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森深度周報/小心愈補愈大洞! 維他命過量恐傷肝腎
台灣人有多愛吃保健食品,看到這個數字,恐怕會嚇你一跳。根據統計,台灣每100人約有55人曾購買保健食品,每人每年平均花費8600元購買,市場規模已突破1600億元。有人說,這是給身體的投資,但要當心,如果盲目地補充,補錯、補過頭,這些原本用來維持健康的營養品,反而可能變成傷肝、傷腎的隱形毒藥!
每天早上上班,開始工作前,Pika例行的第一件事,是先倒一杯水,再吞下一把維他命。
上班族Pika:「那因為一直盯電腦,我覺得眼睛有時候會很累,所以我就會吃藍莓,然後之後還有維他命C,通常也會補維他命。」
Pika的辦公桌上,總是擺著好幾罐保健食品,維他命B群、維他命C,葉黃素到藍莓錠,一天一錠,成了許多上班族的開工儀式,她的同事Catty也一樣,從B群、益生菌,酵素吃到魚油,一年下來,花費少說也要上萬塊。
上班族Catty:「少的話就是3樣,那可能多的話,可以吃到5樣,可能應該有上萬吧,因為酵素、魚油,這些都不是太便宜,像鐵錠或葉酸,這個就是補血的,我就會看狀況去購買。」
像Pika和Catty,這樣的上班族並不少見,調查顯示,台灣每100人就有55人,曾購買保健食品,每人每年平均花費8600元,市場規模突破1600億元,其中維他命B群和維他命C,長年穩居,銷售排行榜前五名,成為許多人補充營養的首選,但醫師提醒,補錯或補過頭,都可能成為身體的隱形負擔。
新光醫院家醫科醫師柳朋馳:「有一些產品的確,它在製成的過程當中,其實給的量就已經有點超過我們每日建議量的非常多倍,那這樣子的情況之下,有的人他可能在使用的時候,就會出現一些急性的不良反應,包括最常見像一些噁心嘔吐、頭暈或者一些腸胃的症狀,在慢性之下,那有可能造成我們細胞上的突變的風險,像有的人會造成一些腎臟性的疾病,或者一些血管鈣化的風險。」
發泡錠丟進水杯,白開水開始冒泡,轉為淡黃色,裡頭富含維他命C,很多人拿來當日常保養,但對某些族群來說,這杯發泡錠飲品,可能也藏著意想不到的風險。
主持人于美人:「我們的節目的宗旨就是,沒有什麼困難,是一頓飯不能解決的。」
知名主持人于美人曾自曝,自己屬於容易引發腎結石的體質,卻愛喝發泡錠飲品,2019年因腎結石開刀,一次取出多達108顆結石。
藥師沈采穎:「不是說吃C,一定會引起結石,可是確實對某些人來講,你吃高單位,確實會引起結石,發泡錠的迷思,就是有些慢性病或腎臟病的人,不能吃發泡錠,因為它裡面有碳酸氫鈉,那可能會影響就是說,這個腎功能或者是血壓,所以說,發泡錠也不是每個人可以吃的。」
市面上保健食品琳瑯滿目,標榜護眼、提神、補鈣、顧肝功能的到處可見,但不少人買得安心,卻吃得隨性,藥師建議,像是最常見的維他命C,每天建議補充量約是100到200毫克,等於只要3顆發泡錠,就已經超標。
藥師沈采穎:「維他命C,大家覺得說吃C養顏美容,增強抵抗力等等,可是有兩個族群,要特別注意的就是說,一個是G6PD(缺乏症),我們所謂的蠶豆症,缺乏G6PD酵素這個部分,還有一個地中海型貧血,地中海型貧血的人,如果他C含量吃過多的話,它可能會造成鐵質的沉積在心臟或肝臟。」
先檢查,再補充,才是正確觀念,因為每個人的飲食、作息和吸收狀況都不同,與其盲目地亂買亂補,不如讓醫師評估真正缺什麼。
新光醫院家醫科醫師柳朋馳:「儘量以單純為主,所謂的單純,就是你只要補充一個保健食品,可能我以一個所謂的這種,每日的這種綜合維他命,那當成一個基礎值,那其他的部分,你可能就是以食物中去獲取。」
補錯補多,都可能讓身體吃不消,唯有均衡飲食規律作息,才是維持健康的根本之道。
更多東森新聞報導
東森深度周報/男女約會誰買單 Z世代新算式「體諒」更長久
東森深度周報/全台瘋瘦瘦針 減肥利器 暗藏健康大風險
東森深度周報/缺工有解? 僑外生大軍緩解服務業人力荒
其他人也在看

玩美女人跟複雜保養說掰掰! 蘭吉兒韓國黑科技「AC肽三效精華」
(觀傳媒雲嘉南新聞)【記者蘇榮泉/綜合報導】近年來保養界吹起「早C晚A」風潮,許多人期待藉由A醇與維他命C成分 […]
觀傳媒 ・ 1 天前
金色三麥×必勝客×林聰明沙鍋魚頭等重磅講者齊聚!「2025飲食創新大論壇」早鳥優惠熱賣中!
撰文=編輯部 被譽為「飲食產業奧斯卡獎」的權威評鑑「食創獎」由飲食產業專業媒體《食力》、台灣第一飲食群募平台《拾光》共同主辦。頒獎典禮於2025年12月11日(四)在
食力 ・ 1 天前
喝太多水反而傷身?泌尿醫「尿液變透明」藏危機:腎臟早就撐不住
無論天氣是否炎熱,都應多加喝水,但許多人都以為「多喝水、尿越透明就越健康」,而泌尿科醫師王士綱就點出「這句話只對一半」,因為真正的重點在於讓身體維持穩定代謝,而不是讓尿液像清水一樣無色,適量飲水、定期留意尿液變化,才是觀察腎臟健康最簡單卻最有效的方法。
鏡報 ・ 22 小時前
即溶咖啡超傷眼! 研究:黃斑部病變暴增7倍
一項國際大型研究顯示,長期飲用價格較低的即溶咖啡可能與乾性黃斑部病變風險大幅上升有關,風險提高近七倍。營養功能醫學專家劉博仁醫師提醒,黃斑部病變是銀髮族視力退化的重要原因,民眾選擇咖啡種類時應提高警覺。
中天新聞網 ・ 1 小時前
感冒亂吃抗生素更慘!36歲男喉嚨「長滿雪花」超驚悚 醫生示警了
綜合陸媒報導,張先生從事銷售工作,經常熬夜、出差,生活作息不規律,近日出現喉嚨痛,他便自行購買阿奇黴素等藥品服用,然而病情不僅未改善,反而越來越嚴重,這才到寧波市北侖區第二人民醫院就診。耳鼻喉科主任鄔忠偉在喉鏡檢查中發現,他的咽喉後壁佈滿白茫茫斑點,猶如...
CTWANT ・ 20 小時前
這處短=壽命也短了!研究:增1.54倍心梗、54%糖尿病風險
同樣的年紀,有人看來衰老,有人看來凍齡。醫師黃軒表示,除了基因外,研究發現,這與體內一段微小卻致命的DNA結尾「端粒」密切相關,每次細胞分裂,它就被磨掉一點點,磨光時,細胞即死亡。有研究指出,端粒短的人,罹患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失智症、骨質疏鬆的機率都顯著升高,例如端粒短者冠心病的風險上升1.54倍,罹患第二型糖尿病的風險增加45%。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4 小時前
64歲影后愛1運動:45分鐘就能增肌肉、心肺力!超多醫師都推薦
64歲香港女星毛舜筠外表凍齡,被許多人稱讚年輕不老。日前她上節目分享自己「防老祕訣」,認為生活習慣最重要,除了攝取對身體有益的健康食物外,肌力運動更是關鍵。 毛舜筠養生祕訣 毛舜筠說,從以前就
健康2.0 ・ 7 小時前
每天喝牛奶還是缺鈣?骨科醫曝「4大補鈣關鍵」 很多人都做錯
「我每天都有喝牛奶,為什麼骨密度還是偏低?」板橋亞東醫院骨科陳鈺泓主治醫師指出,這句話,是在門診裡最常聽到的補鈣困惑之一。其實,鈣質攝取「量」重要,但「吸收率」才是關鍵,若補錯時間、吃錯東西、甚至搭配錯誤,辛苦補的鈣就這樣白白流掉,骨本一樣存不起來。 鈣這樣補才有效 4吃法強化鈣吸收 對此,陳鈺泓整理出補鈣4大關鍵+實用飲食建議,讓你吃得對、吸收得好,才能真正在日常中預防骨質疏鬆! 1、分次攝取,吸收才不打折腸道一次能吸收的鈣有限,建議將鈣質分早、中、晚三餐補充,不僅吸收率更高,也較不會造成身體負擔。.實例建議:早餐豆漿+午餐海帶湯+晚餐芝麻醬拌青菜,就比一次喝兩杯牛奶更有效。.推薦豆製品類:吸收穩定、植物蛋白豐富.推薦食物:傳統豆腐、豆干、毛豆豆製品含鈣又富含蛋白質,是植物性飲食者補鈣的好選擇,建議與其他來源搭配更佳。 2、避開高草酸、高植酸食物高纖蔬菜(如菠菜)與未處理的穀豆類,含有草酸與植酸,容易與鈣結合形成不易吸收的化合物。.建議補鈣時段盡量避開燕麥片、糙米、菠菜沙拉等高植酸類食物,可以隔一餐再吃。.推薦魚乾海藻類:高鈣密度、小體積高效吸收.推薦食物:小魚乾、海帶、紫菜富含天然
常春月刊 ・ 1 天前
綠茶、紅茶、抹茶功效一樣嗎?營養師:「這款茶」最能抗肥胖
台灣民眾對「茶」的接受度相當高,超商和手搖飲店的茶飲種類也十分繁多,可見台灣人有多愛喝茶。不過,茶有分很多種類,最基本、最常見的就有紅茶、綠茶和抹茶,到底哪一種茶對身體最好呢?營養師薛曉晶表示,綜合多項研究可以得知,紅茶在血管與腸道健康上有很好的表現,而綠茶、抹茶在抗氧化和代謝調節方面對身體很有益處。
鏡報 ・ 1 天前
90%女性肺癌沒抽菸!醫揭「這三大」隱形兇手躲不了 下場慘!
長久以來,肺癌被視為吸菸者的疾病。然而,近十年來台灣的流行病學統計卻顯示出令人震驚的轉變--女性肺癌患者中有九成從未抽菸。這群非吸菸女性患者多數是生活作息正常、飲食清淡、甚至重視健康檢查的族群,卻在例行健檢或身體不適時發現罹患肺癌
TVBS新聞網 ・ 1 天前
健保補充保費改革惹議 陳時中喊「2萬元太多」:恐衝擊小資族
衛福部長石崇良原規畫推動補充保費3方向改革,首先是導入結算制,利息、股利、租金1年分別超過2萬元就得繳補充保費,防堵拆單;獎金部分,起徵點從薪資4倍以上,改為最低薪資4倍以上,讓高收入者的繳費門檻與最低薪者打平;單筆扣繳上限,則從1000萬調至5000萬,讓股息上億的...
CTWANT ・ 1 天前
38歲上班族「一說話就哽咽」求醫一年無解!身心科找出心理創傷:身體記住恐懼
「只要開口講話,我的聲音就像要哭出來。」38歲王小姐一年來飽受困擾,每次與人對話個性容易緊張焦慮,一年前曾經因為講話太快嗆被口水嗆到後,只要和人說話,就會感覺喉嚨緊縮、聲音會突然變成哭腔,讓她一度以為自己得了重大疾病,影響到人際和工作,先後一年來求治各大醫院耳鼻喉科,檢查結果均是正常,因此被建議到身心科求診。
姊妹淘 ・ 4 小時前
「退化性脊椎滑脫」易腿麻、走不遠 醫:正確治療才能維持行走
【健康醫療網/記者陳靖安報導】退化性脊椎滑脫是常見於中老年人的脊椎問題,指的是,由於年齡增長導致脊椎結構退化,椎骨出現不正常的滑動移位。隨著年齡增長,脊椎骨頭之間的椎間盤軟骨,會逐漸磨損、變薄,韌帶和關節也會鬆弛,讓原本緊密排列的椎骨變得不穩定。 汐止國泰綜合醫院骨科主任暨國泰綜合醫院骨科主治醫師劉哲瑋指出,女性因停經後骨質流失,更容易發生此退化性改變,所以50歲以上女性發生脊椎滑脫的機率較男性高。 不是普通的下背痛!醫:脊椎滑脫可能壓迫坐骨神經 劉哲瑋醫師說明,滑脫最常見於腰椎(如第四、五節腰椎)承受壓力最大的部位,也可能發生在頸椎。由於脊椎不穩定,一些長輩會出現姿勢性下背痛、久站或坐後腰背痠痛,改變姿勢或休息後可能稍微舒緩。如果滑脫的椎骨,壓迫到附近的神經,還可能引起坐骨神經痛,表現為從臀部沿大腿、小腿往下的刺痛或麻木感,腿腳可能變得無力。 有些患者描述一站久或走遠路,腿就麻得走不動,必須停下休息(這稱為間歇性神經性跛行)。嚴重時,腳踝抬不太起來,甚至影響行走能力,連日常活動都受到限制。 保守治療無效要及時評估手術 微創脊椎手術減壓又穩定 輕微的脊椎滑脫,醫師通常會先以保守治療觀察
健康醫療網 ・ 1 天前

居家常見4物是「沉默殺手」 醫師示警:務必遠離
美國長壽醫師凱迪近日在社群平台TikTok發布警示影片,指出多數人在家中與「沉默殺手」朝夕相處卻渾然不覺。從人體荷爾蒙濃度、睡眠品質及長期保健角度來看,香氛蠟燭、空氣清新劑、微波袋裝爆米花、夜燈等4種常見居家物品應立即遠離,以免危害健康。
中天新聞網 ・ 7 小時前
胃酸逆流反胃老是來?咖啡和這類食物一起吃 恐致胃酸狂飆
不少人有過這樣的經驗:胸口灼熱、喉嚨卡卡,甚至在半夜被胃酸嗆醒,這些表面上看似小毛病的症狀,很可能就是「胃食道逆流」的警訊。台灣有高達1/5的人飽受胃食道逆流困擾,若長期忽視,可能演變為更嚴重的健康問
健康2.0 ・ 1 天前
走路vs跑步,哪個更延年益壽?醫師給出意外答案:關鍵在「時間與方式」
日常運動中最常見的走路與跑步,到底哪一種對心血管更好、更能延長壽命?不少人直覺認為「跑步強度高,效果一定比較好」,但研究結果顯示,兩者各有優勢,只要方式正確,都能帶來長壽效益。
姊妹淘 ・ 22 小時前
台灣洗腎率全球第一!名醫揭「健康食品陷阱」 政府管理缺位、廠商良心才是關鍵
作者/KingNet國家網路醫藥 林招煌台灣洗腎率居世界第一,慢性腎臟病健保支出高達592億元,洗腎人口突破10萬人。前衛生署副署長李龍騰指出,市面上標榜「護腎」、「保肝」、「降三高」的保健食品多為行銷話術,過度依賴恐延誤治療並增加腎臟負擔。專家建議選擇有信譽品牌、逐批檢驗、確認成分與劑量,並以均衡飲食、運動與定期檢查為健康核心,避免保健食品成為慢性病惡化的推手。台灣洗腎率高居世界第一,根據健保署 2023 年統計,慢性腎臟病健保支出高達 592 億元,位居十大疾病醫療費用之首,全國洗腎人口更突破 10 萬人。這不僅是公共衛生的警訊,也反映出台灣飲食與健康意識背後的矛盾。前衛生署副署長、台大醫學系名醫李龍騰近日在節目直言:「全世界沒有健康食品,只有商業操作。」這番話點出了一個長年被忽視的事實——許多標榜「護腎」、「保肝」、「降三高」的產品,背後更多是行銷話術,而非實證醫學。過度依賴保健食品的風險許多民眾誤以為只要吃了保健食品,就能「抵銷」三餐外食、運動不足、飲水量低等生活習慣問題,甚至在慢性病早期忽略就醫檢查,錯過治療時機。更嚴重的是,部分來路不明、成分不明確的保健食品,可能含有過量礦
KingNet 國家網路醫藥 ・ 3 小時前
咖啡抗憂鬱?喝奶茶午睡更好?幾件比睡覺更好的休息法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比睡覺更好的休息法有很多,其中三個爲:喝咖啡、午睡前喝奶茶、吃好吃的食物。 咖啡提升精神狀態 喝2杯可降四成輕生風險 咖啡因不僅能活化交感神經、提升注意力與專注力,也能擴張末梢血管、促進血液循環,還能刺激大腸的蠕動,幫助改善腸道環境。由此可知,咖啡對疲憊的身心有多種益處。 此外,它也能促進腸壁分泌俗稱幸福荷爾蒙的血清素,以及促進大腦分泌多巴胺,進而達到舒緩壓力的效果。 喝熱咖啡暖和腸道,促進幸福荷爾蒙分泌。最近的研究報告指出,一天喝2杯至3杯咖啡,可以降低45%的自殺風險,憂鬱症風險則可以降低13%。心情低落時,咖啡就像是一種提振情緒的能量飲料。還有研究指出,咖啡可能可以降低30%至60%罹患阿茲海默症或帕金森氏症等腦部疾病的風險。 咖啡別過量 熱咖啡取代並咖啡腸道不受涼 不過要注意,一天喝7杯以上就算是過量,可能導致咖啡因上癮或咖啡因中毒。根據歐盟食品科學專家委員會評估,咖啡因每日攝取量建議在300毫克以下,對健康不致造成影響。最後,為了不讓腸道受涼,建議選擇熱咖啡取代冰咖啡。 先喝奶茶再午睡?睡得更快、起來更清爽 鮮奶茶加30分鐘的午睡,能讓你神清氣爽。常
健康醫療網 ・ 1 天前管仁健觀點》台灣健保藥是中國大媽的返鄉伴手禮?
[Newtalk新聞] 沒救了!民進這個沙包真的是沒救了!內閣還專找一些台語說「戇甲袂扒癢」的奇葩,也就是形容一個人笨到連抓癢都不會,因此才會「癢的不抓,痛的抓到破皮」。 健保經費多年來始終入不敷出,虧損黑洞越來越大,衛福部因而提出的開源政策,針對現行二代健保,擬修法調整《健保法》中關於補充保費的計算方式,針對薪資以外的利息、股利等收入,改採年度結算方式收取補充保費。 衛福部長石崇良表示,明年將啟動修法程序,導入年度結算制度,日後所有利息、股利、租金等一年累計逾2萬元,就要收取2.11%的補充保費,且扣繳上限將從1000萬元提升至5000萬元,最快將於2027年上路,影響人數約480萬人,預計可為健保增加100至200億元收入。 無奈這項消息一出,立刻引發爭議,民怨大反彈到連執政立委都大發雷霆。11月6日中午,石崇良部長親上火線,舉行記者會說明;但到了晚間,行政院長卓榮泰下令急踩煞車,暫緩了這項極具爭議的規畫。 衛福部也發出新聞稿,表示會尋求更周延、更有共識的做法,再行推動。此時距離石崇良的記者會,中間只相隔7小時。行政院發言人李慧芝也表示,關於健保補充保費的修法方向,還在廣納意
新頭殼 ・ 1 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