仍可補上,「若是大錢就慘了,差點成為板上每日數據之一。」 事件曝光後,網友紛紛留言表示,「記得要補一下錢」、「幹嘛算那麼準..戶頭平常放點錢保險用啊」、「真的不能抓太緊」
時報資訊 ・ 1 天前
台灣模式投資美國10幾兆?網暴動:有政府會「坐視」
傳美方要求台灣投資「介於韓國3500億美元與日本5500億美元間」,白委張啓楷13日直指他質詢經濟部次長何晉滄,對方也承認金額在此範圍,即所謂「台灣模式」。但經濟部駁斥張啓楷說法,強調我國並未把民間企業涵蓋在裡面。因金額高達10幾兆台幣,引爆熱議。
中時新聞網 ・ 1 天前

快訊/誤會大了!帳戶凍結非領1萬元惹禍 下週安心ATM領現絕對沒問題!
為了說明普發現金最新領取進度與ATM領現安排,財政部今(14)日與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共同舉行記者會,並邀請數位發展部及行政院打擊詐欺指揮中心到場說明。財政部次長阮清華表示,目前透過「直接入帳」與「登記入帳」方式領取的案件累計已逾上億筆,整體作業相當順利;若民眾想確認款項是否入帳,可登入網路銀行或行動銀行查詢,也可透過普發現金官網系統,若因資料有誤導致登記或入帳失敗,頁面都會清楚顯示原因。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公告】華豫寧股票初次上櫃前現金增資發行新股承銷價格
日 期:2025年11月14日公司名稱:華豫寧(6474)主 旨:華豫寧股票初次上櫃前現金增資發行新股承銷價格發言人:蔡武安說 明:1.事實發生日:114/11/142.公司名稱:華豫寧股份有限公司3.與公司關係(請輸入本公司或子公司):本公司4.相互持股比例:不適用5.發生緣由:公告本公司股票初次上櫃前現金增資發行新股承銷價格6.因應措施:無。7.其他應敘明事項(若事件發生或決議之主體係屬公開發行以上公司,本則重大訊息同時符合證券交易法施行細則第7條第9款所定對股東權益或證券價格有重大影響之事項):(1)本公司為配合初次上櫃前公開承銷辦理現金增資發行普通股5,850,000股,每股面額新台幣10元,總額新台幣58,500,000元,業經財團法人中華民國證券櫃檯買賣中心114年8月18日證櫃審字第1140006236號函及114年10月23日證櫃審字第11400087483號函申報生效在案。(2)本次現金增資採溢價發行方式辦理,競價拍賣最低承銷價格每股新台幣26.5元,依投標價格高者優先得標,每一得標人應依其得標價格認購,各得標單之價格及數量加權平均所得之價格為新台幣34.50元,均價
中央社財經 ・ 22 小時前《經濟學人》警告台灣病!新台幣被低估55%成元兇 引爆大風險
近年台灣在全球科技供應鏈中的重要性扶搖直上,經濟表現亮眼。英國《經濟學人》指出,台灣如今已成為全球最富裕的經濟體之一,但卻隱藏著結構性的矛盾現象,包括新台幣長期被低估等問題,被稱為「台灣病」或「福爾摩沙病」。
中時財經即時 ・ 1 天前
小海豹躲虎鯨追捕 跳上小船撿回一命
野生動物攝影原則,如果看到掠食動物追捕獵物,就不應該干預,但在美國華盛頓州外海,有個特殊例子,一隻海豹在被虎鯨包圍時,碰巧有小船在附近,於是跳上船尋求庇護,最終順利脫困。 大自然的驚奇瞬間,美...
大愛電視 ・ 1 天前《金融》點名新台幣被低估55% 民眾吞苦果
【時報-台北電】近年台灣在全球科技供應鏈中的重要性扶搖直上,經濟表現亮眼。英國《經濟學人》指出,台灣如今已成為全球最富裕的經濟體之一,但卻隱藏著結構性的矛盾現象,包括新台幣長期被低估等問題,被稱為「台灣病」或「福爾摩沙病」。 報導認為,台灣央行的貨幣政策已經過時,不但造成房價高漲,也讓食物、能源都仰賴進口,並導致台灣ㄧ般民眾無法享受經濟成果。 台灣受益全球對晶片的強烈需求,使台灣出口在五年內大增三倍,帶來史上罕見的巨額貿易順差,今年十月單月貨品貿易順差高達226億美元,年化後相當於GDP(經濟成長率)的31%,是歷史新高。 觀察今年以來台灣經常帳順差也達GDP的16%,遠高於過去十年的平均水平。理論上,出口飆升會推動貨幣升值,但報導認為,台灣央行長期壓抑新台幣匯率,以維持出口競爭力,形成類似「荷蘭病」的經濟現象。 報導引用衡量匯率偏離基礎價值程度的指標「大麥克指數」指出,新台幣兌美元的幣值被低估55%,為全球調查中最嚴重者,此外,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的匯率模型亦顯示,新台幣自2008年起平均被低估約24%。雖然台灣央行強調僅是「順勢調節」,但外匯存底已從1998年的900億美元,攀升至
時報資訊 ・ 1 天前
《經濟學人》指台幣嚴重低估生「台灣病」 ! 央行引iPhone指數反擊:大麥克指數失準
針對英國《經濟學人》報導引用大麥克指數(Big Mac Index),指控我國中央銀行長期壓低新台幣匯率,導致國人購買力受損、房價攀升等經濟金融問題。央行今(11/14)日發布聲明,嚴正駁斥此論點,強調影響匯率的因素眾多,單一商品價格無法衡量,況且《經濟學人》早已坦承大麥克指數有缺陷,且若以各國 iPhone 售價計算的「iPhone 指數」來看,新台幣對美元反而是高估 17.1%。
太報 ・ 19 小時前經濟學人評台灣暗藏「台灣病」 央行五點聲明:比喻很不恰當
針對《經濟學人》(The Economist)出刊「台灣榮景的潛藏風險」(The hidden risks in Tai...
聯合新聞網 ・ 9 小時前
全球NAND Flash三哥股價慘崩23% 記憶體大黑馬為何一夕爆雷?
全球第三大儲存型快閃記憶體(NAND Flash)供應商日本鎧俠(Kioxia)上季財報爆雷,7~9月淨利驟減6成,致今(14)日股價重挫23%,成為市場焦點。業界人士指出,鎧俠表現不如預期,可能與其對蘋果提供NAND晶片時所簽訂的「固定價格協議」有關,美光將於下月公布11月營收,屆時可望再度檢驗記憶體族群的整體需求狀況。
中時財經即時 ・ 1 天前
鴻海400元還輸它!這「隱藏版老AI巨獸」噴出800元目標價 EPS連兩年賺逾5個股本、股息有望上看42元
[FTNN新聞網]記者莊蕙如/綜合報導AI伺服器財報季掀起震撼行情,市場焦點原本鎖定鴻海、緯創、緯穎與英業達等指標企業,但真正讓法人驚呼「被低估多年的AI黑...
FTNN新聞網 ・ 3 小時前
台股2族群衝出成交大爆量!阮慕驊驚「狠甩台積電2倍」:你就知道多誇張
台股今(13)日走勢平盤震盪,盤中一度微幅翻紅,不過終場仍下跌43.53點、跌幅0.15%,收在27903.56點,不過值得注意的是,成交量高達6708.49億,創今年來單日第2大量。對此,財經專家阮慕驊指出,為何今日大盤大爆量,就是因為有「兩大族群」股價大震。台股今日成交值放大,僅次於10月14日的7085億元,權值股台積電下跌15元、1.02%,收146......
風傳媒 ・ 1 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