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隆長庚精準醫療檢查中心啟用 導入AI輔助判讀
〔記者盧賢秀/新北報導〕基隆長庚醫院「精準醫療檢查中心」昨(23)日啟用,整合了胃腸肝膽科、心臟內科、大腸直腸外科、腎臟科等9個專科檢查室空間,提供大腸鏡、胃鏡、心電圖、心臟、腎臟、甲狀腺及腹部超音波等檢查服務,並導入智能報到系統,提升檢查流程服務效率。
基隆長庚副院長李立夫指出,後疫情時代,院方更加重視檢查的感染管制與安全。在檢查室及內部走道的規劃,區分「病人通道」與「待消毒設備及器械通道」,有效降低交叉感染風險,並以最高規格的安全標準設計醫療環境。此外,檢查中心亦配置麻醉專科醫護團隊協助進行無痛檢查,以提升病人接受侵入性檢查的舒適度及安全性。
基隆長庚院長吳俊德強調,AI輔助醫療是趨勢,檢查中心引進心室收縮功能偵測、心房顫動風險偵測等AI輔助判讀功能,偵測準確率皆達90%以上,讓臨床判讀更快速、更精準;內視鏡設備也搭載AI輔助診斷系統,可即時協助醫師偵測早期病變、消化道息肉及癌症,讓病人能獲得更早期、更精準的健康守護;未來檢查中心將導入智慧機器人協助醫護人員運送醫療設備及器械,打造出更安全、智慧化的醫療環境。
基隆市衛生局局長張賢政表示,基隆長庚為東北角惟一的重度急救責任醫院,肩負急重症治療的重任,期望醫院繼續以提升醫療品質服務為目標,成為大基隆地區民眾的可靠後盾。
更多自由時報報導
健康網》「鉀」對血壓自然降! 逆轉高血壓3食物 地瓜也入列
被一句話惹怒打到學生滿臉血 桃客今決議開除施暴司機
政院普發1萬來了!10000.gov.tw 11/5開放登記、11/12入帳
健康網》呼吸也能變健康? 藥師:4步驟助眠又能穩血壓
其他人也在看

強強聯手鞏固韌性醫療!馬偕與三總簽立MOU,加強戰傷模擬演練
【華人健康網記者黃曼瑩/台北報導】強強聯手鞏固韌性醫療!馬偕紀念醫院與三軍總醫院為促進雙方於醫療、研究及產學等領域全面性合作,藉助彼此專才,10月22日由雙方院長代表簽署合作意向書,自此攜手透過五大面向擬定合作交流計畫,共同因應多變且複雜的醫療環境與世代傳承。
華人健康網 ・ 1 天前

秋冬常見3疾病!醫:長者「4處」沒保暖增中風風險「黑白」食物助調養
昨日正式進入「霜降」節氣,本週台灣持續受到低壓帶及東北季風影響,連日降雨、氣溫下降。中醫師鍾典育表示,這是秋季的最後一個節氣,也象徵冬天的腳步即將到來,霜降連結了秋天與冬天的特性,早晚溫差開始變大,天氣也比較乾燥,許多呼吸道、心血管與皮膚疾病也開始蠢蠢欲動。(記者:簡浩正)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專訪/林口長庚院長陳建宗分享智慧醫療新突破 提供病患有溫度的照護
林口長庚紀念醫院是全台灣規模最大的醫療院所,擁有3600張病床與全國最大急診室,長期肩負北台灣與桃竹苗地區的醫療重任。院長陳建宗在接受《桃園電子報》專訪時表示,院方體認到病人急診等候的壓力,因此持續透過分流與區域合作機制,確保病患能獲得即時且妥善的照護。陳建宗也提及林口長庚在留住醫護人員上的努力,以
桃園電子報 ・ 1 天前
51歲男中風口語「斷線」 高壓氧治療助大腦重開機
宜蘭51歲吳先生某天在日常運動後突然腦中風倒下,送醫搶回一命卻導致失語症,聽說讀寫的能力徹底「斷線」,語言理解與組織表達能力喪失。儘管如此,在家人支持下吳先生仍積極復健,同時在醫師建議下每週於羅東博愛醫院進行高壓氧輔助治療,吳先生表示,經過一連串整合治療後感覺自己逐漸清醒,大腦正在重開機,期盼能逐步修復受損腦神經。
中天新聞網 ・ 1 天前
兒子娶了媳婦,自己就成孤獨老人?黃越綏揭心法:凡事看開才能寬心
婆媳相處一直都是難解的課題,該如何找到和下一代自在共處的距離?前總統府國策顧問黃越綏,身兼單親媽媽、作家、家庭諮商師、電視與電台節目主持人等多重身分,她於《黃越綏的意外人生》一書中,分享親身經歷的人生故事,讓讀者也能領悟其中的人生智慧,創造豐富的生命軌跡。以下為原書摘文:
優活健康網 ・ 1 天前
常覺得肚子脹? 醫教「早上做這5件小事」幫助腸胃蠕動、改善脹氣
即使你平常吃得很健康,腹脹仍可能不知不覺找上門。這種常見但不舒服的腹部壓力或飽脹感,通常與便秘、腸躁症(IBS)、吞入過多空氣、食物不耐症或一次吃太多有關。好消息是,你並不需要進行極端排毒計畫,只要在早晨養成幾個簡單習慣,就能幫助遠離腹脹。Eatingwell網站分享,以下是腸胃科醫師與營養師的建議。 1、用心享用早餐大家常聽說「早餐是一天中最重要的一餐」,而避免腹脹更是一個吃早餐的理由。營養師 Kinga Portik-Gumbs 說,跳過早餐常會導致之後的一餐吃得過多,進而造成腹脹。此外,不僅是「吃不吃」早餐的問題,還包括「怎麼吃」。狼吞虎嚥會讓你吞入過多空氣,增加氣體與腹脹。建議慢慢、專注地進食。Portik-Gumbs 解釋,正念飲食能減慢進食速度,減少吞入空氣,幫助消化並降低脹氣。 2、避免容易產氣的食物腹脹常因腸道中積氣過多造成,因此減少產氣食物能有所幫助。腸胃科醫師 David D. Clarke 建議,特別是在早晨應避免容易產氣的食物,並透過飲食日記找出自己的敏感食物。常見誘因包括:.乳製品(若乳糖不耐).十字花科蔬菜(花椰菜、高麗菜、抱子甘藍).汽水與碳酸飲料.山梨糖
常春月刊 ・ 1 天前
下雨衣服曬不乾?家事達人傳授「4招神救援」:不用烘乾機也能乾超快!
[FTNN新聞網]實習記者吳嘉汯/綜合報導全台連日陰雨,不少人哀號「衣服曬了一週都還是濕的!」家事達人陳映如在臉書粉專「陳映如-SonaQueen的生活筆記本」分...
FTNN新聞網 ・ 1 天前
台鐵平溪線路基流失 「這日」前平日停駛、今起啟動接駁措施
即時中心/潘柏廷報導受到東北季風影響,北部連日受到強降雨之苦,台鐵公司昨(23)日宣布,由於平溪線嶺腳=望古間(K9+820~920)路基流失,而工程搶修需要及確保行車安全,因此從今(24)日至26日(週日)光復節連續假期期間,平溪線瑞芳=十分間行駛,十分=菁桐間採公路接駁;另,10月27日(下週一)起至11月30日止,逢週一至週五平溪線全線停駛,採公路接駁,逢週六、日,瑞芳=十分間行駛,十分=菁桐間採公路接駁。
民視 ・ 1 天前
質疑台中市府慢半拍!養豬協會批監控不實
[NOWnews今日新聞]台中養豬場疑似爆發非洲豬瘟疫情,目前農業部仍進行疫調,外界質疑是否與廚餘養豬有關,呼籲應全面禁止廚餘養豬。對此,中華民國養豬協會副理事長林承德表示,現行全台廚餘養豬大戶以桃園...
今日新聞NOWNEWS ・ 1 天前
昔反禁用廚餘養豬?賴清德曝當年會議結論
[NOWnews今日新聞]台中市1處養豬場檢出非洲豬瘟病毒陽性反應,廚餘養豬是否禁用議題引發討論,有藍委質疑,時任行政院長賴清德因反對禁用廚餘,才導致現在的防疫失靈。對此,總統賴清德今(24)日回顧,...
今日新聞NOWNEWS ・ 1 天前
國二少女得糖尿病!「3餐吃這些」營養師愣了 母淚喊:是我害了她
台灣兒童與青少年肥胖率呈近年關注焦點,引發健康隱憂。營養師高敏敏指出,曾有14歲少女因長期攝取過多精緻糖而罹患第二型糖尿病,凸顯家長忽視飲食管理的問題。她提醒,日常飲食中添加糖應控制在總熱量的10%以下,並建議家長選擇低糖、天然的點心,幫助孩子遠離肥胖與慢性病風險。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60歲高金素梅凍齡抗老靠3招!醫師、研究都稱讚:防癌、降血糖、抗失智
「一點也不科學!」60歲立委高金素梅最近在雙十國慶晚會久違登台開唱,沒想到一出場驚艷全部觀眾,民眾直呼怎麼還是這麼年輕。到底高金素梅怎麼保養出凍齡外貌? 高金素梅生病後調整生活習慣 高金素梅在
健康2.0 ・ 3 天前
超商就買得到!醫揭「3飲品」防大腸癌:每天1杯降低近20%風險
台灣大腸癌患者每年新增1.7萬人,且確診年齡明顯下降,過去多為50歲以上者,現在卻有越來越多的年輕人罹患大腸癌,那除了定期檢查外,還能怎樣預防大腸癌?對此,高雄馨語診所大腸直腸外科醫師黃郁純直言,答案其實就在你我身邊的超商裡,只要持續飲用3種飲品,就能有效降低罹患大腸癌風險。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女子陰道滲尿!5次手術皆無效 醫解「骨灰級難題」獲國際肯定
一名女性在婦科手術後罹患罕見併發症「膀胱陰道廔管」,導致尿液從陰道口不斷滲漏,身上散發尿騷味,嚴重影響生活。經歷5次失敗手術後,她被醫師宣告「無法治癒」,需終身包尿布。所幸轉診至高雄四季台安醫院後,成功接受修復手術,術後追蹤一年已完全康復,相關手術案例更登上國際醫學會並獲選為最佳手術影片。
中天新聞網 ・ 3 小時前
「主動脈剝離」恐秒奪命!醫警告若發現有5大危險因子任一 速就醫!
主動脈剝離是一種致命性高的心血管急症,根據統計,死亡率竟高達五成!雖然它發生率不如心肌梗塞或中風普遍,然而一旦發生,往往如風暴般來襲,很可能來不及救回來。 台大醫院心臟內科主治醫師李任光提醒,血
健康2.0 ・ 1 天前
跟著趙露思吃出仙女體態!「7日減重菜單」公開,營養師提醒1大關鍵點
有追陸劇《許我耀眼》的觀眾應該都注意到了——趙露思比以往更顯纖細。身高161公分的她,體態維持得相當勻稱,據傳長期控制在約39公斤。她曾分享一套自訂的「七日清淡菜單」,藉由控制飲食搭配運動,成功讓身形線條更緊實,就連同劇男主角陳偉霆都稱讚她「背部線條很好看」。
姊妹淘 ・ 9 小時前
「地瓜+五穀粉」是偽健康早餐 醫師提醒血糖恐爆炸
早餐選擇清淡不代表健康,某些看似營養的食物組合可能是隱藏的「血糖炸彈」。減重醫師范亞萱指出,許多人自以為健康的早餐組合,實際上可能導致血糖飆升,甚至讓人越吃越餓,影響減重效果和整體健康。
中天新聞網 ・ 11 小時前
不只生活習慣!日吃「1維生素」發炎指標狂降 逆轉脂肪肝
肝臟過多的脂肪堆積,會導致肝臟慢性發炎,造成肝臟細胞受損,最終演變成慢性肝病、肝硬化,甚至是肝癌;根據衛福部指出,台灣的脂肪肝盛行率約為33.3%,在亞洲,每1千名脂肪肝個案,1年就約有5.3名個案會死亡。由於目前沒有直接治療脂肪肝的藥物,醫生多建議以良好生活習慣、飲食改善,不過一項研究發現「每日補充300毫克維生素E」能顯著改善代謝功能障礙相關脂肪性肝炎(MASH),對肝臟健康可能有正面影響。
鏡報 ・ 1 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