婦愛吃「芝麻醬拌麵」竟肝功能異常?醫揪「1元凶」與不當保存有關
芝麻醬是許多家庭常備的調味品,但這類製品其實容易受到黃麴毒素污染,根據國際食品安全研究顯示,芝麻及其製品因為富含油脂和蛋白質,為黃麴菌提供良好的生長環境。這種被世界衛生組織列為一級致癌物的黃麴毒素,主要在溫暖潮濕的環境中產生,正好符合台灣的氣候條件。《優活健康網》特摘此篇分享麻醬製品的健康風險。
麻醬製品暗藏健康風險
嘉義大林慈濟醫院肝膽腸胃科醫師李翔豐在門診中發現,一位家庭主婦長期有輕微的肝功能異常,但一直找不到明確原因。經過仔細問診後發現,這位患者喜歡用芝麻醬拌麵食用,使用的是從傳統市場購買的散裝芝麻醬,通常一買就是大份量,放在室溫下保存數個月。因此,李翔豐懷疑可能與長期接觸低劑量毒素有關,建議她改變食品保存習慣後,肝功能指數逐漸改善。
此案例突顯慢性低劑量毒素暴露的風險,李翔豐指出,黃麴毒素不需要大量攝入就可能對健康造成影響,長期累積在體內會對肝臟造成慢性損傷;即使是健康的人,如果經常食用保存不當的芝麻製品,也可能出現肝功能異常,若當毒素干擾肝臟的正常代謝功能,還會影響身體的解毒能力,長期下來可能增加各種肝臟疾病的風險。
使用保存都應注意
李翔豐提醒,黃麴毒素主要由黃麴菌產生,這種真菌廣泛存在於環境中,特別喜歡在溫度25~30度、濕度80%以上的條件下繁殖。台灣的氣候環境正好提供這樣的條件,因此民眾在保存芝麻製品時需要特別注意。
李翔豐建議,醬料類產品開封後應該儘快使用完畢,即使放在冰箱冷藏也不宜存放過久。如果發現產品有異味、變色或表面出現霉斑,應該立即丟棄,不要因為捨不得而繼續使用。對於家中有孩童、孕婦或慢性疾病患者的家庭,更應該謹慎選購和保存食品,並定期清理食品儲藏空間,檢查保存期限,是保障家人健康的最佳方式。
(本文獲NOW健康授權轉載,原文為:麻醬製品暗藏健康風險!錯誤保存恐生一級致癌物毒素)
快加入《優活健康網》line好友,揪好友玩失智症小測驗,還可抽$5000 LINE POINTS!
看更多優活健康網相關報導
換季異位性皮膚炎搔癢夜難眠? 長效針劑有效控制病情
掌握孩童視力健康關鍵期! 國健署推動學齡前視力篩檢
本文授權轉載自《優活健康網》,原文為婦愛吃「芝麻醬拌麵」竟肝功能異常?醫揪「1元凶」與不當保存有關
其他人也在看

影/玉里台9線83歲嬤遭撞命危 無照男肇逃留拖車鉤蓋遭逮
花蓮玉里台9線路段23日晚間發生嚴重車禍肇逃案件,一名83歲張姓老婦人步行穿越馬路時,遭一輛自小客車直接撞飛,導致頭部重創、骨盆多處骨折緊急送醫,目前仍昏迷。警方在現場發現肇事車輛掉落的拖車鉤蓋,循線在案發4小時內於富里鄉查獲65歲無照駕駛林姓男子,全案依刑法肇事逃逸罪移送偵辦。
中天新聞網 ・ 18 小時前
論壇登場!內政部:凝聚國內外力量 強化台灣韌性治理
[Newtalk新聞] 內政部今(25)日於集思交通部國際會議中心舉辦「2025突發性重大天然災害危機處理及應變管理國際論壇」,邀集日本、韓國、美國等國際專家,以及國內中央與地方政府代表、學術機構與民間團體,共同針對極端氣候下日益嚴峻的災害挑戰,研商台灣防災治理的精進方向,期望在跨域交流中提出具體政策建議。 劉世芳表示,極端氣候造成台灣災害呈現複合化、快速化、高度不確定性的特徵,不再是單一部門能獨力應對,唯有透過持續檢視、改善與精進,才能將脆弱環境轉化為韌性體系,而在近期堰塞湖事件中,台灣展現了「官民協力、學研支援、中央地方同心」的關鍵力量,例如台大團隊提供模型研析與情勢判斷、成大團隊進行即時水位監測,以及慈濟基金會等民間團體深入災區陪伴災民,這些具體的合作案例,正是台灣韌性力量的縮影。 劉世芳指出,這次論壇以今年馬太鞍溪與立霧溪堰塞湖災害為案例,聚焦五大主題,包括極端氣候下災害風險評估與分析;災害預防、應變機制及管制措施;民力整合、志工與防救災協作中心;民力整合、替代役轉型;災害防救法與體制的改革等。這不僅是當前防(救)災治理的挑戰,也是內政部要精進的方向與任務。因此,這次論壇不僅是
新頭殼 ・ 19 小時前
全台3.6萬人感染HIV!醫揭2大警訊:推動「醫病共享決策」新模式
根據疾管署統計,截至2024年底,全台愛滋病毒(HIV)感染者已累計超過3.6萬人。雖然近年新增感染人數呈現下降趨勢,但臨床發現新確診者的年齡層正逐漸下移,年輕族群感染比例反而有上升趨勢。醫師指出,HIV感染者在治療與照護上,仍有多項需求未被完全滿足,藉由推動最新「醫病共享決策」,讓感染者擁有參與治療的權利與聲音。
優活健康網 ・ 1 天前
守護靈魂之窗!營養師激推這些蔬菜水果 不吃保健食品也能保養眼睛
守護靈魂之窗,不想吃保健食品的人,也可以透過日常生活飲食來護眼。由營養師經營的「愛健康營養師 珊珊」臉書粉專指出,部分蔬果富含葉黃素,可預防黃斑部病變,另外花青素、維生素A、維生素C等,也都對視力健康有幫助。 珊珊指出,地瓜葉、菠菜、山茼蒿、羽衣甘藍、紅蘿蔔等葉菜類中的葉黃素含量豐富,可幫助預
桃園電子報 ・ 16 小時前
天氣變冷想喝酒取暖?營養師曝「恐怖真相」
生活中心/杜子心報導今(25日)氣溫明顯變冷,受東北季風夾帶一波弱冷空氣南下影響,氣溫持續下滑,今晨各地最低氣溫落在16至18度之間。面對寒冷的天氣,有些人會選擇喝酒取暖,但要小心這招其實完全無效。營養師姚晴徽就曾提醒,喝酒會讓人有「身體變熱」的錯覺,但那只是體表血液上升所造成的暫時暖意,過沒多久體溫反而會下降得更快。
民視健康長照網 ・ 16 小時前
秋天是吃螃蟹的季節!海大教授教「活蟹處理」7步驟:線繩別亂解開
秋天是螃蟹的季節,該如何處理螃蟹呢?國立台灣海洋大學水產養殖學系副教授黃之暘於《好好吃魚》一書中,本書數十年對魚的各種知識,包括水產哪裡買?水產怎麼挑?水產如何處理?帶領讀者從觀察挑選、採購打理,到烹飪調味,循序漸進進入豐富又美味的水產世界。以下為原書摘文:
優活健康網 ・ 21 小時前吃芝麻補鈣挑錯顏色虧很大 農糧署:效果差5倍
芝麻營養成分豐富,鈣的含量更是植物界中的佼佼者。芝麻常見黑、白兩色,許多人以為是同一品種,但其實「完全不同」,農糧署表示,兩者雖都是堅果種子類,但黑芝麻含鈣量高,是白芝麻的5倍以上,家醫科醫師李思賢指出,食用黑芝麻對維持骨骼和牙齒健康有很大的幫助,想補鈣,可以把黑芝麻打成飲品或加入豆漿裡飲用。
中時新聞網 ・ 18 小時前
老翁全身爆癢擦藥膏也沒用!一刮竟驗出上千隻蟲 2招除疥蟲
一名70歲老翁過去3個月來全身搔癢,夜間更嚴重,使用市售濕疹藥膏也沒用,連家人也出現類似紅疹與搔癢,就醫才發現,竟是「結痂型疥瘡感染」,而且刮下皮屑檢驗,疥蟲竟達上千隻!所幸經過治療1個多月,老翁已不
健康2.0 ・ 1 天前
1個月沒大便!41歲男腹痛慘死…驗屍驚見「9公斤巨糞」撐破腸道奪命
美國俄亥俄州發生離奇死亡案件,一名患有身心障礙的41歲男子詹姆斯(James Stewart)在護理機構中,因長達1個月沒有排便,導致腹中累積超過20磅(約9公斤)糞便,最終因嚴重腸梗塞死亡。詹姆斯家屬指控護理機構明知詹姆斯因服藥出現便秘問題,卻放任情況惡化,未即時送醫或通知家屬,導致憾事發生,目前已委任律師提告求償。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做檢驗才驚覺「長期營養不良」!藍心湄早餐改這樣吃,拯救掉髮+瘦回緊緻好身材!
吃對早餐,不只抗老,還能幫助瘦身。時尚教主藍心湄近期在《女人我最大》中分享,她因為改變飲食習慣,不僅頭髮重新長出來,原本「怎麼都瘦不下來」的臃腫感也明顯改善,整個人煥然一新! 營養不足,掉髮
女人我最大 ・ 4 天前
慢性發炎恐致癌!醫推「多吃4類抗炎食物」 不讓癌細胞長大
若想遠離癌症,應從飲食著手。營養醫學醫師劉博仁指出,癌症並非突然發生,而是長年慢性發炎、老化加速所累積的結果,身體長期處於慢性發炎,會提高癌症發生率,建議日常多攝取「橄欖油、多酚、Omega-3、大量膳食纖維」,有助於降低多種癌症風險。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母胎中長腫瘤10週長四倍 女嬰竟帶著16公分「大球」出生
好醫師新聞網記者王志成/台中報導 圖::女嬰出生臀部長了尾骶骨畸胎瘤,經手術後已恢復正常/澄清醫院提供 女嬰出生時,臀部宛如帶著一個直徑16公分「大球」,澄清醫院中港院區小兒外科主
好醫師新聞網 ・ 1 天前
獨/32歲男「牙齒全壞光」醫揭原因!口腔問題恐爆4大癌症
一名32歲年輕男性牙痛就醫發現,幾乎全口牙齒都在搖動,經醫師詢問後才知,他一天最多可抽到四包菸,對此,口腔醫學部牙周病科林宏達醫師指出,台灣成年人牙周病盛行率高達8成以上,不僅影響口腔健康,更可能增加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和癌症風險。
中天新聞網 ・ 12 小時前
流感疫苗「史上打最快」跨年前恐用光! 羅一鈞緊急宣布加購15萬劑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公費流感疫苗打到快見底!疾管署署長羅一鈞今(25)日親自宣布,將再額外採購15萬劑公費流感疫苗,因為,今年受到「流感提早」、「大S效應」兩大因素影響,民眾搶打流感疫苗史上最旺,從10月1日開打迄今,已經打掉近九成二的疫苗,全國最快跨年前後就可能沒有公費流感疫苗可打,因此決定緊急加購。疾管署預估若採購程序順利,預計12...
匯流新聞網 ・ 18 小時前
馬鈴薯發芽有毒! 營養師教你哪些「發芽食材」能安心吃
家中常見的馬鈴薯若冒出綠芽可別輕忽,營養師提醒「切掉不代表安全」,馬鈴薯發芽後會產生具毒性的龍葵鹼,即使削皮、挖除或煮熟仍無法完全去除,若誤食恐引發噁心、嘔吐、腹瀉等中毒症狀。不過,並非所有發芽食材都要丟棄,像生薑、地瓜、芋頭、紅蘿蔔與洋蔥等,雖然發芽後甜度與口感略有下降,但仍可安心食用。
TVBS新聞網 ・ 8 小時前
他「肩膀痛半年」確診肺癌末期!醫示警:2種人最要小心 早期不會咳、喘
60歲的退休水電師傅右肩疼痛半年,以為是職業病造成的五十肩,自行貼痠痛貼布、做復健都沒改善。直到右手臂明顯無力、連拿水杯都困難,加上開始咳嗽,才到大醫院檢查。結果發現肺部頂端有腫瘤,已侵犯神經和肋骨,確診肺癌第四期,若能早半年發現,治療效果會好很多。 肺尖腫瘤 最愛偽裝成五十肩 很多人不知道肺癌會引起肩膀痛。國泰醫院胸腔外科劉祖豪醫師解釋,肺臟頂端緊鄰控制手臂的神經、血管和肋骨,當腫瘤長在這裡會壓迫神經,引發劇烈的肩膀和手臂疼痛。這種肺尖腫瘤雖然只占所有肺癌的3%至5%,但最大問題是早期沒有咳嗽、喘不過氣等明顯肺部症狀,很容易被當成五十肩或肌腱炎治療,因此延誤病情。劉祖豪醫師提醒,如果肩膀痛超過一個月沒改善,特別是長期吸菸者、菸齡超過20年的人要特別注意。若疼痛在休息時也不會緩解,或合併手臂無力、肌肉萎縮、持續咳嗽、體重減輕等症狀,應主動要求胸部X光檢查,千萬別因為害怕而逃避。 相關警訊出現 需要馬上就醫 一般骨科問題的疼痛在休息後會改善,但如果肩膀痛持續加重、痛到睡不著,或發現手掌無力、肌肉變瘦、感覺遲鈍,甚至出現單側眼皮下垂、瞳孔大小不一等這些都是腫瘤壓迫神經的表現,務必盡快就醫。
常春月刊 ・ 3 天前
50歲男吃火鍋蔬菜血壓暴衝 醫:蔬菜先過水再吃
隨著天氣轉涼,火鍋季節來臨,一名50歲高血壓男子案例,因直接食用火鍋中燙煮的蔬菜而導致血壓從原本穩定的120毫米汞柱飆升至150毫米汞柱,原因是蔬菜吸附了高鈉湯汁。
中天新聞網 ・ 21 小時前
不是咖啡就健康!這款恐害失明 研究:增7倍黃斑部病變風險
很多研究證實,咖啡可防糖尿病、脂肪肝,可護腎、心血管、大腦等,但一篇2025年發表的研究指出,即溶咖啡與乾性黃斑部病變存在相關性。習慣飲用即溶咖啡的人,發生乾性黃斑部病變的風險提高了將近7倍。而此病是銀髮族失明的主因之一。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1常見零食竟能降壞膽固醇、改善便祕、顧心血管!醫揭選購關鍵
當你嘴饞想吃點零食時,會選擇什麼?餅乾、洋芋片,還是堅果?醫師推薦一款零食,富含膳食纖維與抗發炎成分,日常適量攝取,有助降膽固醇及保養心血管,還能改善便祕、降低腸道發炎風險,替腸道打造一道天然防線。
健康2.0 ・ 23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