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平觀察:台灣「連滾帶爬」,中國「一切安好」
(德國之聲中文網)今年德國法蘭克福書展的一大亮點,是上周六(10月18日)舉行的“一切安好”(Everything is fine)靜默站立活動。
在熱鬧的書展現場,出現一長排靜默站立者,他們身上捆著紅色繩索,嘴上貼著紅色膠帶,還有人戴著手銬,蒙著眼睛。他們舉著若干橫幅和標語牌,上面寫著:“在中國一切安好,無數基督徒在監牢”,“在香港一切安好,異議就是罪。但別擔心,罪犯全都在獄中”,“維吾爾人一切安好,東突厥斯坦是世上最大的露天監獄”……
今年六月,香港藝術家發起“香港一切安好”全球行為藝術展演,抗議自1997年主權移交以來香港自由與民主被蠶食繼而徹底破壞的現實。法蘭克福書展的靜默站立活動,是這場展演的延續,同時進行了完美的擴展:不僅也展示了中國內地的人權破壞,而且契合書展寓意的言論自由和思想交流,無聲勝有聲,生動地“講述”了中國言論審查狀況。
中國的言論審查包括兩個方面:其一是禁止,有眼不能看,有嘴不能說,總是給人民一個“膠帶”;其二是宣傳,即議程設置或者輿論引導,“講好中國故事”,粉飾現實,黑白顛倒,指鹿為馬,“一切安好”。
“沒出息”——“你想回來嗎?”
此時,“網絡神曲”《沒出息》火遍華語世界。它由中國音樂人王博譜曲,而歌詞主體來自台灣民進議員王世堅多年前對時任台北市長柯文哲的質詢:
本應該從從容容游刃有余
現在是匆匆忙忙連滾帶爬
睜眼說瞎話
你在哽咽什麼啦
你在哭什麼哭
沒出息
有人說,這首歌爆紅,除了旋律爽快之外,還因為歌詞說盡世道滄桑,人生窘困。其間微妙的政治因素也成為推手。中國國台辦發言人在被問到這首歌曲的時候,顯然有備而來,將之納入“統戰”:“兩岸同胞同文同種”,以及“台灣這些沒出息的政治人物,讓台灣的前途連滾帶爬”。
王博也順著桿子往上爬,不僅接受官媒采訪贊國台辦的發言”有力度,有溫度,很大氣,有格局“,還跟進推出了赤裸裸的統戰宣傳歌曲的《回》:“我是中國的,是中國台灣的……你想回來嗎?”
“一切安好”,太有出息了!
不過,專制宣傳對民主政治的攻擊並不容易,其自身就很難做到“從從容容游刃有余”,可以說從來都是“匆匆忙忙連滾帶爬”。
在中國視頻網站B站,一個轉發這首歌曲的視頻下面,第一個留言是來自問答網站“知乎”的截圖。問:什麼是你去了台灣才知道的事?答:那邊官員不滿意可以隨便批評,合同不付款是犯法的,拖欠工資真的要被罰款坐牢的……
還有很多網友用來諷刺中國官媒對諾獎前後矛盾的態度。例如,有人貼出了《北京日報》歷年來的評論:“贊一個!屠呦呦瑞典捧諾獎,這塊獎牌分量真不輕”,“日本真正的可怕之處:18年裡18人拿了諾貝爾獎!”,“驕傲!屠呦呦,與愛因斯坦並列!真正的中華之光”,“拿沒拿洋獎,都不是定義中國發展水平的指標”……配上歌曲《沒出息》。
這樣的例子比比皆是。近年最慘痛的事件就是疫情期間的“清零”政策。為了證明“專制比民主好”的政治目的,聲稱“堅持清零不動搖”。憤怒的人們走上街頭,高舉白紙抗議,爆發與“一切安好”意思相通的“白紙運動”,政府被迫轉向。“匆匆忙忙”中“連滾帶爬”,中國百姓付出了至少數十萬生命的代價。
有台灣電視評論員說:我們的政治,在中國人眼裡就是馬戲團。其實這個倒也不必多慮,在宣傳中,所有民主國家的政治,尤其選舉活動和議會質詢,無論是否王世堅的風格,都跟馬戲團似的。單一候選人高票通過、人大會上熱烈鼓掌的中國政治,才是真正的民主——“全過程民主”。那可真是“從從容容游刃有余”,“一切安好”,太有出息了!
長平是資深媒體人、時事評論作家。他目前是德國之聲專欄作家、中國數字時代執行主編以及六四記憶 · 人權博物館總策展人。
德國之聲致力於為您提供客觀中立的新聞報導,以及展現多種角度的評論分析。文中評論及分析僅代表作者或專家個人立場。
DW中文有Instagram!歡迎搜尋dw.chinese,看更多深入淺出的圖文與影音報道。
© 2025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
作者: 長平
其他人也在看

灰色地帶的愛:一對香港跨性別伴侶的「婚姻」故事
像Josephine跟Liam這樣的跨性別伴侶,在香港始終是法律上最親密的陌生人。依照法院裁決,港府最遲須在今年10月底前為同性伴侶關係確立替代框架。眼看大限將至,他們不抱希望,但正試圖重塑「婚姻」想像。
德國之聲 ・ 20 小時前

台東警破偏鄉連續竊案 檢察官罕見陪局長送破案茶 (圖)
台東縣警察局關山分局利用科學辦案,破獲困擾地方的連續住宅竊案,台東地檢署主任檢察官柯博齡(右2)罕見陪同台東縣警察局長蔡燕明(右3)贈送有功人員「破案茶」,給予高度肯定和鼓勵。
中央社 ・ 3 小時前德語媒體;北京並不是我們的伙伴
《南德意志報》評論指出,芯片斷供令德國汽車工業所面臨的危機,是德國長期忽視中國戰略意圖的必然結果,也是對華政策徹底失敗的真實寫照。《萊茵郵報》則認為,此次芯片危機,很大程度上,也是德國汽車工業自己造成的。
德國之聲 ・ 17 小時前南科管理局:沙崙園區將成立東方草鴞保育平台
(中央社記者張榮祥台南25日電)國發會9月通過台南沙崙生態科學園區籌設計畫,也掀起東方草鴞保育議論,南科管理局今天表示,將成立「東方草鴞保育協作平台」凝聚共識,以達生態、產業智慧共融及健康永續。
中央社 ・ 2 小時前
新店錦秀路擋土牆崩落 提前撤離無傷亡 (圖)
新北市新店區錦秀路49巷,25日上午發生擋土牆土石滑落災情,新店區長黃秀川表示,已經全部撤離99人,無傷亡。圖為市府團隊前往現場勘災。
中央社 ・ 3 小時前
德國現任政府首位訪中部長 擬促放寬稀土管制、提台海自由航行重要性
德國外交部長瓦德福將於週日(10/26)訪問北京。他表示,將敦促中國放寬對稀土及半導體的出口限制,也將提及貨物經台灣海峽自由流通的重要性。
太報 ・ 1 天前菲國參謀總長:不論有無美軍基地 都將成中國攻擊目標
(中央社記者林行健馬尼拉24日專電)菲律賓參謀總長布勞納今天接受DZRH廣播電台訪問表示,菲律賓地理位置具戰略性,一旦區域爆發戰事,將無可避免地成為中國攻擊目標,即使境內沒有美軍基地。
中央社 ・ 20 小時前
10天防疫黃金期流失!市府稱「特約獸醫投藥治療」 當事人怒駁:沒說過、還在騙!
台中市梧棲區一處養豬場傳出爆發非洲豬瘟疫情,引發各界關注!台中市政府日前開記者會聲稱,本月14日派員訪查,養豬場的特約獸醫也在場,已投藥治療,所以,第一時間未強制檢驗,不過,該名特約獸醫師紀又銘在市議員王立任的貼文留言,「很好奇是誰說的?我是當事人為何都不知道我有建議投藥!」官方發佈的消息還是在騙,「很失望!」
太報 ・ 18 小時前
馬英九發文紀念臺灣光復80週年 痛批徐國勇媚日的發言
今天(25日)是臺灣光復80週年紀念日,前總統馬英九發文紀念,並痛批民進秘書長(編按:徐國勇),最近居然聲稱「沒有臺灣光復節」,並認為當時的臺灣人應仍算日本人。馬英九說,這種媚日的發言,完全扭曲歷史事實,蔑視臺灣光復的重大意義,更對不起在抗日過程中犧牲的臺灣先賢先烈。
中天新聞網 ・ 5 小時前
四中全會公報: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
(中央社記者謝怡璇北京23日電)20屆四中全會今天閉幕並發表會議公報。公報提到,會議審議通過「十五五」(2026到2030年)規劃的建議,並強調「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推進統一。
中央社 ・ 1 天前
汽車校門前暴衝撞飛學童 中國官方竟「狂刪封鎖」!
國際中心/江姿儀報導中國近日驚傳車輛於小學門口衝撞人群,撞倒10多人,驚險過程全被監視器拍下。然而事發時正值四中全會舉辦期間,相關消息疑似遭到官方封鎖,中國媒體未有報導,微博上有關訊息也被封鎖,至今事故主因不明。中國網紅在X上揭露現場畫面,引起國外網友熱議。
民視 ・ 17 小時前後美國時代 十年混亂
新加坡總理黃循財警告,全球將迎來一個後美國秩序的「混亂」過渡期,為期可能10年。之前很多人已隱約有此感受,經黃循財一針見血地點出來,世局將出現重大變化的趨勢益發清晰。
中時新聞網 ・ 11 小時前原定討論稀土與台海 德外長訪中行臨時喊卡
德國外交部發言人今天(24日)表示,德國外交部長瓦德福(Johann Wadephul)原定於26日訪問中國,但行程臨時取消。 該發言人在例行記者會上表示,德國關切中國近期對稀土的出口管制,並指出這次訪中行無法安排足夠的會議,「我們將延後此次行程」。 該發言人拒絕透露是哪一方取消這次的行程,僅表示德國對這一事態發展感到遺憾。此前瓦德福表示,他將在訪問期間敦促中國放寬對稀土及半導體的出口限制,關切貨物經由台海自由流通,並呼籲中國發揮自身影響力來促使俄羅斯就結束烏克蘭戰爭展開談判。 瓦德福近期接受路透社訪問時也提及台灣,並表示德國將「自行決定一中政策內容」,其中包括不得暴力改變現狀。中國外交部今天回應表示,一中原則「沒有任何自定義的理由和空間」,敦促德方必須明確反對台獨。(編輯:許嘉芫)
中央廣播電台 ・ 20 小時前抖內求愛被拒翻臉!瘋狂騷擾女網友3個月 男判拘役55天
陳姓男子不滿「抖內」女網友「小花」(化名)卻追求被拒,3個月間於網路社群、通訊軟體,張貼小花的照片並留言「要找徵信社要找小花住家」、「要找小花家人及要死一起死」等言詞,小花不堪陳男此騷擾、恐嚇的行為,報警處理。苗栗地院審理,陳男犯跟蹤騷擾罪、恐嚇危害安全罪,判處拘役55天。
自由時報 ・ 6 小時前
德國外長瓦德富爾取消周日訪華計劃
德國外交部長瓦德富爾(Johann Wadephul)原定於本周日訪華,但此次行程被取消。德國外交部發言人稱北京遲遲沒有確認除跟王毅以外的任何日程安排。
德國之聲 ・ 19 小時前
一機抵三機!亞馬遜「藍鳥」機器人 撿貨分類入庫全包辦
亞馬遜積極推動倉儲自動化!透過各式先進機器人系統,如全自動化行動機器人「Proteus」、具有「觸覺」的「Vulcan」,到最新的多功能機械系統「藍鳥」(Blue Jay),大幅提升物流效率。亞馬遜全球75%訂單現已由機器人處理,計劃到2027年底前建立40座配備次世代機器人的物流中心,預計可節省20到40億美元營運成本,同時為員工創造更高階工作機會。
TVBS新聞網 ・ 16 小時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