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形拉皮樣樣來!矽谷科技男害怕「形象不符」被淘汰 投資外貌已成產業潮流
在瞬息萬變的矽谷科技圈,一股全新的醫美浪潮正在興起。越來越多身居科技公司要職的中年男性,因為擔心他們日趨成熟形象而走進醫美整所,施打肉毒桿菌、拉皮或者進行更多微整容手術,以免他們因為不再符合矽谷「年輕、創新、顛覆性」的形象,從而在激烈的行業競爭中被淘汰。
據《華爾街日報》報導,這股整形風潮的背後,是矽谷科技界長期存在的年齡歧視問題。知名投資人彼得‧提爾(Peter Thiel)就曾向友人給出建議,「科技是年輕人的遊戲,你不該雇傭30歲以上的人」。因此雖然年齡歧視備受批評,但在矽谷的工作環境中,「衰老」的標籤仍然在許多方面發揮影響力。正如一位整形外科醫師所言:「在矽谷,如果你看起來顯老,你就會開始被行業貼上『不相關』(irrelevant)的標籤。」
為此,許多被戲稱為「科技兄弟」(Tech Bros)、正處於40~60歲的科技界精英,選擇斥重金塑造外貌的「年輕化」,以此確保自己與行業的核心文化保持一致。他們認為在外觀上保持年輕,有助於向投資人和同行證明自己仍然具有遠見與創新能力,從而確保其領導地位與公司前景。
他們的需求其來有自。哈佛商業評論曾有研究指出,外貌自信者更容易獲得投資,平均募資額高出20%。一位匿名的科技公司創辦人就曾分享,他30歲出頭時因臉部皮膚鬆弛而在投資會議中失分,但在整形動刀後,不僅順利拿下千萬美元融資,也讓團隊士氣為之大振。他透露:「投資人不只會看你的點子,還要看你是否『年輕有為』。」
當然,這股風潮也引發了不少爭議。許多批評者認為它強化了矽谷「年齡歧視」的惡性循環。儘管如此,這股男性醫美熱潮仍在科技圈蔓延,科技界菁英將整形視為「個人品牌管理」的一部分,就如同需要為自己的產品進行「維護」、「升級」,以此確保自己的競爭力。
看更多 CTWANT 文章
丈夫外遇稱「只是玩玩、累了就回家」 人妻崩潰:提離婚還被打
網路廢文刷到「腐爛了」?研究曝光長期吃社群垃圾文 AI推理力直接崩「準確率下滑17.7%」
丫頭退股「不要對我尖叫」沒收到錢 666萬強制執行仍難拿回
其他人也在看

黃仁勳將發表GTC大會演說 市場關注中國市場晶片銷售
(中央社華盛頓28日綜合外電報導)美國人工智慧(AI)晶片大廠輝達執行長黃仁勳預定於當地時間28日,在華府舉行的GTC技術大會發表主題演說,投資人將關注輝達能否銷售晶片至龐大的中國市場。
中央社 ・ 1 天前德語媒體:德中關系的災難性時刻
《世界報》發表評論稱,德國外長在最後一刻取消訪華行程,預示德中關系正在步入微妙而緊張的新階段。《南德意志報》則認為,德國外長如果不取消訪華行程,或許是一個更為理智的選擇。
德國之聲 ・ 1 天前高市早苗會晤川普 重申台海和平穩定重要性
(中央社東京28日綜合外電報導)日本首相高市早苗表示,她今天與美國總統川普在東京會晤時,兩人重申對於推動北韓徹底非核化的承諾,以及台灣海峽和平穩定的重要性。
中央社 ・ 20 小時前
德語媒體:快速崛起的根基正在動搖
《法蘭克福匯報》評論稱,剛剛發布的「十五五」規劃凸顯了北京對自身發展道路的信心,但中國國內一系列不斷惡化的結構性問題,也對這個新崛起超級大國的未來構成了挑戰。《科隆城市報》評論稱,北京近日的台海軍演,是為了給中美談判提高價碼。
德國之聲 ・ 20 小時前拼污染拼勞力拼技術,西方如何打破中國的稀土壟斷?
中國在稀土供應鏈的每個環節都佔據主導地位,其背後是不惜環境污染和勞工健康的代價,以及長期形成的產業生態。西方國家如何與中國政府進行這場競賽?
德國之聲 ・ 20 小時前
5級颶風美莉莎將登陸牙買加!風力超震撼
[NOWnews今日新聞]今年最強的五級颶風美莉莎(HurricaneMelissa),正挾著每小時185英哩(約每小時295公里)的超強陣風直撲牙買加。衛星雲圖以及紅外線色調強化雲圖顯示了其完美強度...
今日新聞NOWNEWS ・ 20 小時前
今年最強! 5級颶風「梅麗莎」直撲牙買加 恐釀災難性破壞
堪稱今年最強的颶風「梅麗莎」,威力不斷增強已經升級為五級颶風,依照目前走勢將直撲牙買加,恐怕將成為這個島國有紀錄以來、174年最強的登陸颶風,美國國家颶風中心也發出警告,強烈風雨將可能造成災難性破壞。
TVBS新聞網 ・ 1 天前
今雨區擴大!這天冷空氣殺到「低溫剩1字頭」 本週降雨熱區曝光
受到東北季風影響,中央氣象署針對4縣市發布大雨特報,今(28)日基隆北海岸及大臺北、宜蘭山區有局部大雨發生的機率,請注意瞬間大雨,連日降雨,山區請慎防坍方、落石及溪水暴漲。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賴清德亮出「一張好牌」?名嘴:拿下就可宣示2026大贏
民進中執會22日通過台中市長、宜蘭縣長、台東縣長及嘉義市長候選人提名名單,正式徵召何欣純、林國漳、陳瑩、王美惠4人。2026模式啟動。媒體人董智森認為,綠委王美惠選嘉義市,國民這一席大概沒有機會,若六都「四比二」的結局沒有變,賴只要拿下宜蘭就可以宣示他大贏。
中時新聞網 ・ 1 天前
更強冷空氣殺到!這天最冷「掉到17度」 新颱風最快週末生成
雨勢增多!天氣風險分析師吳聖宇表示,今(28)日一整天中部、北部、東半部都是有陣雨或短暫陣雨的天氣型態,大台北、宜蘭以及中北部山區留意大雨或豪雨等級。下波東北季風週五報到,溫度下降明顯,北部、東北部週末以及下週一、二夜晚清晨空曠地區低溫可能會降到17度或更低,市區低溫也將有機會挑戰20度以下。此外,週末開始到下週應該又會有新的熱帶低壓或颱風出現,不過時間還很久,仍要再觀察後續預報的變化。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賴清德開亮2026首長牌!蔡其昌爆「徵召內幕」他被指定守這處
政治中心/綜合報導總統賴清德身兼民進主席身分,日前來到台中的他,敲定由立委何欣純代表民進參戰2026台中市長選舉,目前選舉對策委員會也確認徵召布局,嘉義市、台東縣、台中市與宜蘭縣分別徵召立委王美惠、陳瑩、何欣純與律師林國漳。對此,同樣耕耘台中的民進立委蔡其昌透露當初已經跟賴清德「談好了」,親揭與總統的溝通內幕,提及賴清德表示「這1處很需要你留下來幫我忙」,並表示自己對何欣純有信心。
民視 ・ 1 天前

把握空檔!明日東北季風減弱回溫 10/31起再迎2波冷空氣
[Newtalk新聞] 近日持續受東北季風影響,對此,氣象專家吳德榮指出,明(30)天東北季風減弱,天氣稍緩、氣溫升;但31日起下一波東北季風南下,北台最低氣溫可再降至19度左右,不過水氣相對較少,迎風面降雨有望趨緩;同樣在11月4日短暫回溫後,11月5日又有一波東北季風南下,影響台灣天氣。 吳德榮表示,今日一樣受「東北季風」影響,但迎風面水氣逐漸減少,雨勢趨緩,北海岸及宜蘭有局部雨,大台北東側及花蓮偶有局部短暫降雨的機率;北台白天氣溫略升,仍偏涼,中南部白天偏熱早晚涼。今日各地區氣溫為北部19至26度、中部20至32度、南部20至33度、東部19至30度。 另外,根據最新模式模擬顯示,明日東北季風減弱,天氣稍緩、氣溫升,北海岸及宜蘭仍有局部短暫降雨;31日起下一波東北季風南下,冷空氣不強、氣溫降幅不大,北台最低氣溫約再降回19度左右,且因水氣不多,北部及東半部雨勢將有望趨緩,但11月2、3日北海岸及宜花偶有局部短暫降雨,4日這波東北季風減弱,天氣緩和、氣溫升;5日起另一波東北季風會再南下。查看原文更多Newtalk新聞報導結構超完美!最強颶風「梅麗莎」登陸牙買加 鄭明典:基礎建設難擋
新頭殼 ・ 8 小時前
東北季風持續發威!北部低溫驟降至19度 未來一週天氣一次看
[Newtalk新聞] 近日東北季風影響,北東降溫降雨,氣象署指出,未來一週持續受東北季風影響,明(29)日北部及宜蘭持續濕涼低溫20度,預計30日可短暫回溫至29度,但很快31日起新一波東北季風再度增強,各地再度降溫,預計11月3、4日會下探到19度,另外下週有熱帶擾動將形成,但實際情況仍需觀察。 氣象署指出,明日東北季風持續影響,北部及宜蘭天氣仍為持續濕涼天氣,低溫約20至25度,有局部較大雨勢機會,桃園以北、花東地區、竹苗山區及恆春半島有局部短暫雨,其他地區多雲到晴,午後中南部山區有局部短暫陣雨;30日後東北季風減弱,北部及宜蘭氣溫回升,台北市白天回升至28、29度。 31日起再有一波較強的東北季風報到,北部及宜蘭又開始降溫,其中11月3、4日北部下探19度,中南部21至23度,花東21至23度,白天北部及宜蘭約22至25度,中南部31、32度。另外,張承傳指出,關島一帶仍是低壓帶,下週有熱帶擾動形成機會,但各系統路徑預測差異性仍大,有的預測西進南海,有的預估北轉,會持續觀察。查看原文更多Newtalk新聞報導50至64歲公費對象注意!流感、新冠疫苗11/1開放第二階段接種連2波
新頭殼 ・ 1 天前

北部4天大女嬰腸病毒併發重症!今年18重症8死 創6年新高
疾管署統計,今年腸病毒累計18例併發重症確定病例,其中8例死亡,為近6年同期最高,進一步分析重症死亡個案,以感染有新生兒殺手之稱的伊科病毒11型、共16例為最多。疾管署防疫醫師林詠青表示,新增重症個案為北部一早產女嬰,4天大時出現心博過速、發燒,抽血發炎指數上升,...
CTWANT ・ 12 小時前
亞庇親子運動會 融入團隊學習成長
馬來西亞的亞庇慈濟志工增進團隊合作的精神,每一年都會舉辦親子運動會,讓家庭關係緊密。用毛巾運氣球,看似簡單,實際操控困難重重,說不定還會上演隊友互相指責的場面。調整節奏和他人同步互動,這一點是現代...
大愛電視 ・ 13 小時前
房市轉冷 長照基金也受凍
房市轉冷,房地合一稅今年稅收大減,連帶使稅款挹注長照基金達標率恐創新低。財政部表示,2017年至2025年9月稅款累計撥入長照基金6,197億元,其中房地合一稅自2022年起躍居最大來源,長照稅收來源以房地合一稅為大宗的態勢確立,受房市景氣的影響也因而加深。
工商時報 ・ 15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