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大附醫首例阿茲海默症新藥施打 從「治標」邁向「治本」
生活中心/李世宸 台北報導
隨著社會快速高齡化,台灣2025年正式進入超高齡社會,失智人口也持續上升。據衛福部資料統計,2024年65歲以上失智症人口約35萬人,其中阿茲海默症佔七成以上。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於周二(10/21)完成院內首例「欣智樂」(Donanemab)施打,象徵阿茲海默症治療邁入「精準醫療」新時代,為病人與家屬帶來延緩病程的新希望。
首位病人順利完成治療 阿茲海默症治療邁向「治本」新時代
病人陳女士(80歲),過去幾年記憶力逐漸衰退,甚至出現幻覺與幻聽,常懷疑家人偷拿物品。經中醫大附醫院失智醫療中心團隊評估,包括認知功能測驗、ApoE基因檢測(*註一)及Amyloid PET(*註二)檢查後,確診為輕度阿茲海默症,符合新藥治療條件。經與失智醫療中心副主任盧韻如醫師評估討論後,陳女士於昨(21)日接受首劑「欣智樂」施打。
中醫大附醫失智醫療中心副主任盧韻如醫師表示:「對病人而言,延緩的不只是病程,而是能多留住與家人共度的每一刻。」傳統阿茲海默症藥物如乙醯膽鹼酶抑制劑或 NMDA 受體拮抗劑,主要針對症狀改善,但無法阻止病程惡化;而「欣智樂」屬於新一代β類澱粉蛋白單株抗體,最大突破在於能針對病理根源—β類澱粉蛋白沉積進行作用,可清除腦內已存在的不可溶性斑塊,並減少新斑塊形成,從根本延緩神經退化。
盧韻如醫師(左)為陳女士進行動作與認知功能測試,評估記憶、專注及執行能力,確認符合阿茲海默症新藥治療條件。(圖/中醫大附醫提供)
盧韻如進一步說明,「欣智樂」是美國 FDA 與台灣衛福部皆核准的疾病修飾型治療藥物(Disease-modifying therapy, DMT),可使病程惡化速度平均減緩約 35%,為病人爭取更多清晰記憶與自理生活的時間,對病人而言,延緩的不只是病程,而是多了與家人共度的每一刻。
嚴謹治療流程 守護病人安全與品質
病人在接受「欣智樂」治療前,必須經過嚴謹的生物標記確認流程,包括β類澱粉蛋白正子攝影(Amyloid PET)或腦脊髓液(CSF)檢測,以確認腦內是否存在β類澱粉蛋白堆積,並透過磁振造影(MRI)排除其他病變。治療期間,醫師將定期進行神經學評估與影像追蹤,確保治療安全。常見副作用較需注意的為輕微腦水腫或微小出血(ARIA),建議於第 2、3、4、7 次施打前安排MRI檢查,以確保療程安全穩定。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外觀。(圖/中醫大附醫提供)打造國際級失智醫療中心 ㄧ站式整合照護
中醫大附醫「失智醫療中心」以失智症早期診斷、精準治療為核心宗旨,於2025年8月1日正式成立,整合神經科、精神科、復健科、家醫科及AI與大數據中心等跨領域團隊,提供從臨床診斷、生物標記檢測、心理評估、類澱粉蛋白正子攝影到新藥治療的一站式整合照護服務,讓病人在最短路徑中獲得較完整的照護。未來將持續引進國際最新藥物、外泌體治療、rTMS治療,結合人工智慧、大數據分析與生物標記研究,全面推動失智症的早期診斷、精準檢測與精準治療。同時,醫院也積極與國際頂尖學術機構合作,共同推動阿茲海默症臨床研究與轉譯醫學發展。
*註一: ApoE基因檢測
可分析是否帶有與阿茲海默症風險高度相關的 ApoE ε4 基因型,有助於預測疾病發展趨勢
*註二: Amyloid PET
利用放射性示蹤劑觀察腦中β類澱粉蛋白的沉積情形,能夠在症狀出現前即早期發現病理變化,為治療提供關鍵診斷依據。
原文出處:中醫大附醫首例阿茲海默症新藥施打 從「治標」邁向「治本」
更多民視新聞報導
歐美掀起一股PATH飲食法旋風 就連好萊塢明星也愛用
骨質疏鬆勿輕忽 跌一跤恐喪失行動力
全台肺炎激增!醫點名1族群「快打流感疫苗」 心血管風險降4成
其他人也在看

台中法式餐廳驚傳食物中毒 13人用餐後嘔吐腹瀉、10人就醫
台中市食安處指出,23日晚間接獲醫院通報,有13人於該法式餐廳午餐後,陸續出現噁心、嘔吐、腹痛、腹瀉等症狀,其中10人就醫,經治療後已返家休養。食安處立即啟動疑似食物中毒調查,昨早派員前往該餐廳稽查,當天菜色有海鮮及伊比利豬等,經查核食品來源及標示符合規定,僅...
CTWANT ・ 6 小時前
吃降膽固醇藥別配葡萄柚汁!醫揭Statin藥物4大禁忌 紅麴、燕麥都要注意
目前大多數病患服用Statin史他汀類藥物降血脂效果佳,約可降低4至5成壞的膽固醇,同時兼具抗發炎反應、清除自由基等功效,規律服藥可降低未來發生心肌梗塞、腦中風及其他心血管相關事件的機會。少部分患者服藥後可能出現輕微肝功能指數上升、肌肉痠痛等副作用,也提醒高血脂患者服藥期間,特別是第一次服藥或改變劑量後的2~3個月,至醫院檢查肝功能指數。 statin史他汀類藥物與飲食的交互作用新竹馬偕醫院心臟內科主治醫師林柏霖指出,服用史他汀類藥物之後,飲食上要避免飲用葡萄柚汁,不僅不可同時吃,即使隔開時間仍不建議。因為葡萄柚汁會影響此類藥品的代謝,抑制肝臟代謝酵素CYP3A4,讓身體裡有過高的藥品濃度,此物質在身體要經過很久才會被代謝,易增加藥品的副作用。也避免與燕麥一起吃,高纖維的燕麥,易降低藥在腸胃道的吸收率,讓身體因此無法獲得足夠的藥量來控制疾病。但食用時間相隔2-4小時即可避免。 不建議額外攝取紅麴類保健食品,紅麴菌素的結構與Statin類藥品有類似作用,當服用降血脂藥品,因為兩者併用會使血液中的藥品濃度增加,可能會加重肌肉痠痛、無力等副作用,嚴重恐造成橫紋肌溶解或導致肝腎損傷。 此外,不
常春月刊 ・ 3 小時前
慈濟xSDG 幸福校園栽培人才
北加州的慈濟志工在東帕洛阿圖的「卡斯塔諾」小學,舉辦物資發放,為94位孩子準備新衣與新鞋,更透過故事時間與竹筒歲月傳遞善與感恩的精神,為孩子們的新學年注入溫暖。北加州的慈濟志工一早現身卡斯塔諾小...
大愛電視 ・ 1 天前老化必失智?吃得健康就能防失智?關於失智症的7個迷思,神經內科醫師一次解析
2025年臺灣已邁入「超高齡社會」,65歲以上人口比例達到兩成,失智症防治與照護成為不可忽視課題,台中慈濟醫院神經內科醫師游翔淄提前呼籲大眾關注失智症對家庭與社會的衝擊。他建議應及早察覺長輩異常徵兆,把握黃金治療期,透過訓練認知與調整生活延緩病程,減輕照護負擔。每百人就有8人可能患失智症,和正常老化......詳全文
良醫健康網 ・ 1 天前
不良習慣傷身比想像更早!36歲就可能影響健康
<常春月刊>提醒您,吸菸有害健康許多人以為自己還有時間戒除吸菸、酗酒或其他不健康習慣,但最新研究顯示,這些惡習對健康的影響可能比預期來得早。雖然改變永遠不晚,但研究人員警告,這些不良習慣最快可能在36歲就開始損害身心健康。 根據《醫學年鑑》發表的研究,心臟病和癌症等非傳染性疾病導致全球近四分之三的死亡。研究主要作者蒂亞·凱卡萊寧博士指出,遵循健康生活方式可降低患病及過早死亡風險。 研究追蹤數百名參與者長達30年以上,發現吸菸、酗酒及缺乏運動等習慣,會比人們預期更早造成健康損害。尤其是同時具備三種不良習慣的人,身心健康狀況顯著比完全避免這些習慣者差。 單獨分析發現,每種習慣對健康的影響不同: 缺乏運動:與身體健康狀況下降密切相關 吸菸:主要影響心理健康 酗酒:同樣損害心理健康 令人震驚的是,這些影響在30多歲就開始顯現。研究也指出,不良習慣越多、持續時間越長,對身心健康的傷害就越大,甚至可能累積慢性病風險。 凱卡萊寧博士強調:“儘早戒除吸菸、酗酒及養成運動習慣至關重要,可避免健康損害日積月累,維持晚年身心健康。” (記者李政純,圖片來源:Dreamstime/典匠影像)延伸閱讀: ·抽菸
常春月刊 ・ 3 小時前
失智靠藥物還不夠!耕莘醫院研發「每日腦點心」2分鐘訓練可維持記憶力
台灣已正式邁入高齡化社會,全國失智人口突破35萬人,其中六成為阿茲海默症患者。衛福部核准兩款針對早期阿茲海默症的治療新藥,並於今年6月底正式開打。耕莘醫院近日發表最新臨床經驗,強調阿茲海默症的治療不僅侷限於藥物層面,更需要從認知訓練與社會參與著手,建立全方位的照護模式,治療時間不留白,利用病患每次回院施打新藥的同時,同步進行認知訓練,能幫助患者維持專注力與記憶力。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22 小時前

慢半拍?台中爆非洲豬瘟 議員怒批市府「不懂為何這樣做」
【論壇中心/綜合報導】台中梧棲區一家養豬場檢出非洲豬瘟病毒陽性,市府卻直到該登記飼養300頭案場累計死亡頭數達117頭時,才在10月20日採樣後並送檢體到農業部獸醫所,市府農業局10月22日表示,已緊急撲殺全場飼養豬隻,以化製車載往合法掩埋場掩埋,局長張敬昌說,中央未強制要求要焚化,農業局依動物傳染病防治條例採掩埋,非常適當。
民視 ・ 7 小時前強化情報能力 高市早苗擬設「國家情報局」
日本首相高市早苗為了強化政府對國內外的情報收集與分析,計畫設立「國家情報局」做為指揮各省廳的專責機關,內閣官房長官木原稔24日在記者會上表示,已接到首相高市早苗的指示,將與相關內閣大臣合作並進行研究。相關設置法案最快將在明年的一般國會提出。
自由時報 ・ 1 天前美陸吉隆坡談判 最快明天過招
中美啟動第5輪貿易談判!大陸商務部23日宣布,經中美雙方商定,中央政治局委員、大陸國務院副總理何立峰將於24日至27日率團赴馬來西亞吉隆坡,與美方就雙邊經貿議題展開新一輪磋商,美國財長貝森特已啟程前往馬來西亞,將於25至26日與大陸官員在馬來西亞會面。
中時新聞網 ・ 1 天前
台東自主防疫 11/26前禁止外縣市豬隻進入 (圖)
全國活豬載運禁運至27日止,台東縣自主防疫,10月27日至11月26日禁止外縣市豬隻進入台東,後續將視狀況調整,台東中央市場豬肉攤24日未見搶購人潮。
中央社 ・ 1 天前

桃園遊憩景點大洗牌!青埔這2區域奪人氣冠亞軍
據交通部觀光署最新統計今年1至8月桃園市遊憩景點排行,結果許多傳統景點直接被今年新列入的新興地標取而代之,其中,青埔藝術運動園區直接吸走1022萬人次,穩坐桃園人氣第一名;桃園高鐵商圈以1010萬人次進出,排名第2;藝文特區商圈以864萬人次朝聖,排名第三。
自由時報 ・ 1 天前
〈熱門股〉雙鍵布局電子材料有成 連飆漲停創5年高
化工廠雙鍵 (4764-TW) 布局電子材料有成,9 月獲利翻倍,股價延續攻勢,周四再衝上亮燈漲停 69.7 元,股價創逾 5 年新高,自 10 月中起漲以來,漲幅更達 7 成。
鉅亨網 ・ 1 天前貨到又不取!店家被耍二次提告 法官判無罪
梁姓女子上網購物,店家把商品寄到便利商店,梁女未取貨遭退,店家通知梁女,梁女要求店家再寄一次,但商品到貨後,梁女又不去取貨,店家自認被耍怒提告,法官認為梁女雖有可議之處,但不能因為沒有按時取貨,就認定她存有損害商家的意圖,因此判她無罪。判決指出,去年2月底,梁姓女子向新竹某家居賣場官網下訂3千多元商
自由時報 ・ 1 天前

精神患者喉嚨痛誤以為邪體作祟 就醫已是咽喉癌末期
患有思覺失調症的四十五歲程姓女子,喉嚨痛好幾個月,卻一直認為是邪體附身導致,家人發現有異後帶她就醫,赫然發現是咽喉癌末期。衛福部彰化醫院放射腫瘤科醫師張博竣今(二十三)表示,在臨床上,精神科患者和老人家的病識感較為不足,是延遲就醫的二大族群,易釀成一發現癌症即為末期的困境,家人須更用心觀察溝通。醫師張博竣表示,程女患有思覺失調症,有妄想及幻聽、幻覺的症狀,雖然服藥治療,但其服藥順從性不佳,也使得病情反反覆覆,在幾個月前,她被父母帶來就醫,因為父母發覺她聲音沙啞及進食有困難的模樣,經過多項檢查及正子攝影,發現在咽喉處有個五.一公分的腫瘤,並確定為第4期的末期癌症。醫師張博竣表示,程女抗拒治療,醫護及放射人員苦心勸她,與她建立交情,她才願意接受治療,也才說出她整個病發經過,原 ...
台灣新生報 ・ 1 天前暖心!喵星人遭撞倒路中 警徒手抱貓避2次撞擊
暖心!1隻喵星人22日晚間8點多在彰化市金馬路遭車輛撞擊,躺在路中間,彰化警分局中正派出所警員孫瑋君、黃啟倫據報,立即攜帶手套及紙箱趕赴現場,當時正值車潮眾多,員警將車停靠於車道上並打開警示燈,隨後徒手將受傷的流浪貓放入紙箱,並聯繫專業人士前來協助處理,避免造成2次事故,一旁民眾見狀直呼「員警好有愛
自由時報 ・ 1 天前
「至少能落葉歸根…」來台工作9年從未回家 台灣醫護暖助腦瘤移工返鄉
在台灣工作長達9年的印尼籍移工阿蒂,今年5月因臉頰和鼻子突然麻木,被緊急送至台中光田綜合醫院大甲院區急診,經檢查後,確診為「水腦症」。複雜的病況加上確診COVID-19,一度讓阿蒂嚴重到住進加護病房。面對高額醫療費與濃濃思鄉情,阿蒂多次在病床上哽咽表示,想返鄉治療腦瘤,若無法康復,也想「落葉歸根」。醫護團隊用心照護,主動協助返鄉事宜,並有護理師自掏腰包添購新衣鞋,讓她帶著尊嚴和溫暖回家。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28頭斃死豬流入市面? 政院:非斃死豬,是健康豬隻拍賣
爆發非洲豬瘟的台中養豬場傳出有28頭斃死豬已流入市面,行政院發言人李慧芝今(10/23)日表示,今天行政院會中台中市有報告,他們持續調查中,的確有部分流入台中當地的肉品市場,但進入市場的不是斃死豬,是健康豬隻去拍賣的。
太報 ・ 1 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