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輔助細菌抗藥性預測
敗血症是臨床常見且危及生命的急重症,傳統的細菌藥敏試驗往往需七十二至九十六小時才能獲得結果,醫師在此之前多半只能憑經驗選擇抗生素。然而,隨著社區型抗藥菌株普遍化,研究團隊回溯分析發現,約有三成病患初始治療未涵蓋實際致病菌,導致延誤黃金治療時機,甚至增加死亡風險。台大團隊利用AI助攻抗藥性預測,大幅縮短關鍵治療時間,錯誤率可望低於十%,研究同時榮獲IDWeek2025 IDSA Abstract Award首獎。
臺灣各大醫療院所目前普遍使用質譜儀(MALDI-TOF MS)進行細菌鑑定,該技術能在數分鐘內完成菌種辨識,但傳統分析無法區分抗藥與敏感菌株。臺大醫院李建璋教授團隊蒐集超過四十萬筆臨床細菌質譜數據,運用深度神經網路結合大型語言模型(LLM)進行模式辨識,成功建立抗藥性預測模型。
該模型能在菌種鑑定同時即預測超過八十%的常見抗藥機制,並同步提供精準的抗生素選擇、劑量與劑型建議,使臨床醫師能在第一時間啟動目標性治療,大幅縮短治療決策時程,開創急重症診療新局。
IDWeek是全球感染症醫學的頂尖學術平台,每年匯聚逾萬名來自世界各地的感染科醫師、兒童感染專家、流行病學家及愛滋病研究學者,是跨領域參與人數最多的國際醫學盛會。臺大醫院急診醫學部李建璋教授帶領的研究團隊,以AI人工智慧應用於細菌抗藥性即時預測的創新研究,從超過三千篇投稿中脫穎而出,榮獲美國感染症學會(IDSA)Abstract Award首獎,並為「Committee Choice Abstract Award」四篇最佳論文之首,成為今年會議中最受矚目的研究成果之一。
李建璋教授表示:「這個獎項不僅屬於我們的團隊,更代表臺灣智慧醫療在國際上的競爭力。未來我們將持續整合臨床資料與AI演算法,讓臺灣醫療在全球AI輔助診斷領域上展現獨特風景線。」
其他人也在看

AI助攻!40萬筆數據預測模型「縮短治療期」 台大醫「細菌抗藥性」研究獲國際首獎
敗血症常成為臨床病患危生命的急重症,由於傳統上判斷細菌的藥敏試驗往往需72至96小時才能獲得結果,醫師只能從經驗判斷,無法馬上對症下藥,對此,台大醫院急診醫學部李建璋教授帶領的研究團隊,以AI人工智慧應用於細菌抗藥性即時預測的創新研究,榮獲美國感染症學會(IDSA)Abstract Award 首獎,並為「Committee Choice Abstract Award」四篇最佳論文之首,展現台灣智慧醫療研究實力。
太報 ・ 10 小時前
台大醫院再寫里程碑!李建璋教授領軍 「AI輔助細菌抗藥性預測」奪國際首獎
IDWeek是全球感染症醫學的頂尖學術平台,台大醫院急診醫學部李建璋教授帶領的研究團隊,以AI人工智慧應用於細菌抗藥性即時預測的創新研究,從超過 3000 篇投稿中脫穎而出,榮獲美國感染症學會(IDSA) Abstract Award 首獎,並為「Committee Choice Abstract Award」四篇最佳論文之首,成為今年會議中最受矚目的研究成......
風傳媒 ・ 9 小時前飯店必用1備品竟超髒 專家嘆很少清潔:恐害掉髮
飯店裡的吹風機許多人都會使用,但土耳其植髮外科醫師席尼克表示,飯店裡的吹風機使用者眾多,卻很少清潔,恐藏滿細菌與黴菌,甚至髒過馬桶沖水把手,當這些細菌接觸到頭皮時會造成刺激傷害,甚至掉髮,建議自帶吹風機為佳,若非用不可,可先讓吹風機空吹幾秒,排出裡面累積的灰塵和雜質。
中時新聞網 ・ 1 天前贏下該贏的選戰有何可喜?經濟學人示警民主 莫因紐約市勝選沖昏頭
美國紐約市、維吉尼亞州與新澤西州等地4日舉行首長選舉,結果由民主大勝,一吐去年總統大選慘敗的怨氣。這場選舉也是川普第二...
聯合新聞網 ・ 2 小時前
不是含糖飲料!他每天狂喝「這飲品」慘了 醫:終生洗腎
茶和咖啡這兩種飲品在台灣廣受歡迎。然而,隨著研究指出咖啡可能對腎臟有保護作用,有些民眾開始好奇是否可以用茶來替代咖啡。對此,腎臟科醫師江守山過去就曾在節目分享專業見解,提醒民眾在選擇飲品時需注意。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地瓜葉超強功效!防癌、抗發炎又助排便 醫:2吃法恐傷身
地瓜葉低卡高纖,是排便及減重的好幫手。醫師指出,地瓜葉裡頭的多酚與花青素能抑制多種癌細胞增殖,因此想要抗發炎或預防癌症,地瓜葉是一個不錯的選擇。不過,地瓜葉為涼性,不宜涼拌或生食,很多人會用來打精力湯,記得葉菜最好要熟食。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地瓜葉是減重、抗炎好幫手? 醫師提醒:「這2類人」不適合多吃
地瓜葉是日常常見的蔬菜之一,中醫師羅珮琳在臉書粉絲專頁分享,地瓜葉不僅助通便、低熱量,還含有豐富多酚、花青素與黃酮類,具備潤腸、抗發炎、防癌潛力。不過她也提醒,慢性腎臟病患者或需要低鉀飲食者不適合大量食用。
鏡週刊Mirror Media ・ 15 小時前
中國男童腹痛「開刀遭摘6器官」無法進食
[NOWnews今日新聞]真活摘器官?中國男童腹痛開刀「被切6器官」無法正常進食中國山東一名10歲男童因腹痛就醫,發現腹部有病變必須立即開刀,但術後家長發現兒子被摘除6個器官,從此無法正常進食,悲痛的...
今日新聞NOWNEWS ・ 1 天前
坣娜證實肺腺癌病逝!丈夫曝臨終遺願:緊抱愛妻直到平靜離開…「居家安寧」6項護理服務圓善終
資深歌手坣娜(原名唐娜)病逝享年59歲,原本外界傳她是胰臟癌過世,但坣娜的丈夫薛智偉今(10/31)日發出聲明指出,證實妻子罹患肺腺癌,抗癌4年終不敵病魔,於10月14日離世。薛智偉說,坣娜在2021年演唱會後開始出現咳嗽症狀,當時因疫情影響不便就醫。她長期都有定期抽血檢查,檢查結果一直良好,沒想到同年12月確診為肺腺癌第四期。坣娜離世前3個月,身體明顯虛弱。她沒選擇在醫院病房治療,而是與丈夫商量,希望能以居家安寧的方式走完人生。薛智偉說,坣娜臨終當日,「我在床邊緊緊抱著她,直到她平靜地離開人世。」據衛福部統計,2023年逾4.2萬人接受安寧緩和醫療,其中約1.8萬人選擇「居家安寧」,但多數家屬因無照護經驗,仍傾向等待醫院安寧病床。其實目前安寧居家可提供的護理服務有6大項,除了醫療方面的協助,也提供心理、靈性諮詢與家屬的哀傷輔導,圓滿臨終病人「回家圓善終」的心願。
幸福熟齡 ・ 1 天前
70歲呂良偉「生理年齡」才39歲!早晚餐這樣吃,輕鬆甩開老態
70歲香港男星呂良偉不僅身價百億,外表也超級凍齡,堪稱高富帥!他日前秀出檢測報告,生理年齡竟然僅39.9歲。他曾分享自己的養生祕方,除了勤練深蹲和氣功,也會吃煎毛豆,並且吃玉米、木耳幫助排便。
健康2.0 ・ 15 小時前
癌末患者家人求隱瞞病情 暖醫秒回3字!結局超動人
癌症為人恐懼,許多患者家屬會懇求醫師隱瞞患者病情。醫師蘇一峰表示,他日前發現一名患者有10公分肺部腫瘤,極可能是肺癌末期,但家屬請求隱瞞患者,他短暫沉默後回答「不可能」,因為病人有權得知自己病情。蘇一峰仍告知患者,患者最後決定回家過完人生最後的3個月,過程相當平和,讓人感受到病患自主的重要意義。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7 小時前
「最帥展昭」驚傳猝逝!醫揭運動後心臟不適奪命2大元兇,冒冷汗是警訊
曾在《碧血青天楊家將》中飾演「展昭」一角、被封為「最帥展昭」的59歲前亞視小生甄志強,驚傳於上海猝逝,消息震驚演藝圈。據悉,他是在打球後突感心臟不適後離世。醫師警告,運動後出現的胸悶、冒冷汗,絕非只是
健康2.0 ・ 1 天前
黴菌毒素爆表!醫示警「5類人」小心恐致癌 8種排毒法曝光
台灣溫暖又潮濕的氣候是黴菌生長的最佳環境,但如果家中黴菌不及時處理,不僅影響美觀,對人體也有極大的害處,有研究顯示,黴菌毒素和35種癌症息息相關,若想排除黴菌,一定要由體內到環境徹底排除,對此,醫師王偉全就列出8種排毒方法給民眾參考。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地瓜葉穩血糖又抗癌 醫:2吃法是大忌
地瓜葉含有豐富的多酚、花青素等營養成分,具有穩定血糖和抗癌潛力,但中醫師提醒,由於其屬性偏涼,不適合涼拌或生食。此外,地瓜葉含有維生素K和高鉀,特定族群應謹慎食用。
中天新聞網 ・ 1 天前
中醫師看診突見病患「耳垂一道溝」 驚喊:小心心血管疾病!
看耳垂就能知道心臟好不好?醫界近年常提到「冠心溝」現象,引發不少網友好奇。中醫師就在社群上分享親身趣事,提醒若耳垂出現一道摺痕,或許要多留意心血管健康。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失智症,是50歲後人生的殺手!腦科名醫勸:這10食物最好少碰,吃錯恐腦鈍、大腦退化
腸道與大腦息息相關, 如果吃下不對的食物,不只腸道有狀況,也會藉由神經,引發大腦一系列發炎反應,因此腸道有「第二大腦」之稱。
幸福熟齡 ・ 3 天前

瘦瘦針讓他大減32公斤! 停藥恐復胖?醫師曝「逐漸減量」是關鍵
花蓮一名42歲王姓男主廚,體重曾高達125公斤,今年初因燙傷住院時意外發現罹患第二型糖尿病與嚴重脂肪肝,住院期間每日需施打4針約120單位胰島素控制血糖。透過連續性血糖監測器(CGM)即時數據結合每周一劑瘦瘦針,8個月後成功減至93公斤,甩肉32公斤並改善糖尿病狀況。
中天新聞網 ・ 1 天前
新竹63歲男罹淋巴癌!治療又確診肝癌…醫院幫「做1事」:腫瘤明顯縮小
新竹臺大分院收治一名63歲男性,原本罹患淋巴癌,在治療期間又意外發現肝腫瘤,確診肝癌。醫療團隊與病人討論後,採用「鎖骨下導管置放肝動脈灌注化療」技術,歷經兩次療程後,腫瘤明顯縮小,治療效果令人振奮。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4 小時前痛風別怪豆製品!醫點名「番茄、鵝肉」才是真地雷
全台約有百萬名痛風患者,許多人深信豆製品會使其發作。腎臟科醫師江守山指出,這是一個長久以來的誤會,雖然黃豆本身的普林含量確實偏高,但研究顯示,大豆中的異黃酮具強力抗發炎作用,反而能降低痛風發作機率,「真正容易使其發作的,反而是番茄與鵝肉」。
聯合新聞網 ・ 1 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