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老人病!年輕男騎車8天環島 竟壓出椎間盤突出
23歲的林先生,近日忽然右腳無力、腳尖抬不起來,走路一拐一拐,嚇得趕緊就醫,診所醫師建議他到大醫院做神經傳導與肌電圖檢查,於是轉介至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復健科。
腰椎椎間盤突出壓迫神經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復健科主任武俊傑問診後得知,林先生剛完成為期8天的重機環島,每天騎7至8小時以上。返家後右腳突然乏力,但沒有腰痠或背痛;檢查發現,他右腳「往上勾」的肌力僅剩2分(正常為5分),懷疑是第五腰椎椎間盤突出壓迫神經,導致急性神經根病變。
武俊傑指出,椎間盤突出並非老年人專屬疾病,現代年輕人因長時間久坐、滑手機、姿勢不良,發生率明顯增加,門診中這類患者比十年前多出約2至3成。
核心肌群力量,是簡的日常保健
考量病情急性發作,醫師立即安排腰椎牽引治療,並配合口服消炎藥與肌肉鬆弛劑。經兩個多月密集治療後,林先生右腳力量幾乎恢復正常。
武俊傑提醒,長時間固定姿勢會讓脊椎承受壓力,建議每30分鐘起身活動、做30秒腰椎伸展,並培養核心肌群力量。像瑜伽中的「棒式運動」就是簡單又有效的日常保健方式。
(記者李政純、圖片來源:Dreamstime/典匠影像)
延伸閱讀:
·坐骨神經痛愈休息恐愈糟!醫破解「5大迷思」 這1招才有助加速復原
·年輕人也常中招!醫揭「腰痛8大元兇」 姿勢不良只是冰山一角
其他人也在看

聽「股利新招」健保可收4800億 石崇良眼都亮了:晚上好睡了!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衛福部長石崇良日前拋出要改革健保「補充保費」收取公式,大刀砍向存股族、定存族以及房東們,引發480萬人反彈,政策緊急喊卡,但面臨明年健保財務缺口將高達千億元,仍吐心聲「讓我睡不著」。國民立委賴士葆今(13)日質詢時建議,只需拿掉現行補充保費1000萬的課徵上限,得罪有錢人,就有4800億入袋,追問石崇良敢不敢?石崇...
匯流新聞網 ・ 2 小時前
18歲高中女發育好!月經卻從未來過 醫檢查驚「沒有陰道」
孩子在發育期還未出現性徵,可能是身體有問題。婦產科醫師鄭丞傑分享,一名身材發育良好的18歲高三生,月經遲遲沒有來,被母親帶到醫院做檢查,發現她先天性無陰道,子宮也發育不全,雖然可透過手術建立人工陰道,但生育能力受到影響。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摘瘤竟刺破子宮…2刀疤如蜈蚣「輸8袋血才還魂」!女控國軍醫院:要我命
我差點死掉!一名30多歲羅姓女子控訴醫療疏失,今年4月到國軍高雄總醫院摘除子宮肌瘤,聽信醫師說詞,微創手術從陰道進去,沒有傷口、恢復快,幾乎不會有風險。原定上午8時開刀,情況出現變化,直到晚上21時她又被推進手術室,原來子宮和靜脈被穿刺大量失血,緊急輸8袋血才還魂,肚子就此留下2道超過15公分刀疤如蜈蚣爬至私密處,讓熱愛潛水、攝影的她相當自卑,而她第一時間喊痛求救,似乎被漠視,護理師只回「妳可能太緊張了」。對此,院方回應,患者術後發生併發症,調解中。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一半台灣人中鏢!喝酒臉紅恐「1體質」惹禍 大增7癌風險
現代人生活壓力大,偶爾小酌紓壓,但若喝酒容易臉紅,可能暗藏健康危機。馬偕醫大國際處與醫學系主辦的「精準醫療健康促進實踐」衛教活動指出,台灣的酒精不耐症高達近50%,酒精早在2007年已被世界衛生組織列為第一級致癌物,經常飲酒恐增加罹患消化道癌風險,飲酒後若出現臉紅、頭痛、嘔吐及宿醉等症狀,可能為酒精不耐症的警訊,呼籲民眾盡可能避免飲酒。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23 小時前
有人天天用!家中4常見用品「恐折壽」專家警告:快丟掉
你的家中可能藏著看不見的健康危機!美國一名主打長壽與功能醫學的醫師警告,有4樣常見家用品可能悄悄影響荷爾蒙、睡眠與長期健康,建議應盡快移除,其中也包括許多人愛用的香氛蠟燭、空氣清淨劑。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紫米VS黑米」哪個健康?醫揭答案 這1種最能減重、控血糖、護心血管
許多人聽到「澱粉」就立刻聯想到體重增加或血糖飆高,然而澱粉並非單一類型。家庭醫學科醫師李思賢表示,依照結構與消化速度,可區分為「快澱粉」與「慢澱粉」。快澱粉如白飯、白麵包,進入身體後迅速分解,使血糖短時間內上升。相對的,慢澱粉結構完整,含有較多纖維與抗氧化成分,能延緩能量釋放,對血糖調控及代謝更加友善。 黑米提供抗氧化功能 膳食纖維含量高 在眾多澱粉來源中,黑米值得特別推薦。李思賢醫師指出,黑米保留了外層糠皮與胚芽,因此膳食纖維含量明顯高於白米與紫米。這些纖維能延緩葡萄糖吸收,增加飽足感,對於體重控制者具有幫助。此外,黑米富含花青素,這是一種天然抗氧化物質,能對抗發炎反應並維護心血管健康。甚至黑米的抗氧化能力可超越藍莓。黑米在血糖反應上的表現相當突出,其血糖指數(GI)約落在42至50,屬於低GI食物。這對糖尿病患者或需要控制血糖的人特別重要。李思賢醫師解釋,原因在於黑米含有較多直鏈澱粉,其排列線性且不易被消化酵素分解,消化速度較慢。反之,紫米與糯米主要成分為支鏈澱粉,分解快、吸收快,因此血糖容易快速上升。這也解釋了為何部分人誤以為紫米健康,卻發現血糖控制不佳。 香氣與嚼勁 帶來額外飲
常春月刊 ・ 1 天前
要命疏失!醫護看錯小數點「1.5變15 mmol」2歲男童服10倍藥量身亡
美國佛羅里達州再度傳出醫療疏失釀成悲劇!一名 2 歲男童原本因病毒感染住院治療,卻因醫護人員誤讀藥物劑量中的小數點,將磷酸鉀劑量給錯為正常值的 10 倍以上,導致男童因高鉀引發心臟驟停,最後不幸喪命。男童家屬日前已向醫院正式提起訴訟,控訴醫療團隊嚴重疏忽,應負起法律責任。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4 小時前
每天慢跑還是胖!女子「早餐戒麵包」 竟瘦下7公斤
減脂不一定要靠嚴格節食或高強度運動,新陳代謝內分泌專科醫師蔡明劼表示,長期維持健康體態的關鍵在於生活中的微調,例如早餐增加蔬菜、改變調味方式,就能逐漸建立健康飲食習慣。
中天新聞網 ・ 1 天前
感冒好了卻一直咳嗽、喉嚨有痰?醫揭背後真相 要這樣做才會好
COVID-19、流感與呼吸道融合病毒(RSV)雖然在臨床表現上各有差異,但都屬於呼吸道病毒,常伴隨喉嚨痛、流鼻水與咳嗽等症狀。其中,持續分泌與堆積的痰液更是患者共同面臨的難題。國立台灣陽明大學臨床醫學博士、胸腔內科醫師蘇一峰表示,痰液原本具有保護呼吸道的作用,但在病毒感染與發炎刺激下,卻可能轉為黏稠、難以清除,進一步影響呼吸道功能與康復速度。正因如此,痰液處理與治療不僅是緩解不適的重要環節,也是確保呼吸道疾病患者恢復健康的關鍵步驟。 為何咳嗽、痰液會持續? 長尾症狀+呼吸道黏膜受損 蘇一峰醫師指出,COVID-19、流感與呼吸道融合病毒(RSV)雖然在臨床上各具特色,例如COVID-19可能引發長新冠後遺症、流感常伴隨高燒與全身痠痛,而RSV對兒童與長者則特別容易造成下呼吸道發炎與久咳不癒,但它們都有一個共同難題:痰液堆積。此外,臨床觀察顯示,呼吸道病毒的另一個特徵是可能留下「長尾症狀」,後遺症持續時間或長或短,且不容易根治。蘇一峰醫師解釋,即使病毒本身已經清除,患者仍可能持續數週甚至數月咳嗽。原因在於呼吸道黏膜在感染後受損,如同皮膚被刮傷,底層組織暴露後,容易因受到刺激而引發咳嗽與
常春月刊 ・ 1 天前
世越銀行總經理驚傳猝逝 醫師籲5招防心肌梗塞
金融業界10日傳出令人震驚的消息,國泰金代子公司國泰世華銀行公告,旗下世越銀行董事總經理劉俊豪逝世,享年59歲,外界傳出死因疑為心肌梗塞。這起憾事不僅讓金融圈感到震驚,也再度喚起社會大眾對心血管疾病的警覺,特別是在秋冬季節氣溫變化劇烈之際,更是心肌梗塞的高風險時期。
中天新聞網 ・ 1 天前
不是肥肚子!中年女「1身材」是肝壞了:慘得中度脂肪肝
當女性步入更年期,脂肪分布會逐漸由年輕時的「梨形身材」轉變為「蘋果身材」,即腹部肥胖的問題會更明顯。但醫師陳威龍表示,若更年期後的女性仍維持著「梨形身材」,且大腿與臀部脂肪囤積的問題更加嚴重,這暗示著肝臟代謝功能可能異常,亟需留意。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學校打流感疫苗前1天才揭曉廠牌惹怨 石崇良:家長的堅持不必要!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今年流感疫情少見提早報到,出現一波「秋季流感」現象,且疾管署預估最快11月底,流感就會二度增溫,卻傳出有家長抱怨小孩子在學校接種流感疫苗,校方卻在打疫苗前一天下午才告知疫苗廠牌,根本沒時間了解及選擇。衛福部長石崇良今(13)日公開發話,強調如果孩子過去沒有特殊不良反應,家長不太需要堅持要打特定廠牌的疫苗,所有疫苗效果...
匯流新聞網 ・ 7 小時前
牙別亂刷!醫曝動脈斑塊藏「口腔1細菌」 是心臟病幕後推手
許多人都認為,心臟病的主要元兇是油、膽固醇、壓力,但心臟外科醫師楊智鈞表示,「可能是因為你沒好好刷牙」,芬蘭坦佩雷大學(Tampere University)在2025年發表於《美國心臟協會期刊》(JAHA)的最新研究說明,心臟病的「隱形推手」可能是細菌。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9 小時前
柿子怎麼吃更健康?專家揭柿子三大「隱藏功能」
生活中心/尤乃妍報導11月後秋意漸濃,柿子除了是秋天盛產的水果之外,對身體也有許多好處。營養師薛曉晶在臉書發文分享,許多人以為柿子甜度高會導致血糖飆升,但其實柿子經過多項研究證實,不只能幫助人體抗氧化、對抗慢性發炎,更能穩定血糖並精準調節血脂。對於糖尿病、高血糖、代謝症候群來說,是秋冬「護心、護肝、抗發炎」的黃金選擇!
民視健康長照網 ・ 3 小時前
吃到毒蛋怎麼辦?營養師教4招安心排毒 5至7天可排出體內
毒蛋風波再起,許多民眾看到雞蛋檢出農藥「芬普尼」(Fipronil)殘留便慌了手腳,除了趕快檢查家中雞蛋外,也擔心如果已經將毒蛋吃下肚了該怎麼辦。近日,熊抱營養師珮淳在臉書粉絲專頁發文表示,不需要過度恐慌,芬普尼可以在5至7天內透過尿液與糞便排出體內。
鏡週刊Mirror Media ・ 4 小時前
眼皮跳不是福!專業醫:「2情況」恐腦幹腫瘤 快就醫
眼皮不自主跳動,常讓人想起「左眼跳財,右眼跳災」這句話,眼科醫師王孟祺表示,眼皮跳動與生活壓力、咖啡因的攝取、疲倦等因素有關,但若症狀持續數月或範圍擴大至臉部,就可能是腦幹腫瘤、多發性硬化症等神經系統疾病,應多留意。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5 小時前
紅鳳菜傷肝要少吃?專家授1招去除PA生物鹼 紅鳳菜料理推薦
你有吃過紅鳳菜嗎?網路上傳言紅鳳菜是很毒的蔬菜,吃了會傷肝,還說紅鳳菜不能晚上吃,這些都是真的嗎?營養師廖欣儀表示,這些都是錯誤的說法,紅鳳菜營養豐富,若擔心PA生物鹼,進食之前多1動作即可。
健康2.0 ・ 9 小時前
未經肝硬化就變肝癌 醫示警:「肝包油」成新肝癌殺手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奕寧報導】肝癌不再只是喝酒、B肝、C肝患者的專利!過去國人總聞肝癌色變,但隨著生活型態改變,更難防範的「肝包油」警訊,正逐漸取代傳統肝病,成為肝癌新元兇。 羅東博愛醫院胃腸肝膽科主任江明峯觀察,近年來年輕族群中,由脂肪肝直接惡化變致命肝癌的比例已不容忽視,打破傳統認知中肝癌需經過「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癌」三部曲的漫長進程,民眾須小心提防。 脂肪肝也會變肝癌 一半病例跳過肝硬化成癌 江明峯主任指出,脂肪肝俗稱「肝包油」,是一種肝臟細胞堆積過多脂肪的狀況。脂肪肝初期幾乎無症狀,容易被忽略。許多民眾都是因為健檢報告出現肝功能異常,或因腹部不適接受超音波檢查時,才意外發現肝臟脂肪嚴重堆積。 江明峯主任提到,過去大家熟知的肝癌三部曲,是「慢性肝炎 → 肝硬化 → 肝癌」的進程,但這在由脂肪肝引起的肝癌中已不適用。「脂肪肝型肝癌」有高達一半的案例會跳過肝硬化階段,直接發展成肝癌,且病程速度快、預後差,多發生在年輕人身上,更需早期介入檢查與控制。 四大族群當心!「肝包油」恐成無聲肝臟殺手 江明峯主任更點名,從臨床觀察發現,有四大高危險族群應特別留意脂肪肝所衍生的病變。包括三高或糖
健康醫療網 ・ 1 小時前
年僅30歲也中風!醫:把握4.5小時「黃金救腦期」
一名年僅30歲的男性出現單側肢體無力與口齒不清症狀,所幸家人機警將他送醫,在發病後3小時內完成靜脈血栓溶解劑治療。陳美音醫師提醒,秋冬季節血管容易因收縮導致血壓升高,引發腦中風。
中天新聞網 ・ 6 小時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