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台350萬人受關節炎所苦 骨科名醫教你4招 膝關節逆齡!
生活中膝蓋痠痛問題困擾許多人,衛福部統計,台灣約有350萬人患有退化性關節炎,盛行率約15%。而且不只高年級生會有膝蓋疼痛的問題,許多人的膝蓋可能比實際年齡還要老。
那到底該如何保養膝蓋呢?台中榮總骨科部運動醫學科主任陳超平受邀至由健康主播鄭凱云主持的《如果云知道》,分享膝蓋保健的方式,教大家如何別讓膝蓋比你實際年齡還要老化。
軟骨磨損是造成退化性關節炎的主因
陳超平指出,退化性關節炎最主要的原因是軟骨磨損。他以輪胎作比喻,說明健康的軟骨就像車子的輪胎,能讓我們走得順暢不晃動。一旦輪胎出現問題,車子就會開始震動,甚至無法行走。造成退化性關節炎的四大原因包括:過度使用、體重過重、肌肉力量不足以及舊傷。
看更多:膝蓋腫成「麵龜」!醫教2招預防膝蓋積水復發 膝蓋腫用對冰敷熱敷很重要
每增加一公斤體重 膝蓋壓力增三公斤
體重過重是加速軟骨磨損的一大原因。陳超平表示,根據研究,每增加一公斤的體重,就等於給膝蓋多了三公斤的壓力,這還只是在走平路的情況下。如果是跳躍或下樓梯,膝蓋所承受的重量會更大。
現代人生活忙碌,經常沒有時間進行規律運動,導致肌肉力量不足,也是造成退化性關節炎的重要原因之一。陳超平強調,許多人會認為每天走八千至一萬步就是運動,但事實上那可能只是屬於勞動,與運動有所不同。真正有效的運動應該要訓練肌耐力,如此一來才能降低膝蓋的負擔。
年輕運動傷害 小心膝關節提早老化
除了過度使用、體重過重和肌力不足之外,膝蓋曾經受過傷也是導致退化性關節炎的原因之一。陳超平分享了一個案例,一名11歲的病人在跑步時不小心跌倒,把軟骨撞碎了。由此可見,不只是年長者才會有軟骨問題,年輕人也要多加留意。
逆轉膝關節老化有撇步
控制體重、維持規律運動、簡易肌力訓練護膝
對於如何逆轉膝關節老化,陳超平提供了幾個方法。首先是控制體重,根據研究,BMI若大於30,有40%至60%的機會罹患退化性關節炎。其次是維持規律運動,可以每天做一些簡單的肌肉力量訓練,以維持股四頭肌的強度。
坐著就能做的護膝動作
陳超平示範了一個坐著就能做的護膝動作:
1.直膝抬腿,腳底板往上翹,可以感受到股四頭肌在用力,維持5至10秒。
2.接著將腿外轉45度,同樣將腳底板往上翹,能訓練到容易被忽略的內側肌肉。
陳超平說,這個動作建議一天做30至40下,持之以恆就能訓練到大腿前側、外側和內側的肌肉,進而減輕膝蓋的負擔。即使是已經膝蓋疼痛的人,這個動作也很安全,可以放心嘗試。
看更多:韓劇《苦盡柑來遇見你》揭類風濕家族史 正確診斷 光靠抽血還不夠
熱敷可緩解不適 小心別燙傷
若真的感到很不舒服,可以考慮使用熱敷袋或電熱毯進行熱敷,但使用電熱毯時要特別小心,避免燙傷。當非手術治療方式都無效,且軟骨已經嚴重缺損時,就要開始思考是否有新的醫療技術能夠逆轉退化性關節炎了。
忍痛是台灣人的通病 別讓膝蓋老化到嚴重才就醫
陳超平指出,台灣人普遍有忍痛的習慣,往往拖到退化性關節炎已經非常嚴重,能做的手術治療就相對較少。他建議,如果30、40歲就開始出現運動或久站後膝蓋痠痛、腫脹的症狀,持續一段時間之後,最好儘早到醫院尋求醫師協助。及早透過X光或核磁共振檢查,診斷問題所在,若發現是因為軟骨早期磨損,就能及時採取對策。
一次性軟骨再生術病患恢復運動
軟骨再生是全球追求的新技術,希望能讓軟骨再生至健康的狀態。台灣在四年前就研發出自己的一次性軟骨再生技術,已獲得台灣FDA核准。相較於美國的軟骨再生技術需要兩次手術,台灣的技術只要一次手術,過程簡單、時間短,且恢復快速。根據研究顯示,接受一次性軟骨修復術的病人中,有92%可以恢復至原本運動強度。
排球國手因傷退役 手術後重返球場
陳超平分享了一個案例,一名卡達亞運的排球國手原本因膝蓋受傷而被迫退役,擔任教練一職。但身為教練仍需示範動作,他發現自己無法勝任,在接受一次性軟骨修復手術後,不但恢復了膝蓋健康,甚至重返球場擔任選手。
73歲老翁愛種花 手術一年後征服三座山
年紀大並不代表不適用軟骨再生手術。陳超平表示,他的病人中年紀最大的有73歲,原本喜歡種花和爬山,卻因為膝蓋退化而無法再從事這些活動。在接受一次性軟骨修復術一年後,不但能夠恢復種花,還能夠爬山,甚至開玩笑說最近膝蓋不太好,只能爬兩座山,還沒辦法挑戰第三座。
陳超平指出,健康的軟骨若不受傷,根據研究可以使用超過100年。一次性軟骨修復術的目標,就是用病人自己的軟骨細胞,再生出有如原生般健康的軟骨。目前追蹤超過12、13年,完全沒有問題。有了這層認識,或許能幫助許多飽受膝蓋困擾的民眾,及早發現問題,用對方法治療,重拾健康的雙腿,陪伴家人走更長遠的路,造訪更多美麗的地方。
看更多:下雨天膝蓋就開始痛?中醫教你從「氣血」治關節炎 快按摩4穴位緩症狀
◎ 諮詢專家/陳超平醫師
更多健康2.0報導
豆漿+燕麥超厲害!專家推1喝法減少白髮、護肝臟 她喝半年神奇見效
4營養素幫助預防吃出大腸癌!醫勸3種壞習慣要避免
名醫認證:咖啡防癌對「5種癌症」最有效!咖啡這樣喝大腸癌風險降30%
本文由健康2.0授權報導,未經同意禁止轉載,點此查看原始文章
其他人也在看

活到96歲的祕密!伊莉莎白女王96歲長壽祕訣曝光 百歲人瑞也這樣吃
英國伊莉莎白女王能活到96歲、依舊神采奕奕,關鍵竟藏在她每天的生活習慣裡!從固定作息、規律運動,到堅持攝取足夠的蛋白質,她用最簡單的方式實踐長壽哲學。 伊莉莎白女王健康祕訣 據說,英國伊莉莎白
健康2.0 ・ 1 天前

「心梗猝死」三分之二有前兆!胸悶、氣喘、左肩酸麻…心臟權威李源德:危急時刻這樣自救,5件事善待心臟
心臟病長年位居國人死因前段班,被稱為「無聲殺手」。但世界級心臟權威、亞洲首例心臟移植成功主刀醫師──李源德教授指出,心肌梗塞並非完全無跡可循,三分之二猝死患者在倒下前都有警訊。只要及早察覺症狀、迅速就醫,就能保住生命、保住心臟功能。
幸福熟齡 ・ 13 小時前
52歲港星妻命危!肝臟移植手術需600萬 他痛哭求籌醫藥費
曾演出《倚天屠龍記》、《功夫足球》、《法證先鋒IV》等劇的香港男星海俊傑,由於太太罹患急性肝硬化,這兩天必須緊急進行肝臟移植,但手術費用高達150萬港幣(約近600萬台幣),他還差80萬港幣(約近320萬),為了挽救命危的妻子,海俊傑8日晚間PO出影片,痛哭流涕向大眾求助,拜託大家伸出援手,「希望大家可以幫一點忙,能幫多少就幫多少」,幫忙籌措妻子的醫藥費。
中時新聞網 ・ 15 小時前
這處短=壽命也短了!研究:增1.54倍心梗、54%糖尿病風險
同樣的年紀,有人看來衰老,有人看來凍齡。醫師黃軒表示,除了基因外,研究發現,這與體內一段微小卻致命的DNA結尾「端粒」密切相關,每次細胞分裂,它就被磨掉一點點,磨光時,細胞即死亡。有研究指出,端粒短的人,罹患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失智症、骨質疏鬆的機率都顯著升高,例如端粒短者冠心病的風險上升1.54倍,罹患第二型糖尿病的風險增加45%。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7 小時前

關節退化造成腳踝疼痛、影響睡眠!「微創動脈栓塞術」解除疼痛、找回行動力
【華人健康網記者黃曼瑩/台北報導】曾經腳踝粉碎性骨折的患者,有可能在手術後因為局部關節承受過多的壓力,出現受傷的腳踝長出骨刺或局部關節加速退化,造成疼痛,難以正常行走,甚至影響睡眠。大林慈濟醫院疼痛科王思讚醫師表示,隨著醫療進步,目前已經有「微創動脈栓塞術」新選擇,
華人健康網 ・ 1 天前
不只超商!醫大推「1處食物」最適合減重:便宜又健康
減重是熱門議題,但常遇瓶頸。醫師魏士航表示,常有人感嘆,已經不知要吃什麼了。這類人常最認真,每餐多是水煮餐、雞胸肉、燙青菜,短期確實有效,但易出現「對食物的厭倦」,減重也開始停滯。他建議,減重者除了可在家自煮,藉由不同調味讓相同食材有變化外,也可在「中式自助餐」多選三菜一肉、多吃菜少吃飯的方式,擴充「飲食資料庫」,也許不一定最快看到成果,但最能讓成果維持得久。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8 小時前

趙露思生日會爆哭:以為沒辦法再當演員了 「新程已啟」宣布工作室成立
中國女星趙露思9日27歲生日,前一晚在成都慶生會上泣不成聲,說著:「前2個月的時候,我確實有我覺得我可能沒有辦法再當演員了……。」而她親口官宣新工作室成立。
太報 ・ 21 小時前
乳癌榴槤、山藥都要少吃!大咖女歌手坦承得乳癌需治療 可以喝豆漿嗎?
英國大咖女歌手Jessie J(潔西·J)曾經在2018年來台開唱,喜歡與粉絲分享生活近況的她,日前透過IG影片公開自己罹患了乳癌,目前為早期乳癌(又稱原位癌),在6月的演出結束後,她將
健康2.0 ・ 1 天前
40歲女狂擦「萬能網紅神藥」全身冒紫紅斑紋 醫曝危險成分
根據陸媒《揚子晚報》報導,來自南京的美美10年前右小腿首次出現紅斑、瘙癢,反覆搔抓後逐漸擴散全身,她在網路上看到一款號稱「包治百病、純中藥製作」的藥膏,抱著嘗試心態購買使用。初期藥膏止癢效果明顯,不過一旦停藥症狀立即復發,甚至更嚴重,因此她為減緩不適,每天...
CTWANT ・ 10 小時前
它曾是皇帝專用「長壽菜」 如今市場就買得到!抗癌又護眼
現在市場隨處可見的茄子,以前竟是皇帝的食物!不過這份「長壽菜」確實具備許多養分,現代營養師與癌症基金會都點出其對身體有好處,如茄子的花青素可保護神經與眼睛、維生素P維持結締組織的健康、綠原酸減緩飯後升血糖,有助於減重、茄鹼能夠抑制消化系統腫瘤,幫助抗癌。但建議茄子要連皮一起吃,才能獲取紮實營養。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6 小時前
喝太多水反而傷身?泌尿醫「尿液變透明」藏危機:腎臟早就撐不住
無論天氣是否炎熱,都應多加喝水,但許多人都以為「多喝水、尿越透明就越健康」,而泌尿科醫師王士綱就點出「這句話只對一半」,因為真正的重點在於讓身體維持穩定代謝,而不是讓尿液像清水一樣無色,適量飲水、定期留意尿液變化,才是觀察腎臟健康最簡單卻最有效的方法。
鏡報 ・ 1 天前
即溶咖啡超傷眼! 研究:黃斑部病變暴增7倍
一項國際大型研究顯示,長期飲用價格較低的即溶咖啡可能與乾性黃斑部病變風險大幅上升有關,風險提高近七倍。營養功能醫學專家劉博仁醫師提醒,黃斑部病變是銀髮族視力退化的重要原因,民眾選擇咖啡種類時應提高警覺。
中天新聞網 ・ 15 小時前
地瓜葉媲美藍莓!醫師外食選這4樣小菜:便宜好吃、瘦得快又抗老
你以為減重只能吃水煮雞胸加白花椰菜?其實,在平價麵店挑對小菜,不只可以幫助瘦身,還能兼顧抗老與健康!以下減重醫師公開自己在麵店選的小菜,不僅抗氧化、控糖,還愈吃愈瘦! 醫師麵店點菜全公開!地瓜葉
健康2.0 ・ 21 小時前
彰化爆「芬普尼蛋」 醫示警:長期攝入恐傷肝腎中樞神經
經追查,問題雞蛋來自同一牧場,其他批號亦被驗出超標,約15萬顆蛋流入桃園、新竹、台中、雲林、南投、嘉義、台南與高雄等9縣市,主要通路為全聯與楓康超市。目前相關縣市衛生局已全面回收停售,共9項產品受影響。食藥署提醒民眾停止食用上述雞蛋,通路商須提供退貨回收。依...
CTWANT ・ 6 小時前
64歲影后愛1運動:45分鐘就能增肌肉、心肺力!超多醫師都推薦
64歲香港女星毛舜筠外表凍齡,被許多人稱讚年輕不老。日前她上節目分享自己「防老祕訣」,認為生活習慣最重要,除了攝取對身體有益的健康食物外,肌力運動更是關鍵。 毛舜筠養生祕訣 毛舜筠說,從以前就
健康2.0 ・ 21 小時前
台灣洗腎率全球第一!名醫揭「健康食品陷阱」 政府管理缺位、廠商良心才是關鍵
作者/KingNet國家網路醫藥 林招煌台灣洗腎率居世界第一,慢性腎臟病健保支出高達592億元,洗腎人口突破10萬人。前衛生署副署長李龍騰指出,市面上標榜「護腎」、「保肝」、「降三高」的保健食品多為行銷話術,過度依賴恐延誤治療並增加腎臟負擔。專家建議選擇有信譽品牌、逐批檢驗、確認成分與劑量,並以均衡飲食、運動與定期檢查為健康核心,避免保健食品成為慢性病惡化的推手。台灣洗腎率高居世界第一,根據健保署 2023 年統計,慢性腎臟病健保支出高達 592 億元,位居十大疾病醫療費用之首,全國洗腎人口更突破 10 萬人。這不僅是公共衛生的警訊,也反映出台灣飲食與健康意識背後的矛盾。前衛生署副署長、台大醫學系名醫李龍騰近日在節目直言:「全世界沒有健康食品,只有商業操作。」這番話點出了一個長年被忽視的事實——許多標榜「護腎」、「保肝」、「降三高」的產品,背後更多是行銷話術,而非實證醫學。過度依賴保健食品的風險許多民眾誤以為只要吃了保健食品,就能「抵銷」三餐外食、運動不足、飲水量低等生活習慣問題,甚至在慢性病早期忽略就醫檢查,錯過治療時機。更嚴重的是,部分來路不明、成分不明確的保健食品,可能含有過量礦
KingNet 國家網路醫藥 ・ 17 小時前
健保補充保費改革惹議 陳時中喊「2萬元太多」:恐衝擊小資族
衛福部長石崇良原規畫推動補充保費3方向改革,首先是導入結算制,利息、股利、租金1年分別超過2萬元就得繳補充保費,防堵拆單;獎金部分,起徵點從薪資4倍以上,改為最低薪資4倍以上,讓高收入者的繳費門檻與最低薪者打平;單筆扣繳上限,則從1000萬調至5000萬,讓股息上億的...
CTWANT ・ 1 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