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主動脈剝離與死神搶命! 突發胸劇痛、背痛是警訊

【NOW健康 楊芷晴/新竹報導】50多歲男性突發劇烈胸痛被送至急診,檢查發現是A型急性主動脈剝離。這是一種致命性心血管急症,若未能在黃金時間手術,死亡率會隨時間大幅增加。新竹臺大分院心臟血管外科團隊立即啟動流程,僅用30分鐘完成評估並將病人送入手術室,病情已脫離險境並持續接受治療追蹤。
A型主動脈剝離常以突發胸痛或背痛為表現 須掌握黃金期搶治
新竹臺大分院心臟血管外科葉競仁醫師指出,A型主動脈剝離進展快速,常以突發胸痛或背痛為表現。若延遲治療,診斷後每過一小時死亡率就會增加約2%,特別是出現缺血症狀後,死亡率可達五成。「對病人而言,時間就是生命,必須盡早診斷並在第一時間手術處理。」
心臟血管外科主任林明賢表示,「我們的特色是流程效率高,從急診通報到病人進入開刀房平均僅需30分鐘,這對病人爭取治療機會非常關鍵。」
急性期及時治療雖能挽救生命 長期追蹤和後續照護也不可輕忽
葉競仁醫師補充,手術雖能挽救生命,但部分病人可能殘留降主動脈剝離病灶,長期追蹤與後續照護同樣重要。新竹臺大分院也發展小傷口微創血管介入技術,協助處理殘留病灶,減少術後創傷與恢復時間,並降低後續併發症風險。「我們希望病人不只是在急性期被救回來,也能在長期維持生活品質。」
心臟血管外科暨急重症中心主任蔡孝恩醫師提醒,若出現急性胸痛、背痛、冒冷汗或突然暈厥等症狀,應高度警覺並立即就醫。急性主動脈剝離與心肌梗塞、腦中風同屬致命性心血管急症,必須及早診斷、及早治療,才能降低死亡風險。
# 首圖來源/新竹臺大分院提供
更多NOW健康報導
▸腎好人不老!網友推8大「護腎食物」 幫你顧好你的腎
▸愛吃炸物恐增焦慮、憂鬱風險! 研究證實:油炸食物與心理健康存在關聯
其他人也在看
搶救急性主動脈剝離 時間就是生命
五十多歲男性突發劇烈胸痛被送至急診,檢查發現是A型急性主動脈剝離。這是一種致命性心血管急症,若未能在黃金時間手術,死亡率會隨時間大幅增加。新竹臺大分院心臟血管外科團隊立即啟動流程,僅用三十分鐘完成評估並將病人送入手術室,已脫離險境並持續接受治療追蹤。新竹臺大分院心臟血管外科葉競仁醫師二十四日指出,A型主動脈剝離進展快速,常以突發胸痛或背痛為表現。若延遲治療,診斷後每過一小時死亡率就會增加約百分之二,特別是出現缺血症狀後,死亡率可達五成。對病人而言,時間就是生命,必須盡早診斷並在第一時間手術處理。葉競仁醫師補充,手術雖能挽救生命,但部分病人可能殘留降主動脈剝離病灶,長期追蹤與後續照護同樣重要。新竹臺大分院也發展小傷口微創血管介入技術,協助處理殘留病灶,減少術後創傷與恢復時間 ...
台灣新生報 ・ 1 天前

秋冬為病毒性腸胃炎高峰 中醫解析腹瀉4大類型與食療
隨著秋冬時節來臨,腸胃炎進入好發期,民眾應提高警覺並做好日常防護。急性腹瀉通常是指症狀持續小於4週,成因多元,常見有病毒性、細菌性、食物中毒、寄生蟲感染等原因。其中以病毒性較為普遍,主要有輪狀病毒及諾羅病毒2種,輪狀病毒的主要流行高峰期為每年11月到次年3月,諾羅病毒的流行高峰期則約落在每年12月底至隔年2月。中醫師吳宛容表示,秋冬季是病毒性腸胃炎的高峰期,但由於台灣受氣候影響,一年四季都可能發生感染病例,民眾應小心謹慎。
NOW健康 ・ 1 天前女性停經後心梗風險大增 腹痛、噁心恐是心臟求救訊號
日前一名64歲女性,本身無特殊疾病史,近期出現上腹部疼痛。起初於消化內科接受相關檢查,但未發現肝膽腸胃方面的異常,因此轉介至心臟科進行進一步的評估。經核子醫學後,發現患者有心肌缺血的情形,隨後安排心導管檢查,確診左冠狀動脈嚴重阻塞。所幸在施行血管支架置放術後,患者病情已恢復穩定且順利出院。出院後需持續規則服藥,並定期回門診追蹤治療。
NOW健康 ・ 1 天前

香水太香? 戴全罩式安全帽仍遭蜂螫 正妹視力驟降剩0.7
高雄一名25歲江小姐戴全罩式安全帽騎車,竟有2隻蜜蜂從縫隙鑽入,螫傷她的右眼皮,導致嚴重水腫、視力降至0.7!醫師為其眼皮取出2根蜜蜂螫針,診斷為蜂窩性組織炎。專家提醒,應避免使用濃香水及穿著深紅衣物,以降低遭蜜蜂攻擊風險。業者也指出,蜜蜂最易從安全帽下巴及耳朵附近的縫隙鑽入,提醒應將安全帽戴緊,以免釀禍。
TVBS新聞網 ・ 1 天前
剛吃飽又想吃?大腦一直在想食物? 醫揭「這因素」害的:不是嘴饞
面對天氣轉涼、以及即將而來的年末聚餐,大腦中想進食的念頭從未停歇,對於下定決心減重的族群而言可謂「如臨大敵」。若發現自己即使剛用完餐,大腦中仍充斥著「等一下要吃什麼?」、「我該不該吃甜點?」的拉扯性思緒,科學上將此現象稱之為「食物噪音」(Food Noise), 可說是不少減重者「卡關」的原因之一。 食物噪音和嘴饞有何不同? 打瘦瘦筆竟能讓雜念「關靜音」 診所院長陳君琳醫師受訪指出,食物噪音與單純的「嘴饞」(Craving)不同,是一種持續的、非特定的內心辯論與難以控制的侵入性思緒,例如「我吃這個健康嗎?」、「蛋白質夠不夠?」、「還是明天再吃?」;嘴饞則是針對「特定食物」的強烈渴望,例如深夜滑到美食短影音、內心產生「我現在非常想吃炸物」的強烈衝動。值得注意的是,目前正值秋冬交替時節,氣溫下降會刺激「下視丘」,引發「生理性飢餓」(大腦想吃飽),目的是增加熱量攝取以維持體溫。再加上聚會、尾牙等慶祝事件頻繁,很有可能連帶導致「享樂型飢餓」(大腦想吃好),即便有飽足感仍想繼續進食,導致腦內的食物噪音越發明顯。談到食物噪音,首先可釐清何謂「CIRO模型」,也就是人體從接收訊號至產生飲食行為的完整
常春月刊 ・ 1 天前
記憶體強心針 陳立白:明年DRAM整年缺貨
[NOWnews今日新聞]記憶體模組大廠威剛董事長陳立白24日針對記憶體市況回應,記憶體NAND缺貨狀況比原本嚴重,DRAM則可能明年全年都在缺貨,近20年來從未見過。近期記憶體股價進入修正區間,指標...
今日新聞NOWNEWS ・ 1 天前
通緝我資通電軍、心戰大隊官兵 立院外委會通過提案予以強烈譴責
中國今年先後通緝懸賞我國資通電軍20名、心戰大隊18名官兵。立法院外交國防委員會今(24日)通過臨時提案,對中國「長臂管轄」表達最強烈譴責;另外,針對中國長期扭曲聯合國第2758號決議,也通過相關提案,駁斥中國錯誤主張,重申我國立場。
鏡報 ・ 1 天前TPASS 2.0再升級 12/1起中長途國道客運搭二次即可回饋
交通部宣布,自今(一一四)年十二月一日起正式推出「TPASS2.0」公共運輸常客優惠新方案,專為中長途國道客運族群量身加碼。民眾每月只要搭乘九十一條指定國道客運路線(西部七十公里以上及東部全線)二次即可享有十五%乘車金額回饋,四次則可享三十%乘車金額回饋。其他公共運輸路線則仍按照現行TPASS2.0回饋條件計算。公路局指出,TPASS2.0自今年一月上路以來,成功降低民眾交通負擔。凡每月搭乘公共運輸十一次,即可獲得最高三十%回饋;另針對臺鐵、臺北捷運及新北捷運等既有常客優惠,再加碼二%。截至今年一一四年十一月十二日,已有二十六萬五千名民眾完成記名登錄;今年二月至九月累計一千六百五十六萬七千趟旅次符合回饋資格,回饋金額累積超過三千八百二十二萬元,政策嘉惠族群穩定成長。公路局 ...
台灣新生報 ・ 1 天前
噎到? 香港遊客高雄吃Buffet突昏厥 病危住ICU
一名68歲的香港籍婦人,到高雄吃一家高檔吃到飽,吃到一半突然昏厥,失去生命跡象,緊急送醫後,還沒有脫離險境。一度傳出婦人是 異物梗住導致,但目擊民眾說,婦人昏倒前有頭暈嘔吐,到底怎回事? #香港籍婦人#昏厥#送醫
東森新聞影音 ・ 1 天前
一堆人每天都在吃!2大食物竟是「癌症加速器」 專家揭防癌5撇步
癌症是台灣的第一大死因,已經連續43年蟬聯榜首,根據衛福部公布的113年國人死因統計,死因前5名依序為癌症、心臟疾病、肺炎、腦血管疾病、糖尿病。然而,近日營養醫學醫師劉博仁就呼籲,「高血糖」與「高胰島素」的東西要少吃,更傳授5個抗癌撇步。
鏡報 ・ 7 小時前
每天都吃菜!50歲男血壓仍狂飆 醫揪「1習慣」害的
天氣一轉冷,火鍋店再度迎來人潮,不少民眾也把火鍋當成冬季進補首選。不過家醫科醫師陳欣湄提醒,有慢性病史的人要得特別留意,並分享一則案例,一名50歲男性長期罹患高血壓,原本藥物控制穩定,最近血壓卻突然升到異常高點,仔細詢問後才發現,問題竟然出在他「用火鍋燙菜」的習慣,看似清爽的蔬菜,其實吸進大量高鈉湯汁,讓血壓悄悄失控。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7 小時前
老翁全身爆癢擦藥膏也沒用!一刮竟驗出上千隻蟲 2招除疥蟲
一名70歲老翁過去3個月來全身搔癢,夜間更嚴重,使用市售濕疹藥膏也沒用,連家人也出現類似紅疹與搔癢,就醫才發現,竟是「結痂型疥瘡感染」,而且刮下皮屑檢驗,疥蟲竟達上千隻!所幸經過治療1個多月,老翁已不
健康2.0 ・ 2 天前
咳嗽不能吃香蕉是真的!醫提醒2類人要注意 揭「老祖宗智慧」不容忽視
在感冒咳嗽期間,許多人都會聽到長輩提醒「這個不能吃、那個會加重咳嗽」,事實上,確實有不少水果因性質偏寒、酸度高或容易刺激呼吸道,被認為不利於感冒恢復,例如:西瓜、芒果、柳丁等。不過,你是否也聽過坊間流傳「吃香蕉會咳嗽」?對此,兒科醫師徐嘉賢近日證實「是真的!」並提醒過敏體質、哮喘或異膚患者尤其要小心。
鏡報 ・ 23 小時前
做檢驗才驚覺「長期營養不良」!藍心湄早餐改這樣吃,拯救掉髮+瘦回緊緻好身材!
吃對早餐,不只抗老,還能幫助瘦身。時尚教主藍心湄近期在《女人我最大》中分享,她因為改變飲食習慣,不僅頭髮重新長出來,原本「怎麼都瘦不下來」的臃腫感也明顯改善,整個人煥然一新! 營養不足,掉髮
女人我最大 ・ 5 天前
羊肉爐配酒!她吃完隔天心悸 醫揭大地雷恐致內出血
天氣轉冷,不少民眾習慣進補暖身,一名女子日前食用羊肉爐並搭配2口米酒,當下感覺身心溫暖,未料隔天卻因頭暈、心悸就醫,整個人虛弱到無法站穩。內科醫師傅裕翔指出,進補對長輩容易造成身體負擔,特別是正在服用抗凝血劑等藥物的患者,可能增加瘀青、流血或內出血風險。
中天新聞網 ・ 6 小時前
14歲學生突中風倒地!心臟竟藏7公分「炸彈」 醫搶救黃金10分鐘
一名14歲學生日前在課堂中突然倒地,伴隨怪聲、右側肢體癱軟等症狀,被緊急送往聯新國際醫院,為迅速釐清病因,急診團隊緊急安排檢查,確定為左側中大腦動脈栓塞造成缺血性腦中風,左心房還有近7公分的巨大黏液瘤,情況相當危險,所幸經治療後,並未留下後遺症。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馬鈴薯發芽有毒! 營養師教你哪些「發芽食材」能安心吃
家中常見的馬鈴薯若冒出綠芽可別輕忽,營養師提醒「切掉不代表安全」,馬鈴薯發芽後會產生具毒性的龍葵鹼,即使削皮、挖除或煮熟仍無法完全去除,若誤食恐引發噁心、嘔吐、腹瀉等中毒症狀。不過,並非所有發芽食材都要丟棄,像生薑、地瓜、芋頭、紅蘿蔔與洋蔥等,雖然發芽後甜度與口感略有下降,但仍可安心食用。
TVBS新聞網 ・ 15 小時前
50歲女更年期變胖7公斤 醫曝:血糖震盪讓她瘋狂餓!
一名50歲女性在停經後變得特別愛吃甜食,導致腰腹部脂肪明顯囤積,體重增加7公斤。胃腸肝膽科醫師鄭泓志指出,更年期女性的血糖波動幅度平均增加40%以上,會刺激大腦釋放飢餓訊號,使人依靠進食獲得短暫能量與快感,長期下來恐提高心血管疾病風險。
中天新聞網 ・ 21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