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新高!洗腎醫療支出年耗460億元 相關產業鏈成金雞母?
健保公布113年各大醫院器官移植手術數量排行,其中腎臟移植案例僅400多人,移植比率極低,但 台灣洗腎患者人數高達9萬7千多人,相差甚多。專家指出,腎臟來源不足是主因,加上腎臟移植手術健保給付僅數萬元,遠低於洗腎治療。相較之下,醫療院所收治一名洗腎患者每年可獲約60~70萬元健保給付,使洗腎產業成為醫療體系中的「金雞母」。
台灣曾被稱為「洗腎王國」,112年透析人數達9萬7,262人,健保支出447億元,113年洗腎人數雖略降至9萬7千人,但醫療支出卻創歷史新高,達460億元。根據《聯合新聞網》報導,前健保署長、腎臟移植權威李伯璋表示,隨著人口老化,糖尿病患者增加,相關醫療支出已成「無底洞」,且患者人數增加也可能影響洗腎照護品質。
洗腎產業背後牽涉龐大利益,已出現財團化現象。據了解,部分金主嗅到商機,提供資金協助醫師開設洗腎中心,採取拆帳方式經營,使醫師收入遠高於在醫院執業。此外,尿毒症患者多在大型醫院就醫評估,但當需要長期洗腎時,因大醫院病床有限,醫師往往會推薦患者轉至診所或洗腎中心,坊間曾傳出每介紹一名洗腎患者就有「行情價」的傳聞。
對此,台灣腎臟醫學會理事長吳麥斯反駁,認為這種「陰謀論」抹滅醫事人員努力,強調近年內科醫師招募困難,醫療人力斷層持續惡化,應給予正面鼓勵。他指出,目前排隊等候腎臟移植的病友近9千人,但每年僅400多人獲得移植機會,問題核心在於器官捐贈風氣仍待加強。
針對外界質疑洗腎中心不願轉介患者接受移植,器捐中心董事長、雙和醫院院長李明哲持不同看法。他表示,早年登錄腎臟移植的名單僅2千至3千人,如今增至近9千人,占洗腎人口一成,整體登錄率明顯提升,並非診所不願轉診。
李伯璋坦言,腎臟移植個案偏低是「醫界不可說破的秘密」,部分內科醫師因不瞭解腎臟移植對患者生活品質的巨大改善,未積極告知患者移植的好處。事實上,台灣腎臟移植成功率不輸歐美國家,十年存活率高,患者多能重返職場。
李明哲強調,腎臟移植停滯不前主因是腎臟來源不足,醫界期望能比照活體肝臟移植標準,放寬捐贈條件從現行「五等血親及配偶」擴大至「五親等姻親」,以增加腎臟來源,造福更多洗腎病友。
延伸閱讀
法國羅浮宮竊案!8件珍貴失竊藏品清單一次看
鄭麗文賀電習提「推進國家統一」 陸專家曝三層涵義
風神颱風襲台!北市河濱疏散門只出不進 21時開始拖吊
其他人也在看

爆臭早餐竟是日本人長壽祕訣!天天吃護腸強骨又顧血管
日本人長壽的祕密之一,其實藏在早餐裡。那就是納豆!每天一小盒,看似平凡,但卻富含對健康超有幫助的營養。但營養功能醫學醫師劉博仁提醒,不是每個人都適合天天吃,尤其是服用抗凝血藥、腎功能不佳或免疫力低的人。
鏡報 ・ 5 小時前
日本人靠「這豆」長壽!醫讚:降血脂、護腸道、不生病
日本以長壽聞名,納豆是其長壽飲食的一部份。醫師劉博仁表示,納豆是以黃豆為原料,經過納豆菌發酵而成,經冷藏熟成,豆子會黏稠化並產生黏液,能平衡腸道菌相、促進排便、提升免疫力,且能保護血管健康、幫助鈣質回到骨骼中,降低骨折發生率。部分研究指出,它也能降低膽固醇、血脂。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女移工疑產後棄嬰失聯 社工曝外籍女性生育困境「最脆弱時無人可求」
嘉義縣六腳鄉今天早上出現嬰屍,疑似印尼看護移工生產後遺棄,嬰兒屍體被毛巾包裹裝在麻布袋,丟在圍牆邊,警消獲報趕往現場,但...
聯合新聞網 ・ 1 天前
他立遺囑留房給二婚妻...明明寫了「單獨繼承」,為何仍判「還屋」給繼女?律師:2關鍵動作讓真愛落地
新竹一名老翁晚年再婚陸籍妻子,原本希望太太能在自己離開後仍住在他們一起生活的房子裡安度晚年,立遺囑「房子由太太單獨繼承」。沒想到老翁離世後,3名女兒卻提告繼母「佔用」,要求返還房屋。最後法院判決遺囑有效,但因陸妻當時並未取得居留許可,無法依遺囑繼承,房屋仍須返還給3姊妹,還得依地價補償佔用期間的租金。律師蘇家宏指出,二婚家庭常面臨房產分配與繼承的兩難,他會建議採用「信託+自書遺囑」,讓愛既能被妥善照顧,也能被安心傳遞。
幸福熟齡 ・ 1 小時前
新生兒被裝麻布袋遺棄 23歲看護高鐵站落網!坦承產子
嘉義縣六腳鄉昨(18日)驚傳新生兒屍體遺棄案,一名印尼籍女看護疑生產後,將嬰兒裝在麻布袋,並棄於雇主住家圍牆邊,女看護當晚於嘉義高鐵站遭警方拘提到案,警詢時坦承嬰兒是她所產下,檢警將進一步釐清嬰兒死因,全案依遺棄致死罪嫌送辦。
鏡新聞 ・ 1 天前
不只能暖身!喝薑茶代謝好易變瘦 醫揭研究數據超驚人
【記者黃泓哲/台北報導】想要啟動代謝、瘦得更健康?基因醫師張家銘指出,看似平凡的薑,其實有助於「喚醒身體代謝力」。根據2025年刊登在《Complementary Therapies in Medicine》的最新研究,統整36篇臨床試驗、共1832位成人數據後發現,長期攝取薑可讓脂聯素上升0.84μg/mL、腰圍平均縮小0.65公分、體脂下降1.49%,代表身體代謝真的「動起來了」。
壹蘋新聞網 ・ 1 天前
3歲童「穿尿布」獨自逛街遭警帶回所 母:「孩子睡了我才出門」
台中太平一名3歲男童深夜上半身穿衣服,下半身僅穿尿布獨自在街頭遊蕩,所幸遇熱心民眾發現報警協助。警方調查,男童母親誤以為孩子睡著便外出,不料其自行開門走失,已違反《兒童及少年福利與權益保障法》規定,恐須接受4至50小時的親職教育。同時,高雄左營也傳出疑似阿公將幼童置於機車腳踏墊籃內載送的危安情事。兩起事件凸顯幼兒安全問題,引發各界關注!
TVBS新聞網 ・ 1 天前推動師生對生命健康議題關注 高空大邀專家到校專題演講
高雄市立空中大學舉辦「神經肌肉疾病的診斷、保健與治療:從疾病認識到健康促進」專題演講,特別邀請前高雄醫學大學校長、現任神經學領域專家鐘育志講座教授主講。 高雄空大校長陳月端致詞表示,該校新成立的
國立教育廣播電台 ・ 5 小時前
全運會高雄代表隊狂掃16金 4項破大會紀錄
114年全運會於10月18日在雲林縣登場,高雄市代表隊表現亮眼,截至目前已摘16金、25銀、31銅,射擊、自由車、游泳等多項目接連奪金,更有4項賽事刷新大會紀錄。
太報 ・ 6 小時前

醫療寒冬要來了!醫警告「未來5年不要生病」:4件事要做好
台灣擁有廉價、快速的醫療,不過也面對護人力持續流失,急診與醫療體系更是「瀕臨崩潰」,新陳代謝科醫師許哲綸警告,未來5年「請不要生病」,建議民眾儘早做完整的健康檢查,生活中也可做4件事,用健康的身體度過醫療界的寒冬。
鏡報 ・ 1 天前
金針菇全家「飛香港拍照」惹議急撤下 當地人怒:就站在告示牌前
百萬YouTuber「韓勾ㄟ金針菇」經常以旅遊、台韓文化為影片主題,不時也分享與家人的生活。日前她上傳到香港家族旅遊的影片,目前已累積35萬觀看,然而,有香港網友發現,全家人站在不能拍照的民宅前合照,甚至一行人就站在告示牌前,引來網友質疑「不要說什麼看不懂」。
中時新聞網 ・ 1 天前搞烏龍!全運會高雄女籃全隊沒帶選手證 單場遭判落敗
2025全國運動會10月18至23日在雲林縣登場,高雄市女子籃球卻爆出大烏龍,昨(19)日上午原本要對戰台南,但全隊選手證竟忘在車上來不及取回,當場遭直接判失格落敗,離譜行為讓球迷罵翻,高雄市運發局表示,將檢討缺失。 據了解,高雄女籃代表隊昨早10點要對戰台南,全隊的選手證皆交由某位隊職員集中保管,
自由時報 ・ 2 小時前
台灣洗腎王國年花460億元 腎臟來源不足、移植比率低
全國約九萬七千多名洗腎患者,然去年腎臟移植案例僅四百多人,比率極低。不願具名的外科教授級醫師點出癥結,腎臟來源不足為主因...
聯合新聞網 ・ 10 小時前
台股高檔穩一波!AI算力全面爆發、第四季旺季行情加持 專家建議選股以「這族群」為主
[FTNN新聞網]記者陳献朋/綜合報導受「護國神山」台積電帶動,台股周線出紅三兵,本周整體局勢維持平盤,PGIM保德信金滿意基金經理人郭明玉指出,指數本周再...
FTNN新聞網 ・ 1 天前
快檢查!家中這2用品恐暗藏重金屬 長期用恐傷腎還致癌
在現代生活中,許多家庭重視健康飲食,卻可能無意間從日常家居用品中攝入重金屬,造成身體的危害,外媒就點名兩種家中常見的用品,看似光亮、方便,但如果選擇錯誤,可能成為潛在的健康隱患。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2 天前
「小學時最高,長大卻沒再長」醫曝1原因惹禍! 常吃番茄醬、水餃注意
你有沒有這樣的印象:小學2、3年級時,班上總有1位個子很高的女同學,臉上長粉刺、痘痘,還泛著油光,看起來比同學們成熟許多,但10、20年之後,她還是維持和當初一樣的身高。其實,這很可能就是性早熟的表現。 中樞性早熟大多無病因 遺傳、腦部創傷皆有可能 台北榮民總醫院兒童醫學部牛道明部長表示,性早熟的定義是指女生8歲以前、男生9歲以前開始出現第2性徵,女孩的乳房漸漸長大,這時乳房有小硬塊,摸起來會感到疼痛,男生則是睪丸漸漸長大,以醫院門診測量儀器來看,體積大於4c.c.以上的程度代表發育了。一般性早熟分成周邊型及中樞型2種,牛道明部長說明,周邊型一般較為少見,約佔性早熟的10%可能的病因子包括患有先天性腎上腺增生症、腎上腺腫瘤等疾病,或是孩子擦了含女性賀爾蒙的化妝品、誤吃到避孕藥而造成。而中樞型性主要是下視丘、腦下垂體慢慢的發育所引起的性早熟,有些人可能是家族遺傳,也可能是小時候有過頭部創傷,但絕大多數患者是沒有原因的。 臨床觀察發現:男生性早熟患者的人數有增加趨勢 台北榮民總醫院兒童醫學部主任楊佳鳳發現,這3至5年來,男生性早熟患者的人數增加了,尤其是10至12歲這個年齡層,雖然還沒發現
常春月刊 ・ 1 天前
長壽專家「絕不吃高糖早餐」 逆齡15歲!就靠減少發炎
比利時長壽專家維丁醫生聲稱自己成功將生理年齡逆轉約15歲,並分享了他為了健康長壽絕對不碰的早餐類型。這位專門研究健康老化的醫生表示,高糖分的早餐可能會導致血糖急速升高,長期下來恐加速身體老化。
中天新聞網 ・ 7 小時前
每天偷偷幫脂肪加班!醫揭變胖10生活陷阱:無糖飲料、熬夜滑手機全都中
有時候,我們以為自己「沒吃很多」,但體重計卻無情地往上爬?胸腔暨重症醫學科醫師黃軒揭露讓你「悄悄變胖」的生活陷阱,他說,不是你吃太多啦!胖,不一定是嘴巴的錯。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4 小時前
喝咖啡是好還是壞?哪種咖啡豆最健康?醫曝各大研究 咖啡最好的喝法
喝咖啡是好還是壞?歷年來各大期刊曾經刊登不少有關咖啡的研究,結果有的研究顯示喝咖啡會保護心血管,有些則說咖啡會增加認知障礙風險,這到底怎麼回事?醫師分享最完整、最健康的咖啡喝法。 每天喝咖啡越多
健康2.0 ・ 1 天前