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起看/年輕人小心!專家示警「1情況」罹癌風險高8.5倍
近年來,大腸直腸癌有年輕化的趨勢。美國最新研究指出,50歲以下若出現「直腸出血」症狀,罹患大腸癌的風險比一般人高出8.5倍。專家提醒,別忽視糞便顏色或衛生紙上的血跡,這可能是身體發出的早期警訊。
根據《Eating Well》報導,美國肯塔基州路易斯維爾大學醫學院研究團隊針對450名50歲以下、接受大腸鏡檢查的成年人進行分析,結果發現其中約45%被診斷為早發性大腸癌。進一步分析顯示,近4成患者出現直腸出血症狀,而將近7成患者並無家族病史。該研究於2025年10月初在「美國外科醫師學會臨床年會」中發表。
研究主持人、結直腸外科醫師珊卓拉.卡瓦盧卡斯(Sandra Kavalukas)指出,這項結果顯示,即使未達常規篩檢年齡(目前建議為45歲),年輕族群若有直腸出血,仍應嚴肅看待並儘早就醫,「不要因為年輕就忽略身體的訊號,直腸出血有時是大腸癌的唯一線索」。
醫師提醒,直腸出血可分為三種常見表現,其一,排便後在衛生紙上、糞便表面或馬桶水中出現鮮紅色血液;其二,糞便顏色呈黑色或柏油樣外觀;其三,血液直接從肛門流出。若出現這些情形,即使沒有家族病史,也應立即檢查。
新澤西州聖名醫院結直腸外科醫師甘塔(Dr. Himabala Ghanta)補充指出,出血並不一定代表罹癌,痔瘡、肛裂、潰瘍或便祕用力過度都可能導致。然而若症狀反覆發生,或同時伴隨貧血、腹痛、體重下降、排便習慣改變等現象,應提高警覺並主動就醫。他也提醒,多數癌症相關的出血是間歇性的,可能並非每次排便都會出現。早發性大腸癌患者往往症狀輕微但病情進展迅速,許多年輕人因此延誤就醫。
根據研究數據,近九成患者是因症狀出現後才接受大腸鏡檢查,其中部分人具有吸菸史,顯示生活習慣也是潛在風險因素之一。奧勒岡健康與科學大學教授齊基提斯(Dr. Zikitis)提醒,45歲起應定期接受大腸鏡檢查,有家族病史者則建議提前檢測,「年輕人不必害怕檢查,早一步篩檢就可能多一分保命機會。」
除了定期篩檢外,醫師建議保持高纖飲食、少吃紅肉與加工食品、規律運動,並避免吸菸與過量飲酒,這些生活習慣都有助於預防大腸癌。專家再次強調,若發現糞便顏色異常或排便帶血,不論年齡或家族病史,都不應掉以輕心,及早檢查才是最安全的防線。
更多東森新聞報導
近百坪「電商倉庫」燒毀!60多歲老闆夫妻尋獲 明顯死亡
日男殺女友封屍陽台 妻子同住7年竟毫無察覺
遭傳是陶朱隱園買家!黃立成發文闢謠:買○小
其他人也在看

東縣嚴格把關食品衛生 杜絕後患
針對農業部日前公布臺中市出現疑似非洲豬瘟案例,臺東縣政府第一時間啟動防疫警戒機制,並強調縣內早於二○一九年四月一日起即全面禁止廚餘養豬,至今持續落實各項食品安全查核與衛生稽查,嚴防病、斃死豬肉流入市場,確保民眾食的安全。食品藥物管理署(食藥署)指出,非洲豬瘟並非人畜共通傳染病,不會感染人類,民眾無須恐慌。專家也提醒,約九成非洲豬瘟疫情是經由廚餘傳播,因此,杜絕廚餘養豬是防疫關鍵。臺東縣衛生局表示,為防範病、斃死畜禽肉非法流入市面,每年皆依中央規劃執行稽查專案,嚴格查核豬肉來源與原產地標示。截至今(一一四)年度,縣內各項稽查成果包括,分別為豬肉原產地標示計一千五佰三十六家次、加工場所二佰八十一家次、攤商三佰六十三家次、生鮮超市二十六家次、餐飲及餐盒業一千一佰二十三家次、學校 ...
台灣新生報 ・ 22 小時前
醫:培養「心理韌性」 渡過「季節性焦慮症候群」
【健康醫療網/記者陳靖安報導】每年9月-10月為「心理健康月」有時候,衛生福利部草屯療養院臨床心理科主任黃裕達表示,生活的不順、壓力和意外,就像一場突如其來的大雨,雖不一定將你打倒,卻會讓心漸漸濕透、感到疲憊,甚至迷失方向。這時候,我們需要的不只是「撐過去」,更要培養心理的「彈性」與「韌性」,幫助自己在風雨後重新站起來。 日常鍛鍊心理抗壓力 培養心理「彈性」與「韌性」 黃裕達主任表示, 在日常生活中,其實可以透過以下五個簡單方法,慢慢鍛鍊心理抗壓力: 接納自己,允許自己「不OK」 不必勉強自己一直堅強或假裝沒事,接受「我現在不太好」是照顧自己的第一步。 不要悶著,多找人聊聊 有時候一句「你還好嗎?」比你想像中還有力量,和家人朋友說說心情,或撥打心理諮詢專線,都不是丟臉的事。 災難訊息不過度追蹤 每天盯著壞消息,容易增加焦慮。建議設定固定時間看新聞,給自己留點喘息空間。 心靈放鬆,練習呼吸與冥想 每天花5分鐘做深呼吸、伸展或簡單冥想,讓心靈獲得休息。 學會求助,不代表你脆弱 如果睡不好、情緒低落持續很久,及早找心理師或醫師聊聊,是一種勇氣。 五大實用調適法 渡過「季節性焦慮症候群」 另外
健康醫療網 ・ 22 小時前
【下班經濟學】「新抗發炎冠軍」比薑黃還猛!名醫曝早餐這樣吃年輕10歲!
早餐吃這些,抗發炎還超減脂!今天邀請到預防醫學洛桑加參醫師來告訴大家,八種超級食物不僅天然,更可以抗發炎、預防癌症,醫師天天都在吃!加碼教你「5招抗發炎養生術」,一起來看看。吃對食物預防癌症!名醫曝8類天然食物抗發炎!洛桑加參醫師表示,全球每年有將近 4,000萬人死於慢性疾病,其中包括糖尿病、心臟病、癌症等…而根據世界頂級科學期刊《Cell細胞》的研究......
風傳媒 ・ 23 小時前

MLB專欄》失去兩員猛將後如何重建外野陣容?紐約洋基隊的休賽季大哉問(下)【正義鷹大俠】
繼前文回顧紐約洋基隊今年整體表現,並提出關於2025年是否是個失敗的季度、以及牛棚戰力的缺失等相關問題後,本文換將眼光轉向例行賽大發神威的外野手部門,並依據美國主流媒體《CBS Sports》外電報導,進一步探討休賽季補強的可能性。此外也將淺談部分球迷近年質疑的更換高層議題,以下一一說明。
Yahoo奇摩運動專欄 ・ 1 天前
不只抗老!醫:適量補充「硒」助抗癌 降低腫瘤發生率
【健康醫療網/記者趙正瑋報導】硒(Se)是人體不可或缺的微量礦物質,主要以硒胺酸形式存在,並構成至少25種被稱為「硒蛋白」的生理活性蛋白。家醫科醫師李思賢表示,這些蛋白參與多項重要反應,包括抗氧化防禦、甲狀腺荷爾蒙調節、免疫調節與生殖健康等。硒在體內的主要儲存部位為骨骼與肌肉,透過日常飲食攝取即可獲得。 抗氧化守護者 維持細胞健康與延緩老化 硒是穀胱甘肽過氧化酶等多種抗氧化酵素的核心成分,能協助中和自由基,保護細胞免於氧化損傷。李思賢醫師指出,這種作用不僅可維持皮膚彈性與減少發炎反應,亦與預防動脈硬化、保護肝膽功能密切相關。缺乏硒的族群可能出現免疫力下降、疲勞或代謝異常等問題。 甲狀腺隱形幫手 促進T4轉為活性T3 臨床上,硒最常被用於輔助處理甲狀腺功能低下患者。硒參與「碘甲狀腺氨酸去碘酶」的合成,該酶能將不具活性的T4甲狀腺轉化為具代謝活性的T3甲狀腺。李思賢醫師提到,如果體內硒不足,T4會堆積,導致甲狀腺功能遲緩。值得注意的是,這種狀況在一般的TSH與T4檢驗中不易被察覺,須同時檢測T4與T3才能明確評估。 男女皆有需求 維持生殖與荷爾蒙平衡 此外,李思賢醫師指出,硒與男性生殖功能
健康醫療網 ・ 3 小時前
新壽放手北士科T17、T18 北市府曝終極目標:明年電腦展與輝達簽約
新光人壽22日宣布放手北士科T17、T18地上權,將與北市府協議解約。台北市議員苗博雅今(10/23)日在議會質詢時指出,既然新壽願意放手,市府應立即加快程序,讓輝達(NVIDIA)能順利進駐。對此,地政局長王瑞雲回應,市府的「終極目標」是在明年6月2日的台北國際電腦展與輝達完成簽約。
太報 ・ 1 天前
膽固醇不是壞東西!7成自己製造、3成吃進來 醫師揭「3大警訊值」別忽視
膽固醇是身體必需存在的物質,膽固醇是從哪來的?都是吃進來的嗎?新竹馬偕醫院心臟內科主治醫師林柏霖表示,人體約7成的膽固醇是由肝臟和小腸壁製造而來,約3成由食物中取得,膽固醇如果過量,容易造成健康風險,現代人多半營養過剩,運動量普遍不足,工作壓力大,容易擾亂身體的調節作用,產生病變。冠狀動脈會因長期膽固醇及血糖控制不佳,形成不規則粥狀斑塊堆積,讓動脈硬化堵塞,導致心肌缺氧壞死。 膽固醇多少算超標?膽固醇分別為總膽固醇,高密度膽固醇(HDL,好膽固醇)及低密度膽固醇(LDL,壞膽固醇),低密度膽固醇與心血管疾病有密切關係,正常值應小於130 mg/dL以下,130~159 mg/dL為警戒值,160 mg/dL以上為危險值。低密度膽固醇越高,血管老化的速度會越快。當低密度膽固醇指數上升時,發生心肌梗塞機率越高,如果是糖尿病、慢性病等易發生心血管疾病者,建議降到100mg/dL以下。若曾發生過心肌梗塞等心血管疾病,更建議降到70mg/dL以下。至於高密度膽固醇男性正常值應大於40 mg/dL、女性50 mg/dL,若男性小於40 mg/dL 、女性小於50mg/dL即為警戒值。 動脈粥狀硬化
常春月刊 ・ 1 天前
美最新研究:小行星撞擊前恐龍多樣性仍蓬勃發展
根據最新研究,恐龍在6600萬年前的小行星撞擊之前,仍在北美洲繁榮生長。這項研究由美國貝勒大學的古生物學家佩佩(Daniel Peppe)及其團隊進行,23日發表於《科學》期刊中。這項發現挑戰了恐龍在白堊紀末期已處於自然衰退期的傳統觀點,證明這些巨型生物是因突如其來的災難性事件而驟然滅絕。
中天新聞網 ・ 7 小時前台糖「不講武德」? 溪湖糖廠復刻135巡道車惹怒鐵道迷
修復者陳朝強不在意 越多人參與越好台糖不講武德嗎?鐵道迷陳朝強當年用4萬元把溪湖糖廠報廢的「135巡道車」從資源回收場買回來,再花60萬元重新修復,如今成超人氣巡道車。沒想到台糖溪湖糖廠重新復刻「135巡道車」模樣,做成另一部「152巡道車」,兩部車幾乎一模一樣。有些鐵道迷暗酸台糖「不講武德」、「1
自由時報 ・ 8 小時前
鬍鬚張「雞魯、魯肉飯」單價外送價+15% 業者:平台費漲
外送平台服務費率調漲,鬍鬚張在某平台上的雞肉飯、魯肉飯及雞魯飯單價上漲約15%,引發消費者關注!鬍鬚張澄清,漲價原因純粹是因為某平台服務費率上漲,與豬瘟供需無關,且其他服務平台及店內價格維持不變。另有連鎖米粉湯品牌業者表示,平台新推出的行銷優惠每單多抽10元,對店家造成「非常大負擔」,最終可能轉嫁至消費者身上。立法院正審議外送專法,擬將14.5萬名外送員納入勞健保,但也引發消費者對成本轉嫁的擔憂!
TVBS新聞網 ・ 23 小時前
足球運彩分析》10/25 里茲聯主場迎戰西漢姆聯,傷兵攪局,節奏將由誰掌控?
本週末,里茲聯將在主場迎戰西漢姆聯。這是一場關乎士氣與保級積分的重要對決。里茲雖坐擁主場優勢,但近期傷病問題頻出、進攻端欠火力;西漢姆則在客場遭遇三連不勝中。雙方實力都有一些弱,誰能在傷病困擾下發揮出關鍵球員的作用,或掌控比賽節奏,將成為最終勝負的轉折點,中華民國運動彩券發展協會分析師(CSDA)哆啦來為讀者分析這場比賽的陣容。
Yahoo運動運彩通 ・ 1 天前疑非洲豬瘟案40關聯場採檢陰性 5屠宰場待檢驗
(中央社記者蘇木春、郝雪卿台中25日電)台中市1處養豬場檢出非洲豬瘟病毒陽性反應,農業部今天表示,40場案例關聯場(含台中、彰化縣與苗栗縣)採檢都陰性,5場關聯屠宰場中2場已採檢送驗,3場仍在採檢。
中央社 ・ 6 小時前
蘋果漲勢引關注!專家揭示科技投資版圖正悄悄轉向
論壇中心/綜合報導蘋果(Apple)股價近日大漲,市場議論紛紛。資深分析師陳建全在《財經週末趴》節目中指出,從「投資巨人」巴菲特的角度來看,目前應採取「觀望」態度,並關注未來iPhone 17的換機潮與Apple Store的活躍使用人數成長趨勢。巴菲特在2016至2018年間布局蘋果9.6億股,進場成本約35美元,2023年以185美元出脫約5.8億股,目前持有約2.8億股,幾乎為「零成本持股」。他採取長期抱股策略,反映出對蘋果基本面的信心。資深分析師陳建全認為,蘋果股價未來有機會上看200美元。另一方面,陳建全從「併購巨人」陳泰銘的策略觀察台股走勢。國巨近年積極轉型,從被動元件跨入主動元件領域,併購日本芝浦電子強化感測技術,並公開收購茂達科技21%股權,布局電源IC設計。隨著伺服器功率規格提升至800VDC,電源管理晶片成為下一個市場焦點。 隨著被動元件族群漲勢已近尾聲,接下來有望由電源IC族群接棒。包括聯發科、立錡與致新等相關個股,目前股價皆靠近年線,具備中期布局潛力。陳建全認為短線或許尚未發酵,但下一波資金主題將逐步轉向電源IC設計領域。
民視財經網 ・ 1 天前影》台灣光復節訪陸 館長曝12天行程:還要幫賴清德尋根
網紅「館長」陳之漢今年曾赴大陸上海、深圳,也表示將持續走訪、記錄兩岸交流的各種面貌。而他今(25日)中午也現身桃園機場,搭機前往大陸北京。他表示,這次訪陸12天,主要是商務行程,這次也會看台灣光復紀念活動。
中時新聞網 ・ 6 小時前

從旗津重新出發!柯志恩光復節射出穿雲箭「2026翻轉高雄」
今日是光復節,柯志恩今日在高雄旗津舉行競選市長看板設立記者會,她表示三年前她參選高雄市長,旗津是在所有行政區當中得票率最低的,所以她今天回到旗津重新出發,期盼旗津成為國民2026年翻轉高雄的起點,她會帶領「有志一同」的大家「翻轉高雄」。
中天新聞網 ・ 6 小時前
一張X光即可檢测骨質密度 亞東醫院發表骨質疏鬆AI輔助診斷成果
【民眾新聞葉柏成新北報導】 為喚起對「沉默的骨鬆危機」的重視、特別是致死率甚高的髖骨骨折,亞東醫院率先 Dee […]
民眾日報 ・ 1 天前
乳癌惡化擴散淋巴!51歲女星苦撐「第8次化療」續命 最新病況曝光
50歲港星吳文忻(現名吳忻熹)去年乳癌再度復發並惡化到第四期,堅強的她也積極對抗癌症,並表示要跟「癌症共存」深信有天會好轉。她日前迎來51歲生日之喜,她形容這是「重生」的新起點,並分享抗癌點滴透露已進行到第8次化療,但最怕被問「還要多久時間?」令人心疼不已。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60歲高金素梅凍齡抗老靠3招!醫師、研究都稱讚:防癌、降血糖、抗失智
「一點也不科學!」60歲立委高金素梅最近在雙十國慶晚會久違登台開唱,沒想到一出場驚艷全部觀眾,民眾直呼怎麼還是這麼年輕。到底高金素梅怎麼保養出凍齡外貌? 高金素梅生病後調整生活習慣 高金素梅在
健康2.0 ・ 3 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