擺脫皮膚病反覆發作! 中醫治療「排毒期」是自然過程
【NOW健康 楊芷晴/台北報導】皮膚病反覆發作常令人感到困擾,嚴重時甚至會影響日常生活品質。尤其對於濕疹、汗皰疹和乾癬等慢性或復發性皮膚病患者,常會選擇中醫治療,希望從體質和內在根本原因著手,以期達到改善的目標。
中醫治療皮膚病排毒期是自然過程 時間長短視個人情況而定
聖元中醫院長鄭愛蓮醫師說明,中醫治療皮膚病的初期階段,停用西藥類固醇後,約2週到2個月之間不等,體內濕毒會被誘發從皮表排出,至於排出時間長短和排出情況多寡,則視個人代謝情況以及過去使用多久的類固醇有關。
有些患者誤以為中醫治療是一種「排毒療法」,鄭愛蓮醫師認為,中醫治療並非單純排毒,不會透過強制手段促進身體快速從大小便排「毒」,甚至造成腹瀉,中藥療法是以促進五臟六腑恢復正常代謝,在調理體質的過程中,身體的毛細孔會自然張開,讓皮膚底層暗藏囤積的垃圾一層層排出,排乾淨後就會復原,而這種生理反應中醫稱之為「排毒」。
服用中藥為什麼會有排毒反應?鄭愛蓮醫師提到,很多皮膚病患過往使用類固醇或抗組織胺治療,立刻止癢快速改善,體內的垃圾又被壓制閉鎖,無法排出,但是停藥後下次復發可能更嚴重,而且通常有長期病史,常會反覆發作。
遵照醫囑規律服藥助體內排毒 水藥濃度較高每天早晚服用即可
一名患者服用中藥後,第2、3週出現排毒現象,於是自行從一天3次藥減為2次,認為這樣就不會排那麼多,鄭愛蓮醫師釐清,並非用藥減量、排毒情況就會變少,五臟六腑代謝修復更慢,反而拉長治療期,體內更多垃圾只能從皮膚排出。
鄭愛蓮醫師強調,中醫治療皮膚病,應遵照醫囑規律服藥,才能讓代謝恢復正常。中藥是植物性成分,大約4小時就代謝完畢、排出,視病灶嚴重程度,一天可服藥3至4次藥粉,如果忘了按時服用,過5小時也應盡快服下,2次服藥勿間隔過久。
同時需要注意的是,通常水藥的濃度較高,每天早晚服用即可,對於某些嚴重患者,甚至會再多加1次科學中藥,不過因為水藥需自費,患者可考量經濟預算決定用藥。
濕疹20年病史終於擺脫類固醇! 中醫「內外同治」是關鍵
中醫治療著重「內外同治」,內服中藥主要是修復臟腑功能、促進正常代謝,皮膚表面則需藉由藥膏修復。鄭愛蓮醫師表示,每次上藥膏前皮膚應清潔乾淨,不舒服別抓、盡量擦藥緩解,每天可擦4、5次,回家洗澡可用肥皂清洗患部再擦藥膏,以利於藥膏吸收滲透。平時可多運動,出汗有助於幫助體內垃圾排出,但記得流汗時用毛巾將患部擦乾,避免發癢搔抓。
鄭愛蓮醫師收治一名33歲的女性患者,從小有濕疹病史近20年,來看診時除臉部以外,前胸後背和肢體都有病灶,甚至嚴重到流水,必須用紗布把小腿包裹才能去上班,因為不想再使用類固醇,所以決定尋求中醫治療。
這名患者治療初期出水嚴重到床單都濕透,夜晚發癢不好睡,認真配合服藥擦藥,2個月後不再出水,體內的濕氣代謝調理後,原本手腳關節紋路部位明顯水腫,也恢復成正常狀態,治療1年左右幾乎完全恢復正常。即便後續因為工作壓力大,導致手部濕疹輕微復發,也在中醫調理下,1個月明顯改善。目前仍持續服用中藥調理,強化五臟六腑功能。
鄭愛蓮醫師提醒,中醫治療不能操之過急,過往身體可能因為飲食不節、熬夜、壓力大等,讓身體耗損過度,因此調理修復需有耐心,通常發病時間較短的濕疹、汗皰疹病患,約3個月到半年能恢復,若是10多年病史,至少需1、2年的時間才能改善。
中醫治療期間須配合飲食忌口 這時段就寢有助身體排毒休養
值得提醒的是,中醫服藥期間必須搭配飲食忌口,如魚蝦螃蟹等海鮮類、牛羊肉等不能吃,每晚12點前必須就寢,11點至凌晨1點是肝膽經運行時間,有助於身體進行排毒和休養。耐心服藥一段時間,待狀況穩定,皮膚也趨於正常,仍需繼續調理體質,並可先從原先忌口的食物慢慢開始吃,建議觀察1週後,如果都沒發作,就不須再服藥。
鄭愛蓮醫師指出,後續若因工作壓力大,或應酬喝酒、熬夜等導致皮膚病復發,立刻調整飲食和睡眠作息,多半能自行恢復;倘若代謝暫時失衡、無法自行修復,盡快回診進行中藥治療,很快就能復原。
# 首圖來源/Freepik
更多NOW健康報導
▸長輩走路踩空、不愛外出恐白內障警訊 別等過熟才開刀
▸1129講座》心悸胸痛別大意 當心瓣膜疾病與主動脈剝離
其他人也在看

假日急症中心11/2上路! 首波13家醫院出爐
為了紓解大型醫院急診壅塞問題,衛福部將在六都試辦設置「假日急症中心(UCC)」,預計11月2日正式上路。健保署今天(29日)公布第一波13家醫院,包括台北3家、新北2家、桃園4家、台中2家、台南和高雄
中廣新聞網 ・ 1 天前
國旅連「包裝水、大浴巾」都不提供!反觀日本備品室任拿 網嘆:好像台灣很窮
為了減少垃圾、塑膠的使用,同時減輕環境負擔,環境部於今年1月1日起規定「旅宿業不再主動提供一次性備品」,包括牙刷、梳子、刮鬍刀等;日前一名網友就在社群分享,到日本住宿時,發現大廳備品皆可自行取用,不僅如此,冰棒、甜點也可以無限食用,令網友感嘆這樣的政策反而營造「好像臺灣很『貧』」的氛圍,寧願出國。
鏡報 ・ 1 天前
粿粿、王子公開合體「1句話」露餡 被問捲范姜彥豐婚變反應曝光
前中信啦啦隊女神粿粿(江瑋琳)與演員范姜彥豐結婚3年,今年頻傳婚變,范姜今(10/29)在社群突發黑底白字長文,直指妻子「婚內出軌」,對象是藝人「王子」邱勝翊,「我的信任和真心被狠狠踐踏,成了戴著綠帽的小丑」,消息震撼演藝圈。
太報 ・ 1 天前
舒淇《女孩》VS《左撇子女孩》看起來!精彩新片《只為你遺憾》別錯過|10/30新片快報
十月最後一週新片狂發!金馬影后舒淇演而優則導的《女孩》超級有美感,問鼎2025年的《左撇子女孩》也好可愛!兩部台片、兩位女孩的故事,都是台灣之光!本週新片還有《只為你遺憾》、《睡覺的笨蛋》、《新來的小朋友》和《珠寶師遺落在時光裡的愛》可供選擇,恐怖片迷請到《咒你》、《厄靈鎮》或《鬼聲泣3》做戲院探險!
Yahoo奇摩電影戲劇編輯部 ・ 13 小時前
腋下黑黑的怎麼辦?教你5招「腋下美白保養」方法:每週溫和去角質
想穿短袖、背心,卻因為腋下暗沉而感到尷尬、不敢舉手?腋下變黑不只是美觀問題,也可能反映出生活習慣或肌膚保養方式出了問題,包括刮毛過度或方法不當、衣物布料太粗糙等都會有影響。別擔心,《優活健康網》特選此篇,帶你了解腋下黑的常見原因與5大有效改善方法,讓你找回自信光滑肌。
優活健康網 ・ 18 小時前
坣娜胰臟癌逝⋯「9成患者1年內死亡」腹痛要注意 醫示警7大高風險族群
歌手坣娜(本名蔡宜樺)於16日因胰臟癌辭世,享年59歲,消息一出震驚演藝圈與粉絲。坣娜約在2、3年前確診胰臟癌,病情惡化迅速。事實上,胰臟癌有「癌王」之稱,醫師提醒,高達85%的胰臟癌在初次診斷時就已無法開刀,而9成的患者會在一年之內會死亡。早期大部分都沒有症狀,腫瘤一般大到一定程度才會出現腹痛,甚至背痛,有7大族群是高風險,要特別留意。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20 小時前
台北「伯朗咖啡館」科大概念店開幕:北歐設計語彙、7.5秒自取咖啡機,打造 Gen Z 都市客廳
近年來台灣的咖啡市場越來越多元,不論是手沖還是精品烘豆,各有風格,就連近年全球吹起的北歐咖啡風潮也能在台灣看見。成立於1998年的「伯朗咖啡」以罐裝咖啡起家,近年來拓展嘗試多種可能,打造了「伯朗咖啡館」,並沒有一味跟著市場變化,而是觀察台灣
marie claire 美麗佳人 ・ 2 天前
「女攤販」金世正 X 「世子」姜泰伍「靈魂互換、身份顛倒」羅曼史《月亮在江邊流淌》11/8 跟播上線!超爆笑預告搶先看|播出平台、更新時間看這裡
目前古裝夯劇《暴君的廚師》正在熱播當中!值得注意的是,10月即將又有新一部古裝劇登場!新劇《月亮在江邊流淌》由姜泰伍、 金世正主演,並由《我們,家》的導演李東賢執導,該劇為為2010年熱門劇作SBS《秘密花園》史劇版,劇情講述失去笑容的世子,與失去記憶的女攤販「靈魂互換、身份顛倒」羅曼史!該劇確定在10/31首播!該劇也在近日一連公開海報、預告等內容,掀起觀眾期待感!
Yahoo奇摩電影戲劇編輯部 ・ 1 個月前
PRADA香蕉唇膏太有梗!邊佑錫、金智媛愛款護唇膏7款推薦
天氣邁入秋冬,誰的包包裡沒有一支好用護唇膏!隨時保養維持嘴唇柔嫩水潤,這篇就來分享2025秋冬好用護脣膏、護唇油推薦,PRADA香蕉唇膏、金智媛同款推爆!
造咖 ・ 1 天前
國小教師罹癌化療後復發 台中市醫以ADC治療助她重返講台
[Newtalk新聞] 小學老師 Alice(化名)在30 歲時被診斷罹患 HER2 陽性乳癌。她接受標靶合併化療,完成療程後懷孕,有天走路不穩、頭暈加劇,進一步檢查才發現癌細胞已轉移至腦部。她與台中市立老人復健綜合醫院乳房外科主任吳曜充充份討論後,醫療團隊決定採用新一代抗體藥物複合體(ADC)作為後續治療。 歷經人生第二次抗癌挑戰,醫療團隊看著她從虛弱中逐漸恢復,雖伴隨部分藥物副作用,但整體體力與行動力有明顯改善,如今,她重返講台,繼續熱愛的教學工作,也勇敢地準備迎接新生命的到來。 吳曜充主任提醒,乳癌的治療並非一次完成後就能高枕無憂,復發風險仍然存在。有時癌細胞可能潛伏於體內,數年後再出現,特別是腦轉移,更是臨床上最具挑戰的情況之一。他表示,近年醫療科技進步,新一代抗體藥物複合體(ADC)的出現,為患者提供更多治療選擇。對許多患者而言,治療的目標不僅是延長生命,更希望能維持生活品質、重拾日常步調,真正回到原本的生活。 台中市立老人復健綜合醫院乳房外科主治醫師洪琬瑜指出,新一代ADC藥物結合標靶與化療的優點,精準攻擊癌細胞,減少對正常細胞的影響,降低副作用。ADC藥物,她形容:「就像
新頭殼 ・ 20 小時前
日韓女生都在偷偷練這招!養成「偽體香」的3個關鍵:從肌膚到髮絲都香得剛剛好!
一、從香水開始,用法式疊香打造「乾淨又有個性」的氣息「偽體香」的香味哲學就是絕不張揚,她們追求的是那種彷彿與肌膚融為一體的自然香~而來自法國普羅旺斯的香墅旅程,便是以天然香材與純淨線性香調聞名——沒有濃烈前調,卻在每次呼吸間釋放出柔和韻味,懂香味的女生,都知...
styletc ・ 2 天前財部:普發現金直接入帳增39萬人 免登記申請
(中央社記者呂晏慈台北29日電)普發現金1萬元即將上路,財政部今天提醒,若符合勞保年金、災保年金等11類資格民眾,不用做任何登記或申請動作,11月12日便會直接入帳,初估今年直接入帳的人數較2023年增加約39萬人。
中央社 ・ 1 天前
徐榛蔚不顧災區頻跑台北拜拜 張育萌諷:不問蒼生問鬼神
[Newtalk新聞] 受樺加沙颱風影響,花蓮縣馬太鞍溪堰塞湖上月23日發生溢流,重創光復鄉,造成數人傷亡。然而,身為花蓮縣的大家長的縣長徐榛蔚卻頻頻跑台北拜拜。今(29)日上午,徐榛蔚又搭車到台北,和台北市長蔣萬安同台出席松山慈祐宮三獻大典。對此,台灣青年世代共好協會理事長張育萌諷刺,徐榛蔚還真是「有始有終」,從洪災發生前在韓國,現在災民在忙重建還跑到台北拜拜,堪稱現代版「不問蒼生問鬼神」。 行政院長卓榮泰本月25日在政務委員季連成、行政院顧問李孟諺陪同下,前往光復鄉視察,並到大全活動中心災民收容所聽取中長期安置報告。不過,花蓮縣府僅派饒忠參加。徐榛蔚本人則在台北城隍廟拜拜,這讓外界批評「到底誰才是花蓮縣長?」 今日上午,徐榛蔚又搭車來台北參加松山慈祐宮三獻大典。她致詞時表示,媽祖慈悲護佑台灣,讓社會安定繁榮,強調廟堂不在大小,而是眾人共同護念,媽祖慈悲的信仰也讓慈祐宮及各宮廟蓬勃發展,事蹟遍布世界各地。 談及馬太鞍溪堰塞湖溢流重創光復鄉,徐榛蔚感謝全國縣市支援,包括台北市第一時間派出特搜與警消,後續又有重型機具進駐,並提供經費協助家戶。她強調,在媽祖庇佑下,自己將帶領團隊勇往直前,
新頭殼 ・ 1 天前
坣娜胰臟癌病逝!醫揭5大症狀示警 50歲以上為高風險群
根據禾馨民權健康管理診所院長林相宏說法,胰臟癌早期可能出現的5大症狀包括腹痛、背痛、噁心想吐、糖尿病及黃疸引起的皮膚搔癢。林醫師提醒,一旦同時出現這些症狀,應特別提高警覺。林相宏指出,胰臟與背部脊椎鄰近,當出現背痛時也可能是胰臟異常的徵兆。他引述日本學者Ya...
CTWANT ・ 1 天前
日本人胰臟癌發生率高!醫揭「1飲食習慣」釀禍
歌手坣娜罹胰臟癌辭世,享年59歲,胰臟癌再度受到關注。胃腸肝膽科醫師錢政弘表示,胰臟癌是國人癌症死因的第7名,而以鄰近的日本來看,其飲食雖常被認為養生,不過數據顯示,日本胰臟癌發生率也很高,主要與飲食有關,其「甜食」大多特別甜。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6 小時前
坣娜傳不敵「癌王」!名醫曝8高危險群
玉女歌手坣娜驚傳早在本10月16日因胰臟癌病過世,享壽59歲,震驚演藝界。醫學專家指出,其實胰臟癌是難以對付的「癌王」,因為早期症狀相當不明顯,且被認為是腸胃疾病,到末期才發現,為時已晚。不過有醫師分享早期胰臟癌的「唯一明顯警訊」,另外強調「8類高風險群」也要當心!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中國愛滋病疫情拉警報!感染者高發省份出爐:第6名新疆就已破10萬人
根據中國國家疾管局最新公布的統計數據,「中國愛滋病毒感染者高發省份人數排名」再次引發社會關注。2024年,全國愛滋病(HIV/AIDS)感染者中,四川省以約17.47萬例居首,成為中國感染人數最多的地區;其次為廣西(12.32萬)與重慶(11.6萬)。整體來看,西南地區依舊是疫情最為集中的熱區。(記者唐家興)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7 小時前
海鮮控注意!台人愛吃的「2類水產」重金屬超標,吃錯部位恐加速罹癌
海鮮向來是國人餐桌上不可或缺的美味,富含豐富的蛋白質與多種營養素,深受大眾喜愛。然而,消費者權益保護基金會最新檢測發現,國人愛吃的旭蟹和丁香魚等水產存在重金屬超標問題,長期食用恐對健康造成威脅。對此,
食尚玩家 ・ 2 天前
日本95歲奶奶血管年齡僅20歲!逆齡長壽全靠這樣做 1招幫血管做彈力操
日本有一位95歲奇蹟奶奶佐藤秀接受健康檢查時,意外發現身體年齡只有36歲、血管年齡更只有20歲,到底奶奶是怎麼保養身體,才能如此年輕逆齡? 95歲奇蹟阿嬤的逆齡術 觀察佐藤秀的身體狀況,身高1
健康2.0 ・ 21 小時前
癌症年奪5.3萬命!醫揭「癌前9警訊」:老是睡不飽慘了
癌症是國人十大死因之首,一年就奪走5.3萬條人命。醫師黃軒表示,事實上,在人未確診罹癌之前,就會出現9大現象,例如長期疲倦、咳嗽2週不癒、長期胃灼熱、腹脹不退(尤其女性)、夜間腹痛等9大現象,因此,每次莫名疲倦、咳嗽治不好、持續胃灼熱,都可能是身體在發出求救的訊號。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