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日本不只旅行,還讓你更健康!首家日本醫院現身2025台灣醫療科技展
你今年去日本了嗎?根據觀光署統計,2025上半年台灣人旅遊目的地國家,日本以35.8%居冠,高達327萬人次。誘人的美景、美食、文化自不在話下,令人驚豔的是,「醫療」也將成為日本吸引國際旅客的誘因之一,領先起跑的,是位於日本正中央的「中部國際醫療中心」。
2022年問世的中部國際醫療中心,設有7種語言醫療翻譯團隊,導入全球最先進設備,飯店般的空間可容納502床,具備服務國際患者的完整軟硬體,目前已有海外患者前往接受治療與健檢。
今年12月,該院將首度來台參與「2025台灣醫療科技展」,是台灣醫療展創辦9年來,第一家參展的日本醫院。
來台展示3大強項,最新設備提高治癒率
展區亮點之一,是精準打擊癌症的「質子治療」。該院成立癌症質子放射治療中心,在日本率先引進全球最新裝置ProBeam360°,能針對腫瘤處以360度環繞式精準照射,適用於肺癌、口腔癌、食道癌、肝癌、胰臟癌、前列腺癌等,尤其適合位置敏感、較難手術的病症,可最大限度減少損傷周圍正常組織,降低副作用、提升患者生活品質。
尤其,中部國際醫療中心以「多元模式治療」見長,針對台灣男性常見的口腔癌等頭頸部癌症,以質子治療結合「動脈注射療法」,除利用放射線照射,並以血管攝影精確定位,將抗癌藥物高度集中於腫瘤處,達到長時間作用,有效破壞癌細胞,提高治癒率並縮短治療時間。
因應高齡化社會常見疾病,日本也有更多實戰經驗。例如帕金森氏症,中部國際醫療中心提供一站式療程,透過「聚焦式超音波」(FUS)治療顫抖症狀,沒有輻射疑慮、不需開顱手術或植入器材,療程約半天,對身體負擔較小,約2、3天即可出院。
從健檢到醫療旅遊,向國際客招手
並非生病了才去醫院,預防醫療已成為全民必修課。根據日本厚生勞動省公布國民死因排名,失智症雖持續攀升,癌症仍居首,2024年佔比23.9%;台灣更已連續43年由癌症佔據死因第一,2024年佔比達26.8%。對此,中部國際醫療中心推出多種健檢組合,從精密儀器到細緻問診,不只守護本國人,也積極服務海外旅客。
以台灣女性癌症死因第二名的乳癌為例,主流篩檢工具是乳房攝影,因須夾緊檢查部位,讓部分女性疼痛難耐,影響檢測意願。中部國際醫療中心為世界第一家導入乳房專用正子造影(PET)裝置「Elmammo」的醫院,受檢者只須俯臥在設備上,不用夾壓、沒有痛感,即能取得更高畫素影像,揪出過去難以發現的微小乳癌病灶,達到早期治療成效。
鄰近名古屋,中部國際醫療中心與主要都市皆有大眾運輸串聯,不論從東京或京阪前往,車程時間相近。背倚層疊山巒,可通往著名景點合掌村、飛驒高山;面向街廓市區,半小時內可達犬山城,一探日本最古老天守閣,或到名古屋市中心感受城市魅力。這些特點成為該院發展醫療旅遊的優勢,致力經營國際顧客,尤其是喜愛遊日的台灣群眾。
在12月4日至7日的「台灣醫療科技展」,中部國際醫療中心將秀出最適合台灣人的醫療服務。更難得的是,該院理事長、醫學博士山田實紘將親自坐鎮,把高度以內需為主的醫療產業,轉型面向全球患者,曾任國際獅子會國際會長的他有什麼想法?12月4日開展當天,山田實紘將在展區分享更多。
【小檔案】中部國際醫療中心
成立/2022年
理事長/山田實紘
規模/502床、35科
手術室/11間
腹地面積/約3.5萬坪
地址/岐阜縣美濃加茂市健康之町一丁目1番地
【展區資訊】
日期/2025年12月4日~7日
地點/南港展覽館一館1樓
展位編號/I430
採訪接待/山田理事長可受訪時間(預定)為12月4日開幕式結束後至14:00(有口譯隨行)
更多諮詢/患者支援中心醫療譯者 山田亜光(ak-yamada@cjimc-hp.jp)
展位亮點/
1.全球最新質子治療裝置ProBeam360°:展示一般人少有機會見到的醫療設備,特大看板宛如近看實體般充滿視覺震撼
2.醫療專用等身尺寸乳癌檢查模型:內有與乳癌腫塊相同觸感的設計,教導民眾觸摸體驗,認識腫塊硬度、容易出現的位置,宣導自我檢查有利早期發現
快加入《早安健康》LINE好友,讓我們守護你每一天的健康\n
更多早安健康報導
陳月卿1杯告別胃痛、脹氣,食道宛如新生兒!他實測7日發炎指數下降 別再捨不得丟!佔空間還有害健康的「5種日用品」你該早點斷捨離
其他人也在看


冬天早上起不來?醫揭「5大原因」 出現這些狀況快去看醫生
冬天一到,很多病人都在門診說:「醫生,我最近早上好難醒,很怕冷?」重症醫師黃軒指出,老實說,大部分情況根本不是「你怕冷」,而是你的身體,對於冬天 的冷氣,非常認真在執行我們生命的「原廠設定」!從血管到荷爾蒙,從體溫到大腦波,一到冷天,就集體嘗試恢復了原厰設定! 氣溫一降 你血管先「縮到不想理你」 人在受冷時,最先啟動的是 周邊血管收縮。皮膚、手腳的血管迅速縮小,讓血流往身體核心(心臟、肺、腦)集中,這是人體保住核心溫度的第一道防線。「周邊血管收縮+顫抖產熱」這是人類面對寒冷的基本反應。 冷環境下,不只是血管,連棕色脂肪、肌肉、心血管系統都會,一起往上場,這些生理反應,就是用不同方式幫你「省熱+生熱」,因為這種模式,你身體自然比較適合「活下來」,這個時候,反應的結果在行為上:你就不會一早上就會有精神抖擻,想去上班的。白話文就是,冬天早上你整個人懶洋洋,這是正常生理現象。身體把熱量,先拿去內在身體「保溫」你沒那麼多餘力,立刻跳下起床了! 為何冬天特別想賴床? 真正決定你醒不醒得來的,不是鬧鐘,是生理時鐘+褪黑激素(Melatonin)。褪黑激素在「黑暗」的時候分泌,在「光照」下降低。冬天夜
常春月刊 ・ 1 天前
吃海鮮注意!「這3款水產品」重金屬超標 巴西蘑菇也被驗出異常
食品藥物管理署完成114年度7-9月抽驗,總計307件食品重金屬,包含26件食米及其他穀類、78件蔬果植物類、69件水產品、14件禽畜產品、39件蛋品及其加工品、41件嬰幼兒食品、9件油籽類、7件食用油脂、5件罐頭食品、5件飲料類、4件堅果類、4件果凍及果醬、2件乳品、2件盛裝飲用水、1件食鹽及1件蜂蜜。其中「百合-日本(新鮮)」、「澎湖丁香魚」、「海膽」等3件檢出重金屬鎘與規定不符,經地方政府衛生局命業者限期改正後,無產品可供複抽驗,後續列為加強管理;1件「鮮百合」、1件「百合」、1件「旗魚」及2件「巴西蘑菇」因業者無法提具來源資料,所轄衛生局依食品安全衛生管理法第47條共裁處新臺幣15萬元整罰鍰。 業者若規避查核或提供不實資料 最高可罰300萬元 食品業者應落實自主管理,倘「規避、妨礙或拒絕本法所規定之查核」及「對本法規定應提供之資料,拒不提供或提供資料不實」,分別依違反食品安全衛生管理法第47條第11款及第12款規定,處新臺幣3萬元以上300萬元以下罰鍰;情節重大者,並得命其歇業、停業一定期間、廢止其公司、商業、工廠之全部或部分登記事項,或食品業者之登錄;經廢止登錄者,一年內不得
常春月刊 ・ 1 天前
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 攜手守護罕見生命,你我共築讓愛延續 罕見疾病照護服務成果發表會 罕病照護8週年 攜手守護讓愛延續
國民健康署自106年起推動「罕見疾病照護服務計畫」,結合跨專業照護團隊,將服務從醫院延伸至病患生活,並對外連結長照、社福等資源。目前服務逾8,500個罕病家庭,有效減輕其身心與經濟壓力。罕見疾病照護是
中廣新聞網 ・ 1 天前
吃錯纖維如同「砂石車堵隧道」 恐讓便秘更嚴重!
許多人認為「便秘就是要多吃菜」,但這觀念可能錯誤!減重醫師蕭捷健表示,若攝取錯誤類型的纖維,反而會讓腸道「變成停車場」,造成更嚴重的便秘問題。
中天新聞網 ・ 1 天前
早餐店「1類食材」易致癌!被世衛列一級致癌物等同菸草,卻有一堆人愛吃
加工肉品對健康的影響近年來備受關注,世界衛生組織早已將其列為一級致癌物,危險程度與菸草相當,像民眾在超商或早餐店購買的培根、火腿、香腸等常見食品,實際上都含有可能致癌的添加物。根據專家研究指出,長期攝
食尚玩家 ・ 12 小時前
日本研究證實!「1發酵物」能防失智:一週一次就見效
年紀越大,得失智症風險越高,但一項日本研究顯示,相較於完全不吃起司的老人,每週至少吃一次起司的老人罹患失智症的比例較低。日本學者認為,此項研究與過去觀察性研究的結果一致,都顯示吃乳製品有助於減緩老人的認知退化。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9 小時前
老翁全身爆癢擦藥膏也沒用!一刮竟驗出上千隻蟲 2招除疥蟲
一名70歲老翁過去3個月來全身搔癢,夜間更嚴重,使用市售濕疹藥膏也沒用,連家人也出現類似紅疹與搔癢,就醫才發現,竟是「結痂型疥瘡感染」,而且刮下皮屑檢驗,疥蟲竟達上千隻!所幸經過治療1個多月,老翁已不
健康2.0 ・ 2 天前
咳嗽不能吃香蕉是真的!醫提醒2類人要注意 揭「老祖宗智慧」不容忽視
在感冒咳嗽期間,許多人都會聽到長輩提醒「這個不能吃、那個會加重咳嗽」,事實上,確實有不少水果因性質偏寒、酸度高或容易刺激呼吸道,被認為不利於感冒恢復,例如:西瓜、芒果、柳丁等。不過,你是否也聽過坊間流傳「吃香蕉會咳嗽」?對此,兒科醫師徐嘉賢近日證實「是真的!」並提醒過敏體質、哮喘或異膚患者尤其要小心。
鏡報 ・ 1 天前
做檢驗才驚覺「長期營養不良」!藍心湄早餐改這樣吃,拯救掉髮+瘦回緊緻好身材!
吃對早餐,不只抗老,還能幫助瘦身。時尚教主藍心湄近期在《女人我最大》中分享,她因為改變飲食習慣,不僅頭髮重新長出來,原本「怎麼都瘦不下來」的臃腫感也明顯改善,整個人煥然一新! 營養不足,掉髮
女人我最大 ・ 5 天前
研究揭「1能力」=心臟健康度 醫喊:現在練還得及
心臟是人體最重要的器官,一篇研究發現,握力強不強可能與心臟健康息息相關,握力越強,心血管越健康。此外,若能每週累積至少150分鐘的中度至劇烈身體活動,對於握力較弱或中等的人而言,可明顯降低死亡風險。心臟科醫師表示,民眾若無暇進行戶外運動,可多做「握力」運動,以訓練心臟功能。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4 小時前
馬鈴薯發芽有毒! 營養師教你哪些「發芽食材」能安心吃
家中常見的馬鈴薯若冒出綠芽可別輕忽,營養師提醒「切掉不代表安全」,馬鈴薯發芽後會產生具毒性的龍葵鹼,即使削皮、挖除或煮熟仍無法完全去除,若誤食恐引發噁心、嘔吐、腹瀉等中毒症狀。不過,並非所有發芽食材都要丟棄,像生薑、地瓜、芋頭、紅蘿蔔與洋蔥等,雖然發芽後甜度與口感略有下降,但仍可安心食用。
TVBS新聞網 ・ 20 小時前
想增肌又減脂?營養師:很多人「這1物吃太少」 難怪體態一直卡關
「減肥」對習慣久坐不動的現代人而言,可說是一大挑戰,而能做到減少體脂肪又不損失肌肉,更是一門大學問!減肥過程中如何能同時做到甩肥油、又保留原本的肌肉量呢?營養師張語希指出,答案就是「吃夠蛋白質」!蛋白質在保持身體肌肉、促進新陳代謝與增加飽足感上,扮演十足重要的角色。 減重為何要吃足夠蛋白質? 以下逐一解釋為何攝取足夠的蛋白質,對於減重而言至關重要: 第一「維持肌肉量」:減肥時若熱量消耗多於熱量攝取,身體不僅會燃燒脂肪,同時也可能分解肌肉以提供能量。因此,攝取足夠蛋白質有助於補充「胺基酸」,其為構成蛋白質的基本單位,是肌肉維修的主要原料。而保持肌肉量有助提升基礎代謝率,讓身體燃燒更多熱量! 第二「增加飽腹感」:研究顯示,蛋白質在三大營養素(醣類、脂質、蛋白質)中最能增加飽足感。攝取高蛋白質的食物可以減少飲食過量的風險,輕鬆控制卡路里的攝入、將減肥的難度降低,不會在減重一開始就有「越級打怪」的感受。第三「提升新陳代謝」:蛋白質的「食物熱效應」(TEF)較高,也就是身體在消化蛋白質時,同時會消耗更多熱量。正因為身體需要更多能量來處理蛋白質,因此會促成身體的新陳代謝,幫助燃燒更多脂肪。 改變飲
常春月刊 ・ 3 小時前
陳文茜惡癌「肺部擴散三處」是台灣首例!存活率不到10% 仍需藥物維持
資深媒體人陳文茜近年飽受病痛折磨,她在社群上公開自身罹患罕見癌症的日常,日前宣布康復之後再次分享近況。她透露,自己是台灣第一例「由肺部起始的黑色素腫瘤第四期」病例,癌細胞一年內從肺部轉移到肝、骨盆與腦部,存活率不到10%。如今雖暫時擊退癌細胞,但仍須長期面對免疫治療的副作用,靠著大量類固醇與治療糖尿病藥物維持身體狀態。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7 小時前
瘦瘦針新藥中期試驗出爐! 注射、口服都有「最高減重14%」
丹麥藥廠諾和諾德(Novo Nordisk)公布新一代減重候選藥物「Amycretin」的中期臨床試驗結果,顯示該藥物不論是注射或口服形式,都能有效幫助第二型糖尿病患者減輕體重並降低血糖。這款新藥有望成為諾和諾德現有明星減重藥物Wegovy與Ozempic的接班人,進一步鞏固該公司在全球減重藥物市場的領導地位。
中天新聞網 ・ 4 小時前
攝護腺肥大尿不出來 微創水蒸氣消融術助順暢
56歲黃先生長期受攝護腺肥大之苦,頻尿、夜尿、排尿速度慢;另一位62歲謝先生,也因嚴重攝護腺肥大導致尿不出來,曾多次插尿管急救,餘尿量更高達400毫升,兩人前往泌尿科就診,在醫生建議下,接受自費的「微創水蒸氣攝護腺消融術(Rezum)」,術後尿流速提升,攝護腺體積也縮小,讓他們開心終於可以順暢尿尿。
自由時報 ・ 5 小時前
48歲男關節退化!膝蓋「腫脹1.5倍大」中醫「2招」治療2周…能走了
新竹市48歲男性左側膝蓋腫脹無法順利行走,被診斷為膝部退化性關節炎,平時皆靠止痛藥物來止痛,經親友介紹至診所看診,治療上運用針灸搭配內服中藥,兩週治療後患者已可順利行走,工作時也能恢復久站。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木耳配3菜秒變養血管料理!醫教夏至養生2重點 1飲品過量超危險
酷暑季節如何養生?夏至時節的氣溫持續攀升,讓許多人感到身心不適,甚至引發焦慮與煩躁。中醫師指出,這時民眾可透過具有清熱解暑、養心安神功效的食材來養生,同時也要避免頻繁進出冷氣房,不然容易加重心血管負擔
健康2.0 ・ 12 小時前
健保給付跟不上!癌友住院7個月燒百萬 醫嘆:民眾自費比例增
癌症治療費用高昂,已成為台灣家庭消費的前三大項目之一!癌症康復者凃承緯分享,六次療程加上住院費用超過百萬元。新光醫院副院長洪子仁指出,台灣民眾自費醫療支出占經常性醫療支出比重高達38.8%,在OECD國家中排名第一。面對醫療通膨,專家建議民眾應透過保險規劃和健康促進來降低風險。
TVBS新聞網 ・ 7 小時前
「炮兵團」1人HIV陽性 整團嚇到急衝醫院篩檢「又有人中鏢...」
近年來我國年輕族群感染HIV人數不斷攀升,截至去年底全台累積已有超過3.63萬名HIV感染者。有醫師分享,曾遇過病患組「炮兵團」到東南亞尋歡,沒想到事後有成員篩檢出陽性,結果整團成員只好團進團出一起到門診求篩檢。
鏡報 ・ 6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