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防「肌少症」注意「衰弱」4警訊 醫建議從日常飲食、運動調整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奕寧報導】台灣高齡社會的多數長輩因營養攝取不足或運動量不夠,導致骨質流失與肌力下降,增加跌倒與骨折風險。台中慈濟醫院復健醫學部主任蔡森蔚指出,常感覺疲憊、體能與體重下降、行走變慢、肌力不足,都是「衰弱」的警訊。男性握力低於28公斤、女性低於18公斤,可視為肌力不足;若符合以上三項,即表示身體已出現衰弱現象,並可能伴隨「肌少症」發生。
肌肉質量隨年齡減少 每日應攝取蛋白質並曬太陽、運動
蔡森蔚醫師提醒,肌肉質量會隨年齡逐年減少,蛋白質合成能力也會下降,建議每日應攝取每公斤體重1至1.5克蛋白質,多曬太陽補充維生素D,同時進行阻力訓練,搭配健走或騎單車等的有氧運動,才能預防甚至逆轉肌少症。他強調:「防止跌倒要從肌力做起」,較衰弱的長輩,可從「站立運動」開始訓練,若能搭配機器人輔助步態訓練,成效更明顯。
物理治療師推深蹲運動 一張椅子就能訓練下肢肌群
物理治療師陳義豪醫師指出,深蹲可強化股四頭肌,幫助穩定下肢與維持身體平衡。「不用複雜器材,只要一張椅子就能訓練下肢肌群,搭配彈力帶還能啟動背部與手臂等上半身肌群。」陳義豪醫師提醒,運動時應注意呼吸與姿勢,每天可進行兩次,若感覺疲勞就應適度休息,不要勉強。他補充,台中慈濟醫院目前設有下肢復健機器人,適用於中風、脊髓損傷或神經病變導致行走困難的病人。
【延伸閱讀】
腰酸背痛可能不是姿勢問題!中醫師解析「肌少症」元兇及改善方法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66577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www.healthnews.com.tw
其他人也在看

刷牙太用力反傷牙齦 牙醫師:正確潔牙習慣才是關鍵
每天認真刷牙,為什麼還是蛀牙、牙齦發炎?45歲的劉小姐長期保持餐後刷牙的習慣,甚至為了達到更乾淨的效果,總是過度用力刷洗牙齒與牙齦,但口腔問題依舊頻繁,讓她百思不得其解。近日前往新竹臺大分院牙科部就診,在接受牙科醫師專業評估與衛教後才發現,關鍵問題原來是錯誤的刷牙方式。經過調整清潔方式與改善力道後,劉小姐的牙齦發炎明顯改善,蛀牙情形也大幅減少,恢復健康的口腔狀態與自信笑容。新竹臺大分院牙科部莊雅淳醫師表示,刷牙看似是日常小事,實際上卻關乎許多細節與技巧。門診中常見民眾因刷牙方式錯誤,尤其是特定區域清潔不全或用力過猛,反而導致牙周病與蛀牙問題反覆發生。建議將刷毛斜向牙齦溝,輕柔來回刷,每日維持良好清潔習慣。部分智慧型電動牙刷具壓力感測與APP回饋功能,可協助掌握刷牙力道與時間。莊醫師解釋,正確的清潔方式與合適的清潔工具選擇,是維持口腔健康的關鍵因素。主要工具類型分為:牙刷:用於牙齒表面清潔,建議使用小刷頭、刷毛柔軟細緻(小於0.23毫米)的尼龍或人造纖維牙刷,以利深入齒縫與牙齦溝部位進行清潔。牙線或牙間刷:用於牙縫部位的清潔,對於已有牙齦萎縮或牙周病的患者,使用牙間刷往往能比牙線更有效地
台灣好新聞 ・ 21 小時前
更年期婦女代謝症候群風險增!國健署推「F4」生活法則助穩身心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嫊雰報導】現年45歲的志羚,從35歲起體重開始變化、燥熱盜汗、常常情緒低落,就醫後發現症狀與更年期前期和代謝症候群相符合。在醫師協助下,志羚透過運動和飲食調整,身體狀況趨向穩定,也能以更愉悅的心情度過更年期。國健署也提醒,更年期女性罹患代謝症候群風險可能增加,呼籲透過「F4」守則改善生活習慣、守護身心,順利迎接人生下半場。 更年期荷爾蒙變化 易引發三高、腰圍變粗恐成代謝症候群 台灣婦產科醫學會黃建霈秘書長指出,人生有三個重要的階段,青春期、懷孕期,再來就是更年期,在這個階段不見得會生病,但身體變化比較大,可能容易遇到一些健康狀況,且台灣社會高齡化,女性未來可能有近三分之一的餘命是在更年期之後度過的,應該重視。國健署沈靜芬署長也表示,女性在經歷這個時期相當辛苦,因此在心理調適、醫療支持、社區和家人的關懷等都要提前做預備。 更年期女性因荷爾蒙變化,可能引發三高、缺乏好膽固醇、脂肪推擠造成腰圍過粗,上述危險因子達三項以上,即罹患代謝症候群,會大幅增加心血管疾病與糖尿病等慢性病風險。每年10月18日是「世界更年期日」(World Menopause Day),2025年主題
健康醫療網 ・ 15 小時前刷牙太用力反傷牙齦 台大醫師提醒:正確潔牙習慣才是關鍵
「醫生,我每天都很認真刷牙,為什麼還是蛀牙、牙齦發炎?」45歲的劉小姐長期保持餐後刷牙的習慣,甚至為了達到更乾淨的效果,總是過度用力刷洗牙齒與牙齦,但口腔問題依舊頻繁,讓她百思不得其解。近日前往新竹臺大分院牙科部就診,在接受牙科醫師專業評估與衛教後才發現,關鍵問題原來是錯誤的刷牙方式。經過調整清潔方
自由時報 ・ 1 天前
1/5育齡婦女受「尿失禁」困擾!醫師揭6個生活習慣,助生活自在遠離「漏尿人生」
尿失禁是許多媽咪的煩惱之一,看似沒有太大的危害,時不時尿濕褲子的尷尬卻經常使媽咪們在外出或社交時沒辦法安心,進而影響日常生活的品質。過去有資料指出,台灣育齡婦女約1/5有尿失禁困擾,更年期後婦女也有3成為了漏尿而苦惱,且年紀愈大,尿失禁發生率也愈高,建議女性朋友提早鍛鍊骨盆底肌,若狀況嚴重也別諱疾忌醫,中西醫都能幫助改善尿失禁。
姊妹淘 ・ 17 小時前
60歲婦人咳不停,元凶竟是「這面牆」!醫:恐致氣喘、胸悶
牆面出現斑駁、掉粉,有些人可能不以為意,認為只要不脫落太嚴重就無妨。但這些看似小事的跡象,其實正是「壁癌」來襲,若不及時處理,恐怕不只影響住屋安全,更可能威脅居住者健康。 壁癌問題普遍 老屋最容
健康2.0 ・ 20 小時前
冷凍蔬菜保留95%營養!專家:比市場菜更「新鮮」
冷凍蔬菜的營養價值可能遠高於一般民眾認知,根據多項研究顯示,經過適當處理的冷凍蔬菜不僅能保留大部分營養素,專家指出,關鍵在於冷凍前的「殺青汆燙」處理技術,能有效鎖住蔬菜中的營養成分。
中天新聞網 ・ 15 小時前
生理期快到好難受!營養師教6招 吃這些緩解經痛之苦
每當生理期快到,許多女生會出現煩躁、腹脹、暴食等經前不適,愛健康營養師珊珊在臉書專業發文分享,針對這些困擾提出了6大飲食與生活習慣調整建議,幫助緩解症狀。
鏡週刊Mirror Media ・ 1 天前
先吃菜還是先吃肉?60歲後別照老方法吃飯,改一順序遠離肌少骨鬆
你以為「先吃菜再吃肉」就最健康?其實不一定!專家提醒,這種吃法雖能穩定血糖、預防糖尿病,但有時並非人人適用,建議根據年齡、健康狀況不同而調整順序,特別是60歲後...
早安健康 ・ 20 小時前泰柬邊境問題有進展 雙邊預計東協峰會簽署聯合聲明
(中央社記者李宗憲曼谷23日專電)泰國與柬埔寨剛結束為期2天的聯合邊界委員會會議,雙方討論邊境領土爭議問題,並同意對2個邊境村莊勘察,標記各自聲稱的主權區域。泰國外長希哈薩今天表示,對泰柬2國在東協會議期間能簽署聯合聲明有信心。
中央社 ・ 13 小時前流感進入流行期 台中衛生局籲戴口罩 接種疫苗
【記者陳世長台中報導】國內流感疫情持續升溫!根據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監測資料顯示,全國第42週(10月12日至18日)類流感門急診就診人次達128,915人次,主要流行病原為流感病毒,其中以A型H3N...
自立晚報 ・ 9 小時前
菲律賓美食節超限時登場 大倉久和邀你用舌尖邂逅熱情國度
菲律賓料理以多元、豐富的風味聞名,融合亞洲、歐洲與美洲飲食文化精髓。受西班牙與美國殖民歷史影響,其料理結合了酸、鹹、甜、香的多層次滋味,並擅用當地盛產的海鮮、椰奶與香料,其中餐桌上常見加入青檸(calamansi)提味的料理;同時也熱衷於炭烤與燉煮,展現出溫潤厚實的家鄉味。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7 小時前

川普透露不和普京見面了 俄羅斯兩大石油巨頭遭美全面制裁 資產被凍結子公司也逃不過
美國總統川普領導下的美國財政部於美東時間10月22日,採取重大行動,宣布對俄羅斯兩大主要石油公司──羅斯石油公司(Rosneft)和盧克石油公司(Lukoil)實施全面制裁。白宮希望藉由大幅加大對克里姆林宮的經濟壓力,迫使其停止在烏克蘭境內的軍事行動。美國財政部長史考特.貝森特(Scott Bessent)透過財政部發布的新聞稿明確指出,此次制裁的對象是「資......
風傳媒 ・ 12 小時前
兵變證明沒閃兵 王少偉退伍後才組5566
藝人閃兵議題延燒,昔5566成員王少偉今出席銀髮實境節目秀《高年級超進化》時笑說:「之前講到當兵的事情,還有提到兵變,沒想到兵變成了我有當兵的證據。」
鏡週刊Mirror Media ・ 1 天前
墾丁員旅預算不夠改日本!地方齊反擊 達人揭3大差異:很不公平
墾丁屢傳坑殺觀光客的負面新聞,長起以來觀光受到影響。如今又有網友分享,公司員工旅遊原本要去墾丁4天3夜,卻因「預算不足」改去日本5天4夜,引起在地業者與屏東縣政府共同譴責,「以偏概全、製造對立,人在做,天在看」。對此,旅遊達人林氏璧認為,把墾丁跟日本做比較「其實是很不公平的」,並列出3大差異,直言「兩者有各自的市場」。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因投幣金額爆口角!桃園客運司機與學生街頭全武行 雙方互控傷害
桃園客運與1名高中生因口角,竟當街上演「拳武行」,相關影片流傳震驚社會!民進桃園市議員黃瓊慧表示,經了解是雙方因投幣金額產生口角,學生遭重摔導致頭撞上變電箱,當場鼻血噴湧。目前雙方已赴警局完成筆錄,互控傷害。
鏡週刊Mirror Media ・ 17 小時前
國造潛艦「海鯤號」為何那麼貴?黃暐瀚列三問題給答案
潛艦國造原型艦「海鯤號」海上測試延宕,對於11月是否來得及交艦,國防部長顧立雄近日在立法院受訪坦承「有相當大的挑戰」,相關話題引發關注。資深媒體人黃暐瀚今(22)天撰文《海鯤艦,為什麼那麼貴?》他在文中提到,國防不分藍綠,捍衛國家、保護國人,支持全力打造海鯤艦!但延遲交艦的原因,要誠懇向國人交代,民脂民膏,不能有一絲浪費。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竹林山觀音寺合辦 林口祈福路跑10/27開放報名
(中央社記者王鴻國新北22日電)新北市林口區公所今天表示,和竹林山觀音寺共同舉辦的祈福路跑,過去報名踴躍,今年將於10月27日中午12時起開放網路報名,歡迎大家報名,一起跑出健康與福氣。
中央社 ・ 1 天前
連日大雨濕氣纏身!中醫教你10招除濕祕方 運動、飲食、泡腳都有效
文章也可以用聽的 最近台灣各地連日大雨,空氣濕度飆高,不僅衣服難乾、牆壁發霉,就連身體也容易「濕答答」。中醫認為,外濕久滯,容易導致體內濕氣堆積,引發疲倦、水腫、頭重、關節痠痛等症狀。耕莘醫院中醫師許禎育提醒,屋子濕氣重可以開除濕機,但身體濕氣重就得靠「內外兼治」,透過運動、飲食與生活習慣調整,幫助身體代謝水分、驅除濕氣。 中醫師許禎育說,中醫醫治除濕主要治療三大方向,第一是幫助身體發汗;第二是健脾,因為脾主運化,是幫助水分代謝的重要器官;第三則是利小便,讓水分排除正常。 適當運動,有助發汗運動可以幫助排汗,是夏季除濕寒的好利器。可知道流汗之後,皮膚溫度平均可以降約4℃左右,所以經常流汗的人,通常也比較不會怕熱;相反的,汗流得少的人,不僅怕熱,濕氣也重。 許禎育特別提醒,若想透過運動幫助發汗,建議微微出汗即可,因為適度的流汗有助陽氣的升發,但汗流浹背、大汗淋漓反而就傷身了,除了容易流失電解質外,因毛細孔打開,一不小心吹到冷風,寒邪就入骨了,很容易感冒。建議夏天可以選擇清晨或傍晚,不那麼熱的時候做點有氧運動、健走、瑜伽、太極等有點喘,微微流汗的運動,有助活化氣血,增強水分代謝。 2、適當
常春月刊 ・ 1 天前
每天吃藥血壓也不降?營養師曝關鍵原因 這「3食物」要多吃
你是否也有每天按時吃藥,血壓卻依然降不下來的問題?營養師薛曉晶表示,高血壓的關鍵原因不是因為藥物沒效果,而是出於「鉀」攝取不足。對此,她表示多吃一些高鉀食物,例如香蕉、菠菜、地瓜等,可以讓血壓更穩定。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3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