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中華絨螯蟹、澳洲甜橙農藥超標 近2.2萬公斤食材遭退運銷毀
食藥署今天公布最新邊境檢驗食品結果,其中一批中國大陸進口的中華絨螯蟹,被檢出動物用藥違規,近4000公斤產品須全數在邊境退運或銷毀。另有一批好市多公司自澳洲進口的甜橙,被檢出農藥殘留違規,1.8萬公斤同樣須在邊境退運或銷毀。
食藥署每周例行公布邊境檢驗食品不合格資訊,本周共有11項,其中包括一批由瑞恆國際貿易有限公司自中國大陸報驗輸入的中華絨螯蟹,檢出動物用藥磺胺嘧啶0.04ppm。
食藥署北區管理中心主任劉芳銘說明,依據「動物用藥殘留標準」,磺胺嘧啶於十足目為不得檢出,因此這批產品共3915公斤必須在邊境退運或銷毀。若民眾長期食用含有此類藥物殘留的水產品,恐導致體內出現抗藥性,增加日後治療感染的風險。
食藥署已從2007年7月3日起,針對中國大陸的中華絨螯蟹在邊境採逐批查驗,也就是100%檢驗動物用藥、戴奧辛及戴奧辛類多氯聯苯合格後才可輸入。劉芳銘表示,前次驗出不合格是2024年,該年度中國大陸中華絨螯蟹共報驗31批,檢驗不合格1批,原因為檢出戴奧辛;今年已報驗3批,這是首批不合格。
另外,一批由好市多股份有限公司報驗的澳大利亞甜橙,檢出殘留農藥勃激素A3 0.17 ppm。劉芳銘說明,依據「農藥殘留容許量標準」,生長調節劑勃激素A3於柑桔類為不得檢出,應低於檢測方法的定量極限0.01 ppm,因此這批產品共1萬8000公斤,在邊境必須退運或銷毀。另針對好市多公司在邊境由一般抽批(2%到10%)調整為加強抽批(20%至50%)查驗。
看更多 CTWANT 文章
高雄男師對女師開3槍卡彈!涉犯殺人未遂「判囚7年半定讞」
遭邱議瑩搧耳光後提告! 羅智強:讓她成為有前科的人
高雄男情緒失控連推20輛機車 停車場成「骨牌現場」
其他人也在看

好市多「1水果」爆農藥超標!18公噸全銷毀 中國大閘蟹驗出禁藥
食藥署今(28)日公布最新邊境不合格名單,其中好市多從澳洲進口的「甜橙」遭驗出農藥殘留不符合規定。此外,中國進口的大閘蟹也被檢出用藥殘留含量不符規定,全都要退運銷毀。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陳永欽版畫、謝奕富書法 獲版印年畫首獎
苗栗縣籍版畫家陳永欽與書法家謝奕富,分別榮獲中華民國第四十一屆版印年畫徵選首獎,以及新竹縣長盃全國書法長青組第一名;縣長鍾東錦日昨接見兩位屢獲殊榮的傑出藝術家,肯定他們深耕藝文創作的卓越成就,傳統又不失創新,風格獨特,雙雙獲得最高殊榮非常難能可貴,充分展現苗栗深厚的藝文能量和底蘊,期待更進一步薰陶並傳承年輕一輩。版畫家陳永欽在國立台灣美術館主辦的中華民國第四十一屆版印年畫徵選中,以作品《馬躍揚名》榮獲首獎,此次徵件活動經評審多輪評選,最終有六件首獎作品出爐。這是陳永欽第六度奪得全國首獎,連同這次計有七件作品獲最高殊榮,創下全國紀錄。陳永欽獲得首獎的作品《馬躍揚名》,以當前AI與晶片產業熱潮為創作為主軸,象徵台灣在國際晶片王國的榮耀與活力,呼應時代精神;而畫面中駿馬躍起、牡 ...
台灣新生報 ・ 1 天前
韓國咖啡廳貼「拒收中國客」 網友吵成兩派
[NOWnews今日新聞]近年,韓國社會對中國的負面情緒持續升溫,街頭反中示威頻傳,還出現「NoChina」的口號。最近傳出,一間位於首爾城東區的咖啡廳,張貼「禁止中國人入內」的標語,引發爭議。隨著該...
今日新聞NOWNEWS ・ 1 天前
川崎症惹禍! 2歲童燒不停雙眼佈滿血絲「手腳腫脹像麵龜」
2歲男童連續多日反覆發燒,母親發現他的手腳「腫得像麵龜」、雙眼佈滿血絲、嘴唇乾裂發紅,煩躁不安,診所醫師察覺狀況有異,建議盡快送急診檢查,經兒科醫師仔細詢問病史,研判是有猝死風險的急症「川崎病」惹禍,
中廣新聞網 ・ 1 天前

中國「大閘蟹」爆禁藥!今年叩關首批違規 食藥署擋下4千公斤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中國來的「大閘蟹」又爆檢出禁藥!食藥署今(28)日公布最新一波邊境查驗不合格名單,其中就出現今年首批違規的中國進口「大閘蟹」,由瑞恆國際貿易有限公司報驗的這一批中華絨螯蟹,是被食藥署檢出國內禁用的動物用藥磺胺嘧啶,接近4000公斤必須全數退運或銷毀。而今年已經報驗有三批的中國「大閘蟹」,這是第一批不合格。 食藥署上午...
匯流新聞網 ・ 1 天前中國大閘蟹又違規 驗出禁藥近4000公斤退運銷毀
(中央社記者陳婕翎台北28日電)食藥署今天公布邊境檢驗違規名單,中國進口大閘蟹再度不合格,被發現含禁止檢出的動物用藥「磺胺嘧啶」,是今年首批違規產品,共計3915公斤全數退運或銷毀,未流入台灣市場。
中央社 ・ 1 天前
長庚醫院啟動腸道精準醫療新時代,全基因分析+微菌叢治療,三箭齊發守護腸道健康
全球研究顯示,人體腸道菌相失衡與腸道疾病、代謝異常、免疫失調甚至神經退化疾病息息相關。美國於2022與2023年分別核准全球首批微生物治療藥物 Rebyota™ 與 Vowst™,正式開啟「微生物藥物時代」。 為了推動台灣在此領域的發展,國科會積極推動「微生物相在精準健康之研發及應用計畫」,整合產、學、研、醫能量,建構本土菌株資料庫並開發臨床應用。在國科會計畫的支持下,長庚醫院結合臨床與分子檢測技術,率先推出台灣首創的「腸道微菌叢全基因分析」服務,能分析超過14萬種微生物與抗藥基因,協助醫師預測腸炎、大腸癌、帕金森氏症等疾病風險,開啟腸道精準醫療新篇章。 微菌叢植入治療成功率達85%,難治感染病患重拾健康長庚醫院自2019年起已完成 339例腸道微菌叢植入治療(FMT)。針對難治型或反覆發作的困難梭菌感染(CDI)患者,單次治療成功率高達 85.4%,遠優於傳統抗生素僅約三成的效果,且復發率更低。 透過重建腸道微生態,FMT為發炎性腸道疾病患者、長期使用免疫抑制藥物或抗生素者、年長者及癌症病患帶來新希望。臨床實證顯示,此療法能有效控制感染並降低復發,顯著改善患者生活品質。 打造腸道「健
常春月刊 ・ 1 天前
Meta、TikTok、Snap 共同反對澳洲青少年社群禁令 但承諾依法執行
火報記者 陳銳/報導 澳洲將於 12 月 10 日起實施新的社群媒體禁令,禁止 16 歲以下用戶使用主要社群平 …
火報 ・ 1 天前
中國「大閘蟹」驗出禁藥! 3915公斤全數退運銷毀
秋蟹季節登場,肉質飽滿蟹膏肥美的大閘蟹是不少饕客的最愛,不過食藥署今(28日)公布最新邊境查驗結果,其中一批自中國輸入的「中華絨螯蟹」,也就是俗稱的大閘蟹,被檢出動物用藥磺胺嘧啶0.04ppm,依規定屬「不得檢出」,全批共3915公斤將依法退運或銷毀。
自由時報 ・ 1 天前
這樣喝水當心是在「喝細菌」!營養師教你洗對水壺 養成3習慣提升喝水品質
喝水是維持身體健康的重要環節,但許多人在使用水瓶或水壺時,卻常踩到「地雷誤區」,導致喝水品質大打折扣,甚至是在「喝細菌」。營養師指出,選擇水壺的材質、裝填的飲品種類,以及養成清潔習慣,都是影響飲水健康
健康2.0 ・ 1 個月前
退運銷毀!好市多18噸「澳洲甜橙」殘藥超標 中國大閘蟹出包
食藥署最新邊境檢驗結果顯示,美式賣場好市多進口的18公噸澳洲甜橙被驗出殘留農藥勃激素A3超標,而桃園瑞恆國際從中國大陸進口的近4000公斤大閘蟹也被檢出不合規的動物用藥磺胺嘧啶。這些不合格產品已全數被退運或銷毀,未流入市面。同時,中國大陸江蘇陽澄湖的大閘蟹養殖業也因異常高溫面臨三年來最艱難的生產期,影響了大閘蟹的生長週期與品質。
TVBS新聞網 ・ 1 天前
很多人不知道!「1飲品」是粒線體毒物 醫示警:喝多腎會壞
若想維持腎臟的健康,其實最重要的關鍵在於細胞中的「粒線體」,腎臟科醫師洪永祥表示,粒線體是生命的「發電廠」,一旦它出問題,腎臟就會「缺電」,進而出現損傷。對此,他列出會破壞粒線體,導致器官缺能量的4大因素,以及保護粒線體的方法,其中很多人都愛喝的「含糖飲料」,對粒線體來說是毒物,一定要少喝。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坣娜傳不敵「癌王」!名醫曝8高危險群
玉女歌手坣娜驚傳早在本10月16日因胰臟癌病過世,享壽59歲,震驚演藝界。醫學專家指出,其實胰臟癌是難以對付的「癌王」,因為早期症狀相當不明顯,且被認為是腸胃疾病,到末期才發現,為時已晚。不過有醫師分享早期胰臟癌的「唯一明顯警訊」,另外強調「8類高風險群」也要當心!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2 小時前
台灣人一半過重,越南人卻不容易胖!醫曝「4關鍵習慣」:減重不是要節食
越南被譽為「亞洲最瘦國家」之一,原因在於當地人習慣享用原型食物,也鮮少飲用甜飲與攝取加工食品,再加上飯湯比例均勻、份量剛好,因此大部分越南人的身材都相當苗條。不過,肥胖專科醫師安欣瑜表示,越南近幾年來卻成為東南亞肥胖上升最快國家之一,為此也分析箇中原因:「減重並不只是要求節食,而是要『吃得像越南人』。」
鏡報 ・ 1 天前
超商美食竟是大腦殺手!研究:長期吃失智風險增44%
生活中心/杜子心報導許多上班族為求快速解決一餐,常會選擇吃微波食品、炸物或甜點解決,但長期吃這些「方便食物」,可能會導致大腦功能的提早退化。營養師薛曉晶指出,研究發現「超加工食品」(UPF)不僅與肥胖、心血管疾病相關,還可能直接傷害腦神經、加速記憶力衰退。她引用《JAMA Neurology》2023年研究指出,追蹤超過1萬名35至74歲成年人長達8年,結果顯示,經常攝取「超加工食品」的人,認知功能下降速度比低攝取者快28%,執行能力更下降25%;而2024年《Journal of Neurology》進一步證實,超加工食品與失智風險增加44%有顯著關聯。
民視 ・ 1 天前
一起吃飯也可能「吃到罹癌」?醫揭「這1習慣」最易傳染 超多人中招
根據111年癌症登記及113年死因統計資料顯示,胃癌位居我國10大癌症發生人數及死亡率第8位,每年逾4,000人新診斷罹患胃癌,並造成2,000多人死於胃癌。其中,錨點導致胃癌發生最主要風險因子約有8至9成為「幽門螺旋桿菌」感染所造成。 日常養成良好衛生及生活習慣 可望大幅降低胃癌發生風險 研究指出,幽門螺旋桿菌(HP)感染者罹患胃癌的風險為無感染者的6至10倍,世界衛生組織於1994年已將其列為第一級致癌物。HP是能在胃酸環境下存活的細菌,感染後會引起慢性胃部發炎、潰瘍,長期感染可能導致萎縮性胃炎或黏膜腸化生的癌前病變,進而演變為胃癌。HP主要傳染途徑為經口傳染,而家庭內人與人的相互傳染是重要來源,避免家庭成員間共用餐具,如杯子、碗筷,養成使用公筷母匙、避免共杯共食的良好衛生習慣,可大幅降低感染風險。此外,醃漬食物、抽菸及過度飲酒亦會增加罹患胃癌風險,而新鮮蔬菜水果因具抗氧化效果,有助於降低罹癌風險。 幽門螺旋桿菌檢測及除菌治療保「胃」健康 落實5招護胃 透過HP檢測及除菌治療,可有效降低HP盛行率。民眾可透過「非侵入式之碳13尿素吹氣法」及「糞便抗原檢測法」、或「侵入性之上消化道內
常春月刊 ・ 1 天前
血壓藥要白天吃還是晚上吃?最新研究揭露真相 醫師教你這樣用藥最好
最新研究揭示,高血壓藥物的服用時間,並不影響治療效果!內分泌與新陳代謝專科醫師蔡明劼指出,該研究結果顯示無論早晨或睡前服用降壓藥,對心血管事件和死亡率的影響並無顯著差異,患者可依個人習慣選擇最適合的服
健康2.0 ・ 18 小時前
公費疫苗第二階段11月起開打!50歲以上就可接種 全聯、家樂福將成疫苗施打站
[FTNN新聞網]記者盧逸峰/台北報導衛福部疾管署今(28)日表示,今年度公費流感及新冠疫苗將於11月1日開放第二階段接種,50至64歲無高風險慢性病成人等公費對...
FTNN新聞網 ・ 1 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