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年期婦女不適合運動,不然會導致骨質疏鬆?【破除迷思】 | Women's Health
COPYRIGHT: Getty Images
不少女性朋友一到更年期,就擔心「骨質流失」的問題,甚至有人聽信傳言,以為這時候運動反而會讓骨頭更脆、容易骨折。於是乾脆不敢動,結果越來越少活動,肌肉力量和骨質也逐漸流失。那麼,運動到底會讓更年期骨質疏鬆更嚴重,還是相反呢?
【破除迷思】更年期婦女不適合運動,不然會導致骨質疏鬆,對還錯?
答案是:錯!
原因是......
更年期婦女不僅不是不能運動,反而更需要運動。因為女性進入更年期後,雌性激素分泌下降,確實會加速骨質流失,但適度、正確的運動能刺激骨骼生長、維持骨密度,還能增強肌肉力量與平衡感,降低跌倒與骨折風險。
事實上,有氧運動(如快走、慢跑、爬樓梯)可以刺激骨骼生長,延緩骨質流失。而肌力訓練能強化支撐骨骼的肌肉,減少跌倒與骨折風險。另外,柔軟度和平衡訓練(如瑜伽、太極)也能幫助預防跌倒。
COPYRIGHT: Getty Images
更年期是骨質疏鬆的高風險期,但「不動」才是最可怕的。規律、適度的運動,搭配均衡飲食(足夠的鈣質與維生素D)與健康生活作息,才是保護骨骼、遠離骨質疏鬆的真正關鍵。
⚡要美力找安妮,WH科普你的健康知識⚡
【50+女生】「更年期幾歲」?告訴你如何發現自己正在更年期、改善方式以及看哪一科
【50+女生】睡不好竟會提高心臟病風險?研究揭更年期女性心臟病的最大警訊,3重點評估睡眠品質!
COPYRIGHT: Getty Images
PHOTO CREDIT: fancy.yan
Women's Health美力圈SAY
⚡️時髦女子必知!美力大小事一次看
立即加入好友
【延伸閱讀】
>>「超慢跑」減肥教練建議多加「1件事」更速效!「超慢跑」姿勢、裝備、跑多久、2種人不適合
>> 魚油功效懶人包:你需要吃魚油嗎?專家替你解答
>>植物奶比牛奶健康?你可能誤會了,牛奶能抑制食慾和脂肪吸收,專家告訴你牛奶3優點
*本文由 Women'sHealth Taiwan 報導,未經授權同意不得轉載
其他人也在看

物資站存糧不足 季連成對外募集「耐久性食品」
花蓮縣 / 綜合報導 因應準颱風「風神」即將生成,花蓮光復持續展開防災準備工作,中央前進協調所總協調官季連成今(17)日緊急向大眾喊話,表示需要募集500張床墊還有耐久食品等物資。下午他也來到收容所進行視察,要確保疏散撤離的居民能安穩度過風雨。海巡人員和國軍弟兄,馬不停蹄整理物資,面對可能來襲的的風雨,要做好萬全準備。華視新聞記者吳冠緯說:「實際來到中央前進協調所的物資倉庫,可以看到這邊擺放了一些毛毯,另外在我旁邊也放了一箱箱裝滿的都是睡袋,要準備送往指定地點。」仔細看,現場還有好幾箱紙尿布等,衛生用品和清潔用品通通有,但幾乎沒有食物,就怕到時風大雨大物資不夠,總協調官季連成,也罕見向外界喊話。中央前進協調所總協調官季連成說:「因為這是一個緊急的應變作為,我們目前來講,物資上的確是有點缺乏。」季連成表示因應防颱整備,收容可能長達3天2夜,所以要募集收納床墊500個,還需要持久食品,如罐頭泡麵調理包等,以及折疊桌椅和急救包,不過他也強調,當物資到達一定數量,會實施管控停止捐贈。中央前進協調所總協調官季連成說:「可以行動我們就用床墊給他,讓他能夠有床墊好不好。」,不只緊急募集物資,季連成也趕到收容點進行視察,就是希望來收容所過夜的居民,都能睡個好覺。中央前進協調所總協調官季連成說:「那床墊的話目前來講我們是提供給老人,那因為數量也不夠,我們將來的目標是希望每一個收容的居民都有睡墊,他就會比較舒服。」內政部部長劉世芳說:「疏散撤離計畫就會有新的收容安置,那既然有新的收容安置的話,裡面有一些應該有的原有的配備物資的話,我們是跟鄉鎮還有跟村長連繫之後,所得出來的這樣的一個名單,所以我們是按照這樣的名單來做配備的準備。」抓緊時間將所需物資,準備齊全,就是希望收容居民都能,吃得飽睡得好,平安度過風雨。 原始連結
華視影音 ・ 1 天前
「子宮腺肌症」難受也難孕?「海扶刀」助30歲女懷孕!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奕寧報導】30多歲周小姐其先前於外院被初判為「子宮腺肌症」,因被告知不影響胚胎著床而未積極處置;此次轉至光田綜合醫院婦產部陳穎中醫師門診,經陰道超音波與 CA-125檢驗綜合評估,確認為肌壁間約6公分的子宮肌瘤,當日隨即採取「海扶刀消融治療」,並在術後三個月內順利懷孕。 「海扶刀消融治療」 不需切開子宮、消融肌瘤 陳穎中醫師提到,患者在備孕期間生理期出現出血量驟增、痛經劇烈至無法起身才就醫,病灶雖非著床關鍵位置,仍存在持續增大與症狀惡化風險,為兼顧生活品質與生育規劃,患者當日即採取「海扶刀消融治療」。 陳穎中醫師進一步說明,子宮肌瘤與子宮腺肌症雖可能出現相似症狀,但因病理機轉與影像表現不同,治療必須個別化規劃。前者為子宮肌層的良性結節,常見經血增多與壓迫不適;後者為內膜長入肌層,經痛多更劇烈,且子宮常呈均勻腫大。 臨床以經陰道超音波為基礎,必要時合併MRI與血液指標(CA–125)輔助鑑別。陳穎中醫師表示,傳統處理肌瘤的方式需要切開子宮拿掉肌瘤,海扶刀在影像導引下,不需切開子宮就可以消融肌瘤,能最大程度保留子宮完整性。對仍有生育規劃且條件合適者,是兼顧療效與未來分娩
健康醫療網 ・ 1 天前
新北警查緝詐團水房核心 起出500萬贓款 (圖)
新北市刑警大隊追查假投資詐欺案,日前埋伏逮獲33歲吳姓女車手,並循線在淡水區查緝水房核心成員蔡姓男子,現場起出贓款新台幣500萬餘元。
中央社 ・ 1 天前
2成中年女性陷代謝症候群 更年期靠「F4」活出新狀態
國內45至55歲女性約有兩成罹患代謝症候群,顯示荷爾蒙變化已成中年女性健康的隱形風險。每年10月18日是「世界更年期日」,今(2025)年主題為「生活習慣醫學」(Lifestyle Medicine),國民健康署也提出「F4」生活守則響應,盼透過均衡飲食(Food)、規律運動(Fitness)、愉快
自由時報 ・ 1 天前


BLACKPINK粉色風暴來襲!穿上Jennie同款造型:賽車風、運動裝、瑪莉珍鞋…自帶LIKE JENNIE女神光環
JENNIELOOK:賽車風潮、Blokette混搭運動風Blokette風潮將運動基因與少女元素完美融合,JENNIE當然也穿上身,張揚的賽車圖騰與運動風格完美融合,透過Jennie的穿搭展現出更具態度及魅力的運動風潮。JENNIELOOK:ONE TONE運動套裝、低調街頭老錢風可以像JENNIE一樣,以乾淨俐...
styletc ・ 9 小時前

吃太油太甜又喝酒?醫警告:小心胰臟急性發炎 「這部位痛」是警訊
【健康醫療網/記者陳靖安報導】多數人以為聚餐吃太多主要考驗的是腸胃,但其實胰臟也在默默承受壓力。光田綜合醫院肝膽腸胃科楊宗勲醫師表示,臨床曾收治過因飲酒過量引發急性胰臟炎的患者,導致上腹劇烈疼痛、噁心,甚至痛到冒冷汗。因此,楊宗勲醫師提醒,若大量飲酒,再加上油膩、高糖等飲食,對胰臟來說,幾乎就是地獄套餐,恐讓胰臟默默承受「三重負擔」。 高油+飲酒易引發急性胰臟炎 上腹痛是關鍵警訊 楊宗勲醫師指出,急性胰臟炎的典型症狀包括上腹劇烈疼痛、噁心、嘔吐,通常疼痛會放射到背部,有時甚至伴隨發燒,嚴重時還可能危及多重器官功能,甚至有休克風險。因此,高危險群須特別留意,尤其是膽結石、三高(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肥胖或長期飲酒習慣者。當大量油膩食物搭配酒精,將刺激胰臟分泌消化酵素,甚至引起酵素攻擊自身胰臟組織,造成急性發炎。 想顧胰臟這樣吃 把握「三少一多」原則 光田綜合醫院林淑雯營養師補充,胰臟本身負責分泌消化酵素與胰島素,若長期承受油膩飲食與酒精刺激,將增加胰臟負擔,甚至誘發胰臟發炎或血糖失衡。她建議,聚餐可掌握「三少一多」原則─少油、少鹽、少糖,多蔬果;選擇去皮或去油的肉類,並搭配高纖蔬菜,
健康醫療網 ・ 22 小時前
助更年期女性遠離代謝症候群 國健署推「F4」
每年10月18日是「世界更年期日」(World Menopause Day),2025年主題為「生活習慣醫學」(Lifestyle Medicine),提醒更年期女性可透過日常作息來守護身心。而根
國立教育廣播電台 ・ 1 天前
彎腰一響竟是多發性骨髓瘤 中榮創新漸進四合一療法助重生
62歲宋女兩年前照顧母親彎腰時,下背部突然「啪」一聲,3個月內痠痛轉劇痛,復健針灸無效,舉步維艱,就醫確認第12節胸椎壓迫性骨折,施行脊椎骨泥灌漿成形術,病理切片確診多發性骨髓瘤,中榮以「漸進式免疫調
中廣新聞網 ・ 1 天前
AI領航.行政革新 臺北市教育局雙軌培訓模式
【記者卓羽榛臺北報導】人工智慧不是冰冷的方程式,而是重塑教育行政與公共服務的新契機。為強化教育體系同仁對人工智慧應用的理解與實作能力,臺北市政府教育局啟動雙軌培訓模式,於今年9月至12月,針對校長舉辦...
自立晚報 ・ 20 小時前礁溪人瑞長壽秘訣 不挑食、作息正常
九九重陽節即將到來,為敬老崇孝,宜蘭縣礁溪鄉長張永德、鄉民代表會主席游見璋及地方代表及村長等,於昨(十七)日上午特別偕同訪視鄉內七位百歲人瑞長者︱德陽村林繁盛、時潮村莊黃燕、玉田村吳林阿菊、三民村吳林阿菊、吳沙村游鐘秀、二結村吳江援、黃簡阿梅等,礁溪鄉長張永德等一行人親自致贈禮金各三萬元及象徵長壽的麵龜、牛奶、麥片等,希望每位老人家都能富貴長壽,現場氣氛溫馨感人。礁溪鄉長張永德表示,今年礁溪鄉百歲人瑞共有廿四位,除上述七位外,尚有十七位,因故不方便訪視,將請村長及村幹事協助到府發放重陽禮金。礁溪鄉為落實老人照顧及福利,開辦更多老人日托站,持續提供老人康健服務,希望讓每位長者健康快樂地生活,子女安心就業。 ...
台灣新生報 ・ 22 小時前
第一型糖友髖部骨折風險 比常人高4.35倍
研究顯示,第一型糖友髖部骨折風險比起常人高出四‧三五倍,平均骨折年齡提早十至十五年;第二型糖友雖骨密度正常甚至偏高,髖部骨折風險仍為一般族群的一‧七九倍,終生骨折風險增加四○%至七○%,脊椎骨折率更上升三十五%,進而提高整體死亡率。中華民國骨質疏鬆症學會常務理事暨成大醫學院家庭醫學科主任、成大醫學院老年學研究所吳至行教授表示,糖尿病與骨鬆的共病關係常被忽視,許多患者雖骨密度正常,但骨質微結構卻已受損、強度下降。建議糖友將骨密度檢測納入常規追蹤,特別是六十歲以上或長期使用胰島素者,才能及早發現與治療,預防骨折影響行動力。今年底台灣將邁入超高齡社會,六十五歲以上人口超過四五○萬,骨質疏鬆症已成為影響台灣長者健康的重大慢性病之一。骨鬆可造成多部位骨折,其中尤以脊椎體骨折及髖部骨 ...
台灣新生報 ・ 1 天前
一萬元上下品牌女錶推薦8選!Vivienne Westwood土星吊墜超美,Coach萬元不到
對於追求質感與實用兼具的現代女性來說,一萬元上下的女錶不只是價格親民的入門選擇,更是風格宣言的延伸。這個價位帶的品牌腕錶,不僅擁有高顏值與可靠機芯,更融入各自的設計語言——從英倫優雅、北歐極簡,到日系精工與瑞士精準。
bella儂儂 ・ 22 小時前
骨質疏鬆是「無聲殺手」!醫師提醒:50歲後每3人就有1人陷骨折高風險
「骨質疏鬆沒有明顯症狀,但往往一個小跌倒就造成骨折,尤其是脊椎、髖關節、橈骨與肱骨最常見,嚴重甚至會導致行動不便、長期臥床!」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骨科主治醫師陳昱彰提醒,10月20日是世界衛生組織訂定的「國際骨質疏鬆日」,希望喚起民眾對這項「沉默卻危險」的疾病重視。 陳昱彰指出,骨質疏鬆症是全球第二常見的疾病,僅次於心血管疾病。根據統計,50歲以上族群中,每三人就有一人屬於高風險群,尤其女性在停經後,骨質流失速度加快,更應提高警覺。 如何診斷骨質疏鬆?「我們的骨頭就像存摺,有進有出。」他比喻說,骨頭會不斷經歷「骨質重塑」過程,年紀越大,骨質流失越多。如果平時沒有好好“存骨本”,等到發現骨折時,往往為時已晚。 臨床上可透過脊椎X光攝影、超音波骨密儀(QUS)及雙能量X光吸收儀(DXA)檢測,其中DXA是最精準的骨質測量方式。 👉T值小於 -2.5 為「骨質疏鬆」,介於 -1.0 至 -2.5 則屬於「骨質缺乏」。 糖尿病患者骨折風險高6成陳昱彰提醒,無論是第一型或第二型糖尿病患者,骨折風險都比一般人高約六成,其中以「髖關節骨折」最常見。這是因為糖尿病會影響骨質生成與骨骼代謝,使骨頭
常春月刊 ・ 1 天前
標示不實?炎亞綸甜點被爆包裝日當製造日 衛生局突查工廠揪3缺失
藝人炎亞綸自創品牌「梨花酥」爆出製造日期標示爭議,高市府衛生局14日稽查中央工廠,雖未見製作糕點,仍查出冰箱、風扇髒污及食品添加物管理不當等3項缺失,限期改善,否則將開罰。業者坦承中秋產量大時曾暫放產品於非作業區,現已改善流程,將強化內部與標示控管理。
太報 ・ 1 天前
孕婦急診8月胎兒卻死腹中!家屬控院方冷淡 調解未果提告
有民眾控訴,去年他懷孕8個月的太太因胰臟發炎,到桃園龜山某醫院急診就醫,陷入休克後院方才緊急急救,最終胎兒胎死腹中。先生痛批醫院延誤醫療、態度冷漠,而當事醫院致歉,但強調都依常規給予相關處置,在調解會
台視新聞網 ・ 1 天前
大家都吃錯!婦喝「這款無糖飲」半年暴肥險糖尿病 醫一看驚:根本喝糖水
不少人追求健康飲食,會自製早餐、甚至以挑選無糖食材作為健康準則,不過這樣的「健康習慣」卻可能變成隱藏版的陷阱。有一名60多歲的婦人因天天喝自製飲品體重增加、血糖更逼近糖尿病前期。(記者:簡浩正)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